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碗「網紅」餛飩,再不吃就下市了

2021-02-14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過去,上海的老吃客們最愛兩樣時鮮:清明前的刀魚和秋風起的大閘蟹。

刀魚最肥嫩的季節,也是薺菜、韭菜、草頭最鮮嫩的時節。拌入這幾樣時蔬的刀魚餛飩,市面上都能見到。

和以前「天價刀魚宴」比,刀魚餛飩的價格還算平易近人。

2020年的三月,刀魚餛飩勾起的,是上海人對時鮮的執念,更是對春暖花開的企盼。

這兩年

刀魚餛飩成了

春天裡的」網紅「美食

刀魚餛飩在上海點心圈的角色很特別。它作為正餐點心,是近一兩年才流行起來的,價格也不菲,卻迅速火出了圈。

老半齋、光明邨、新鎮江還有松鶴樓這些老店門口,都掛出了大幅海報,力推刀魚餛飩。

在老半齋,傳統的招牌刀魚汁面受限於只能堂吃,今年被刀魚餛飩蓋過了風頭。開春這段時間,刀魚餛飩成了店裡的主力產品。

老半齋的外賣窗口

刀魚餛飩上市的海報

相當醒目

老半齋的售賣方式很「老派」,論斤賣餛飩餡心,每斤128元,另外送餛飩皮。

也賣包好的生餛飩,一盒12隻,賣55元。

「上海吃客講究一個時令,刀魚餛飩雖然是前年開春推出的新品,但人氣很高。」老半齋負責人說,每天的銷量能有300斤。

也有在口感上創新的。新鎮江、光明邨的刀魚餛飩用的是菠菜麵皮,一隻只綠得發亮。

新鎮江的外賣臺上

刀魚大小餛飩

佔據了C位

新鎮江的餛飩餡心裡,還加入了時令的薺菜。

按照傳統做法,刀魚餛飩的餡心裡添入韭菜最為常見。

「阿拉為啥加薺菜呢?考慮到南京西路這裡除了老居民,多數是商務樓裡的白領,韭菜味道大,不適合上班族。」新鎮江酒家負責人說。

「刀魚餛飩一盒10隻,88元,3月份每天好賣出200多盒。」

新鎮江的

薺菜刀魚餛飩

皮和餡都很有春意

新鎮江是淮揚菜館,開在南京西路許多年,各式刀魚點心是傳統特色,有刀魚滑、刀魚春卷、刀魚小籠……

今年酒家的外賣窗口裡,除了刀魚大餛飩外,還有傳統的刀魚小餛飩。

「往年一到這個季節,南京西路的老居民就會帶小朋友來吃刀魚小餛飩,伊拉講一年就吃這一趟鮮味道。」新鎮江酒家負責人說。

「刀魚一直是長江下遊一小塊地區的時令食物,可能其他地方的食客不大理解。」滬上美食家陸悅農說。

喜歡吃的人覺得鮮美無比,不喜歡的人只吃到腥味。」

「刀魚味道獨特,肉質細膩,可以直接用唇齒抿著吃。」

「上海人對刀魚是有執念的,就像秋風起,要去陽澄湖吃大閘蟹一樣。過去很多上海的老食客會在清明前,專門到江陰嘗刀魚。」

陸悅農自己就曾去過好幾次。

江陰陶興寶點心店的

刀魚餛飩

/陸悅農 供圖

「當地喝酒也彪悍。開席前,每個人會先吃一小碗春韭刀魚餛飩,墊墊肚子。過去刀魚餛飩不能算一道正規的主食,只作為宴席上的前菜點心。」

上海另一位美食家老波頭認為,今年刀魚餛飩的風行,和去年起長江刀魚禁捕有一定關係。

按照魚肉的質地分,江刀的肉質最細嫩,其次才是湖刀和海刀。「前些年江刀賣到了天價,在宴席上,整條的刀魚變得尤為珍貴。」老波頭說。

現在市面上不再有江刀,只能用湖刀和海刀作為食材,對食客的吸引力難免下降。

不過,如果把湖刀或海刀加工為餛飩,刀魚肉質的細嫩程度這一要素,立馬就被弱化了。


把湖刀或海刀

加工為餛飩

可謂是揚長避短

刀魚入餡心後,裹在餛飩皮裡就著高湯吃,一咬開,魚鮮味就在嘴裡爆開。

「刀魚肉質雖細膩,但刺太多,對食客來說並不友好。假如做成刀魚餛飩,則以一種十分友好的方式呈現,老少鹹宜。」

在淮揚、蘇州傳統小吃的名單裡,都有刀魚餛飩在列。老波頭覺得,刀魚餛飩的流行,跟人們對美食的理解在變化有關。

「近幾年人們更重視食材的本味,這也是江蘇菜的特色,以後應該會有更多傳統小吃回歸。」

魚刺軟、魚肉鮮,這是明前刀魚的魅力所在。食客惦記這一口刀魚的鮮美嫩,而刀魚餛飩還是可以解解饞的。

拌入了些許肥膘的刀魚肉,包入薄薄的、半透明的餛飩皮裡,咬一口,說「眉毛落脫」肯定誇張了,但鮮美滋味不虛。

刀魚入餡

包裹在餛飩皮裡

自有一種鮮美

在豫園商城,松鶴樓開春售賣的時令點心中,刀魚餛飩做了三種口味——魚肉餡、刀魚韭菜餡和刀魚金花菜(草頭)餡,一盒18隻,賣98元。

「這個季節的韭菜溫和,吃口鮮嫩,搭配刀魚餡心再適合不過了。」松鶴樓的國家級高級烹調師傅周煜說,豫園店每天能賣出4000多隻刀魚餛飩。

「刀魚餡心的加工過程必須用傳統的手工藝,如果用攪拌機碾碎魚肉,高轉速的機器會讓魚肉產生高溫,導致蛋白質凝固,鮮味就出不來了。」

周煜介紹,製作時,先手工拆骨,再將魚肉和肥膘放在菜板上,用刀背把肉剁成茸。「這樣能較好地保留肉的膠質。」

「餛飩皮是特製的,十斤面裡要加入一斤雞蛋,加強了吃口的順滑和彈性,缺點就是顏色看起來有一點深,不夠白。」

「另外搭配餛飩的高湯是用雞鴨大骨熬製的,紫菜、蛋皮也是必不可少的小料。」

上海作家孔明珠認為,刀魚韭菜餛飩更適合像煎餃一樣,用生煎的方式烹製。

刀魚餛飩生煎著吃

別有一番風味

/孔明珠 供圖

「刀魚裡面的豬板油類似於肉皮凍,在油鍋裡一煎,可以迅速把餡心裡的鮮味鎖住。」

「這樣一來,魚肉的腥氣淡了,模樣也分明,不會攤得東倒西歪。」

孔明珠家裡的刀魚韭菜餛飩,是江陰的大廚專門寄過來的。

「除了刀魚餡心和餛飩皮外,大廚還配了一盒韭菜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鮮嫩的韭菜入餡,別有風味。」 

刀魚餛飩在油鍋裡生煎

鎖住了餡心的鮮味

/孔明珠 供圖


在上海傳統小吃裡,比刀魚餛飩要悠久很多的點心,是老半齋的一碗刀魚汁面。

今年老半齋的刀魚汁面是3月3日開賣的。

堂吃恢復後,為了這碗刀魚汁面,每天中午收銀臺前又排起了隊,店裡「呼哧呼哧」的吃麵聲也重新響起來。

老半齋的刀魚汁面

可以說

揚名已久

「刀魚餛飩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吃,但點刀魚面的,還是老客人多。」老半齋負責人說。

「上海人吃麵講究湯要好,刀魚汁面的關鍵就在湯裡。

你是見不到魚肉的,但廚師要花幾個小時炒魚鬆,炒透後熬進湯裡,所有的滋味都在這口湯裡。」

「湯是用老母雞、豬蹄等食材熬出來的,麵條本身就吸收了鮮濃的湯汁,再把濃稠的刀魚汁澆在面上,這和淮揚的特色煨面如出一轍。」


刀魚汁面

看不見魚肉

所有滋味都在湯裡

刀魚汁面上市後,食客朱建春每天中午都準時出現在店裡,像上班打卡那樣,從周一吃到周五。

「我住浦東,每天開車來吃。從(上世紀)80年代吃到現在,店經理都吃成了兄弟。」

80年代,老半齋開在漢口路浙江中路,餚肉、乾絲、千層糕和刀魚汁面都是店裡的特色點心。

「我記得當年堂口比現在大,客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上海本地人。」朱建春說。

「我每天來店裡吃早午飯,一壺茶、一碗麵,再配一份乾絲或者一個蘿蔔絲餅,篤悠悠吃了幾十年。」

在老半齋

許多老客人

一吃就是幾十年

每次朱建春在桌邊坐下,就有其他客人走過來打招呼,像三十多年前那樣,叫他一聲「小朱」。

他們和朱建春一樣,都是店裡幾十年的老客,幾個人吃好面、對坐閒談幾句,是店裡每天的常態。

近年老半齋的刀魚汁面名氣越來越響,對這碗「見湯不見魚」的面,年輕一代在網上有不少花式吐槽。

但朱建春的看法很不同:「這才是上海的老味道,這裡我比較吃得慣。」

這份「吃得慣」的傲嬌,在那些幾十年吃這一碗麵的老客人之間,大概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 END -

更多上海味道,點擊下方圖片

寫稿子:李欣欣/ 拍照片:李欣欣/

編稿子:韓小妮/ 畫圖畫:二黑/

寫毛筆:陳冬妮/ 做圖片:二黑/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相關焦點

  • 這菜再不吃就下市了,大火爆炒五香小龍蝦,簡單易學,好吃不上火
    夏天的大排檔,麻辣小龍蝦是霸主,小孩子看著大人嗦嗦的吃著小龍蝦卻不敢吃,咱們可以在家做不辣卻一樣好吃的五香小龍蝦,小朋友就可以一嘗小龍蝦的味道了,這菜再不吃就下市了,大火爆炒五香小龍蝦,簡單易學,好吃不上火,快來試試吧!
  • 吃麵也要講究時令嗎?這碗面再不吃就下市了!
    而且一定要當地最有名,最有特點,最好吃的,所以如果你來蘇州旅遊,我一定推薦你去吃麵。蘇州人對面有一種無法割捨的羈絆,面是蘇州人心裡的「靈魂」。蘇州人吃麵是有講究的,冷天吃紅湯麵,熱天要吃白湯麵。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這「楓鎮白湯大肉麵」。
  • 不吃餛飩的十二種方法
    鮮辣粉是上海小餛飩的標配,愛吃這一口的人,會先仔細欣賞那鮮辣粉撒在醬油湯上的形態,再美美地喝上一口湯,鮮辣粉之於小餛飩就類似辣醬油之於炸豬排,是靈魂所在。為了這口鮮辣粉,上海人會帶你去多吃一碗餛飩的。
  • 無錫崇寧路網紅一條街上的老牌餛飩店,作為早餐吃吃是一種享受
    無錫崇寧路最近兩年進駐多家網紅店,吃餛飩的網紅店,吃麵條的網紅店,還有賣油條的網紅店......真是網紅店雲集啊,這種市中心邊上的小巷,成為了現在開特色店的首選之地,租金相對而言便宜很多,性質相同的店形成一定規模,更能吸引人氣,算是比較成功的。
  • 紙上雲遊|第五站:來無錫,吃碗紅醬拌餛飩
    無錫著名的無錫排骨,外地人吃起來覺得甜,無錫人自己吃得自得其樂。獅子頭,在淮揚講究細切粗斬,好肉不用醬油,自然香;在無錫則多紅燒;肉釀油麵筋,也要塞了肉才吃得香。無錫百姓吃過年菜,一般有一鍋雞湯、一大碗蹄髈,是為壓軸攢底,鎮山之寶。但這一紅一白,不能混淆。如果誰用剛舀過蹄髈、蘸著紅醬的勺子,逕自伸進雞湯裡,容易遭到滿桌公憤:紅湯濃甜,濃油赤醬;白湯清鮮,清可見底。
  • 上海最銷魂的20碗餛飩
    上海人不太擅長做麵食,但這餛飩倒是算少有的精品。同樣是餛飩,吃起來也是大有講究:小餛飩重皮,飄逸輕柔像薄紗,豬油紫菜蛋皮蝦米鮮辣粉少不了;大餛飩重餡,最好是鹼水皮,餡料紮實緊湊飽腹感十足!春天已經來臨,乍暖還寒時,不如出門尋一碗老上海餛飩,追尋那抹嫋嫋熱氣,暖胃更暖心。
  • 吃下這碗石橋餛飩,就是我大石橋大佬——牛姨的人了!
    聽說一些大叔嬸子們說是吃大石橋餛飩長大的,是一點都不誇張。「後廚兩碗兩碗!趕緊先坐吹會空調,熱死了都!」說罷牛姨插回對講機兩手一擦,繼續雙手翻飛揉捏餛飩,手上一盤一卷,挑餡、壓實看得眼花繚亂。 / 個大餡多 /
  • 藏在小押巷裡的這碗餛飩,老淮安人吃了40年!
    一個藏得極深的小巷子,一塊不起眼的招牌,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幾十年過去,這碗餛飩卻還是當年的味道
  • 這碗滿滿民國味道的上海耳光餛飩,現身臺灣風情街
    這碗滿滿民國味道的上海耳光餛飩,現身臺灣風情街有沒有一碗餛飩,好吃到被打耳光,也捨不得放手?11月26日,源自民國的魔都網紅耳光餛飩,在臺灣風情街北首試營業。一個籃球隊,一家餛飩店灰色外牆,通透的落地玻璃門,「耳光餛飩上海網紅麻醬餛飩啟東店」纖體燙銀字,簡潔清新。
  • 西安逛吃指南|來自上海的網紅餛飩,「好吃到打耳光都不放手」!
    的時候,一抬頭,突然看到一家名叫「耳光餛飩」的新店,讓我瞬間感到發現了新大陸。最初吸引我的是這家店的裝修風格,且不說進去以後是什麼樣,光是看外面的招牌,就令人賞心悅目——妥妥的小資風格啊。另外呢,就是招牌下面的一行小字「上海網紅麻醬餛飩」。這句話令我眉頭一皺,哪有自己說自己是網紅的,這麼狂麼?
  • 吃了這碗「31歲」的筍乾餛飩,我拋棄了最愛的薺菜肉餡.
    吃餛飩的方法也能隨季節變化,冬天坐下來吃一碗湯湯水水的大餛飩,夏天一客煎餛飩或是拌餛飩,一年四季都能找到吃餛飩的理由。第二天這鍋湯還不能直接用,再加入一隻蹄髈燉上半天,才是碗裡清淡又鮮美的高湯。包餛飩的時候就看見周阿姨使勁往裡面塞餡,碗裡餛飩果然個個飽滿大隻,厚度正好的皮隱隱透出玉色的筍乾肉餡。
  • 北水餃南餛飩,這碗只有春天能吃到的大肉餛飩,餡料配方收好了
    他說買餛飩吧,我愛吃餛飩。要說現在超市裡的餛飩,那餡料品種真是多到數不勝數,蝦仁的,薺菜的,鹹蛋黃的,筍丁的,素三珍,墨魚的,椿芽的,甚至還有麻辣小龍蝦餡的餛飩,這餡兒真是南北皆通,國人都愛啊。因此有些餛飩店家會推出全家福,一個碗裡十個大餛飩,倒有6、7種不同的餡料,每吃一個餛飩都不知道裡面是什麼餡,下一個會吃到什麼餡,這也是商家的一種賣點吧。家裡當然不可能做全家福餛飩,一次做兩種餡料已經了不得,唯一不同的是,你到店裡吃到的永遠是那幾種料,而在家你可以隨心所欲,興之所致,把自己最喜歡的料都往裡面加,只要你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 長寧環境第一的麵館,不止賣情懷,還賣月售上萬隻的網紅餛飩!
    一家隱匿在定西路深巷裡的本幫麵館店內處處充滿80年代老上海情懷辣肉麵、鱔絲蔥油拌麵正宗味美網紅作為一家麵館,餛飩卻是人氣招牌。光是網紅「翅湯乾貝蟹籽餛飩」月銷已達1萬隻!把辣肉拌到面裡,瞬間變成了標準紅湯麵,辣肉丁鋪滿了整碗面,紅油辣湯,光看著就讓人想要大快朵頤!
  • 三代人傳承了100年的餛飩店開到了沙坡尾,吃了這碗很歡夕 ~
    趁著煮餛飩的間隙,趕快調製湯底的配料,歡夕餛飩的配料並沒有很特別,都是很家常的,只有這樣,才能吃出好食材的味道,也仿佛吃到了小時候阿嬤煮的古早味。同樣作為招牌麵食的泡菜拌麵一定也要試一下創意十足把泡菜拌進面裡吃了這碗面以後韓式料理都不想吃了
  • 大餛飩能有多特別?吃了這10種大餛飩你就信了
    傳聞清末太平軍起義,湖州顧裕華夫婦為躲避戰事逃至上海老碼頭,為了生計,夫婦在老碼頭繼續做起了餛飩,不想生意火爆,漸生名氣。人們每天都會趕到老碼頭去吃上一碗顧裕華餛飩,漸漸地「顧裕華」吃一碗便叫成了「顧一碗」。
  • 【周末】在無錫沒吃過這十碗餛飩,你還敢說你是資深吃貨?
    這是一份由400多位吃貨提名並投票評選出來的無錫最好吃的十大餛飩店榜單!感謝這些挑剔食客的篩選,讓我們不必再茫然於如何在無錫數不清的餛飩店中尋覓最好的那一碗啦!熙盛源最受無錫老百姓追捧的館子之一,比起王興記的海外馳名,熙盛源只是內秀。
  • 稻香菜場的這些「網紅」小吃,你吃過幾樣?
    這些隱藏在菜場裡的「網紅」小吃店,絕大多數是跟著菜場共同起步的,價格親民口感又好,是其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逛菜市場,是認識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因為那裡是一座城市市井文化的窗口,是一切美食靈魂的源頭,更是生活經驗的養成地,那裡始終充溢著的溫暖而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息,就是我們生活本來的樣子。
  • 餛飩湯這樣調真簡單,湯鮮美餛飩多汁,早餐來1碗,吃得飽營養好
    餛飩湯這樣調真簡單,湯鮮美餛飩多汁,早餐來1碗,吃得飽營養好!早餐,我家最喜歡的就是餛飩,尤其是孩子更喜歡吃,不但做法簡單,好吃還營養全面,早上每人來上一大碗,吃得飽精神好,一上午都精神百倍不餓得慌。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而我們北方最愛的還是這碗餛飩。早餐中國,各種米粉琳琅滿目,還是最喜歡我家這碗餛飩,鮮香多汁。
  • 喜茶、阿大蔥油餅、夢花街餛飩自述:「網紅」的另一面
    原標題:揭秘 | 喜茶、阿大蔥油餅、夢花街餛飩自述:「網紅」的另一面  「網紅」意味著人氣和業績,但也是壓力和挑戰。連日來,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記者專訪了喜茶、阿大蔥油餅、夢花街餛飩等上海的「新晉網紅」或「資深網紅」,發現對於網紅這個身份,他們的態度不約而同:要做「網紅」,先要腳踏實地。
  • 曾經吃過1000碗餛飩的你們,還會被哪一種的餡料驚豔?
    最早古的美味也是最素樸的美食更本尊君心目中的至愛吃了那麼多年餛飩看到紫菜、蛋皮、蝦米豬油餛飩湯就雙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