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工業學大慶」「全國人民學解放軍」一起風靡全國大江南北的「農業學大寨」的「大寨」,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昔陽縣。在西陽縣大寨鎮大寨村口東側有一個2017年開館的「大寨博物館」(又名大寨·知青紅色年代記憶館、中國夢紅色主題博物館),展示文物資料2000餘件,門票20元。(王子瑞 攝)
「大寨博物館」負責人得知我是有十多萬粉絲的自媒體人,免收我的門票。博物館的內容主要在二樓陳列展示,半個小時內我克服光線不足、玻璃反光等不利因素拍攝了近千幅照片,在這裡陸續分門別類與大家分享敬請關注《瑞視覺》。本組照片是全國建設「大寨縣」。圖為「大寨博物館」內陳列的《大寨縣——昔陽》等書籍。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國建設「大寨縣」的背景是:1975年9月15日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大隊所在縣)開幕的「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10月19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9月15日至28日,在山西省昔陽縣舉行。先參觀大寨大隊、昔陽縣的先進典型和水利工程,然後開幕。圖為大寨博物館陳列展示的當年《雲南日報》頭版對大會的報導。
這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的會場設在一個新建的農業機械廠寬敞的車間裡,來自全國各地、各階層的與會代表代表像解放軍一樣,坐在自帶的活動凳子上。圖為大寨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張《普及大寨縣,紅旗把路開》唱片。
9月28日至10月18日是這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的第二階段在北京進行,分組學習討論。時任副總理的陳永貴作了關於普及大寨縣的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大寨縣」的標準:「農業要跨『綱要』,糧食畝產實現八百斤;農業基本條件要改變,科學種田有進步;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為農業現代化打下基礎」。圖為大寨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張《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鬥》宣傳畫。
10月15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閉幕式上,《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鬥》的總結報告認為,全國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階段,這就是「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鬥」。圖為1977年4月9日,為了反映普及大寨縣運動的發展面貌,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的一套《普及大寨縣》特種郵票。
《報告》發出號召,「苦戰五年,到1980年,要求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縣建成大寨縣,其他的縣也都要建成更多的大寨式的大隊和公社。現在全國已有三百多個學大寨的先進縣。今後五年內,除這三百多個縣必須繼續鞏固、不斷前進以外,全國每年平均要新建成大寨縣至少一百個。」圖為大寨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張當年《解放日報》對農業學大寨的報導。
1976年12月10日~27日,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北京舉行,進一步推動了農業學大寨、普及大寨縣運動的發展。圖為大寨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張《全黨動員,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鬥》宣傳畫。【「大寨博物館」內的其它藏品,隨後會儘快整理、陸續分專題發布,敬請關注《瑞視覺》。歡迎提供其它採訪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