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家豆花泡饃店,10元一份過癮,風味獨特,「饃豆豆」是關鍵

2020-12-21 豫事一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鄭州不排斥外來的美食,但這真正外來且能立住腳的美食,幾乎都經過了改良。就比如說這家位於西郊冉屯路上的一家西府豆花泡饃,是陝西西府當地的特色,然而到了鄭州後,卻截然不同了,西府人只把它當早餐,可他家的老闆將之進行了改良,變成了一道正餐。

小店的位置很偏,可內部環境大小卻相當個性,有種古風與現代融合的樣子。

主打的豆花泡饃,其實就是另一版的胡辣湯加豆腐腦,豆花與泡饃幾乎是一半對一半的,如果光從外表看,是稍微令人失望的,至少不是見了就有食慾,不過聞起來卻特別香。

主要就是湯頭太香了,剛一端上來,一定要先攪勻,把裡邊的泡饃給攪開,豆花就順滑爽口,配上香菜,香蔥,芝麻,尤其是豆饃饃(據說是陝西當地的一種特色美食),香味兒能在味蕾上爆炸,饃則是脆脆的硬硬的,一定要趁熱把它吃完,否則泡軟了就不好吃了。

豆花泡饃有素的與肉的區分,但很神奇,素的是最受好評的,而其實在陝西當地,人們是只有素的豆花泡饃的。

口味整體是偏淡的,如果吃不慣的人,可以加一些辣椒油,醬香的厚重味道立馬就出來了。

他家開了年頭不短了,除了豆花泡饃,其實小炒之類的也是一絕,比如說烤羊排,豆腐絲卷饊子,醬牛肉等等。三五朋友聚會也特別好,價格實惠味道也不錯。

不採坑的菜很多,其中豆製品是尤其多,鮮拌豆筋,燉豆腐等等,尤其要來上一杯3塊錢的豆漿,素豆花泡饃就是用這個為湯底煮出來的。

最後來談談我的看法,這家小店老闆大哥十分實在,說是自家豆花泡饃還沒有改到完美,他還會繼續做出調整,爭取做出來的食物更健康,然後才更美味。在我個人看來,他家食物美味只能說中等偏上,小有特色,但營養確實挺注意,真特養生。吃多油膩喝多了酒,來他家嘗嘗,保準讓你的胃裡暖乎乎的。

好了,大家怎麼看待這種外來美食改良融合的特點?歡迎多多評論留言。

想要了解更多美食,關注豫事一二吧。

相關焦點

  • 羊肉泡饃與豆花泡饃
    相傳五代末年,趙匡胤還未得志時,窮困潦倒,流落街頭,飢餓難耐,向一家燒餅鋪討要兩個又幹又硬的燒餅,因難以下咽,又向另一店家討了一碗羊肉湯,將燒餅掰成小塊泡入,一碗「羊湯泡饃」吃得他渾身發熱,精神大振。幾年後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上宋朝的開國皇帝,他不忘當年的美味,找到長安一家肉鋪,讓店家按當年的方子烙了幾個餅,掰碎放進羊肉湯中煮了煮,品嘗之後,立即找回了當年的感覺,因而重賞店家,羊肉泡饃從此興盛起來,並流傳至今。但這畢竟是個傳說,而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是,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蘇軾初仕鳳翔府任籤書判官期間,品嘗了羊肉泡饃後讚不絕口,寫下「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 一碗豆花泡饃,承載了多少寶雞人的早餐記憶
    豆花是用石膏點出來的,5斤豆漿配10克石膏,做好的豆花,口感嫩滑,形如白玉,豆香撲鼻。鍋盔饃在豆漿裡煮得筋而不斷,吃起來頗有嚼頭。今天小西就給大家推薦幾家既美味、口碑又好的豆花泡饃店,在這個溫度速降的秋天,明天早上就安排起來!
  • 盤點西安最正宗的豆花泡饃!早餐安排上了~
    老闆信佛,店裡一般放著梵樂,而且據說每個月還會有免費日。這家的豆花泡饃分大小碗,一般小碗就夠了!一碗只要7塊,很良心的價格。豆漿、豆花還有饃、麻花,加上辣子和蔥花,簡直香到飛起~ 最主要是這家豆花很大塊、口感很嫩。
  • 豆花泡饃,低調又個性的美味
    豆花泡饃。資料圖片 豆花泡饃,是陝西西府地區傳統風味小吃。自製的豆花,配上切成片的鍋盔饃饃,澆一勺豆漿、一勺油潑辣子,香濃鮮辣的味道是當地人早餐最愛。 楊俊偉老家在陝西,父母在老家寶雞鳳翔縣經營著一家早餐店,專賣豆花泡饃。他在寧夏上完大學一直留在這裡工作,節假日回去給家裡幫幫忙。每天早上送走一撥客人,楊俊偉就自己盛一碗豆花泡饃吃,這是多年養成的習慣,也是像他一樣的許多陝西人離家後最想念的一種味道。 「金玉瓊漿難捨口」 「從年前宅到現在,感覺沒吃上一頓像樣的早餐。」
  • 早上起來,豆花泡饃要來大碗,多放辣子哦!
    豆花泡饃作為陝西「泡饃」界的不是特別知名的品類,偏居西府一隅,聽過的人不多,吃過的人更少。相較於其他泡饃如羊肉泡饃、牛肉泡饃、葫蘆頭泡饃等等,都習慣於用濃湯和肉來化解饃的寡淡,豆花泡饃反其道而行,寡淡的豆花和寡淡的饃進行搭配,算是一股清流。
  • 鳳翔人的豆花泡饃
    豆 花 泡 饃一種有著千年歷史的美食,以鳳翔最為特色,也普及西府各地。多作為一道早點在上午享用,也有犯饞者在中午和晚上食之。饃是北方小麥麵食的主要品種,所謂鍋盔、蒸饃、烙餅、饢等,又都是饃的不同品種。豆類則是人類在黃河流域的偉大發現,它解決了動物蛋白不足的替代問題,即植物蛋白。
  • 西府豆花泡饃簡介
    最近一段時間在外邊吃飯,偶然間發現一家民間美食,抱著試試的態度去嘗了一下,果然不負眾望。下邊呢,我來把它的來歷給大家講講。豆花泡饃發源於秦地雍城一帶(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鳳翔),源遠流長,久負盛名。蘇東坡在品嘗了雍城豆花泡饃後,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用何種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的俗語說;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味佳,實乃三絕也!金玉瓊漿說的就是豆花泡饃,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
  • 一篇帖 讓你讀懂西府名吃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西府寶雞鳳翔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
  • 鳳翔小吃,特色美味:《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鳳翔秦人一種思鄉的味道,每一個鳳翔人都是從豆花泡饃的熱氣騰騰的味道中長大的。家鄉的豆花泡饃是一種情結,不論身在何處,要是能吃到一碗豆花泡饃,會瞬間化解思鄉之苦。鳳翔是豆花泡饃的發源地,是鳳翔人的原創。
  • 早餐吃一碗陝西美食豆花泡饃,平凡實惠而有韻味食之實為享受!
    豆花泡饃是流傳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地方傳統風味的名小吃,豆花泡饃在寶雞一帶非常流行 。近年來豆花泡饃發展迅速,已經遍及陝西乃至陝西以外的許多大街小巷。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
  • 一碗豆花泡饃,代表了陝西人對生活的認真,對傳統的態度
    除了具有回坊特色的肉丸糊辣湯,以及獨特的油茶麻花,還有一個看似不起眼,卻身居陝西三大早餐美食之一的豆花泡饃。豆花泡饃起源於陝西寶雞鳳翔,據說早年間有對夫妻在鳳翔賣豆花為生,多年來久負盛名。其中「金」指饃片,「玉」指豆花,而「瓊漿」則是對豆漿的讚譽。豆花泡饃的製作過程,說簡單也可,說複雜也不無道理。簡單是說,只需將烤好的饃切成片,放入豆漿鍋中輕煮一下,再盛入碗中,加入豆花及其他佐料即成。
  • 關於豆花泡饃的記憶
    豆花泡饃本地人吃不厭,外地人吃不慣,我前些年在我村上賣了八年豆花泡饃!今天晚上我在寶雞鳳翔街道一家麵皮店吃擀麵皮,聽到一位中年大叔對他朋友這樣說道。本地人吃不厭確實不假,外地人咱也不知道人家吃不吃得慣了?
  • 豆花泡饃你現在出名了,也開始亂漲價了
    寶雞網友爆料,豆花泡饃這幾年已經從3元一路飆升,有的最近漲到6元,6元對一些人來說已經有些經常消費不起了。寶雞地區經濟發展不行,吃食亂漲價,羊肉泡饃價格漲的沒幾個人吃了。豆花泡饃也學羊肉氣泡的套路。豆花泡饃,這是西府有名小吃之一,相傳是發源於寶雞鳳翔,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一般做法是熱豆漿燴鍋盔饃片,再澆上熱豆腐腦、油辣子等。早餐跌一頓豆花泡饃,哪是再美不過的事了。
  • 「早味居」豆花泡饃送一線——記扶風縣愛心人士張斌萬元泡饃送一線
    "早味居"盒裝、袋裝豆花泡饃。縣中醫醫院負責人,拉住張斌經理的手激動的說:」感謝張經理奉獻愛心,感謝愛心協會的組織,送來這麼好的豆花泡饃,我代表全院醫護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早味居」豆花泡饃始創始於1990年,是寶雞千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知名品牌,經過三代人30年的艱苦奮鬥,從過去一間鄉鎮小店發展成為一家集餐飲管理、加盟連鎖、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知名餐飲公司。
  • 西府美味之鳳翔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起源於鳳翔,傳說,大文學家蘇軾在鳳翔任判官時,嘗過豆花泡饃後,讚不絕口。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俗語:「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鳳翔現在有一句俗語:「白湯雪花紅油轉,不覺吃了九十年。」形容豆花泡饃是鳳翔人終生所愛。
  • 泡饃人生1980 | 一家小店
    老遠看到店門口擺滿了小桌椅,人們圍坐掰饃聊天,正午陽光一照,泡饃的熱氣讓人發汗。掰饃的時光,更適合感情的傳遞。年輕的父輩說著上山下鄉,糧票,舞伴,偶爾談起那個漂亮的女孩,他們就放低聲音,相視一笑。手裡的饃像小鑽石,噗噠噠掉進碗裡,慢慢壘成小山。朋友的說笑,心愛的姑娘,一代人的往事。
  • 這種陝西寶雞特色美食豆花泡饃,陝西人每天必須來一碗,你吃過麼
    除了這些還有陝西人早上最喜歡吃的羊肉泡饃。羊肉泡饃是陝西的一種傳統美食,用新鮮的羊肉湯,加羊肉、香菜、粉絲等煮在一起,然後把饃掰成一小塊泡在羊肉湯裡面,吃起來肉爛湯濃,肥而不膩。不過羊肉泡饃聽的就很多了,陝西還有一種獨特的泡饃,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那就是下面這種陝西寶雞特色美食豆花泡饃,陝西人每天必須來一碗,來看看你吃過麼?
  • 這應該是史上最真誠的小炒泡饃評測.
    那麼這次,我將給大家帶來一份西安小炒泡饃的榜單,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廢話結束...🐯吃地道小炒,可能是個技術活在西安,人們常說的「泡饃」有兩種:一種叫泡饃,一種叫小炒>李家特色小炒泡饃 伊順樓老馬家牛羊肉泡饃 穆薩小炒泡饃 清真馬天小炒泡饃(下馬陵店) 崇德樓水盆牛羊肉泡饃館 三顧香牛羊肉泡饃 望江樓 老長安泡饃館(風景御園店) 白家斌斌泡饃館 豐盛祥泡饃館(西關正街店) 清真鼎盛興飯店 馬五德泡饃(胡家廟店)
  • 豆花泡饃,像浮浮沉沉的人生,總有驚喜
    周末的時候,對自己格外好,除了睡到自然醒,就是不忘去市場裡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泡饃。豆花是寶雞鳳翔「三絕」之一,豆花比豆腐腦稍硬,比水豆腐要軟嫩,製作「豆花」的時候,豆漿點石膏要趁熱徐徐倒入缸內,注入石膏水的過程中不斷用長把木勺由缸底向上翻動,看起漿程度,待先起大白花後起小白花時即停止攪動,蓋好蓋,20分鐘左右即凝結起塊狀豆花,這在技法上叫「澱漿法」。
  • 最深處的記憶——高中門口的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在外漂泊多年,每次回家的第一頓飯就想吃豆花泡饃。或許,這是緩解鄉愁的良方。但怎麼吃,也吃不出那種的味道,不,更確切的說,是一種回憶。豆花泡饃是陝西關中西府的傳統小吃,既有蘇東坡口中的金玉瓊漿之美譽,也有中醫報健之功效。因此,成了大人、碎娃早起必吃的美食,好吃便宜還實惠。我自幼就愛吃豆花泡饃,翻翻走過的老黃曆,每回能刺激起味蕾的饕鬄,肯定要數高中門口的豆花泡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