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掐絲琺瑯碗,持寶人稱價值兩千萬,專家:少了,最少一個億

2021-01-20 解讀歷史風雲

兩件掐絲琺瑯碗,持寶人稱價值兩千萬,專家:少了,最少一個億

掐絲琺瑯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製作也是非常的難的,用的的材料更是昂貴,所以在清朝的時候都是只供給宮廷的,在民間是沒有聽過掐絲琺瑯的,是清朝滅亡的時候民間才知道有掐絲琺瑯這種東西的,所以留存下來的掐絲琺瑯的真品百分之九十是來自宮廷,其餘的百分之十是皇帝賞賜給大臣的。

今天鑑寶現場就出現了兩件掐絲琺瑯的碗,是一位大爺帶來的,大爺講:這兩件掐絲琺瑯的碗是我在國外五千塊錢買來的,當時是在一個非常小的店鋪裡遇到的,我看下面有款是乾隆年間的,上面的做工也非常的精細,應該是八國聯軍打進圓明園的時候帶走的藏品,我覺得外國人不懂得欣賞我們的的古董才會賣的這麼便宜,在我們國內的話應該能價值兩千萬。

專家:掐絲琺瑯也叫景泰藍,這種工藝不是我們中國的,是外來的,但是這種工藝確實我們中國人發揚光大的,到了國外看到掐絲琺瑯都說是中國的,但是這種工藝確實不是我們本國的,是從中亞西亞傳到我們國內的。

這兩件萬上面有款是乾隆年制,這兩件藏品它的這份掐絲非常的粗,發亮純分量輕,在看上面的金也不是純金的,很亮金光閃閃的,但是不是純金,乾隆時期的金是發紅的,那種金時間長了會慢慢的掉的,但是這種化學金用刀子刮都不一定颳得下來的。

我們在看上面款,乾隆的掐絲琺瑯上的款都是帶顏色的,但是這兩件藏品是不帶顏色的,在看上麵包漿,乾隆時期的經歷幾百年了上面可定會有一層皮殼一層包漿的,但是這個是非常的新的,上面是沒有任何的包漿沒有任何的皮殼的。

所以綜上所述這兩件藏品就是現代工廠生產的一個工藝品,但是持寶人卻把它當做一個古玩來玩了,這是不行的,工藝品的話五千塊錢還是可以的,這兩件要是真的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的話那麼持寶人剛剛說的2千萬,都是說少了的,最少也是價值一個億的,沒有誰願意把上億的藏品賣五千塊錢的,所以今後一定要注意

相關焦點

  • 金屬器 |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 登景容樓丨探秘微縮掐絲琺瑯
    本期,豫鑑美石特邀您一起探秘老廟黃金景容樓,尋找那美輪美奐的微縮掐絲琺瑯飾品。沿著景容樓的青雲梯旋轉直上,在「好運樹」樹頂所在的第三層,老廟黃金聯合「孔氏」琺瑯,展出戒指、掛墜、耳飾等二十七件琺瑯藝術臻品,其色彩之絢麗,工藝之細膩,讓人嘆為觀止。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一般凡是在金屬胎上施釉就稱為「琺瑯」工藝,其製品被稱為「琺瑯藝術品」或稱「琺瑯器」。畫琺瑯又分金屬胎與瓷胎,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瓷胎是將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掐絲琺瑯是在金、銅、瓷胎(現在也會在玻璃大理石木質等物品上做掐絲琺瑯藝術)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 乾隆掐絲琺瑯太平有象
    北戴河有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清宮造辦處所造,做工非常精湛。高61.1釐米,長61.9釐米,寬38.9釐米,重19.635千克。
  • 清康雍乾三代掐絲琺瑯佳士得秋拍表現不俗!
    每件精品均來源有緒,包括文人古玩、佛教藝術,以及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以饗當今藏家的獨到慧眼與多元化品味。Lot 2905 清雍正/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饕餮紋貫耳大壺尺寸:高 64.7 cm估價:3,000,000~5,000,000 港元成交價:8,650,000 港元Lot 2901 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麒麟八獅戲繡球紋蟠龍耳盤口小瓶
  • 這種琺瑯彩瓷器價值不可估量你家裡有嗎
    乾隆琺瑯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瑯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遊園罐是其代表。琺瑯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裡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瑯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瑯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作成裝飾性的工藝品。
  • 掐絲琺瑯八音盒、水拓畫,暑期玩點既傳統又時尚的~
    「童夢工坊」少兒課堂·掐絲琺瑯八音盒今夏,古美圖書館的第一場暑期少兒活動,為同學們帶來掐絲琺瑯八音盒的製作體驗。下午1點,社區的小讀者們來到古美圖書館,每個人都測量了體溫確保體溫正常後進入館內。老師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了掐絲琺瑯的歷史和製作工藝。先用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造型,再用琺瑯色釉填充,琺瑯以矽、鉛丹、硼砂、長石、石英等礦物質原料按比例混合,分別加入各種呈色的金屬氧化物,色彩豔麗,可保存千年不變色。聽完了老師的介紹,就要開始動手體驗了。
  • 琺瑯彩千葉蓮盌,估價1億港元 它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的圓夢之作
    很久以前,康熙有一個夢,就是製造出世間最斑斕的琺瑯彩瓷。■收藏周刊記者 潘瑋倩1中國首創盌的發音同「碗」,外形也同碗,「夗」意為「敞口」。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是「琺瑯彩巔峰之作」。琺瑯彩瓷,又稱瓷胎畫琺瑯,存世稀少、製作甚難。首見於康熙一朝。
  • 廣州寶城文物經營有限公司:明清掐絲琺瑯瓶
    先是由彼地製作的掐絲琺瑯器,經由東西貿易的興起,隨著一般番貨傳入而後又由於蒙古人統治歐亞大陸,建立大元帝國,由於人種的遷徙與文化技藝頻繁的交流,掐絲琺瑯的製作技巧隨著西方藝人傳入。 到了明朝以後,掐絲琺瑯工藝取得極大發展,不僅造型、品種、釉色都顯著增多,而且工藝技巧也明顯進步。
  • 談掐絲琺瑯彩
    從古到今景泰藍一直是我國傳統出口工藝品,日本的齊寶燒就是仿製我國的琺瑯工藝,它的釉色亮麗有餘,但是不帶釉中的掐絲,現在市場上見到的景泰藍絕大多數為近現代工藝品
  • 大清乾隆年間精鑄銅胎景泰藍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擺件 一對
    2020-12-24 07:29:16 來源: 娛樂版西 舉報   大清乾隆年間精鑄銅胎景泰藍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擺件
  • 上新了·故宮 | 宮裡的琺瑯,好想立刻擁有怎麼辦?
    】  紫檀木為材,遍嵌琺瑯↓↓↓抽屜下為櫃,對開兩門邊框內鑲畫琺瑯雲龍紋板心>【掐絲琺瑯勾蓮梅瓶】↓↓↓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跟著節目逛完這些區域·當代再造的宮廷原物)↓↓↓故宮歷代景泰藍傳世六珍乾隆·掐絲琺瑯萬壽無疆金碗以及……
  • 嶗山十二勝景「掐絲琺瑯畫」藝術雲展啟幕.
    當嶗山勝景之秀美遇見掐絲琺瑯之經典,便是一種別樣驚豔。2020年12月16日, 嶗山十二勝景「掐絲琺瑯畫」藝術雲展啟幕。本次雲展由嶗山區委宣傳部、嶗山區文聯、嶗山區文明辦主辦,嶗山區融媒體中心、嶗山畫院、嶗山文學藝術院、嶗山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本次雲展平臺為「嶗山文藝」微信公眾號、「嶗山嘉匯」客戶端。
  • 戒臺寺下院屋頂修復如琺瑯「掐絲」-新華網
    在戒臺寺西北角,拾級而上爬到半山腰,透過門樓,一個三合院映入眼帘,二十多名工人正在忙碌。「下院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曾是雲遊僧侶『打尖兒』的客房。」房地集團古建分公司戒臺寺下院項目經理許海龍介紹,施工單位今年三月剛進場的時候,屋裡地面鋪的是瓷磚,吊頂是石膏板,院子裡雜草叢生,無從下腳。
  • 故宮館藏丨精品景泰藍24件
    清乾隆 掐絲琺瑯爵杯 故宮博物院藏故宮博物院現藏金屬胎掐絲琺瑯器四千餘件,紛繁多彩,琳琅滿目,自元明以迄晚清民國,各個時期的琺瑯作品大備於此,從中可一覽中國琺瑯工藝盛衰發展之狀況。本文將從眾多藏品中百裡挑一,選擇歷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供藏友們辨賞。
  • 平涼市博物館開展彩陶之夭夭——「美美掐絲·琺瑯與共」校本課程...
    平涼市博物館開展彩陶之夭夭——「美美掐絲·琺瑯與共」校本課程體驗活動 2020-12-13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泰藍掐絲琺瑯手機殼製作步驟教程,小手工,大創意,趣味休閒
    當然是用我們一雙靈巧的雙手,親自製作一個圖案來點綴啦!比如說,一部手機,正面的屏幕我們不能動,後面的手機殼,我們就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做出各種圖案來——花鳥魚蟲、植物動物人物、水陸空中飛跑跳的、抽象的寫實的……只要有樣子,我們喜歡的,都能做出來。這些圖案是用什麼做的呢?
  • 兩萬塊錢抵來的一套小杯子,專家:真的,二十萬隻能是打底的價格
    兩萬塊錢抵來的一套小杯子,專家:真的,二十萬隻能是打底的價格這件藏品很小,感覺跟小孩子玩過家家的那種杯子差不多大小的,是一位很靦腆的大姐帶來的,大姐講:我的一位好朋友借了我兩萬塊錢,因為沒有能力還了所以就把這件藏品抵給了我,說這件藏那個瓶應該能價值幾萬的
  • 掐絲琺瑯畫製作(掐絲琺瑯彩畫DIY教程),20年經驗,詳細解讀
    本文是一篇長文,字數約3000字,帶幾段操作視頻,值得花費您一定時間來詳讀,如果您正在接觸「景泰藍掐絲畫」,建議您先關注本號,以後可反覆閱讀!掐絲琺瑯畫又叫掐絲琺瑯彩畫、景泰藍畫、彩沙工藝畫,是一種手工藝術品。
  • 有一種寶貝,日本叫七寶燒,歐洲叫琺瑯,中國叫什麼?
    ,他們給中國帶來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技術——掐絲琺瑯。 掐絲琺瑯以銅為胎,再把銅絲掐成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樣焊在銅胎上,然後再把不同顏色的琺瑯釉料逐一填進花紋中,燒成玻璃狀後拋光,一件掐絲琺瑯器就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