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北川廢墟(組圖)

2020-12-25 搜狐網

  4月21日,北川縣城地震廢墟的地縫中開出黃色的小花。新華社記者 劉錚 攝

  在坍塌的樓房下,在堆積的瓦礫邊,在被大地震摧毀的土地上,慘烈的瞬間已被凝固了將近一年,而各種各樣的鮮花,雛菊、映山紅、虞美人、牽牛花……燦爛頑強地在廢墟間開遍。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即將來臨之際,鮮花盛開,祭奠北川之殤。詳細>>>

  4月21日,鮮花在北川縣城地震廢墟盛開。新華社記者 肖春飛 攝

  4月21日,鮮花在北川縣城曲山小學教學樓地震廢墟邊盛開。新華社記者 肖春飛 攝

  4月21日,鮮花在北川縣城地震廢墟盛開。新華社記者 肖春飛 攝

(責任編輯:陳若冰)

相關焦點

  • 組圖:四川北川縣城地震後成為一片廢墟
    2008年5月13日,四川北川,通往縣城的公路被大石阻斷。(作者:楊衛華)(圖片來源:CFP)     2008年5月13日,四川北川,通往縣城的公路被大石阻斷。(作者:楊衛華)(圖片來源:CFP)     四川北川5月13日電 記者2008年5月13日晨經過一小時徒步進入北川縣城,看到縣城已成一片廢墟。解放軍和武警人員在廢墟上搜救倖存者。但天氣和交通不便缺乏專業營救工具導致搜救工作十分困難。    在距北川縣城29公裡範圍內,沒有任何通信方式。而且,縣城外的路面沉降達幾米,車輛根本無法通行。
  • 志願者災區守歲 日本友人掛紙鶴祝福北川(組圖)
    第1頁:北川中學一個父親默默流淚 新快報記者 陳文/攝  1月25日,大年三十,按照北川當地的習俗,在全家吃年夜飯前,都會先去祭奠逝去的親人。  清晨,北川羌族自治縣地震遺址還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不少當地的群眾提著祭品陸續走向北川。來自各地的人們,有的捧著鮮花、有的拿著紙鶴、有的拿著相思卡,也陸續走向北川,走向望鄉臺。
  • 耐熱鮮花盛開 須防有毒「海芒果」(組圖)
    耐熱鮮花盛開 須防有毒「海芒果」(組圖)
  •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08年05月21日 22: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作者 王永孝   大地震過後,廢墟瓦礫不僅掩埋了部分人民群眾的生命,還掩埋了大批國家財產和重要資料。
  • 512地震毀滅北川老縣城,原址廢墟保留至今,新縣城成旅遊景點
    512大地震後的北川人民怎麼樣了?舊址廢墟保留完好,新縣城成旅遊景點。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受災區達200多個縣市,69227人為此失去生命,17923人失蹤,數百萬人失去家園。
  • 512地震毀滅北川整個縣城,原址廢墟保留至今,新縣城成旅遊景點
    512大地震後的北川人民怎麼樣了?舊址廢墟保留完好,新縣城成旅遊景點。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受災區達200多個縣市,69227人為此失去生命,17923人失蹤,數百萬人失去家園。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我就來到了512地震的重災區四川省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
  • 北川母親為給地震遇難兒子燒紙冒險進廢墟
    解說:北川老縣城,廢墟中埋著遇難者15658人,失蹤者4736人,佔縣城3萬多人口的三分之二。4月1日至4月4日,封鎖了近一年的北川老縣城開放四天,四天裡,鞭炮聲、哭泣聲沒中斷過一秒。據統計,共有9萬餘人入城祭奠。
  • 廢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組圖)
    儘管到處還是一片廢墟,失去親人的痛苦還沒有完全從臉上消失,但農民們已經開始在田裡勞作……  儘管餘震尚在持續,災區的人們已開始了重建……  學生複課:廢墟上託起「明天的太陽」  「擦乾眼淚、勇敢選擇堅強;走進課堂、揚起理想風帆」——在災區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一條條紅色標語掛在綠色的帳篷上,讓人振奮和溫暖。
  • 北川:異地重建 新北川成功脫貧「摘帽」
    原標題:汶川地震12周年 三川之變|北川:異地重建 新北川成功脫貧「摘帽」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將北川縣城夷為廢墟,舉國上下馳援北川,北川異地重建,
  • 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21小時生死營救
    5月15日,數萬名解放軍、武警和民兵等在四川省北川縣開展大營救。在廢墟中搜救倖存者和失蹤人員。   中新社成都五月十六日電 題:二十一小時生死營救   ——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  作者 陸建江 王永孝  「救命——救命——」  五月十四日晚二十三時四十 分,筆者跟隨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剛剛到達地震重災區
  •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2009年濱州日報記者走進北川 感受堅強
    5.12地震一周年紀念距鐵門外五十米的山坡上就是北川中學,廢墟已被警戒線圍起來。「深切悼念5·12地震遇難同學」的橫幅在風中飄蕩,旁邊的廢墟上,能看到殘缺不全的學習用品,還有大大小小的窟窿。我的眼睛溼潤了,不是親眼所見,文字無法描述出北川的慘況。
  • 日本國際醫療隊、救援隊感受「不一樣的北川」
    15日,日本醫療隊、救援隊隊員代表向「5·12」汶川地震遇難者敬獻鮮花。中新社發 楊勇 攝     中新社綿陽6月15日電 題:日本國際醫療隊、救援隊感受「不一樣的北川」  中新社記者 徐楊禕  首度回訪四川震區的日本國際醫療隊、救援隊隊員代表,15日探訪了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北川縣,緬懷遇難者,感受災後「不一樣的北川」。
  • 廢墟裡冉起民族的希望——北川中學獲希望之星大獎
    廢墟裡冉起民族的希望-----北川中學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希望之星大獎」,電話那頭,經歷了深創劇痛的北川中學師生代表,對困難和傷慟隻字未提。
  • 北川縣委書記稱該縣428名幹部遇難(組圖)
    我們常務副縣長楊澤森,地震後被壓在了政府辦公樓的廢墟中,派去救他的人,給他打傘,給他餵水,和他說話,我也去過,但是,卻沒有辦法把他救出來,看著他的生命氣息越來越弱,那種心理上的煎熬……後來,他的妻子來看他了,一到現場,馬上暈了過去。  記者:這麼幹部還有他們的家屬遇難,您怎麼安撫大家的情緒,讓大家工作?  宋明:我沒有做過任何安撫工作,大家都是主動自覺的。
  • 地震博物館主題為"永恆北川" 建在北川中學原址
    地震博物館將建在原北川中學校址,設愛心紀念林地,參觀者可植樹寄哀思,4座守望塔將設在中心祭奠園和北川墓園四周  昨(23)日,早報獨家披露上海市支援《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項目策劃組提交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方案設計
  • 512汶川地震之後變成廢墟的北川老縣城,你去看過沒?遊客:痛心
    512汶川地震之後變成廢墟的北川老縣城,現在是汶川地震遺址的核心景區。雖說這裡是AAAAA,但知道甚至來到這裡的遊客在四川而言是比較少的了。因為對此感興趣的不多,但更多的是不知道這裡吧。非常震撼的地方, 但震撼源自心裡莫名的哀痛,真的是太慘了。
  • 組圖:麻城龜峰山野櫻花盛開
    組圖:麻城龜峰山野櫻花盛開 2020-03-13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鮮花盛開,柔情相依
    二月到六月,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去賞花。2月19日,我到永川城郊看了油菜花。金黃的油菜花是希望之花,讓人眼前一亮,好漂亮。清新的空氣,瀰漫的花香,驅散了心中的壓抑和煩悶。一望無際的菜花地,讓我重獲心靈的自由,我深深的呼吸著醉人的空氣,流連忘返。
  • 【災難與人心】災後北川殘酷一面
    北川中學的廢墟上,學生的課本。 本報記者翁洹攝一場猝不及防的災難,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一個被廢墟埋葬的縣城。大災大難後面,顯示的是複雜的人心與人性。聲音在消失兩個男孩被壓在北川中學的廢墟的同一個空隙裡,一個消極地等待著,另一個則不斷鼓動人們先救他。「先救我吧,叔叔,我是班上的第一名,」他說,「我以後一定考軍校。」死亡的氣味是在5月15日下午開始在北川縣城裡瀰漫開來的。那是一種甜、臭和焦糊的味道。地震在北川為害最烈,由於缺少屍袋,仍有大量遺體被擺放在街道上廢墟的空隙間等待處理。
  • 地震後的北川縣城(組圖)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 北川(四川),2008年5月13日地震後的北川縣城 5月13日,救援人員冒著危險向四川省北川縣縣城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