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琺瑯彩瓷器價格一路猛漲
今天小古簡單說說五彩、鬥彩、粉彩、琺瑯彩都有什麼區別,學好了就再也不怕別人忽悠你啦!基本色調以紅 、黃、綠、藍、紫五色彩料為主等帶有玻璃質的材料,按照花紋圖案的需要施於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爐經過700--800攝氏度的高溫二次鉳燒而成,其特點是創造了釉下青花與釉上彩料相結合的裝飾方法。
-
佳士得香港康熙御製琺瑯彩千葉蓮碗成交
2019年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特別為「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千葉蓮紋盌」設置一專場,此盌便呈現了絕種千葉蓮花之綽約風姿,這隻琺瑯彩碗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燒造的圓夢之作。拍品以諮詢價形式上拍,以5500萬港幣起拍,很快加價至75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8720萬港幣成交,超過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成績,位居琺瑯彩瓷器拍賣榜第五名。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一般凡是在金屬胎上施釉就稱為「琺瑯」工藝,其製品被稱為「琺瑯藝術品」或稱「琺瑯器」。畫琺瑯又分金屬胎與瓷胎,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瓷胎是將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掐絲琺瑯是在金、銅、瓷胎(現在也會在玻璃大理石木質等物品上做掐絲琺瑯藝術)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
琺瑯彩千葉蓮盌,估價1億港元 它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的圓夢之作
很久以前,康熙有一個夢,就是製造出世間最斑斕的琺瑯彩瓷。近年來,清三代(康雍乾)琺瑯彩瓷器拍賣價格不斷飆升,並且跨越億元關口。查閱近二十年琺瑯彩瓷器的成交記錄,早在2002年,一件清雍正 琺瑯彩題詩過牆梅竹紋盤就以3252.41萬港元成交。
-
淺絳彩瓷器藝術及收藏價值簡析
時間再往前倒40年,這樣的瓷器基本上都不會超過10塊錢,批發價基本上買一送一,而現在一件品相完美的淺絳彩瓷器,即便不是名家作品,價格也應該上萬。何為淺絳彩瓷器?淺絳彩瓷器的特點?淺絳彩瓷器,小編認為它有特點,不體現在胎釉上,主要體現在繪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畫的特點,重意境不重形式,意在筆先,從簡單數筆中,做局外人,能夠欣賞到創作者的心境和想表達的思想,再配以詩句等文字,更加體現意境。至於金彩口、橘皮釉只是那個時期所有胎、釉的特點,並不是淺絳彩的特點。
-
珠海億緣文化:遺落民間的清宮《琺瑯彩五福捧壽紋盤》震撼現世
清代瓷器上畫5隻蝙蝠以象徵五福,構圖常以四隻蝙蝠環一壽字,壽字中間又一蝙蝠,亦有以五隻蝙蝠環以壽桃或壽字的,意即「五福捧壽」。五福捧壽紋於清乾隆朝頗為盛行。粉彩、琺瑯彩、鬥彩、礬紅均有燒造。《書·洪範》中有五福之說。
-
外來的琺瑯彩,如何融入中國瓷器製造,創造出了美麗的琺瑯彩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峰,出現以宋代五大名窯為代表的瓷器精品。後來到了元代後期,開始出現以藍白相間的青花瓷為代表的瓷器。到了明代,這種藍白相間的瓷器,為明代代表性的產品。明代中期,出現了鬥彩工藝。這使得瓷器表面開始呈現萬紫千紅的狀態。到了清代,隨著東西方交流的更加普及,來自西方的琺瑯彩繪畫技術流入到中國。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但是,古瓷器也分門別類,種類繁多,那麼,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下面,我們就談五種最值得收藏的五種古代瓷器。由於明代以前的瓷器在國內是禁止拍賣和交易的,我們只談明清兩朝的瓷器。
-
國枰拍賣緊急徵集——琺瑯彩瓷
有人說:「琺瑯彩現、必出高價」、也有人說:「琺瑯彩是瓷器當中的貴族」,眾所周知、琺瑯彩是清代瓷器當中最具特色的,是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尤其是清三代的琺瑯彩、影響力巨大,並可以常常的在拍賣場上看到琺瑯彩的身影,而在中國傳統的瓷器中,它又是與宋汝瓷、元青花並駕齊驅,被稱為「世界上最奢侈的藝術品」
-
這種瓷器紋飾源於日本,卻在中國得到發展,並暢銷海內外
家徽是日本家族的一個標誌,大概出現在10世紀,在同時期日本的家徽也開始在瓷器上使用,日本宮廷御用的瓷器有16瓣菊花的家徽。鬥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個品種,即在1300度高溫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進行再次施釉,使得瓷器形成獨特的美觀。鬥彩要加什麼呢?工匠們經過嘗試,鬥彩加上皮球花會更加美觀,不少專家表示,就皮球花紋的應用而言,鬥彩是最為精彩出眾的。
-
宮廷琺瑯彩瓷鑑藏(圖)
宮廷琺瑯彩瓷鑑藏(圖) 琺瑯彩瓷是清宮造辦處在皇宮內製作的一種宮廷御用器物,它是在景德鎮高溫燒成的白瓷上用琺瑯料彩繪,然後經低溫燒成。
-
距今300年,價值上億!這隻碗成這座博物館最火展品!
參觀博物館的人都知道,瓷器是最常見的一類展品,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所以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陶瓷珍品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瓷器製品中常見的一樣東西——碗,但它不是一隻普通碗,它是價值上億的碗,名叫清康熙款琺瑯彩花碟紋碗。這隻琺瑯碗內部細白,外部是紅底飾花和蝴蝶,顏色非常濃重,有一種中西結合的風格和感覺。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它是清代宮廷中的碗,碗底印的」康熙御製「四個大字,可以看出這是專供康熙大帝的東西。
-
「大口為尊,小口為瓶」:這件清代皇家琺瑯彩瓷器稀罕在哪?
關於清代的琺瑯彩瓷器,我已寫過多篇文章,得到了藏友們的矚目和熱議。作為琺瑯彩瓷器的收藏和研究專家,劉德明不僅多有精品,而且更擅長鑑賞評析。本期再為大家介紹一款他收藏的清乾隆琺瑯彩象耳尊。藏品全貌,正面的圖案為《安居樂業圖》。
-
一件琺瑯彩瓷的清代攻略
2018年春拍香港蘇富比 從近年市場看,香港與大陸拍行在琺瑯彩瓷上僅有零星釋出,尤其是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推出的一件清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以1.4億港幣起拍,2.1億港幣落槌,加佣金238,807,500港幣成交,成為目前琺瑯彩瓷的拍賣榜單之首
-
瓷器收藏必懂知識!教你怎麼區分釉上彩、釉中彩和釉下彩!
朋友到廣東佛山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件瓷器,說是什麼釉中彩的。因為她知道我最近正對陶瓷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僅研究瓷器的製作工藝,還開始收藏瓷器,於是就惦記著給我帶了一件。就是下面這個盤子,我看了半天只知道這肯定不是釉上彩,但是對於釉中彩和釉下彩的感覺不是很明顯。
-
紅綠彩瓷器知識與特點詳解
紅綠彩瓷器開創了我國陶瓷裝飾藝術的新風尚,也為後世的瓷器發展鋪平了五彩斑斕的道路。紅綠彩瓷器的裝飾風格和皇家貴族所一直崇尚的審美觀念比較相悖,紅綠彩瓷器,大紅大綠,喜氣洋洋,這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更加傾向於民俗風格,所以更容易被當時的民間老百姓所接受和喜愛,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
-
將價值千萬永樂甜白瓷放在現代瓷器中間,你有多大機率能發現它
永樂甜白釉碗初見這兩件瓷器,小編就聯想到了小的時候外婆家裡灶臺上常放著一個類似的碗,一點圖案沒有,微微泛黃,但本質上卻有著天差地別。在瓷器鑑定領域,大家都知道一件事,「白釉瓷器最難鑑定」,對於沒有深厚功底的人來說,準確鑑定出永樂甜白瓷幾乎沒有可能,除非你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對於一般的博物館來說,根本就沒有幾件,除非你在故宮博物院工作。好啦,廢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永樂甜白釉瓷器。
-
瓷器上的「蛤蜊光」你知道多少?
據我們從祖傳的數十件官窯釉上彩瓷器中得出:大致要150年的「瓷齡」,才會出現「蛤蜊光」現象。 「蛤蜊光」對「瓷彩」不同等,快慢亦有異,如藍彩出現「蛤蜊光」現象就較快;瓷器所處的外界環境情況不同,亦有快慢。
-
中國臺北故宮新展:康熙琺瑯彩瓷裡的「山花野菊」與「皇家標記」
加上部分作品的器形又有康熙朝的特色,因此可綜整將這批作品的燒制時間推早至康熙朝。清 康熙 錦地團螭紋碗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錦地團螭紋碗共畫有五枚團螭紋,對比景德鎮燒制的瓷器和廣東生產的銅胎製品,大約可以鋪陳出團螭紋自康熙朝出現後,逐漸蔚為流行至縱跨整個十八世紀的狀況。另外,碗外開光紋樣之外,由相當尺寸的方格逐一堆疊完成錦地圖案,在單面個別標記藍彩「十」字下,不僅突出每一個立方體的造型,也同樣讓平面圖案更加豐富有變化。
-
【陶博會·尋寶記1】三環展廳鎮館之寶——琺瑯彩十八羅漢冬瓜瓶!三環精品陶瓷展示!
第六屆中國(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馬上就要開幕了,小編也開始了陶博會的尋寶記,想知道今年陶博會有哪些精典陶瓷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