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簡稱「玉融」,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歷史悠久,4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福清襟山帶海,人文鼎盛,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雅譽,到現如今,福清已經發展成舉世聞名的僑鄉,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福清人的身影,福清人拼勁足,有生意頭腦,因此人們都喜歡跟福清人一起做生意。
勤勞的福清人,在海外勤懇的打拼,創造了無數的外匯,為家鄉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的福清市區已經大刀闊斧的改革,不斷地擴大城市規模與人文建設,而其鄉下農村亦是一派國泰民安祥和之象。
獨門獨戶的小樓,庭院青蔥,鳥語花香。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大約25年前,住的都是七大姑八大嬸群居的四合院生活,那時候的人們貧苦,有時候為了撿幾根木柴回家燒飯都能起爭執,那時候每家每戶只能分一到兩間屋子,一家人住在一起,諸多事宜有所不便。
如今隨著國家的強大,以及勤懇的福清人在外努力打拼,人們已經逐漸的過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屬於自己一家人的小洋樓,以及供孩子玩樂的小庭院。隨著人們生活更加的安逸與幸福,人家都喜歡利用空餘時間在自己的小院裡種植一些花花草草,菜園,雞鴨圈亦是農村人自給自足的養生方式。
30年前的農村生活,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如今人們已經過上安逸的日子,很多外地來本地務工的人,都驚嘆福清農村的發展盛況。
佛教盛行,人們信仰菩薩能保四方平安。
福清的鄉下地區,村村有屬於自己的宗祠與寺廟,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家裡人都會去廟裡上香,為家人祈福。
土地公,是人們信奉的神明之一,人們相信土地公是一個地方保護神,能保家人時代平安,風調雨順,因此家家戶戶也都為其立廟供奉。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聖誕日,因此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為其慶生祭拜,而後每隔半個月,即每個月的農曆初二及十六,人們都會為其供奉,望其保佑。
慈悲為懷,觀音菩薩亦是人們的信仰
觀音菩薩,向來是「慈悲為懷,救眾生於苦難」的使者,因此人們相信供奉一尊觀音菩薩在家,能消災解難,保一家老小,世代安康。每個月的農曆初一與十五,是人們供奉觀音菩薩的日子,人們清晨便洗漱整潔,為觀音菩薩更換祭品,上香,祈福。
人們家中有難事的時候,都會長跪於觀音面前,為家人祈福,為家事祈禱。
福清的農村生活清閒雅致,百姓安居樂業
我也曾經在歐洲打拼數十載,如今已經載譽而歸,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小院,種種小花小草,時常與父母促膝暢談,晚間散步於幽靜的鄉間小路,別有一番閒情逸緻。
福清農村的生活,輕鬆寫意,沒有城市的紛擾,是一個養老養生的好地方。
不知您是否嚮往這樣的生活呢?
單選|您是否願意離開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回歸淳樸的農村田園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