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錳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程(2018-2020年)顯成效

2020-12-24 紅網

紅網時刻永州9月18日訊(通訊員 魯志平)湖南省永州市零陵錳礦區位於零陵區西南部,涉及珠山、石巖頭、梳子鋪、黃田鋪、水口山等5個鄉鎮,礦區面積約394km,是湖南省重要的產錳礦區之一,其採礦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歷經多年的開採,在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因歷史上採礦、選礦工藝落後,區內濫採亂挖、採富棄貧、尾砂隨意堆放、露天採場隨處建設等違法問題嚴重,致使區內水土汙染、植被破壞嚴重、水質惡化、水土流失嚴重,洪澇災害頻發,嚴重影響當地及湘江水系的生態環境,急需治理。

露天採場生態修復前後效果對比。

2018年10月23日,經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專家評審,我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順利入圍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湖南省永州市零陵錳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程」為其中五個子項目之一,中央、省財政共撥付資金55397萬元。

露天採場生態修復前後效果對比。

復墾耕地工程前後效果對比。

項目實施後,基本消除礦區礦山地質災害隱患,修復區內自然景觀,遏制水土流失,恢復土壤種植功能,通過復墾增加林地10000餘畝,修復增加耕地1000餘畝,草地5000餘畝;安全處置危險廢渣,有效降低礦區及下遊水體汙染風險,改善區內石期河、梅溪河水環境,解決礦區及其下遊村民飲水灌溉問題。

四大示範工程,產生經濟效益:「礦區+生態園」——沿G322國道兩側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嚴重區重點部署工作,打造「五裡牌村楓葉林生態園」,面積1154.9畝;「礦區+田園」——在礦區北部採場及廢泥池破壞土地集中區重點部署工作,連片復墾為旱地,面積約600畝,打造「程家-劉家村田園綜合體」,帶動鄉村振興;「礦區+礦山公園」——將程家村居民集中區附近的廢棄採場和廢泥池,通過生態修復治理、產業引導和休閒空間設計,打造出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主題的礦山公園;「礦區+經濟產業園」——在石巖頭鎮歷史遺留採場及廢泥池破壞土地片區重點部署工作,打造成「落腳底村林地經濟產業園」,面積約3000畝。

經濟效益:1、通過礦區土地復墾工程及地形地貌景觀治理工程,對治理恢復的旱地、林地,能有效緩解優質農業生產用地緊張問題,同時若按恢復成旱地和經濟林的經濟價值衡量,旱地收益0.5萬元/年,經濟林地0.1萬元/年計算,可產生經濟效益約1500萬元/年(1000畝×5000元/畝+10000畝×1000元/畝=1500萬元)。通過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將治理區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形成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等產業,依據市場預期,年收益將在1000萬元/年左右。2、通過環境修復工程的實施,在減少土地汙染基礎上,將使單位面積耕地種植農產品產量增加,打造特色農產品,極大提高周邊農民收入。

社會效益:通過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將消除礦區地質地質災害隱患,實現生態修復、景觀再造與土地開發利用的有效融合,開展生態旅遊,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周邊社區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來源。通過對生態景觀的恢復,零陵區將著力打造程家村礦山公園和五裡牌楓葉林生態園,形成兩處極具旅遊吸引力的觀光、度假、遊覽之地。項目實施後,通過改善流域生態環境,促進區內生態系統的改善,改良人居環境,提高區內特色旅遊城鎮的內涵,促進當地居民就業,提高收入,提升區內經濟發展質量。通過生態修復工程提高修復區域的土地價值,推動全區社會經濟發展,為全省礦區的生態環境修復提供良好的示範。

相關焦點

  • 關於零陵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自然資源部分...
    關於零陵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自然資源部分)驗收銷號情況的公示根據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攻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程銷號標準的通知》以及《關於做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五大礦區生態修復項目驗收銷號的函
  • 市自然資源局督導零陵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工程進度
    11月11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四清帶隊深入零陵珠山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區,督導項目實施進度情況。督導組一行聽取了零陵區自然資源局關於項目進展情況的匯報,並對項目施工進度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
  • 我縣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穩步推進 初顯成效
    近年來,我縣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多措並舉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目前我縣琴江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初顯成效。在琴江河古樟段,修復完成的河道映入眼帘,兩岸線綠化與景觀打造建成後,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來散步。
  • 「湘南錳都」永州零陵投30億元整治生態環境
    自從村共產黨員唐甲苟,投入600多萬元租賃洞口廟、鳳凰山、鄧家、杏木源等村9座荒山帶領群眾填溝平壑、整治生態環境、開展植樹造林2500多畝後,而今水由黃變清了,山由荒變綠了,山上多年未見的山雞、野兔、野豬回來了。」10月9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石巖頭鎮洞口廟村支書沈翠玉說道。素有「湘南錳都」之稱永州市零陵區,全區16個鄉鎮街道有70個行政村涉礦,礦區面積釣200平方公裡。
  • 零陵:趙立平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
    紅網時刻12月3日訊(零陵站記者 陳濤)12月2日下午,零陵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立平深入珠山鎮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區委副書記龍軍參加。趙立平實地查看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2、5標段開展情況及建設進度,聽取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並就項目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 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初顯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2月29日電 (魯丹陽)記者29日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自2005年啟動實施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以來,「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近212億元(人民幣,下同),先後實施三大類30項工程。當地2019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近9876元,為2005年的4倍左右,生態保護建設成效初顯。
  • 臨武:三十六灣礦區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具雛形
    紅網時刻11月20日訊(通訊員 羅治勇)為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修復受損耕地,恢復植被和土壤,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礦區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今年以來,臨武縣自然資源局積極貫徹落實省自然資源廳下發的相關文件批覆及申報方案部署,大力推進縣三十六灣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自然資源部分工作。治理前實拍圖。
  • 永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2020年人才主題日系列活動
    根據《關於開展永州市2020年人才主題日系列活動的通知》要求,為進一步提升永州市生態環境局服務人才發展質量,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該局黨組高度重視,精心安排,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人才主題日活動。開展人才座談會。
  • 烏梁素海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階段治理成效顯著
    近日,由中建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階段治理成效顯著,建設者們與沙漠荒山為戰,將沙漠變成綠洲、荒山變成林海。烏梁素海試點工程在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國最大山水林田湖草修複試點工程,沙漠治理面積位居全國同類工程之首,治理流域面積約1.47萬平方公裡,包含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水土保持與植被修復、河湖連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農田面源及城鎮點源汙染綜合治理等5種業態、7個子工程,工程難度之大、治理種類之多、施工環境之惡劣,都在國內均屬首例。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衢江區省級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成效初顯
    據了解,衢江區在上方鎮金楊村開展了白茶基地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目前已投入近220萬元,種植了約6千米水土保持綠化帶,閒置用地整治盤活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綠化公園,加固芝溪支流河道約2千米。發生在上方鎮金揚村的喜人變化只是衢江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實施以來的一個縮影。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張聿修 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8月4日電(張聿修)4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內蒙古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戰略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之以恆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全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足生態保護 推進生態修復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試點以來,肥城市作為其間的「主陣地」,率先扛起生態重構大旗,堅持修復治理「一盤棋」 統籌推進,紮實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突出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建設,全面鋪開了大汶河支流——康匯河流域採煤塌陷地治理、大汶河支流——康匯河流域礦山生態修復等7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永州市瀟湘城市群交通專項規劃2016-2035》2018年公示材料
    2016-2035》2018年公示材料一、編制背景2016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瀟湘城市群「的發展構想,湘城市群包括永州市零陵區、冷水灘區和祁陽縣、東安縣、雙牌縣的整個行政轄區三個提升: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強化全社會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生態環境質量,建成一批國家級以及省(區、市)級生態村、生態鄉鎮、生態縣和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生態旅遊示範區;進一步提升瀟湘城市群生態文明管理體系水平
  • ...成就」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鵲山湖位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馬河上遊,是內丘縣柳林鎮境內的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承擔著防洪、灌溉等功能。
  • 礦山環境修復設計_2020年礦山環境修復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10月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礦業九大行業《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範》將正式施行,《規範》涉及礦區規劃布局、資源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管理、數位化礦山、企業管理、社會責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並著重對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提出了要求。
  • 祁連: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通過系統實施總投資6.13億元6大類48子項目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得到充分實踐。近兩年,祁連縣境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問題得到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持續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消除,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子項目260個
    今年,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也是工程為百姓交上答卷的關鍵一年。為改善採煤塌陷地的生態環境,肥城市通過一系列土地整治活動,並且積極把」竹綠礦區「行動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中的重要一環,利用了竹子四季常綠、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的特點,選取合適地塊予以栽植。不僅有效改善了礦區的生態環境,涵養淨化了水質,也形成了多樹種、層次感強的綠色屏障。
  •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