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永州9月18日訊(通訊員 魯志平)湖南省永州市零陵錳礦區位於零陵區西南部,涉及珠山、石巖頭、梳子鋪、黃田鋪、水口山等5個鄉鎮,礦區面積約394km,是湖南省重要的產錳礦區之一,其採礦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歷經多年的開採,在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因歷史上採礦、選礦工藝落後,區內濫採亂挖、採富棄貧、尾砂隨意堆放、露天採場隨處建設等違法問題嚴重,致使區內水土汙染、植被破壞嚴重、水質惡化、水土流失嚴重,洪澇災害頻發,嚴重影響當地及湘江水系的生態環境,急需治理。
露天採場生態修復前後效果對比。
2018年10月23日,經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專家評審,我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順利入圍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湖南省永州市零陵錳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程」為其中五個子項目之一,中央、省財政共撥付資金55397萬元。
露天採場生態修復前後效果對比。
復墾耕地工程前後效果對比。
項目實施後,基本消除礦區礦山地質災害隱患,修復區內自然景觀,遏制水土流失,恢復土壤種植功能,通過復墾增加林地10000餘畝,修復增加耕地1000餘畝,草地5000餘畝;安全處置危險廢渣,有效降低礦區及下遊水體汙染風險,改善區內石期河、梅溪河水環境,解決礦區及其下遊村民飲水灌溉問題。
四大示範工程,產生經濟效益:「礦區+生態園」——沿G322國道兩側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嚴重區重點部署工作,打造「五裡牌村楓葉林生態園」,面積1154.9畝;「礦區+田園」——在礦區北部採場及廢泥池破壞土地集中區重點部署工作,連片復墾為旱地,面積約600畝,打造「程家-劉家村田園綜合體」,帶動鄉村振興;「礦區+礦山公園」——將程家村居民集中區附近的廢棄採場和廢泥池,通過生態修復治理、產業引導和休閒空間設計,打造出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主題的礦山公園;「礦區+經濟產業園」——在石巖頭鎮歷史遺留採場及廢泥池破壞土地片區重點部署工作,打造成「落腳底村林地經濟產業園」,面積約3000畝。
經濟效益:1、通過礦區土地復墾工程及地形地貌景觀治理工程,對治理恢復的旱地、林地,能有效緩解優質農業生產用地緊張問題,同時若按恢復成旱地和經濟林的經濟價值衡量,旱地收益0.5萬元/年,經濟林地0.1萬元/年計算,可產生經濟效益約1500萬元/年(1000畝×5000元/畝+10000畝×1000元/畝=1500萬元)。通過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將治理區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形成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等產業,依據市場預期,年收益將在1000萬元/年左右。2、通過環境修復工程的實施,在減少土地汙染基礎上,將使單位面積耕地種植農產品產量增加,打造特色農產品,極大提高周邊農民收入。
社會效益:通過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將消除礦區地質地質災害隱患,實現生態修復、景觀再造與土地開發利用的有效融合,開展生態旅遊,發展第三產業,帶動周邊社區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居民收入來源。通過對生態景觀的恢復,零陵區將著力打造程家村礦山公園和五裡牌楓葉林生態園,形成兩處極具旅遊吸引力的觀光、度假、遊覽之地。項目實施後,通過改善流域生態環境,促進區內生態系統的改善,改良人居環境,提高區內特色旅遊城鎮的內涵,促進當地居民就業,提高收入,提升區內經濟發展質量。通過生態修復工程提高修復區域的土地價值,推動全區社會經濟發展,為全省礦區的生態環境修復提供良好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