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倒奶到搶奶,乳業上遊觸底回升:現代牧業上半年搭車奶價上漲紅利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導

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國內運輸及物流方面受到了短暫影響,對飼料供應及原奶運輸帶來了困擾,繼而在疫情期間多家原奶企業的倒奶現象,不過整體看來倒奶只是疫情期間奶農們的無奈之選,目前國內奶價上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紅利之勢。在風雲變幻的乳業上遊中,作為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HK.01117)在上半年的表現則格外引人關注。

8月24日,現代牧業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銷售收入實現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6億元,同比提升69%。現代牧業方面表示,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對社會、經濟產生劇烈衝擊,各行各業均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此環境背景下,現代牧業通過自我變革,突破預期、成本持續下降,在奶價維持穩定的條件下,規模優勢與內增效益進一步突顯。

原奶價格上漲的紅利

此次新冠疫情來的異常兇猛,但國家相關部門及時出臺了對疫情防控物資、民生保供物資物流保障政策,在短時間內消除了相關影響。

現代牧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了其在疫情期間的應對措施:國內疫情爆發時間恰與春節假期重疊,每年春節前公司各牧場均採購春節後近一個多月的飼料作儲備;同時公司2019年採購了約140萬噸的青貯玉米,為配方靈活調整提供了充裕資源保障。

「疫情期間公司的戰略客戶蒙牛乳業、新希望乳業均嚴格信守收奶計劃,保障了公司原奶全部實現正常銷售。疫情爆發以來,公司的牧場整體營運及原奶生產銷售維持正常運行,牛隻與員工均未受到實質性影響。」現代牧業方面說。

對於能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實現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雙增長,現代牧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高麗娜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是公司成立的15周年,上市的10周年,公司的萬頭牧場從上市之初的11個擴展至現在的26個,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奶牛存欄量企業。公司成乳牛單產不斷突破新高,成本不斷突破新低。

據悉,在成本控制方面,現代牧業根據大宗飼料的價格規律逢低價適時鎖單、直接從廠家採購減少中間商等方式,抑制並消化大宗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時通過提高飼料採購質量標準,提升飼料吸收轉化率,隨著單產進一步提升,2020年上半年公斤奶現金成本繼續維持下降趨勢,進一步降低至2.27元,創歷史新低。

不過,從現代牧業的透露的信息中確實可以看到,因春節後銷售淡季和疫情等原因,其今年二、三月的原奶價格受到影響。隨著復工復產穩步推進,下遊乳企疫情期間及時採取促銷措施,節前渠道庫存在今年四、五月基本消化完畢,尤其是低線城市高端產品及白奶出現明顯消費反彈,帶動奶價觸底回升,公司原奶價格自四月起快速反彈。今年上半年奶價維持穩定並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加,至3.87元/公斤。

除了成本控制,奶價上漲進而被看作是原奶行業的最大紅利。據農業農村部檢測數據,從5月第4周開始至今,奶價均為持平或上漲。有奶農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2月、3月相比,奶價正在上漲,國內東南、華北的個別區域,已經出現搶奶現象。

搶奶現在不僅出現在牧場。伴隨奶價回升,現代牧業、中國聖牧等大型原奶公司則成為了香餑餑。7月28日,蒙牛以3.95億港元增持中國聖牧,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早在2016年,伊利便有意收購中國聖牧,後稱未獲商務部反壟斷局批准,終止交易。雖與中國聖牧失之交臂,8月2日,伊利股份宣布,擬以約2.03億港元,認購中地乳業16.6%股份,布局上遊奶源。

並且,疫情加速消費者對乳製品的消費升級,優質原奶需求提升,進一步促使行業加強對於奶源質量的規管。今年8月1日,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現代奶業評價 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正式實施,這是現代奶業評價工作邁出的第一步,該標準對現代奶牛場進行了明確的定義,系統地規定了現代奶牛場全面評價的方式、方法和定級標準。

「未來幾年仍是原奶上升周期」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時間裡,原奶市場跌宕起伏,周期性漲跌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視。

2000年,蒙牛等國內品牌開始突破區域限制,向全國擴張,加之雀巢等海外品牌虎視眈眈,市場競爭激烈,奶業發展速度空前,推動原奶價格走高。但僅僅2年後,行業一片繁榮的表象下,倒奶現象在成都、南京等地零星出現。原因是原料奶供應增長過快,令加工企業猝不及防。到2006年,原奶供應產大於銷已經成為擺在檯面上的事實。當時據中國奶業協會稱,全國約40%的奶牛養殖戶虧損,倒奶殺牛現象嚴重。奶價因此降至低谷。

此後,原奶的價格又經歷了幾輪起起伏伏,也多與上遊供需有關。2013年一路上揚,2016年降到谷底,又在2018年逐漸上行。目前,在過去的2019年來說,被業內看作是2016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將重心放在上遊養殖業的現代牧業已聯姻了多家下遊乳企。2017年,蒙牛增持現代牧業並成為現代牧業的戰略股東,在原奶銷售、品牌奶銷售、財務融資、飼料採購等方面加強協同。2019年7月,現代牧業又引入新希望乳業為第二大股東,在原奶業務上加強合作。目前,蒙牛、新希望分別持有現代牧業58.15%、9.28%的股份。

業內認為,目前養殖行業的規模效應、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其中一個推動力也包括下遊公司的切入,下遊公司入局就意味著奶源供應與市場得以綁定,有了穩定的出口,也加速了小型養殖企業的淘汰。

對此,現代牧業方面表示,目前原奶市場供不應求,未來幾年仍是原奶的上升周期。「公司將緊緊把握奶價上升周期的紅利,現代牧業的經營策略優化為適度增群、穩定增產、有序降債、提質降本。目前原奶緊缺仍將持續,未來奶量主要依靠規模牧場生產滿足。規模牧場的行業壁壘高,進入難度大,在擴大內需循環的背景下,現代牧業將繼續發揮行業龍頭的優勢。」

對於未來,高麗娜也表示出了期待。「展望未來,公司的降本增效仍存在空間。現代牧業立足自身,提高單產、降低成本,提升內增效益及盈利水平;面向市場,緊緊把握原奶周期,適度增群擴產,加強上下遊協同。」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奶價觸底回升,現代牧業今年上半年預盈不少於1.9億元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7月5日,「中國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溢利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現代牧業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將業績增長主要歸因於降本增效和原奶價格反彈。
  • 現代牧業上半年業績增長77% 疫後奶價反彈能否拉動行業復甦?
    在8月25日的業績發布會後,現代牧業董事會副主席兼總裁高麗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各業面臨著巨大挑戰,但進入第二季度,消費端對於乳製品的需求快速回升、奶價觸底反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90%以上的原奶流向了蒙牛和新乳業兩家乳企。
  • 奶價二次探底重創原奶企業 現代牧業上半年虧損6.7億
    原奶價格的二次探底讓現代牧業等國內原奶企業再次面臨虧損困境。根據今天上午公布的半年報顯示,現代牧業收入23.4億元,但上半年虧損6.7億元,記者了解到,現代牧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原奶收購價格的回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所致。事實上,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剛剛回暖的原奶價格出現大幅回落,也導致國內的原奶企業因此損失慘重。
  • 原奶企業整體連虧3年,現代牧業借力「脫困」
    記者注意到,現代牧業上半年產奶量達到63.9萬噸,同比上升6.9%,原奶外部銷售價格從3.59元上漲到3.73元/公斤,增幅3.9%,這樣帶動報告期內原奶銷售23.4億元,同比上升12.8%。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由於上遊大豆、苜蓿草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也給養殖業的成本帶來很大的壓力,但由於原奶平均售價上漲及單產提升,上半年現代牧業奶牛養殖毛利率增長3%到30.3%。截至目前,現代牧業共有乳牛22.6萬頭,也是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
  • 現代牧業半年淨利增4成,預計下半年奶價繼續走高
    7月5日晚,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01117.HK)公布了正面盈利預告,稱上半年淨利潤不低於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超4成,並預測下半年國內奶價將保持漲勢。公告顯示,上半年現代牧業淨利增長主要來自於原奶產銷量的增長、成本的降低、以及上半年國內原奶價格維持穩定並較2019年同期略有增長等因素。現代牧業回應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成乳牛年單產突破了11噸,而去年同期為10.6噸,此外由於單產的提升以及優化飼料結構等措施,也幫助2020年上半年公斤奶成本繼續下降。
  • 奶價觸底反彈 奶牛養殖企業何以延長景氣周期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奶價已經從2018年的低點觸底反彈,呈現出U形變化,2020年11月奶價達到4.15元/公斤,養殖業步入景氣周期。」以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為例,2019年扭虧為盈後,該公司2020年業績樂觀,上半年總收入達到了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2.21億元,同比提升了77%。李勝利進而表示,國內奶價的回升是由全球主要乳製品生產國生產量和價格未衝擊國內養殖業、國內乳製品供需不平衡、下遊消費力的提升等多個因素共同拉動的。
  • 現代牧業上半年淨利增長69%,液奶品牌持續渠道下沉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新京報記者8月25日了解到,中國最大的奶牛養殖公司現代牧業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其銷售收入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同比提升69%。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得益於單產提高、乳牛淘汰率持續下降及牛群規模的增長。現代牧業成乳牛年化單產達到11.2噸,同比增長6%。牛群規模同比增加4%,成乳牛淘牛率同比減少2.6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現代牧業採購的主要飼料玉米及豆粕同比均有上漲。
  • 券商力挺現代牧業,生鮮乳升至4.15元/公斤,不用現金搶不到奶!
    基於此,國內生鮮乳(俗稱「原料奶」)的價格重新進入到了上漲周期,加上伊利股份控股的優然牧業也打算在H股上市,這讓奶牛規模化養殖企業迎來了「春天」。以現代牧業為例,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外部平均銷售單價(「平均售價」)為人民幣3.87元╱公斤(2019年:人民幣3.85元╱公斤),同比增長0.5%。
  • 現代牧業發布盈利預警 奶牛養殖業春天來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7月5日晚間,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溢利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在現代牧業之前,另一家原奶供應商中國聖牧於6月中旬也同樣發布了盈利預期。
  • 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背後野心:與伊利爭奪原奶市場
    隨著現代牧業的業務擴展,其對蒙牛乳業的原奶比例從最高時的98%下降到2015年的76%,客戶也增加了 新希望 、雀巢等國際品牌。   然而現代牧業的高速增長在2016年戛然而止。隨著國內原奶市場下行壓力增大,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根據2016年中報,由於對賭協議、奶價低迷等原因虧損5.6億元。
  • 原奶緊缺將持續 現代牧業實現扭虧為盈
    行業分析師認為,乳品行業短期供需缺口仍在,奶價上漲趨勢不變,養殖業盈利水平有望提升。「2019年現代牧業實現盈利,是在外部奶價上行周期紅利和內部挖潛增效成本創新低的雙重帶動下實現的,不能光看到奶價上漲帶來的紅利。」高麗娜說。 現代牧業專注於原料奶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擁有約23萬頭奶牛,年產奶量超過130萬噸,是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龍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全面提升,體現的是規模牧場的領先優勢。
  • 現代牧業評蒙牛、伊利收購上遊乳企:供需驅使 對乳業影響不大
    來源:東方財富網舉辦的現代牧業2020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銷售收入28.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淨利潤錄得2.26億元,同比提升69%。原奶總產量達75萬噸,同比增長10%。
  • 現代牧業雙城牧場原奶銷售遇阻 發展下遊自救
    其他的奶只得銷往哈爾濱之外的市場,剩餘的只得噴粉。近期因為熱應激奶量下降及雙節備貨等原因,乳品企業對原奶的需求量較大,沒有噴粉。  禍起乳業危機  現代牧業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牧場,2016年6月30日,在中國共運營27個牧場,飼養22萬頭乳牛,在現代牧業所有牧場中,雙城牧場規模龐大,是2萬頭以上規模牧場,現代牧業到雙城投資建牧場是多方協同的結果。
  • 剛剛,現代牧業6年來首次發布這樣的公告!
    疫情肆虐,但中國乳業卻是逆勢成長。7月5日晚,現代牧業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現代牧業表示,此次出售有助於公司繼續專注於上遊奶牛養殖,進一步提升上遊業務的營運效率。3.國家倡導飲奶帶動需求上漲在新冠疫情影響的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大漲的確不易。
  • 奶價低迷中小牧場大面積退出 養殖業前途堪憂亟待政策支持
    發生在2015年初的「殺牛倒奶」事件逐漸淡去,雖然,國內牧場的奶牛存欄量大面積減少,但終端消費市場,超市液態奶買贈已成常態,奶粉戰場更是硝煙瀰漫,受國際奶價低迷、進口奶粉和進口液態奶地不斷衝擊,我國乳業從2013年「奶荒」到如今的「奶剩」,整個行業陷入低迷期。
  • 增持現代牧業之後,蒙牛又控股做有機奶的聖牧
    除了針對消費者端的「聖牧有機奶」,聖牧的業務還包括上遊奶牛養殖——主要飼養奶牛用以生產及分售原料奶,包括有機奶和非有機奶。2014 年,聖牧登陸港股,當年營收為 21.32 億元人民幣。聖牧在 2016 年利潤下滑,2017 年首次出現了虧損:當年它虧了 8.24 億元,2018 年上半年,聖牧的銷售收入為 14 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 21.5%,虧損了 10.66 億元人民幣。包括聖牧、現代牧業、西部牧業在內做原料奶業務的上遊企業 2017 年普遍業績低迷,這主要是受到進口奶的衝擊。
  • 原料奶價格持續下跌 現代牧業等供應商連年虧損
    「萬頭牧場」曾經是現代牧業引以為豪並一直揚名於中國乳業的符號。然而從2016年開始,經過業績巔峰之後的現代牧業開始陷入連年巨虧,2016年虧損7.42億元,本月初公司又預計2017年虧損額將達9億元。這不僅讓現代牧業的經營舉步維艱,更讓「萬頭牧場」的模式遭遇質疑。但高麗娜昨天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始終強調「大牧場」本身沒有錯,「如果因為現代牧業的虧損就否定了大牧場模式,那我們這十幾年還不如不幹!」
  • 連虧3年後終脫困,現代牧業上半年扭虧
    隨著奶價的上漲,原奶企業正在擺脫連虧3年的尷尬局面。8月26日晚,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01117.HK)公布了半年業績,實現盈利1.25億元人民幣,完成扭虧,這也是現代牧業虧損3年後首度扭虧,而另一家原奶企業原生態牧業也公布了正面盈利預告。
  • 現代牧業:2020年原奶價格不低於2019年原奶價格
    原標題:現代牧業:2020年原奶價格不低於2019年原奶價格   在3月24日現代牧歌線上
  • 國外還在倒奶,國內乳企為何集體搶建萬頭牧場
    當美國奶農還在為牛奶賣不掉而倒進下水道,多家中國乳企卻開始重新投建新的萬頭牧場。國內乳企興建萬頭牧場的熱情突然高漲,記者今日從多家乳企確認,近一個月來,國內有多個超大型牧場項目或乳業園區投建,部分乳業園區的設計產能高達10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