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牧業上半年業績增長77% 疫後奶價反彈能否拉動行業復甦?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8月24日晚間,蒙牛的原奶供應商、國內最大牧場經營企業現代牧業(01117,HK)正式披露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1億元,同比提升77%;自由現金流增至6.32億元,同比增長80%。

在8月25日的業績發布會後,現代牧業董事會副主席兼總裁高麗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各業面臨著巨大挑戰,但進入第二季度,消費端對於乳製品的需求快速回升、奶價觸底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90%以上的原奶流向了蒙牛和新乳業兩家乳企。高麗娜對此表示,不能否認大客戶對現代牧業經營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從去年到今年,(下遊乳企)一直是缺奶的狀況,實際上是牧場給了乳企比較大的貢獻。放眼整個原奶行業,業績增長或也成為上遊牧場的普遍情況。

不過,按照高麗娜的判斷,「外行的熱錢不會進來了」,行業進入到一個穩健發展階段,奶價的走勢會更加平穩。

奶價在第二季度觸底反彈

前些年還在為原奶去向和低奶價發愁,但如今,現代牧業終於迎來了行業周期的上行。疫情之下,這份業績顯得來之不易。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淨利潤增長之外,公司扣除一次性應收帳款減值等,經常性溢利同比增幅達492%。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疫情影響,國內2月、3月的原奶價格曾出現一定下滑。疊加國內外的複雜環境等因素,奶牛的主要飼料玉米及豆粕價格同比亦有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現代牧業為代表的原奶企業也面臨著不小挑戰。

但伴隨著下遊乳企的各類促銷措施,其春節前的渠道庫存在今年4月、5月基本消化完畢,市場高端產品及白奶出現明顯消費反彈,帶動奶價觸底回升。財報顯示,現代牧業今年上半年的奶價維持穩定,並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加,至3.87元/公斤。

「疫情期間奶源進口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大家也放棄了購買國外的一些乳製品。所以對國內原奶市場來說,疫情的影響並不大。」高麗娜說道。

面對行業的恢復情況,高麗娜坦言,市場需求距離預計的目標還是有差距的。其表示,「大乳企往年都是高雙位數增長,但現在是低雙位數,奶價也沒有預想的高。我們的效益不錯,除了靠買家支撐,還需要自身降本增效。」

據現代牧業介紹,公司上半年採取了逢低價適時鎖單、直接從廠家採購減少中間商等方式,抑制並消化了大宗物料價格上漲的一部分影響。使得公司在上半年的公斤奶現金成本呈現下降趨勢,降低至2.27元/公斤,從而促進了其毛利率的上升。

不能否認的是,蒙牛和新希望作為公司第一、二大客戶,對現代牧業上半年的銷售額貢獻顯著。其中,公司82.5%的原奶銷售至蒙牛方面,9.9%銷售至新希望。高麗娜對此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下遊乳企一直是「缺奶」的狀況,所以從另一個層面來講,是個雙向的促進過程。

「在缺奶的時間裡,我們的優質奶源向他們足量供應,而且都是按照原來的比例和計劃,其實應該是我們對他們的貢獻更加顯著。」高麗娜這樣說道。

生鮮乳新國標制定議程或加速

除了市場的消費復甦,消費升級加速或也成為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新跡象。

據現代牧業介紹,疫情期間,權威人士多次強調增強體質、加強營養的重要性,實際上也是給乳製品行業做了免費的廣告。此外,疫情促使消費者做了一次全新的需求升級,即願意選取更有保障的、品質更好的牛奶作為日常消費。在這樣的背景下,原奶成為了一個上揚的行業,未來只要市場在增長,市場對奶源的需求是很旺盛的。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乳製品上下遊的供需失衡或也更加明顯。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乳品消費量正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但從2015年起,國內的奶牛存欄量開始下降,許多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牧場被迫退離,國內奶源供應和乳品消費的需求呈現了背道而馳的現象。

高麗娜對此分析道,大型乳企如蒙牛、伊利都在對上遊牧場做併購,表明市場對奶源的重視,也說明了供需還是有差距的。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現代牧業依舊有擴群的計劃,增強奶牛的繁育,進而增加奶量。

在高麗娜看來,奶價很難再次經歷大起大落的變化過程。隨著規模牧場越來越多,未來的奶量和市場需求匹配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預測。因此,牧場和乳企的投資規劃都更理性。外行的熱錢不會進來了,行業進入到一個穩健發展階段,奶價的走勢也會更加平穩。

此外,作為國內最大規模牧場的經營方,現代牧業對備受熱議的生鮮乳國標過低的現狀也進行了回應。

高麗娜表示,國內乳製品行業近年來快速成長,檢測質量達標率都穩定在99%以上,大乳企的收奶標準也完全超過了歐盟的一些指標。對比而言,唯獨國標的幾項數據較低,導致有人認為國內牛奶質量不高。對於新國標遲遲不出臺,實際上可能牽扯到很多部門的聯合審定,效率受到影響。而伴隨著業界熱議,生鮮乳新國標的制定日程肯定會很快,今年或許應該能解決。

相關焦點

  • 從倒奶到搶奶,乳業上遊觸底回升:現代牧業上半年搭車奶價上漲紅利
    在風雲變幻的乳業上遊中,作為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HK.01117)在上半年的表現則格外引人關注。8月24日,現代牧業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銷售收入實現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6億元,同比提升69%。現代牧業方面表示,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對社會、經濟產生劇烈衝擊,各行各業均面臨著巨大挑戰。
  • 奶價觸底回升,現代牧業今年上半年預盈不少於1.9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7月5日,「中國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溢利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現代牧業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將業績增長主要歸因於降本增效和原奶價格反彈。
  • 現代牧業上半年淨利增長69%,液奶品牌持續渠道下沉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新京報記者8月25日了解到,中國最大的奶牛養殖公司現代牧業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其銷售收入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同比提升69%。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得益於單產提高、乳牛淘汰率持續下降及牛群規模的增長。現代牧業成乳牛年化單產達到11.2噸,同比增長6%。牛群規模同比增加4%,成乳牛淘牛率同比減少2.6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現代牧業採購的主要飼料玉米及豆粕同比均有上漲。
  • 連虧3年後終脫困,現代牧業上半年扭虧
    隨著奶價的上漲,原奶企業正在擺脫連虧3年的尷尬局面。8月26日晚,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01117.HK)公布了半年業績,實現盈利1.25億元人民幣,完成扭虧,這也是現代牧業虧損3年後首度扭虧,而另一家原奶企業原生態牧業也公布了正面盈利預告。
  • 奶價二次探底重創原奶企業 現代牧業上半年虧損6.7億
    原奶價格的二次探底讓現代牧業等國內原奶企業再次面臨虧損困境。根據今天上午公布的半年報顯示,現代牧業收入23.4億元,但上半年虧損6.7億元,記者了解到,現代牧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原奶收購價格的回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所致。事實上,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剛剛回暖的原奶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也導致國內的原奶企業因此損失慘重。
  • 現代牧業發布盈利預警 奶牛養殖業春天來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7月5日晚間,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溢利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在現代牧業之前,另一家原奶供應商中國聖牧於6月中旬也同樣發布了盈利預期。
  • 現代牧業半年淨利增4成,預計下半年奶價繼續走高
    7月5日晚,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01117.HK)公布了正面盈利預告,稱上半年淨利潤不低於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超4成,並預測下半年國內奶價將保持漲勢。公告顯示,上半年現代牧業淨利增長主要來自於原奶產銷量的增長、成本的降低、以及上半年國內原奶價格維持穩定並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長等因素。現代牧業回應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成乳牛年單產突破了11噸,而去年同期為10.6噸,此外由於單產的提升以及優化飼料結構等措施,也幫助2020年上半年公斤奶成本繼續下降。
  • 奶價觸底反彈 奶牛養殖企業何以延長景氣周期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奶價已經從2018年的低點觸底反彈,呈現出U形變化,2020年11月奶價達到4.15元/公斤,養殖業步入景氣周期。」鮮奶收購價格呈現周期性波動,作為產業鏈上遊的奶牛養殖行業今年隨著鮮奶收購價格的提升,過上了好日子。以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為例,2019年扭虧為盈後,該公司2020年業績樂觀,上半年總收入達到了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1億元,同比提升了77%。
  • 原奶企業整體連虧3年,現代牧業借力「脫困」
    在經歷了2年虧損之後,原奶企業現代牧業在蒙牛乳業的幫助下終於「脫困」,實現大幅減虧。不過,現代牧業(01117.HK)業績回暖屬於個例,在原奶價格第三次探底的背景下,國內多家原奶上市公司業績依然難逃虧損擴大的命運,部分原奶上市公司虧損的問題當下並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 原奶緊缺將持續 現代牧業實現扭虧為盈
    行業分析師認為,乳品行業短期供需缺口仍在,奶價上漲趨勢不變,養殖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2019年現代牧業實現盈利,是在外部奶價上行周期紅利和內部挖潛增效成本創新低的雙重帶動下實現的,不能光看到奶價上漲帶來的紅利。」高麗娜說。 現代牧業專注於原料奶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擁有約23萬頭奶牛,年產奶量超過130萬噸,是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龍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全面提升,體現的是規模牧場的領先優勢。
  • 券商力挺現代牧業,生鮮乳升至4.15元/公斤,不用現金搶不到奶!
    來源:五穀財經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內疫情逐步緩解以及疫情後公眾對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等意識增強,國內乳製品行業整體銷量迅速回升,產量和進口量均持續擴大。基於此,國內生鮮乳(俗稱「原料奶」)的價格重新進入到了上漲周期,加上伊利股份控股的優然牧業也打算在H股上市,這讓奶牛規模化養殖企業迎來了「春天」。以現代牧業為例,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外部平均銷售單價(「平均售價」)為人民幣3.87元╱公斤(2019年:人民幣3.85元╱公斤),同比增長0.5%。
  • 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背後野心:與伊利爭奪原奶市場
    而現代牧業也對自主發展頗有雄心,不僅對蒙牛乳業的原奶供應比例有所調整,開始拓展與其他乳製品公司的合作,並從單純的原奶供應商轉型推出自有品牌。   恰逢私募基金KKR與鼎暉尋找投資機會,雙方一拍即合。兩家基金投資參與建設兩所牧場。當然,現代牧業也給出了「業績必須快速增長」的對賭協議。   2015年,現代牧業定向增發約4.77億股,收回此前合資創辦兩所牧場的剩餘股權。
  • 現代牧業評蒙牛、伊利收購上遊乳企:供需驅使 對乳業影響不大
    來源:東方財富網舉辦的現代牧業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銷售收入28.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同比提升69%。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
  • 剛剛,現代牧業6年來首次發布這樣的公告!
    7月5日晚,現代牧業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中國奶牛養殖業第一股持續走向盈利軌道,胡說有理注意到,這也是6年來,現代牧業首次發布這樣的盈喜預告,這也意味著,中國奶牛養殖行業終於走出陰霾。1.
  • 現代牧業發布2019年業績公告:賺了3.5億,累計負債65.9億
    3月23日晚,現代牧業發布的2019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14億元,同比增長11.2%,錄得歸母淨利潤3.4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37億元。據了解,2018年現代牧業虧損4.96億元。
  • 華泰證券:現代牧業1H20 業績超預期 自由現金流強勁
    原標題:華泰證券:現代牧業1H20 業績超預期,自由現金流強勁   現代牧業
  • 蒙牛「輸血」效應顯現,現代牧業上半年扭虧為盈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8月26日晚,「中國最大的上遊乳企」現代牧業公布2019中期業績顯示,受惠於與控股股東蒙牛在上下遊的協同效應,其上半年銷售收入為25.7億元,同比增長4.1%;淨利潤為1.25億元,正式扭虧為盈。
  • 伊利原奶供應商優然牧業預赴港上市,營收已超現代牧業
    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優然牧業向伊利銷售原料奶產生的收入分別為20.53億元、23.93億元、28.45億元及30.67億元,分別佔同期優然牧業所生產原料奶銷售額的91.8%、91.7%、92.9%及96.1%。按招股書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計,優然牧業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乳業上遊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商。
  • 蒙牛為何緩和現代牧業關係? 蒙牛高管出任現代牧業CFO
    現代牧業業績堪憂  據悉,現代牧業作為中國最大的原料奶生產企業,其控股股東便是蒙牛的母公司中糧集團。同時,作為上遊原料奶生產企業,現代牧業又是蒙牛最主要的原料奶供給企業,蒙牛也自然成為了現代牧業的最大客戶。雙重身份的關聯讓二者成為了不同尋常的「近親」。然而就是這樣緊密聯繫下,二者之間的關係卻依然意味深長。
  • 現代牧業:2020年原奶價格不低於2019年原奶價格
    >業績發布會上,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表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原奶現代牧業表示,受疫情影響,原奶價格在一季度有所下跌,但其表示2020年二三季度原奶價格能「追回來」,2020年原奶價格將不低於2019年原奶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