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四號:可抓閃電 精準定位颱風

2020-12-23 中國天氣
作者喜蘭
導語: 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這是個什麼衛星?有什麼來頭?它的發射將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魏彩英接受中國天氣網記者採訪,給出了答案。

有了它 災害性天氣觀測預報更快更精準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掃描方式示意圖。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後,我們對局地強對流天氣的觀測頻次將從現在的6分鐘提高到1分鐘,預報時效可提前若干個小時,而且對颱風的路徑和強度預測會更加精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魏彩英日前興奮地告訴記者。那它到底是個什麼衛星呢?

要了解風雲四號,首先要知道氣象衛星。氣象衛星是指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它好比一個高懸在太空的自動化高級氣象站,是空間、遙感、計算機、通信和自動控制等高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魏彩英介紹,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它成功發射之後,將位於赤道上空3萬6千公裡,對以我國為中心的、大約三分之一的地球進行高頻次觀測,對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環境監測以及災害性天氣預測等都有巨大的應用潛能。後期,風雲四號系列氣象衛星將接替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的業務,以保證靜止氣象衛星觀測業務的連續性。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以後,對強對流天氣以及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從發生、發展到消亡的觀測,無論從時效性、空間解析度還是觀測手段上,都比之前的風雲二號有很大提高,它的應用將使天氣預報準確率大幅提高成為了可能。比如,根據前期地面應用系統預先研究結果表明,大氣不穩定指數產品可能先於雷達5-6個小時觀測到強對流天氣的發展指徵,給政府決策部門及公眾提供了足夠的時間採取應對措施,這對於我們的經濟建設、日常生活以及國家安全等方方面面將具有重要意義。

有了它 可捕捉強對流苗頭甚至抓閃電

閃電成像儀觀測範圍。

2016年6月23日下午2點30左右,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射陽等地突發龍捲風冰雹特別重大災害,據初步統計,因災死亡99人,受傷近846人,其中重傷近200人,受災地區房屋倒損數量較多,電力通信設施被破壞,部分地區電力中斷,通信基站無信號。每逢汛期,雷電、冰雹、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頻發,破壞性極大,讓人唯恐避之不及。

「雹打一條線」、「雨隔一條路」、「東邊日出西邊雨」這些諺語形象地說明強對流天氣具有發生突然、天氣變化劇烈、破壞力極大等特點。而強對流天氣預報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尺度小又迅速發展的天氣系統,在氣象上來講是預報的難點。

魏彩英介紹,風雲四號衛星採用了三軸穩定控制方案,衛星裝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等多個有效載荷,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將有望提高我國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和預報能力。

比如原來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對區域性災害性天氣的最短觀測時效是6分鐘一次,而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的多通道輻射計對1000平方公裡範圍內的觀測時效將縮短至1分鐘,這樣即便是來去匆匆的強對流天氣過程也會被收入眼底;同時,風雲四號是世界上首個高軌氣象衛星搭載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衛星,可在垂直方向上對大氣結構實現高精度定量探測,直接為大氣做「CT」,它觀測到的大氣不穩定指數將比雷達回波可以提前若干個小時,也就是當有強對流天氣苗頭時,可以比以前提前幾個小時做出預測預報;此外,根據研究發現,很多強對流天氣都伴隨著閃電發生,而風雲四號還是一個可以抓閃電的衛星,它搭載的閃電成像儀是亞太地區首臺靜止軌道閃電遙感儀器,它將以每秒500幀的速度準確記錄閃電的頻次和強度,結合雲圖特徵,實現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與跟蹤,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強對流天氣預報的準確度。

有了它 颱風定位和強度預測更加精準

氣象衛星觀測到的颱風眼。(資料圖)

2016,第21號颱風「莎莉嘉」先後登陸海南、廣西;第22號颱風「海馬」登陸廣東。兩個颱風共造成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江西5省(區)直接經濟損失近90億元。據統計,今年颱風已經給我過造成110餘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300億元。

在風雲四號衛星發射後,颱風定位和強度預測等信息將會更加精準,有助於我國提升對颱風災害的防範能力。魏彩英介紹,相對於風雲二號而言,風雲四號成像探測波段由5個波段增加到14個,最高空間解析度由1.25千米提高到0.5千米,對大氣和雲的監測頻次由原來的30分鐘提高到15分鐘,對於區域目標可縮短到1-2分鐘。其中,對於颱風雲圖的解析度更高,相當於由原來的「高清」發展到「超清」的水平,而時間、空間解析度的提高將更準確測定的颱風位置,雲圖譜段的增加和定標改進將更精確測算颱風的強度。

風雲四號數據產品將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圖。

我國從1988年9月7日發射了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迄今為止,已成功發射14顆氣象衛星,其中7顆衛星在軌運行,隨著中國靜止和極軌氣象衛星的相繼成功發射和投入業務運行,風雲二號、風雲三號都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之中。中國已成為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少數國家之一,並且在地球觀測組織(GEO)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魏彩英介紹,除了天氣預報,風雲衛星還廣泛應用於氣象、海洋、農業、林業、水利、交通、航空、航天、環保等領域。據了解,僅國內接收和利用風雲衛星資料的用戶就超過2500家,風雲衛星的投入產出比高達1:40。

今年10月23日,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2月11日成功發射。風雲四號01星的成功發射將是我國靜止氣象衛星的更新換代的重要標誌,靜止軌道的天基探測技術有質的飛躍,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靜止軌道的大氣三維溫溼度探測,在國內/亞太區域首次實現星載閃電成像探測。

本期專家

專家:魏彩英

單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職務: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 風雲四號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風雲衛星的技術水平和數據已得到了國際氣象同行的認可。利用風雲衛星反演的海表溫度、長波輻射、植被指數、積雪、大氣成分等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全球和區域性氣象與氣候變化業務,為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提供客觀科學依據,提升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增強了我國在相關國際活動中的話語權。風雲四號衛星的功能和性能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提供包括雲、氣溶膠、輻射、溫溼度、大氣、導風、閃電等50餘種數據產品,產品種類、數量,以及定量化指標均較之前衛星產品有顯著提升。

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

欄目製作團隊    監製:陳瑾    審核:餘曉芬 劉文靜    編輯:坑喜蘭    視覺效果:任成英    技術:李萌萌
欄目郵箱:news@weather.com.cn

相關焦點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風雲四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師張志清說,按照單星來比較,風雲四號的原始監測數據是現在運行的風雲2號的60倍,處理生成的產品數據則是其160倍。  新的系統觀測能力顯著提高,不僅眼睛更銳利,空間解析度最高達500米;反應更敏捷,區域觀測時間解析度可達1分鐘;光譜解析度更高,可以看到更多的大氣和地物特徵;視覺更獨特,可以監測閃電,還可以剖析大氣,獲取大氣三維溫溼度結構。
  • ——「風雲四號」衛星順利抵達發射基地
    在不到2個月之後,它將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至距離地球3600公裡外的軌道中,「捕捉」大氣中的雲雨和雷電。沒錯,這位神秘的「乘客」就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科學試驗衛星。對了,它的頭銜可了不得,世界上首個「一個頂倆」、可抓閃電的高軌氣象衛星說的就是它!
  • 風雲四號衛星發射成功 天氣預報準確度將大幅提高
    風雲四號衛星將對我國及周邊地區的大氣、雲層和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觀測,大幅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風雲四號衛星到底有多「牛」?風雲四號的「崗位」位於距離地球36000公裡的高空,在如此遙遠的太空對地球上風雲變幻「明察秋毫」,得益於成功突破了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精度圖像定位與配準、微振動測量與抑制、定量化遙感等20餘項關鍵技術。高精度的圖像定位與配準技術,是各國靜止軌道衛星正在全力攻克的關鍵技術之一。這一技術能讓衛星的「眼睛」從幾萬裡之外的太空,精準地看到地球上任何想看的地方,並在拼接圖像時做到零誤差。
  • 30省份建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省級接收站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日前,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了解到,全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陸續建成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省級接收站並投入業務運行。
  • 氣象衛星:定標定位更加精準 支撐作用效益凸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靜  在颱風揚威大海時,在霧-霾侵襲城市時,在野火吞噬草原時……氣象衛星憑藉其準確的定位、高精的數據進行萬裡追蹤,將風雲變幻盡收眼底。  突破技術發展瓶頸 衛星雲圖定標定位更加精準  2015年夏季,進行月球定標地基觀測摸底試驗的隊員們開展了1/2月球周期的觀測試驗。這項試驗利用月球進行衛星定標,從而為建立月球輻射基準模型積累了寶貴數據。
  • 「風雲海洋」APP上線 可實時查看颱風雲圖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近日,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開發的「風雲海洋」APP正式上線,專業用戶可參考產品數據進行海洋天氣預報預測與決策服務支持。公眾也可通過該APP實時查看颱風的衛星雲圖動畫,直觀了解颱風的影響範圍和移動路徑。
  • 「洗澡蟹」式海歸、歐式英語、風雲四號A星……本周新聞熱詞總結(9.23-29)
    風雲四號A星'投入使用2.出境遊客享'超國民待遇'3.'洗澡蟹'式海歸面臨淘汰4.'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宣布,"風雲四號A星"衛星於25日投入使用。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衛星具備高時間解析度(high time resolution)、高空間解析度(high spatial resolution)、高定位精度(high accuracy of positioning)、高輻射精度(high radiometric accuracy)、高光譜精度(high spectra precision),可實時補償姿態、軌道、熱變形誤差,實時對星上數據進行處理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長期以來,風雲衛星為颱風的監測預報提供了重要支撐。靜止氣象衛星重點在於颱風的實時定位定強,並監測颱風登陸的時間地點和造成的風雨影響。極軌氣象衛星具有大氣三維探測能力,可以揭示颱風內部熱力和雲雨結構,為颱風路徑和強度預報提供依據。
  •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
    ■相關  風雲四號衛星運抵西昌  可實時觀測閃電將於年底發射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記者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風雲四號衛星已順利抵達西昌,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正式進入發射場流程。
  • 剛剛廈門暴雨+打雷閃電,颱風又要來了,廈門人你被困在哪裡了?
    最可怕的是下雨還打雷截止至今晚20時泉州共有1198次閃電活動!暴雨打雷還不夠颱風又要來搞事了經過了昨天的發展潭美已形成了模糊的底層颱風眼並且有了一絲快速發展的跡象9月22日白天台風潭美位置,中氣愛在風雲4號衛星雲圖上標註而今天(23日)凌晨,今年第24號颱風「潭美」加強為颱風級,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臺灣省花蓮市東偏南方向約166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17.0
  • 2019年首個雙颱風將誕生!5號颱風「閃電」加速,廣東影響最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作者:文/虞子期這兩天要說颱風的發展,肯定是西北太平洋最為多的,奇葩的5號颱風「丹娜絲」,不僅自己變成了一個龐大的颱風,並且還分化出來了2個颱風胚胎,也就是一分為三個中心,結果呢,這兩個胚胎又被它自己吞了一個,十分罕見,如今就留下了位於南海區域的熱帶低壓,根據中央氣象臺和美國聯合預警中心預報,6號颱風百合已經發布了生成預警,所以即將達到7月首個雙颱風的局面了。
  • 碩果積棟譜「風雲」——記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總師」孫家棟
    嫦娥、北鬥、風雲、資源……作為航天工程的「總總師」,孫家棟點亮滿天繁星。晚年,孫家棟說過一句話,我一生做過多個衛星總師,風雲二號最讓我難忘。從著手啟動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工程到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系列最後一星發射,孫家棟相伴「風雲」四十餘年。
  • 颱風發動機不熄火!飛燕走後又來了四個颱風胚胎,大颱風在醞釀
    飛燕颱風走後,西北太平洋颱風發動機再次全力開動,9月5日再現多颱風胚胎共舞的壯觀景象,包括南海-菲律賓的未編號颱風胚胎、臺灣以東颱風胚胎98W、關島附近颱風胚胎97W、日界線附近的颱風胚胎99W。9月5日四颱風胚胎共舞情況,中氣愛在向日葵8號衛星上標註在這四個颱風胚胎中,97W和98W先天不足、發育不良,很有可能走著走著就消散了。尤其是98W,它將在東海附近正面槓上9.5冷空氣,因此會消散的很悽慘,最終結局是化為冷空氣的鋒面去日本。
  • 風雲三號D衛星發射成功 可延長天氣預報時效2-3天
    澎湃新聞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17年11月15日2時3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三號D」氣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風雲三號D搭載了紅外高光譜大氣垂直探測儀,這臺儀器採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傅立葉幹涉探測技術,可以提高大氣溫度和大氣溼度廓線反演精度1倍以上,極大提升對我國中長期數值天氣預報的支撐能力,並將天氣預報的有效時效延長2-3天。「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可實現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遙感。
  • 為風雲衛星點讚 他們這樣說
    國際用戶評價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主任 弗洛倫斯·拉比耶  風雲四號A星探測儀代表了太空測量地球大氣的重大進步,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首次接收到該儀器觀測數據以來,中國氣象局對風雲四號A星探測儀數據處理軟體進行多次升級,使數據的光譜和輻射特性更加精確
  • 壓軸亮相 為風雲二號畫上圓滿句號
    風雲二號總設計師曹亮說。 據悉,風雲二號H星裝載有掃描輻射計和空間環境監測器等兩個主要載荷,可為中國和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實時雲圖、水汽圖像、空間天氣和相關產品。掃描輻射計包括1個可見光和4個紅外通道,可實現非汛期每小時,汛期每半小時獲取覆蓋地球表面約1/3的全圓盤圖像,能對颱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進行重點觀測,將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防災減災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360防盜軟體可精準定位手機位置
    經過不斷改進,目前360手機衛士提供兩種精準定位丟失手機的方式。  圖1:360手機衛士提供兩種發送「精準定位」指令的方式  一種是簡訊指令。丟失手機後,用戶通過親友號碼發送簡訊「weizhi#」到被盜手機,就可以快速獲知手機位置。如若設定的親友號碼不在身邊,那麼用戶可以通過任意手機發送「weizhi#親友號碼」到被盜手機來獲取位置。
  • 三颱風警告!太平洋颱風窩炸鍋,日本氣象廳:6號7號颱風很快生成
    8月10日上午,從風雲4號西太平洋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當5號颱風薔薇正在飛速北上,甚至已經來到了朝鮮半島以南海域時,西太平洋上也並不平靜。在我國南海上和日本以南,還有兩個雲團正在旋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的雙颱風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