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赴日展出運送過程曝光:坐商務艙第一排(圖)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赴日展出的臺北故宮文物已陸續運抵。臺北故宮提供(臺《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翠玉白菜是臺北故宮中的人氣明星,首次離島也享有大牌禮遇。此次赴日登臺「神品至寶展」,「翠玉娘娘」不必與其他文物一起擠飛機貨艙,而是在四位「隨扈」的陪伴下坐進商務艙第一排,還擁有自己的登機證。

    據報導,翠玉白菜前天抵達東京國立博物館,今天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簡稱東博)舉行開箱儀式。之前臺北故宮和臺灣華航對翠玉白菜的運送過程保密到家,確定「翠玉娘娘」安抵東博後,臺北故宮19日公布赴日文物裝箱運送的過程。

    臺北故宮發言人金士先指出,此次運送180件文物到東博,共分5批運送,上周開始運送。翠玉白菜是故宮焦點,為保障觀眾權益,拖到最後一刻才運送。18日清晨媒體拍攝從臺北故宮出發的車隊,的確是載送車隊。

    一般文物搭機多半「坐」貨艙,艙內設監視器監控。但翠玉白菜不容一點閃失,臺北故宮安排數名「貼身保鏢」跟著翠玉娘娘,從出宮、搭機到抵達東博一路護送。這批「隨扈」包括臺北故宮、東博工作人員各一名,加上兩名安全人員。

    為了讓「翠玉娘娘」擁有自己的專屬座位,臺灣華航還為翠玉白菜買機票,登機證上寫的是貨物編號。金士先表示,這種運送規格是臺北故宮史上頭一遭,肉形石出訪時也將採同一規格。

    為了低調,翠玉白菜是頭一個登機的貴客,位置特意選在商務艙第一排,和所有乘客都打不到照面。

    裝白菜的箱子外表平凡無奇,金士先形容,這是一個會令人誤以為是精密工具箱的隨身行李箱,「隨扈」的打扮也與一般乘客無異,避免引起旁人側目。

    機組人員中,只有座艙長知道這件行李中裝的是「翠玉娘娘」。為了避免飛機遇亂流時白菜震動,空姐將這件行李五花大綁固定在座位上。

    為什麼「翠玉娘娘」不是坐頭等艙?金士先透露,為文物選飛機不是看機型,而是看飛機貨艙的溫度。臺灣華航旗下飛機只有波音747有頭等艙,但747貨艙只有溫度16℃度與28℃兩種,不符合運送文物需保持20℃上下的需求。

 

責任編輯:張暉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文物翠玉白菜裝箱赴日 運送過程曝光
    臺北故宮文物翠玉白菜裝箱赴日 運送過程曝光 2014-06-19 11:16: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文物運送過程曝光,最特別的是工作人員沒戴手套就拿取翠玉白菜,為的就是「止滑」。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
    原標題: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首離境選日本 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將擔任臺北故宮赴日展榮譽團長。此次臺北故宮精選231件文物赴日展出,包括:繪畫、書法、織繡、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文玩及古籍等。其中,人氣寶物翠玉白菜6月24日起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2周,肉形石10月7日起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2周。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翠玉白菜(圖片來自網絡)翠玉白菜排不上號關於臺北故宮,很多去過的朋友都知道,有「鎮館三寶」最值得一看,分別是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清宮裡珍玩無數,以前從沒人特別關注過這棵白菜,在運送到臺北的過程中還把一條蟲子腿給磕壞了,品相也說不上特別完整。然而它在臺北故宮展出之後,聲名鵲起,因為它和真白菜的相似度太高了。其實清代有很多類似的珍玩,好比說河南博物院有象牙蘿蔔和象牙白菜,北京故宮有瓷器螃蟹,都和真的一樣,然而臺灣人沒見過類似的東西,便以為翠玉白菜是天下無雙的珍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
  • 臺鹽公司鹽雕藝術「翠玉白菜」獲大陸客青睞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赴東京展覽,讓日人驚豔;臺鹽公司的「翠玉白菜」鹽雕藝術也獲大陸青睞。
  • 翠玉白菜東坡肉?99%的人去臺北故宮都用錯了姿勢
    2014年翠玉白菜曾到日本展出,單是看這顆白菜,島國人民就要排隊4小時以上!這麼看起來真的很熱門誒,不愧是「鎮館之寶」吼!上面所說的三寶,除了毛公鼎屬於國寶,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均只是「重要文物」,比國寶要低一個level!而許許多多的國寶,就在你尋找白菜的路上被自動忽略而過了。假如你去臺北故宮,排著長長長長的隊伍,穿過擁擠的人潮,只為了在「重要文物」面前打卡,而錯過了真正頂級的「國寶」,那才真是虧大了誒!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照片為南院3D示意圖。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照片/姚仁喜提供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照片/姚仁喜提供華夏經緯網9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翠玉白菜」要暫時搬家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據報導。臺北故宮南院目前工程完成95%,預計10月底完工。
  • 中國有幾顆國寶級「翠玉白菜」?傳說有6顆,最值錢白菜不在大陸
    中國有幾顆國寶級的「翠玉白菜」呢?傳說有6顆。最珍貴的翠玉白菜,是在北京故宮的永和宮內發現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瑾妃的住處,據說,她是這件稀世國寶的主人。關於這顆翠玉白菜,還有一個數百年來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澎湃新聞 「翠玉白菜」玉雕一直被視為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 「翠玉白菜」榮膺臺北故宮人氣王,意外現破損
    翠玉白菜翠玉白菜為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它們可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 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翠玉白菜」玉雕一直被視為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不過,去年11月臺北故宮方面主動將這一定級為「重要古物」的玉雕和「一般古物」的翠玉小白菜雕塑,移動到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后里馬場展區展出,引發島內社會對文物安全風險及草率行事議論。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的來歷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的來歷,相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候每到進貢珍品給朝廷大官及皇上的節期時,各地知府便會下鄉尋訪,要百姓們呈現奇珍貢品。如果老百姓獻出的珍品中選,除了會得到重重賞賜外,還會聲聞鄉裡,是一件極為光宗耀祖的大事。
  •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排最末,沒有「肉形石」
    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 從一棵「菜」到「翠玉白菜」
    如何從一棵「菜」到「翠玉白菜」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菜」和「翠玉白菜」在本文中分別指什麼?
  • 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翠玉白菜長18.7釐米,寬9.1釐米,厚5.0釐米,與真實白菜相似度幾乎為百分之百,看起來滋潤新鮮,晶潤淡雅,通透無暇。它由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玉石雕刻而成,工匠把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幫,菜葉上頭還有兩隻小蟲,一隻是蚱蜢,一隻是蟈蟈,寓意多子多孫。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
  • 賣祖求榮不為恥|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被當地攤貨拿去媚日
    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這棵翠玉白菜與眾多國寶一起被再次展示到眾人的面前,並以其精美的雕工與美好的寓意,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將到臺中展覽,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在Facebook貼文批評,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看低翠玉白菜身價,又打算將「國寶」送到日本縣級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