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博物館背後的秘密 為何鎮館之寶是個螢石球

2020-12-17 騰訊大浙網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螢石球。

昨天上午,歷時多年建設的金華市博物館正式開館。從2005年聽到建設博物館的消息,到2008年看到博物館大樓落成,再到昨天終於走進博物館,金華人一等就是近10年。上周,錢江晚報記者已提前探秘,介紹了博物館展廳布局和一些主要看點(詳見《浙中城事》9月25日5版)。

博物館「十年磨一劍」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金華博物館最重要的特色是什麼?昨天記者獨家專訪了副館長徐衛,揭秘背後的故事。

徐衛於1987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文博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相關工作。2008年到金華市文物局後,開始接頭博物館籌建工作。

今年年初,全市文物工作大會上,徐衛當著全市領導和文物系統人員立下「軍令狀」:今年不把博物館開出來,就引咎辭職。昨天博物館順利開門迎客,作為主持博物館工作的副館長,他心裡一塊石頭總算落地。

●博物館建設為何花了近10年?

徐衛:博物館項目從2005年啟動,2008年大樓建好,之後很多年一直沒有開館。很多市民都有疑問,為什麼就是不開放?

博物館從無到有是很難的。正確的做法是,首先要有陳列大綱,才能照此設計博物館空間格局。由於交鑰匙時工程土建已經完成,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缺少公眾上下樓通道,為陳列的設計和展線的安排帶來了很多困難。沒有陳列大綱,變成展陳內容要去符合空間格局,這成了最大困擾。一部分結構只能重新拆除改建,前後花了1年。

因為要內容迎合空間,展陳工作就沒那麼順利。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走訪調查,收集海量文化歷史資源。聘請國內頂尖策展團隊,經過艱難磨合溝通,最終才確定目前的展覽格局。前期調研工作可以說耗費時日。

●在這背後你們付出了哪些心血?

徐衛:博物館建設過程中,上上下下許多人付出大量心血。文物局舉全局之力,領導親自掛帥奮戰在第一線。今年春節後,主要工作人員一天都沒休假,加班加點到凌晨是常事。

為了尋找陳列資料,我們工作人員曾兩次,3天時間橫跨3個省,搜集陳列資料,簡直是馬不停蹄。還有今年元旦,為了把一批文物送到瀋陽去修復,我們幾個人連夜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就像古時候鏢局一樣,押著這些文物,晚上都不敢合眼,在瀋陽零下20℃的大雪天裡度過了元旦。

文博工作很專業,也很細瑣,比如展廳裡上千盞燈,大家看去沒有差別。其實每盞燈的亮度,都要根據文物的性質、適合參觀的角度進行調整,每個細節都要到位。

這類事情不可勝數,博物館是幾代文博人的心願,雖然艱苦,能在我們手上實現,也是一種幸福。

●設計思路是什麼?

徐衛:大家從博物館大門進來,可以在右側導覽圖上方,看到金華著名詩人艾青的木刻頭像和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其實博物館的設計靈感和布局都來自這首著名的詩。5個展廳分別從歷史學、地質學、古村落、工商文明、文學藝術等角度,來展現和解讀我們深沉熱愛的金華大地。

如果把博物館比作一道文化大餐,那麼展現大歷史的「八婺古韻」展廳是一道大菜,其他「神奇大地」、「鄉土民風」、「百工之鄉」、「詩書傳家」4個可以說是精緻的小菜,每個展廳都別具特色。

目前博物館藏有文物與古籍共37000餘件(套),其中有不少國家一級文物,還有許多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的珍貴文物,就請大家進館仔細看吧。

●「螢石球」什麼來歷?

徐衛:這個「螢石球」是一個名叫邵林波的金華籍企業家捐贈的,直徑1.82米,重9.1噸,如此大體積的螢石球極為罕見。武義是「螢石之鄉」,螢石是金華大地下蘊藏的最具代表性的礦石。把它放在大廳裡,一進來就有種「蓬蓽生輝」的感覺。

金華博物館從籌建到開館,得到很多人支持,愛心市民捐贈一直沒停過。今年自4月發布文物徵集公告以來,博物館共接收到來自56位民間藏家和熱心人士無償捐贈的藏品580件。其中浙師大老校長蔣風一人就無償捐獻藏品156件,很多「傳家寶」連飯吃不飽時他也沒捨得賣。還有金華已故著名畫家陳松平的女兒陳望群將父親52幅書畫作品和34幅手稿無償捐獻給博物館,開館這天自己還坐著輪椅來參加,真的讓人非常感動。

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國外博物館鎮館之寶的背後故事
    《哭泣的女人》   日前,「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正在火熱進行,各大美術館傾情展出的鎮館之寶吸引了無數眼球。在國外的知名博物館中,很多鎮館之寶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些離奇曲折,有些浪漫深刻。本期「環球廣角」邀請您走進各國知名博物館——   《蒙娜麗莎》:層層謎團造就的傳奇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現今被安置在法國羅浮宮的一處顯要位置,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以神秘而永恆的微笑迎候無數來訪者。
  • 綦江博物館有五大「鎮館之寶」,你知道幾個?
    走進這裡,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歷史,一段動人的故事,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著一個時代的印跡。」—蓮花保寨立體足跡化石為什麼說是頭號「鎮館之寶」?三號鎮館之寶——綦江鱗齒魚化石博物館的三號鎮館之寶——綦江鱗齒魚化石。我們知道,魚的全身包括骨骼和鱗片在內,90%以上都是蛋白質,保存起來十分困難,要形成化石就更困難。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隻碗裡藏著江南的秘密
    唐朝天祐四年,「鎮東軍節度使」錢鏐鳥槍換炮,為亂糟糟的五代十國,貢獻「吳越」一國。王菊覺得這事兒不對勁,但是好奇心仍然驅使他扒開周圍的磚石,一條「通往江南」秘密的通道,赫然出現在他眼前。這次意外發現,揭開了虎丘塔背後千年江南的秘密,之後又發現了暗閣。其後在第三層一個昏暗的洞窟中,一件「青色的蓮花碗」泛著瑩潤的水光,在「秘色瓷」被發現之前,它被命名為「越窯青瓷蓮花碗」,完全體現不出高貴的出身,直到陝西磚塔的地宮中,出土了一批越窯青瓷,同時還出土了相關碑文。文中所述的秘色瓷呈青綠色,釉色晶瑩,能達到碗中無水,卻仿佛有一汪清水的效果。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全球博物館獻出「鎮館之寶」
    可以在天貓逛世界博物館!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有4410萬人在天貓逛博物館。按照北京一家博物館5月日均接待526人來推算,天貓上博物館的訪問人次,達到了線下接待人次的33倍。在天貓逛博物館是什麼體驗?全世界頂尖的博物館鎮館之寶,都能在這裡看到。受疫情影響,不少國內外博物館紛紛臨時閉館,但它們轉身就上天貓開店。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萌噠噠的鎮水神獸,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一個萌噠噠的史前巨獸,重大8.5噸的壽命出生於秦漢的鎮水神--石犀。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巴蜀之地水患泛濫成災,居住在成都地區的人民被水災折磨,民不聊生,直到後來巴蜀之地被秦國治理,在李冰的帶領下,修建都江堰,河水分流,才有了沃野千裡的成都平原肥沃之地,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 江蘇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絕對大開眼界!
    每一座博物館都記錄著一段塵封的歷史,放眼望去,那些飽經歲月洗禮的收藏與建築,似乎正在無聲地傾訴,一個個過往的滄桑故事。下面就由小蘇帶你穿越時空的阻隔,探尋每件珍品背後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 1977年郭沫若先生為無錫市博物館題寫了館名。現已擁有館藏文物3萬餘件,尤以明清書畫和地方歷史文物最富特色。  鎮館之寶
  • 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背後,竟然還有這樣一段心酸歷史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一座以歷史與藝術為主、系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所展出的都是中國最頂級的文物,我們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孝端皇后鳳冠,又名六龍三鳳冠,它通高35.5釐米,冠底直徑約20釐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製成,冠頂飾有三龍,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冠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 。
  • 旅歐紀實:在巴黎看博物館「鎮館之寶」
    而英法博物館會給觀眾以特別關照:備有摺疊椅,方便觀眾攜椅觀看,隨時可在展品前打開椅子坐下細看。筆者對此的感受是,在博物館裡,特別是那些「鎮館之寶」前真該好好駐足細看。不然,如何獲得屬於自己的體驗?再則,這些「鎮館之寶」都是人類文明史中各時期的巔峰之作,幾乎都未曾來中國展出,能遠道來此細賞,都是非常難得的。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各大博物館中牽引了人們最多目光的「鎮館之寶」,又是怎樣誕生的呢?本期「藝術」,聚焦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編者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館中,都有一兩件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藏品。它們往往受到社會的特別關注和尊重,為人們津津樂道,是公眾進入博物館中不得不看的展品,對於初到博物館的公眾來說更如此。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07廣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金漆木雕大神龕「 來到開放的廣東省博才知道國寶可以有多年輕 」這件登上過第二季《國家寶藏》的廣東省博鎮館之寶,與其他國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年輕——1935年誕生的它還未滿100歲。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截止2019年註冊博物館就有3410個。截止2018年,博物館文物藏品共計37540740套/件。中國人也尊重歷史,尊重知識,下圖為近五年博物館參觀人數統計: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中國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 121年前的1幅女人體油畫,為何會成為這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陳列了無數偉大藝術家的作品,很多出色的藝術品更是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比如世界聞名的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早已成為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咱們中國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就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世界各大博物館中的各種鎮館之寶,有不少都是人物雕塑和人像、風景名作。
  • 世上名氣最大的博物館,以「三個女人」為鎮館之寶,遊客蜂擁而至
    它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的傑出作品,是羅浮宮鎮館之寶之一。這尊雕塑頭部與身軀十分完整,但左臂不見,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在羅馬神話中,維納斯代表著愛與美,是象徵著豐饒多產的女神。來自百度圖庫無頭折臂的「勝利女神」雕像,是我兩次去羅浮宮都沒看到的鎮館之寶。主要是博物館太大,加上時間和行程安排有限,成為我法國之旅中的「遺憾之一」。
  • 雲陽「景雲碑」為何成為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0日6時5分訊(通訊員 段斯斯)市民遊覽雲陽縣博物館時,「景雲碑」往往是必看之物。近日,筆者從雲陽縣文管所據悉,目前存放在雲陽縣博物館的是「景雲碑」的複製品,而真正的「景雲碑」因其較高的考古價值、藝術價值,被重慶三峽博物館收藏,並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10萬多件館藏文物中脫穎而出,入選為十大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