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講的故事:有位外國遊人來到泉州後,見東西又多又好,不免一時貪吃,結果吃壞了肚子。這天,外國人於遊玩途中又感肚子不適,便踅入一廁所,且因著急而忘了鎖門。正在翻江倒海之際,突一泉州老太太推門而入欲如廁,見有人在內卻不關門,便生氣地說了句話轉身而出。就是這句話,讓外國人大嘆:泉州人好有水平,老太太都能說英語……
其實,老太太只是隨口說了句「也不鎖了」——請用閩南話說!
「歡迎來邦賽!」
記得曾在某報看到過一張圖片,是廈門某處某家店的店外招牌「邦賽」,當時就差點笑死!結果今天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文字,更是讓我忍不住了:「學校旁邊有一家店叫『邦賽』,開業的時候見兩個女孩站在那裡大聲地對路人喊『歡迎您來邦賽、歡迎您來邦賽……』閩南人民凌亂了!」
不懂閩南話,真是害死人啊!
「滾啊」
一外地人就閩南話打電話請教一閩南朋友:「哭怎麼說?」
閩南人:「靠!」
「喂,你咋說髒話啊?」外地人有點生氣了,「再問你一句,閩南話裙子咋說的?」
閩南人:「滾。」
「到底咋說的啦?」
閩南人:「滾啊!滾-啊!」
外地人:*—……%¥#·!
「帶兩個枕頭」
據說這是發生在臺灣長榮航空公司的真事:有位老太太訂位後,訂位人員出於好心再三叮嚀她,搭機時務必「早兩個鐘頭」到機場。結果,登機那天,老太太帶著兩個枕頭到機場櫃檯報到,還一直問櫃檯人員,這趟飛機也就幾個小時而已「為什麼要帶兩個枕頭」。
航空公司工作人員閩南話不地道,把普通話「早兩個鐘頭」直譯成閩南話,導致老太太聽成「帶兩個枕頭」。
「肉粽樓」
朋友家阿嬤的故事,泉州麥當勞開張時,朋友的阿嬤想去開開洋葷,於是出門打了輛的士。上了車,師傅問她「上哪」,阿嬤說「麥當勞」,於是師傅把她載到了賣肉粽的地方——「肉粽樓」!
搞暈你的閩南話
有一種「三字經」,叫「塞林木」;
有一種真的嗎,叫「無影末」;
有一種自稱,叫「林唄」;
有一種瘋癲,叫「肖A」;
有一種狀態,叫「忙恰恰」;
有一種好吃,叫「好呷」;
有一種厲害,叫「砍蘭」;
有一種味道,叫「謎素」;
有一種狂妄,叫「空弄」;
有一種隨便,叫「沁菜」;
有一天,叫「烏雞缸」;
土氣,叫「慫」;
乾爹,叫「契輩」;
餓,叫「北杜妖」;
不好意思,叫「排洩」。
壞,叫「妖秀」;
說空話,叫「未虎蘭」;
怎麼這樣,叫「那A安尼」;
威脅,叫「邦雕」;
受不了,叫「凍未條」;
不正常,叫「蘭神」!
... ...
中文有多少字多少詞語,那麼閩南語也相對就有多少字多少詞語。閩南語就像閩南人的新華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