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國內運輸及物流方面受到了短暫影響,對飼料供應及原奶運輸帶來了困擾,繼而在疫情期間多家原奶企業的倒奶現象,不過整體看來倒奶只是疫情期間奶農們的無奈之選,目前國內奶價上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紅利之勢。在風雲變幻的乳業上遊中,作為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HK.01117)在上半年的表現則格外引人關注。
8月24日,現代牧業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銷售收入實現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6億元,同比提升69%。現代牧業方面表示,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對社會、經濟產生劇烈衝擊,各行各業均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此環境背景下,現代牧業通過自我變革,突破預期、成本持續下降,在奶價維持穩定的條件下,規模優勢與內增效益進一步突顯。
原奶價格上漲的紅利
此次新冠疫情來的異常兇猛,但國家相關部門及時出臺了對疫情防控物資、民生保供物資物流保障政策,在短時間內消除了相關影響。
現代牧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了其在疫情期間的應對措施:國內疫情爆發時間恰與春節假期重疊,每年春節前公司各牧場均採購春節後近一個多月的飼料作儲備;同時公司2019年採購了約140萬噸的青貯玉米,為配方靈活調整提供了充裕資源保障。
「疫情期間公司的戰略客戶蒙牛乳業、新希望乳業均嚴格信守收奶計劃,保障了公司原奶全部實現正常銷售。疫情爆發以來,公司的牧場整體營運及原奶生產銷售維持正常運行,牛隻與員工均未受到實質性影響。」現代牧業方面說。
對於能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雙增長,現代牧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高麗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是公司成立的15周年,上市的10周年,公司的萬頭牧場從上市之初的11個擴展至現在的26個,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奶牛存欄量企業。公司成乳牛單產不斷突破新高,成本不斷突破新低。
據悉,在成本控制方面,現代牧業根據大宗飼料的價格規律逢低價適時鎖單、直接從廠家採購減少中間商等方式,抑制並消化大宗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時通過提高飼料採購質量標準,提升飼料吸收轉化率,隨著單產進一步提升,2020年上半年公斤奶現金成本繼續維持下降趨勢,進一步降低至2.27元,創歷史新低。
不過,從現代牧業的透露的信息中確實可以看到,因春節後銷售淡季和疫情等原因,其今年二、三月的原奶價格受到影響。隨著復工復產穩步推進,下遊乳企疫情期間及時採取促銷措施,節前渠道庫存在今年四、五月基本消化完畢,尤其是低線城市高端產品及白奶出現明顯消費反彈,帶動奶價觸底回升,公司原奶價格自四月起快速反彈。今年上半年奶價維持穩定並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加,至3.87元/公斤。
除了成本控制,奶價上漲進而被看作是原奶行業的最大紅利。據農業農村部檢測數據,從5月第4周開始至今,奶價均為持平或上漲。有奶農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2月、3月相比,奶價正在上漲,國內東南、華北的個別區域,已經出現搶奶現象。
搶奶現在不僅出現在牧場。伴隨奶價回升,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大型原奶公司則成為了香餑餑。7月28日,蒙牛以3.95億港元增持中國聖牧,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早在2016年,伊利便有意收購中國聖牧,後稱未獲商務部反壟斷局批准,終止交易。雖與中國聖牧失之交臂,8月2日,伊利股份宣布,擬以約2.03億港元,認購中地乳業16.6%股份,布局上遊奶源。
並且,疫情加速消費者對乳製品的消費升級,優質原奶需求提升,進一步促使行業加強對於奶源質量的規管。今年8月1日,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現代奶業評價 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正式實施,這是現代奶業評價工作邁出的第一步,該標準對現代奶牛場進行了明確的定義,系統地規定了現代奶牛場全面評價的方式、方法和定級標準。
「未來幾年仍是原奶上升周期」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時間裡,原奶市場跌宕起伏,周期性漲跌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視。
2000年,蒙牛等國內品牌開始突破區域限制,向全國擴張,加之雀巢等海外品牌虎視眈眈,市場競爭激烈,奶業發展速度空前,推動原奶價格走高。但僅僅2年後,行業一片繁榮的表象下,倒奶現象在成都、南京等地零星出現。原因是原料奶供應增長過快,令加工企業猝不及防。到2006年,原奶供應產大於銷已經成為擺在檯面上的事實。當時據中國奶業協會稱,全國約40%的奶牛養殖戶虧損,倒奶殺牛現象嚴重。奶價因此降至低谷。
此後,原奶的價格又經歷了幾輪起起伏伏,也多與上遊供需有關。2013年一路上揚,2016年降到谷底,又在2018年逐漸上行。目前,在過去的2019年來說,被業內看作是2016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將重心放在上遊養殖業的現代牧業已聯姻了多家下遊乳企。2017年,蒙牛增持現代牧業並成為現代牧業的戰略股東,在原奶銷售、品牌奶銷售、財務融資、飼料採購等方面加強協同。2019年7月,現代牧業又引入新希望乳業為第二大股東,在原奶業務上加強合作。目前,蒙牛、新希望分別持有現代牧業58.15%、9.28%的股份。
業內認為,目前養殖行業的規模效應、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其中一個推動力也包括下遊公司的切入,下遊公司入局就意味著奶源供應與市場得以綁定,有了穩定的出口,也加速了小型養殖企業的淘汰。
對此,現代牧業方面表示,目前原奶市場供不應求,未來幾年仍是原奶的上升周期。「公司將緊緊把握奶價上升周期的紅利,現代牧業的經營策略優化為適度增群、穩定增產、有序降債、提質降本。目前原奶緊缺仍將持續,未來奶量主要依靠規模牧場生產滿足。規模牧場的行業壁壘高,進入難度大,在擴大內需循環的背景下,現代牧業將繼續發揮行業龍頭的優勢。」
對於未來,高麗娜也表示出了期待。「展望未來,公司的降本增效仍存在空間。現代牧業立足自身,提高單產、降低成本,提升內增效益及盈利水平;面向市場,緊緊把握原奶周期,適度增群擴產,加強上下遊協同。」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