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燕子」低飛 低軌高分開始驗證 「龍宮」取樣 隼鳥2號踏上...

2020-12-23 光明網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017年12月23日發射的超低軌道衛星技術試驗機「燕」(SLATS)已完成「軌道過渡階段」,進入「軌道保持階段」。

  「燕」的目的是探索在超低軌道區域使用衛星的可能性。它在2019年4月2日至5月2日期間降低到軌道高度271.5km,利用超低軌道的優勢,開展高解析度定點拍攝實驗。隨後分階段降低高度,在2019年9月進入軌道保持飛行階段,並在飛行過程中獲取超低軌道區域的大氣和原子氧數據,同時利用光學傳感器進行拍攝實驗。

  「燕」配備了小型高解析度光學傳感器(SHIROP)、小型光學傳感器(OPS)等先進設備。其中SHIROP重約19.4公斤、直徑僅有20釐米,用來驗證在超低軌道實現解析度為1米以下的對地拍攝技術。OPS重量為1.9公斤、直徑為2釐米的小型輕量廣域拍攝用光學傳感器,可獲得空間解析度為30米級的彩色圖像。

  在小行星「龍宮」上著陸,並成功採集到巖石等寶貴樣本的探測器「隼鳥2號」已於2019年11月13日上午離開,開始返回地球的旅程,回程預計飛行約8億公裡,於2020年12月前後回到地球。

  「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發射升空,2018年6月抵達「龍宮」附近,之後兩次著陸「龍宮」採集巖石樣本。2019年4月還發射金屬彈,全球首次在小行星表面成功形成了人工撞擊坑。10月初又向「龍宮」投放了小型機器人「智慧女神」等,基本完成了全部探測任務。

  此外,日本Bascule和SKY Perfect JSAT公司計劃以ISS的日本艙段「希望號」為媒體平臺建設太空直播間,並已與JAXA開展共同研究。(記者 陳超)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不知什麼時候,網友們總喜歡拿中國和日本來做對比,這次兩國的太空取樣"撞車",更是引發了網友們激烈的討論。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
  • 「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較清晰圖,此前還經歷了一場驚魂之旅
    而正在太空中飛行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為這個紀念日送出了一份特殊的賀禮。經過三年半時間的飛行,它終於接近了科學家們為它設定的探測目標——「龍宮」小行星。在距離龍宮小行星1500公裡的位置上,隼鳥2號傳回了龍宮小行星一張比較清晰的圖片。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比起「前輩」隼鳥號一波三折的探測經歷,隼鳥2號的探測到目前為止進行的相當順利,包括釋放著陸器在內的一系列計劃工作都得以正常實施。如果一切正常,隼鳥2號將有望為我們帶來「龍宮」小行星上的樣品,為小行星和太陽系起源研究提供無可替代的珍貴研究樣本。同時,隼鳥2號、隼鳥號等科學計劃,也從一個方面展示了日本不容小覷的航天實力。
  • 日本隼鳥2號比嫦娥五號技術更先進?錯也
    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而日本隼鳥2號在龍宮取樣時則幾乎沒有需要克服引力的難度。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該機構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明年年底「到家」,其從「龍宮」採集的樣本有望揭示有關太陽系起源的奧秘。
  • 日本隼鳥2號探訪的小行星龍宮,有何特殊,和我國有淵源嗎
    在我國嫦娥五號踏上歸途之時,日本的隼鳥2號已經降落在了澳大利亞的沙漠之中。它探訪了小行星龍宮,並且採集了一些樣本。這個小行星被稱作「龍宮」,似乎有我國神話的影子,它有何特殊之處,和我國有淵源嗎?這個「龍宮」與日本的一個神話故事有關,童話是這樣說的:有一個名叫浦島太郎救了一隻被一群孩子折磨的烏龜,把它放回了大海中。第二天有一隻大烏龜告訴他,他救下的那隻烏龜是龍王的女兒。浦島太郎被帶到了龍王的宮殿就是「龍宮」,遇到了他救下的那個烏龜-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公主。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 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投下的一個裝有小行星「龍宮」上塵土樣本的返回艙,已經成功在地球著陸。 「隼鳥2號」情況簡介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 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
  • 日本「隼鳥」大鬧「龍宮」!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日本「隼鳥2號」艙內發現黑色沙粒狀物質 也許是源於「龍宮」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已確認探測器「隼鳥2號」送回地球的密封艙內,存在黑色沙粒狀樣本。這可能是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碎片,將展開進一步的分析。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神奈川相模原市,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公布由「隼鳥2號」收集並帶回的小行星表面稀有樣本。報導稱,JAXA公開了拍攝到黑色沙粒的樣本容器內部圖像。由金屬條密封的容器內,混入地表塵土等物質的可能性不大。
  • 日本隼鳥2號帶100毫克小行星土返回地球,同樣採土差別這麼大?
    落到的隼鳥二號返回艙 我們都知道,嫦娥五號剛剛從月球獲取了2公斤月壤,正在回家的路上。地球軌道(藍色)、龍宮小行星軌道(綠色)、隼鳥二號軌道(紫色)對比(GIF) 隼鳥二號攜帶了4個小型登陸器,在距離龍宮50米高度處釋放,被小行星微弱的重力拉向其表面
  • 人類首次取回地月系以外的碎石,日本隼鳥 2 號現已成功返回樣本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此次可能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人類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 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於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小行星常被用於專指太陽系內非彗星的小天體,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
  •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日本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來源:新華社時間:2020-12-21 08:47:5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4日發布公報宣布,確認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從小行星「龍宮」上帶回了黑色砂粒狀物質。
  • 「隼鳥2號」即將著陸,並攜帶了貴重寶貝
    從日本宇航局官網獲悉,2014年發射並在龍宮小行星登陸的隼鳥2號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有數據顯示,該太空艙載有從近地小行星「龍宮」表面捕獲的珍貴塵埃,也將一道登陸地球。對於「隼鳥號」的壯舉,有不少國家宇航局對其發出了祝賀,面對「龍宮」表面的貴重寶貝,也有人對其「眼紅」,畢竟這些貴重寶貝對人類研究近地小行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說起「隼鳥號」太空艙,可能很多人並不十分熟悉。今天筆者就對「隼鳥號」的基本資料做一個簡單介紹。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回歸地球
    中新網援引日本共同社報導,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7月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圖片來源:官網截圖)據報導,計劃負責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表示:「看到了漫長旅途的終點。期待迎來展示龍宮巖石碎片的那一天。」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隼鳥2號」成功實現小行星探測系列任務,集中展現了日本宇宙航空技術實力,以及眾多小企業的深厚技術經驗積累。12月8日,日本相模原市,「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被從卡車上運往園區,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樣本艙內裝從「龍宮」小行星上採集的碎石、砂塵。日本科學家隨後將依原定程序對這些碎石、砂塵展開研究。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通過轟炸的方式測定小行星「龍宮」的年齡
    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圍繞小行星「龍宮」(1999JU3)進行科學探測已經有一年多了。期間它使用一種「衝擊裝置」,通過爆炸將速度達每秒2公裡的高速彈丸衝入小行星表層,以便從未受日照、射線等影響的小行星內部採集原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