2020年6月23號,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戶公示名單,「口紅一哥」李佳琦赫然在列,而且排在首位。名單公示後,迅速引發大量網民關注,到7月1日左右,引爆全網。讓這個本來就紅得發紫並且「打敗馬雲」的男人,再次刷屏網絡,真是應了那句話,人出名了,想按都按不住。公示名單如下:
李佳琦落戶上海的消息,出人意料,但又有點在意料之中。年僅28歲的李佳琦,一沒學歷,二沒技術,竟可以憑藉網絡直播帶貨的突出成績落戶上海,這個實在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要知道李佳琦在長達25年的成長中和上海沒有任何交集,他用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就能落戶上海,這一點不得不說,一切都來得太快、太突然了。但是,他讓人瞠目結舌的成就,也確實配得上特殊人才,這三年的時間,李佳琦已經成為名下有5家公司,而且都是100%股權,參股公司更是多達家8家。這恐怕是很多人奮鬥一生都未必能達到的成就。
加之,今年3月份就傳出李佳琦1.3億購置豪宅的消息以及上海這兩年有意在扶持網絡直播經濟,可以說上海和李佳琦是相互成就,合作雙贏,所以李佳琦能夠拿到上海戶口一點也不奇怪。
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就在李佳琦落戶上海的公示名單的當天下午15點38分許,一條來自東論的帖子,讓家長們互懟起來了。家長們互掐的緣由是浙江寧波海曙區某小學六年級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上出現了「網紅」李子柒的閱讀理解題目,並且讓學生從袁隆平、李子柒和雷海為(雷海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杭州外賣小哥,81年出生,擊敗北大碩士彭敏,一戰成名,而彭敏後成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冠軍)三個人物中選出「心目中的風雲人物」,並寫出推薦理由。
這樣的一份試卷,一時間惹怒了某位小學生的家長,該家長一口氣提出了7個問題質疑老師的出題水平,言外之意就是覺得這樣的試卷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對目前的教育表示了某種不滿。家長提出的7大問題如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該帖子在7月3日登上熱搜排行榜與李佳琦落戶上海的消息交替成為最熱議的前兩的話題。不同的網友對「李子柒」是否應該出現在試卷中,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反對,有的支持,小編對網友的看法進行了一番梳理,如下:
那李子柒到底何許人也,為什麼會引發如此大的關注。說實話,小編有一些孤陋寡聞,此事件發生前也不知道李子柒這個人,於是小編對李子柒的進行了一番了解。
李子柒,本名李佳佳,1990年出生於四川省綿陽市,中國內地美食短視頻創作者 。李子柒,從2015開始拍攝短視頻,2017年正式組建團隊,曾獲得新浪微博超級紅人節十大美食紅人獎,她「陶淵明式」的生活方式更是讓她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吸粉1100多萬,引發了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與熱議。
因此,她獲得了獲得2019年中國新聞周刊「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 ,2020年1月1日,入選中國婦女報「2019十大女性人物」 ,2020年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官網發聘請李子柒擔任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並且,頻頻受到官媒人民日報、央視和共青團中央等媒體的點讚。
後來,區教育局教研室出題人楊柳老師出來回應,說三個人物都是為理想不畏艱難,克服重重困難,都是正能量的表現。語文老師王悅微老師也表示考試出一部分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正常的,必要的。
也有人說,論今天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李子柒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她就代表了這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通過這樣一番徹底的了解之後,我們了解了出題人出這樣的題目,其實是未嘗不可的,情有可原的,作為也同樣在教育事業上工作多年的小編,也非常支持楊柳老師這樣出題,也很喜歡這樣的與時俱進的思路。
但是,這件事之所以能夠引發軒然大波,我覺得出題的方式還是值得商榷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畢竟不是很多人了解李子柒,特別是小學生,更不知道她背後的各種艱辛與付出。卷面直接把李子柒的微博和抖音的粉絲數直接貼在上面,這樣難免為誤導一部分小學生的價值取向。要知道微博、抖音這些都是時下最熱門的APP,小學生自然會想著以後可以靠這個來博取名聲或者別的目的。
這樣的出題方式也容易讓學生在學習和備考時產生困惑,到底是好好的複習教材呢還是看看熱點新聞,研究哪些熱點可能會出題?我們的教育不是在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專注的、深深耕耘學問的人嗎?怎麼老是結合這些剛剛才火起來的人物或事件出題呢?試卷不是應該避免這些熱點,讓學生更關注學問本身嗎?這樣的出題方式顯然有些形式大於內容!現代的名人可以出題目,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像以前的姚明或者劉翔就不會引發這樣的爭議。
所以,出題人可以把這些網文呈現方式轉換成文字和數字表述,這樣有可能才能更加考察出語文方面的觀察能力,而不至於本末倒置,產生形式大於內容的效果。因為考試內容應該不同於社交媒體,考試主要是考察學生閱讀綜合能力,而社交媒體主要是方便人們閱讀,追求效率,這是有本質的不同的。像之前校長陪餐制度就是形式大於內容的表現。考試也是不能追求形式,而要把握好內容。
我們的教育該宣揚什麼,提倡什麼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如何宣揚,如何提倡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通過一些博眼球的方式來達到宣揚和提倡的目的。教育不是反對成功,不是反對網紅,而是要教育人們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實現成功,而不是只是追求短平快和熱點,什麼紅我們就說什麼好,當然這些紅的人都是有自己深層次的道理和原因的。我們的教育還是要回歸平淡,自然,了解時尚,不追求時尚,懂得江湖,但不變得江湖,知道怎麼樣能經濟效益最大化,但是不追求個人經濟效益最大化,做一個踏實、堅定,不隨波逐流和不追逐名利,有社會擔當的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