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擬5年增6500家店 中國內地市場佔1/3

2021-01-06 聯商網linkshop

  

  屈臣氏集團舉行迎接175周年慶祝酒會,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右六)亦有出席擔任主禮嘉賓,圖左五為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右五為屈臣氏零售首席營運總監倪文玲

  長和系旗下屈臣氏集團宣布,計劃未來五年,在全球每年開設1300間店鋪,相等於每天增設三間店鋪。對於分拆在本港上市的計劃,管理層強調,現階段沒有集資壓力,唯一旦分拆上市,「香港一定有份」。

  原本有意分拆在本港上市的屈臣氏,2014年3月突然引入新加坡淡馬錫為策略股東,令上市計劃押後兩至三年,最快明年3月可重啟上市步伐。

  不過,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出售部分股權予淡馬錫後,雙方合作暢順,現時暫無集資壓力或急切性,亦未有上市時間表可言,又強調即使分拆上市,「香港一定有份」。

  對港零售前景樂觀

  目前,屈臣氏集團業務遍布全球24個國家或市場,今年8月,集團第1.2萬間零售商店,在銅鑼灣開幕,全球會員數目超過1億人。

  黎啟明透露,集團計劃未來五年,全球每年增加約1300間新店鋪,相當於每天開設三間新店。其中,每年在中國內地增設450至500間店鋪。

  屈臣氏集團在本港營運四個零售品牌、超過620家店鋪,包括屈臣氏、百佳、豐澤及屈臣氏酒窖,僱員1.2萬人。

  對於本港零售市道前景,黎啟明表示樂觀,畢竟本地個人消費持續增長,訪港自由行減少對集團的影響不大,因此會繼續物色合適的地點,在本港開設店鋪。他續說,香港佔集團整體收入24%,雖然暫無具體的開店目標,但集團一直以香港為家、紮根香港,未來將繼續為本港服務。

  另外,新的《競爭條例》昨日起全面生效,黎啟明認為這對零售業帶來正面幫助,又指其他國際市場早已實施相關的競爭條例,有助建立更公正的營商環境。對於集團有家電商店減價,他強調只是正常的推廣活動,並非與競爭法有關。

  籌備拓跨境電貿服務

  數月前,屈臣氏與騰訊合作,在內地首推微信多功能會員卡包服務。黎啟明表示,集團旗下內地店鋪已開通「微信支付」功能,又指會繼續考慮採用其他支付方式,包括阿里巴巴關連公司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亦計劃籌備發展跨境電子貿易服務。

  2015年12月14日,屈臣氏集團舉行迎接175周年慶祝酒會,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席擔任主禮嘉賓。

  屈臣氏的發展歷史最早要追溯至1841年,當年「香港藥房」於本港開業,在1858年,藥劑師屈臣氏(Alexander Skirving Watson)任職香港藥房經理,到1869年,香港藥房更成為港督及愛丁堡公爵的藥房御用商號。香港藥房於1871年改名為屈臣氏公司,並於1963年被和記黃埔收購,成為長和系內零售旗艦。
  (大公財經 李潔儀)

相關焦點

  • 5年內地要開2500家新店 屈臣氏擴張加速愁了誰?
    5年內地要開2500家新店 屈臣氏擴張加速愁了誰?在近期舉辦的175周年慶祝酒會上,屈臣氏集團又公開宣布,計劃未來5年在全球每年還要再開設1300家店鋪,5年時間擬增開6500家店鋪,內地新開店鋪將佔到1/3,最多達2500家新店。屈臣氏如此高歌猛進的拓店勢頭下,誰在顫抖?
  • 屈臣氏內地門店數達1000家 五年欲增兩倍
    進入中國內地已超過10年的屈臣氏日前宣布,內地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同時,屈臣氏計劃到2016年在內地將門店數量增加到3000家,儘管開店速度加快,但並不打算開放加盟。  屈臣氏中國區行政總裁羅敬仁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在2006年之前,屈臣氏在內地的擴張速度都不算太快,但屈臣氏花了十多年時間去研究和試水內地市場,在熟悉市場後,屈臣氏於2009年提出「百城千店」計劃,兩年後該計劃得以實現。接下來屈臣氏將向3000家店進軍。  據悉,屈臣氏的快速擴張法是儘量與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拿下商圈最好位置。
  • 屈臣氏中國內地門店達3000家
    本報上海訊(全媒體記者周裕嫵)昨日,屈臣氏宣布中國內地市場店鋪達到3000家。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黎啟明表示,屈臣氏集團會在全球25個運營市場持續拓展店鋪網絡,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將達到14000家店鋪。
  • 屈臣氏中國區業績下滑30%,上半年僅增4家店
    而在半年之前,屈臣氏公布2019年財報,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較去年同期還保持著3%的增長。對此,長江和記在財報中表示,在中國市場,屈臣氏2月暫時停業店鋪數量高峰時約達2500家,銷售額按年下78%。不過,隨著疫情好轉,內地幾乎所有店鋪已於4月底前重新營業,6月單月銷售額跌幅按年收窄至16%。
  • 屈臣氏5年間門店增長3倍 2016年門店數將達3000家
    1300家門店的增長,屈臣氏僅僅用了不到5年時間,平均兩天就開1家新店,這樣的速度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  2016年門店數量將達3000家  早在1989年,屈臣氏就進入了內地市場,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店。不過,在前期,屈臣氏的拓展速度相對較慢,2005年之前,屈臣氏的門店數還在100家的水平,但從2006年屈臣氏發展開始提速。
  • 屈臣氏擬開千家門店 與萬寧開店賽提速
    首頁  宏觀  股票  公司  金融  生活  商學院  專欄  汽車  每經會  訂閱服務  廣告服務  站內搜索  當前位置:今日報紙  屈臣氏擬開千家門店與萬寧開店賽提速  http://www.nbd.com.cn 2009-07-23 03:18:56  每經記者 黃清燕  昨日,屈臣氏在上海宣布,將在2011年前,在中國一百個城市開設1000家門店,這一目標將是現有450家門店的兩倍多。
  • 香港珠寶商六福集團今年內地擬增百家店
    內地人士對奢侈品需求上升,帶動市場持續興旺,從事鐘錶珠寶業務的六福集團行政總裁黃偉常表示,香港業務過半數的營業額來自內地旅客,而集團今年會在內地新增100間零售店,包括綿陽、新州等三、四線城市。另外,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在下半年放緩,他料對香港零售市場會有一定影響,惟不認為短期內會有大幅放緩的跡象。
  • 屈臣氏旗下美妝店Marionnaud有望進入內地
    屈臣氏集團又要開新店,這次不叫屈臣氏。品觀APP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屈臣氏集團曾重金收購來的美妝零售店MarionnaudParis(瑪莉娜),計劃近期在上海開設內地的第一家門店,搶灘內地美妝市場。這一消息,屈臣氏中國相關人士表示屬實。
  • 屈臣氏開了家「和全國都不一樣」的店,裡面藏著這些邏輯
    一家「和全國都不一樣」的屈臣氏新店在上海開業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2019年財報顯示,期內,屈臣氏在全球25個市場已經有15794家店鋪,其中,中國內地門店數量3947家。自1989年在內地開出第一家店至今,屈臣氏在內地市場的門店已歷經多次迭代和變遷,近幾年變化速度尤快。不過,在開店上,屈臣氏始終有一條自己的準則,變與不變,相因相生。早在4月底,屈臣氏就在官方訂閱號和官網微博上,同步進行了一波關於新開門店的預熱。
  • 屈臣氏中國同店銷售5年來首次增長,今年業績預期不樂觀
    數據顯示,屈臣氏去年全球銷售額為1692.2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47億元),中國區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截止2019年,屈臣氏旗下共擁有12個零售品牌,在全球25個市場經營15794家店鋪。財報顯示,零售業務全球銷售額與去年相近,主要增長來自於店鋪數量增加5%,以及同比店鋪銷售額的增長。
  • 藥妝反攻市場:屈臣氏擬開50新店、康是美欲增10門店
    景氣回溫,臺灣兩大藥妝品牌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康是美全面反攻市場。屈臣氏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及L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吸引更多族群,預計今年將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且年度率先啟動「醫美大賞」,預估該檔期可帶動業績成長2成。
  • 莎莎國際新加坡市場連虧6年關店退出 中國內地市場虧損收窄擬擴張...
    來源:宋清輝長江商報記者 曹雪嬌作為香港化妝品零售巨頭,莎莎國際(00178.HK)近年卻在多個市場出現 「水土不服」。12月2日,莎莎國際發布公告稱,由於新加坡市場多年業績表現欠佳,已連續虧損6個財年,公司將關閉新加坡全部22家門店。早在去年3月,莎莎國際以同樣的理由,退出中國臺灣市場。
  • 改革措施初見成效 屈臣氏內地上半年店鋪銷售額跌幅明顯收窄
    截止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在24個市場經營著超過1.44萬家店鋪,較去年同期增加7%,同比店鋪銷售增長為2.3%。其中,屈臣氏中國內地獲得了雙位數增長,收入總額為123.53億港元,同比增長16%(以人民幣計算增長7%)。內地門店增長更快,同步增長12%達到3377家。雖然內地同比店鋪銷售額增長幅度為負,但跌幅明顯收窄,從去年的-6.2%收窄至-1.4%。
  • 屈臣氏在佛山開出內地首家大藥房,重回老本行?
    目前,香港和臺灣的屈臣氏門店內都有出售藥品的區域。香港的屈臣氏藥房但內地的發展情況不同。屈臣氏1989年進入中國內地,就以獨有的「個人護理」概念在內地發展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業務。1994年,前身為「廣州大藥房」的屈臣氏重返廣州開店時,曾銷售過非處方藥,但在2010年之後,因為中國醫藥零售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專業化以及連鎖化趨勢,屈臣氏裡藥品的佔比越來越小,在內地開始更多集中於銷售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直到近年,屈臣氏才又在內地加快了拓展藥房、藥品業務的腳步。
  • 「死磕」屈臣氏多年 萬寧內地發展為何總差一截?
    屈臣氏與萬寧在香港地區競爭多年,萬寧在店鋪數量及單店產出上都領先於屈臣氏,但二者在內地的局勢卻似乎掉了個個兒。屈臣氏於1989年在北京開設第一間個人護理店後便一路高歌猛進,火速在全國開店拓展,根據官網數據,屈臣氏目前在中國內地的網點已經突破2200家,覆蓋了全國超過360個城市。
  • 屈臣氏中國第3000家店開業 第四季達到14000家店鋪
    4月13日,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成就3000店發布會」在上海半島酒店舉行。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羅敬仁和署理屈臣氏中國行政總裁高宏達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屈臣氏會員卡代言人楊洋現身,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從1989年在北京開業的第一家屈臣氏發展至今,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屈臣氏最大的市場。
  • 屈臣氏拉薩開店 完成內地連鎖全覆蓋
    (原標題:屈臣氏拉薩開店 完成內地連鎖全覆蓋) 後疫情時代,中國的美麗消費市場需求依然火爆
  • 2017屈臣氏健康美麗大賞揭曉 中國內地超過3000家店
    8月18日,一年一度的「屈臣氏(需求面積:250-350平方米)健康美麗大賞」 (Watsons Health,Wellness and Beauty Award,以下簡稱HWB)閃耀揭幕,以2017年最新的潮流趨勢與最具人氣Style的明星產品,為關注健康、講求細節的我們提供可靠、權威的選擇參考。
  • 屈臣氏全球店鋪數年底將達14000家 中國已3千
    中國經濟網記者沈則瑾/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4日訊(記者 沈則瑾)4月13日,屈臣氏為其在中國市場的第3000家店鋪揭幕,新店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正大廣場,是全新的屈臣氏潮流店。從2000家店鋪,到3000家店鋪,屈臣氏只用了短短兩年多時間。
  • 同店下滑收窄 屈臣氏首開彩妝概念店突圍
    分析認為,此次屈臣氏單獨開出彩妝專門店,是在潮流店嘗試後的一種延伸,也在側面證明,彩妝的路數在銷售數據上是行得通的,同時,眾所周知,相比超市主打的日化類商品而言,彩妝類無疑有著更高的利潤空間。同時,近年來美妝市場競爭激烈,美妝集合品牌的發展也並不容易。莎莎國際2017財年中國內地營業額為2.76億港元,佔整體營業收入的3.57%,同比下跌3.4%,虧損151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