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帶你去旅行,我們一起看世界。
說到甘肅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戈壁、沙漠、殘垣斷壁的古堡,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其實並不是像電視中渲染的那樣,甘肅並不是都是荒涼之地,正因為甘肅地界東西狹長,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相匯在這裡,形成多種地貌:沙漠、河谷、山地、戈壁等,由西至東分為不同的地理狀態,形成了不同形態的自然景觀。位於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天水市」,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中一處重要的節點城市,相傳伏羲與女媧在這裡誕生,天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著「羲皇故裡」的美譽。
在大西北一直有這樣的一個說法:「金張掖、銀武威、金銀不換是「天水」。甘肅天水與我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她雖比不上江南水鄉,但在大西北還是獨樹一幟。天水還是一座優秀旅遊城市,大地灣、牧馬灘、李廣墓、淨土寺、南郭寺、玉泉觀、伏羲廟等,天水旅遊資源豐富、佛教在這裡曾經極為盛行,所以這裡遺留下許多佛教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就是其中之一,它與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雲岡石窟、河南的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麥積山位於天水的東南部,大約40公裡左右,遠遠望去麥積山的外形正如景點介紹的那樣它如同一座麥垛一樣平地而起,所以人們稱它為「麥積山」。麥積山石窟是最有名的,它從先秦時期開鑿至明清時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遠遠望去麥積山整座山崖布滿石窟,密密麻麻的。其中的一佛兩觀音在崖壁上顯得特別突出,依崖而建的棧道曲折向上迂迴,十分險峻。
沿著棧道向上攀登,越往上越陡峭,腳上已經感覺到棧道的顫動,好在階梯之間的縫隙用鐵網封住,防止發生危險。沿著棧道攀爬可以遊覽每一處石窟,但有些石窟不對外開放是封死的。少數開放的石窟也是用極為縝密的鐵絲網封住對裡邊的佛像起到保護作用。每一處的石窟開鑿的年代都不同,石窟內的泥塑形態各異,巖畫彩塑都是栩栩如生,規模宏大令人稱奇。
由於幾百座洞窟、上萬尊泥塑、千餘平米壁畫都匯聚在麥積山上,色澤斑斕、形態不一、雕琢精美、引人入勝,成為世界的文化遺產,所以麥積山石窟有著「東方雕塑藝術博物館」的美譽。也許麥積山石窟沒有其他幾個石窟名氣大,但是從藝術角度與價值來說絲毫不遜色。
麥積山石窟大部分是對外開放的,但是這裡也有許多國寶級的特窟,這些特窟大都是一些文物專家或搞藝術研究的專人才能夠進入的。麥積山眾多石窟群中的第九窟與第四窟除了不讓進入洞窟,洞窟內的泥塑一覽無餘,尤其是第四窟的簷廊上方的伎樂飛天,是浮雕藝術與壁畫結合體,在我國的石窟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麥積山以北朝的泥塑與西魏的壁畫而聞名遐邇,站在麥積山棧道上方如同行在雲間,一邊是藝術瑰寶泥塑、巖畫、古建築,一邊是山下美景一覽無餘,感嘆古人智慧,為我們留下了歷朝的宗教、藝術、建築等寶貴資料,讓我們將十幾個朝代的泥塑藝術演變過程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