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覺沃佛:一座寺和一座城的傳奇由來

2020-12-24 舒放的後花園

大昭寺覺沃佛:一座寺和一座城的傳奇由來

文/舒放

西藏作為旅遊勝地,被幾乎所有旅遊推薦書(手冊)名列為「一生中必須去一次的地方」之一。這是由於西藏有著獨一無二的高原景色和風土人情。不論哪個季節前往西藏,都會收穫滿滿。而原本就生活在茫茫雪域的藏族同胞,也有一個心願: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拉薩。不論距離拉薩遠近,最好是能夠磕等身長頭前往。這種心願,和普通旅客不同,因為拉薩在這種心願中,凸顯出的是地名本身的含義:聖城。

拉薩之聖,在於大昭寺,大昭寺之聖,在於覺沃佛。

拉薩作為西藏吐蕃時期的都城,始於松贊幹布。而前吐蕃時期的都城位於山南,松贊幹布遷都的決定促成了拉薩的誕生。在此之前,拉薩是一片沼澤。所以在西藏,我至少聽過兩個地方的藏族同胞說,我們這裡差一點就成為拉薩(聖地)。這表明當年擇地的時候有過反覆斟酌,二來也表明拉薩城和內地以及藏區其他城市不同,這座城市的名稱和周邊的自然地理環境甚少關聯。

一如佛教聖地塔爾寺先有塔,再有寺;拉薩城先有寺,後有城。(舊)拉薩的城市布局,就是一座壇城,壇城的中心,就是大昭寺。

大昭寺是後來的名稱。最早,它被稱為「惹薩」,據說和山羊馱土填湖造地有關。由於「惹薩」是這座新都城裡最早的建築和整座壇城的中心,人們便用此稱呼這座新興的城市。拉薩、惹薩、邏些是不同的音譯用字。後來隨著佛教的興盛,人們賦予「拉薩」這一名稱以「聖地」、「聖城」的含義。但我個人更傾向於拉薩這個名稱在最初就有聖地的含義。松贊幹布的遷都,其實是一個「尋找聖地」的過程,畢竟那時候的拉薩還是一片荒蕪,當合適的地方被選定——這裡就是聖地(聖城)了。

如今,我們都知道在大昭寺供奉有覺沃佛,也就是佛陀住世期間親自開光加持的十二歲等身佛像。這就是修建大昭寺最初的緣起。不過,大昭寺最早供奉的覺沃佛像,並不是這尊,而是現在供奉在小昭寺的佛陀八歲等身像。

關於這兩尊覺沃佛像,充滿了傳奇——

覺沃是藏語,至尊之意,現在特指佛陀等身像。如今存世的佛陀等身像共有三尊,其中佛陀八歲等身像和十二歲等身像均在拉薩,分別供奉於小昭寺和大昭寺內;另一尊為佛陀二十五歲(一說三十五歲)等身像,供奉於印度菩提迦耶。

公元七世紀,松贊幹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時,為供奉尺尊公主攜帶的佛陀八歲等身像,而特意修建了大昭寺,這也是大昭寺的由來。後來松贊幹布又迎娶了大唐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同樣攜帶了一尊無比殊勝的佛像,即佛陀十二歲等身佛像。由於大昭寺和八歲等身佛像在前,所以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一同修建了另一座寺院供奉十二歲等身像,這就是小昭寺。

松贊幹布逝世之後,芒松芒贊執政時期,大唐和吐蕃交惡,在藏地有傳聞說大唐將派兵攻打吐蕃,要奪回文成公主帶去的十二歲等身佛像。吐蕃君臣心生一計,連忙將十二歲等身佛像從小昭寺移往大昭寺,藏匿在了大昭寺的南廂密室(夾牆),並在牆面上繪製了文殊菩薩佛像加以掩飾。

後來唐朝的軍隊沒找到這尊等身像,就決定把八歲等身佛像運回長安。結果只走了半日路程,佛像就變得異常沉重,無法前行,只得留在原地。到了赤德祖贊即位後,大唐和吐蕃重新修好,赤德祖贊效仿祖輩,向大唐求親,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嫁到拉薩後,把封藏於大昭寺的十二歲等身佛像取出,就此供奉於大昭寺;又迎回八歲等身佛像,供奉於小昭寺。從此,兩尊佛像就易寺供奉,並一直延續到今日。

傳奇故事難免充滿了曲折巧合,但不管怎麼說,十二年歲等身像居「大」昭寺,八歲等身佛像居「小」昭寺,似乎更符合人們的心理,大家覺得大、小之分理所當然應該這樣。

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之間有著怎樣的出入,對普羅大眾而言,並無一探究竟的心理。對於虔誠的藏族同胞而言,朝拜大昭寺覺沃佛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朝拜此佛像就如同朝拜佛陀本身,不論是其供奉、祈禱還是許願, 就如同向佛陀本身供奉、祈禱和許願一樣,一定會如願以償……

有了追求的目標,生活就充滿了意義。我們的心也會變得堅定。這就是「心有所依」的力量。也是大昭寺覺沃佛所給予芸芸眾生最為殊勝的加持力。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到達西藏的您,一定要去大昭寺朝聖這尊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佛陀親自開光的等身佛像。

在我們周身被佛陀慈悲目光所加被的一刻,時間是不存在的:剎那即永恆。

#佛教文化#

相關焦點

  • 呷拉覺空,康區的「大昭寺」,因為這裡也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呷拉覺空,康區的「大昭寺」,因為這裡也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圖文/舒放呷拉覺空漢語意思是呷拉釋迦佛殿。位於甘孜縣穿城而過的雅礱江南岸,距離縣城很近,三公裡左右。從這一名稱可以獲悉,佛殿主供的是佛陀釋迦牟尼。當地的朋友介紹說,不僅如此,呷拉覺空就是我們康區的「大昭寺」,因為裡面供奉的是和大昭寺完全一樣的覺沃佛,也就是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
  • 大昭寺,藏語為覺康,是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並不遜於布達拉宮
    昭寺,藏語為「覺康」,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是當年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前終日青煙徐徐,藏香長燃,也許是一種傳承,就像藏族人對神的虔誠那樣純淨,和內陸的眾多寺廟不同,大昭寺只有信仰,沒有商業,最乾淨的藏傳佛教。這裡是朝拜者的天堂,是藏民們靈魂的寄託,信仰的歸宿。大召寺是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
  • 大昭寺的建立頗有傳奇色彩,關於大昭寺的建立也有兩個傳說
    文/一軒旅遊大昭寺的建立頗有傳奇色彩,關於大昭寺的建立也有兩個傳說在拉薩,大昭寺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大家都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大昭寺的建立頗有傳奇色彩,人們關於大昭寺的建立也有兩個傳說。我們進入大昭寺的內殿,可以看到在這裡有八個不同的殿。最著名的便是覺康殿,他是大昭寺的精華所在。藏族佛教的信徒,都認為拉薩是世界的中心,而這裡便是宇宙的中心。這座殿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座佛像是文成公主從中原帶來拉薩的。這座佛像的來歷也並不簡單,他是印度印度國王,獻給唐太宗的禮物。後來文成公主出嫁,唐太宗又親自將這這尊供奉在洛陽白馬寺的佛像送給文成公主,讓她將其帶到了拉薩。
  • 大昭寺奇遇,被老阿媽硬推著插隊,卻意外頂禮了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到拉薩的第一個傍晚,就去了久負盛名的大昭寺。看到八廓街上人潮洶湧,到處都是磕長頭和轉經的人。在夜風中,看到被燈火映照的依然靛藍的天,看著這溫暖的橘黃的道路,我的心合著這座城的脈搏,跳動不止。我只想沉醉,沉醉在這高原的夜裡。
  • 大昭寺奇遇,被老阿媽硬推著插隊,卻意外頂禮了佛陀十二歲等身像
    到拉薩的第一個傍晚,就去了久負盛名的大昭寺。看到八廓街上人潮洶湧,到處都是磕長頭和轉經的人。在夜風中,看到被燈火映照的依然靛藍的天,看著這溫暖的橘黃的道路,我的心合著這座城的脈搏,跳動不止。我只想沉醉,沉醉在這高原的夜裡。
  • 西藏遊記:大昭寺
    大昭寺(Jokhang Temple)是西藏人的精神家園,所有藏人都有一個共同 的心願: 一生之中,一定要 到大昭寺去拜佛,在八廓街上轉經。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吐蕃王國帶來另一座釋伽牟尼8歲等身佛像「覺阿佛像」,以及大量工匠和漢人先進的文化知識。
  • 大昭寺,朝拜者的聖地
    松贊幹布一生娶了5個妃子,有赤尊公主、文成公主,有象雄妃、茹雍妃和蒙薩妃。按藏族人的說法,這五位妃子都是菩薩轉世,每個妃子都曾建了一座寺廟。大昭寺是應尼泊爾赤尊公主之請修建。最初寺內供奉的也是赤尊公主所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傳說大昭寺寺址先前是一個湖,湖名臥塘。
  • 拉薩大昭寺滄桑史
    大昭寺不僅僅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聖物以使信徒們膜拜的殿堂,還是佛教中關於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因為有悠久的歷史、精彩的建築和價值連城的壁畫相結合,大昭寺具有最高秩序特徵的氛圍和深度。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擴展了布達拉宮的世界遺產註冊範圍,它囊括了大昭寺和八廓街的中心區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雪後大昭寺金頂(圖)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當日,瑞雪降臨古城拉薩,位於市中心的大昭寺金頂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靚麗。     這是3月21日拍攝的大昭寺金頂。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這是從大昭寺遠眺布達拉宮(3月21日攝)。
  • 大昭寺—拉薩古城的中心
    (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 與這座佛像有關。主殿高4層,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建築藝術特色。
  • 大昭寺——一千多年的歷史一千多年的香火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中心,始建於唐貞觀21年。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 DNF男槍手二覺技能和名稱的由來:漫遊槍手
    DNF創新世紀第一章天界雄鷹將出,有作者團隊為我們分析了男槍手二覺名稱的由來,這裡我們來看看在定義男槍手二覺名稱中,都有哪些趣事和細節。85二覺主動第七浮動很好理解的技能,七次浮動般輕盈的射擊,是像烏鴉一樣輕盈的掠奪者的最好詮釋經過動作拆解,沒有動作幹涉下,是五次類似W的滑行射擊,一次後跳爆頭,一次平地爆頭
  •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有1350多年的歷史的大昭寺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有135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西藏的中心,也是拉薩的中心。西藏最古老的寺廟前面的樓板已被崇拜者磨得透亮。寺廟前面的酥油燈室裡有成千上萬的酥油燈全年點亮。每個重要的節日,或者第一和第十五,大昭寺的前面總是布滿朝聖者的酥油,兩邊的白色塔樓上冒出的煙霧環繞。2000年11月,大昭寺被批准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布達拉宮的延伸。大昭寺建成後,西藏沒有僧人。後來,它延續了幾代人。周圍有許多迴廊和庭院。一些僧侶開始照看太陽穴,但他們不屬於一個特定的教派。
  • 旅遊:大昭寺——朝拜者的天堂,藏民們靈魂的寄託
    大昭寺,藏語為「覺康」,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 是當年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前終日青煙徐徐,藏香長燃,也許是一種傳承,就像藏族人對神的虔誠那樣純淨,和內陸的眾多寺廟不同,大昭寺只有信仰,沒有商業,最乾淨的藏傳佛教。這裡是朝拜者的天堂,是藏民們靈魂的寄託,信仰的歸宿。一次次長叩,伸展肢體,仿佛每一次都得到了神靈的洗禮。
  • 央視紀錄片《大昭寺與小昭寺》
    ,大昭寺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聖地。因為在這裡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12歲等身像「覺臥」佛像,「覺臥」藏語意為至尊、至貴、至聖。松贊幹布決定與相鄰的大唐和尼泊爾聯姻。 為安放和供奉這兩尊佛像,松贊幹布和兩位公主共同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 浙江杭州旅遊,最有看點的不是西湖,而是一條街,一條江和一座寺
    浙江杭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景點很多,景色也很有特色,提起杭州,就會想起西湖,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浙江杭州的旅遊不是西湖,而是一條街、一條河、一座寺,那麼,這三個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繼續往下看。浙江杭州最有看頭的三個地方當然是一條街,一條江和一座寺,這條街是有名的南宋御街,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杭州在南宋時被稱為臨安,它是南宋的都城,前面說的「街」指的是南宋御街,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臨安的主要道路,全長4185米,由1萬多石鋪就,位於臨安城中軸線上,是南宋皇帝祭祀的專用道路。
  • 大昭寺廣場,位於大昭寺前,有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大昭寺廣場位於大昭寺前,廣場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一些兜售特色商品的小攤,美食店也不少,不時飄來濃鬱的甜茶香味,白天的廣場看起來非常熱鬧。廣場上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更多的是藏民,他們手拿轉經筒,圍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
  • 大昭寺木柱裂縫裡為何會有白色石子狀的東西?據說是朝聖者的牙齒
    大昭寺,藏語為「覺康」,又名「祖拉康」,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在他們的心中,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不論從地理位置上,還是在藏傳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來說,大昭寺都是名符其實的藏傳佛教聖地和中心,在藏傳佛教史上擁有極其崇高而聖潔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