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
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闢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幹預我們的家族之事。
那麼,曹操知道司馬懿有狼子野心為何會重用他?
首先,司馬懿懂得審時度勢,討好領導。司馬懿二十三歲時,便已經開始跟隨著曹操了,但其前期默默無聞,從不顯山漏水,直到魏國後期,司馬懿才開始將他的大才顯露出來。說的再細一點,司馬懿這個人實在是太厲害了,他騙了曹操幾十年,為人低調,又懂隱忍,我想,或許就連曹操自己都不知道司馬懿心裡想什麼吧,這樣的人才就好比燙手山芋,既想吃又捨不得扔。
其次,曹操年邁將死,身邊武將甚多,但是卻無一謀臣可比諸葛亮,唯有司馬懿深有大才,可與之一較高下。故曹操死後,魏國若無司馬懿則可能被諸葛亮幹掉,故而不殺。曹操留著司馬懿,一方面讓其為魏國效力,另一方面則多次告誡兒子曹丕,不要讓司馬懿領兵,只可向司馬懿詢問應敵攻城策略,萬不得已時,可以將其殺掉。
還有就是,司馬懿這個人,踏實肯幹,到什麼山頭,高唱什麼歌。進了曹家大營,司馬懿也是勤勤懇懇的。雖然老曹不信任他,但也沒有理由殺死他,而且,司馬懿是潁川士大家族的核心人物,在東漢那種門閥制的為官體系中,曹操需要這支力量的支持,所以一直不能輕舉妄動。於是一直小心試探、一直沒有委以重任。
並且,曹操年富力強之時尚可提防著司馬懿,司馬懿本人也不敢胡作非為。而其子曹丕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曹丕之狠亦是令人髮指,曹操臨死之時質問曹丕,曹衝知否為汝所殺,其實曹操早有證據,可是曹丕依舊寧死而不承認。就這份「心」讓曹操覺得曹丕可為一國之主,震懾群雄,保全基業,曹操相信曹丕之才與勇可以鎮住司馬懿,故而不殺司馬懿。
最後呢就是司馬懿非常有才,老曹是一個非常愛才、惜才之人,曹操不捨得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