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震次數最多和最少省份分別是哪個?這個省從未發生過大地震

2020-12-24 科普大世界

我國屬於地震多發國家,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1556年陝西關中大地震致死人數高達83萬人)就發生在我國,一些世界知名的破壞性大地震我國也發生過不少,如山西洪洞大地震、山東郯城大地震、寧夏海原大地震、河北邢臺大地震、河北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但是我國國土廣闊,面積達960萬平方公裡,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是地震多發區,而要了解我國哪裡地震發生機會多,哪裡發生的少的話,其實看一看我國的地震帶分布圖就知道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地震帶的分布在我國各省份是很不相同的,地震帶在我國華北平原一帶,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天山和阿爾泰山、長白山區、臺灣島及其附近地區分布比較密集,所以新疆、臺灣、四川、雲南、西藏、青海、甘肅、河北、山東、福建、寧夏、遼寧、陝西、河南等省發生地震的次數比較多。其中新疆發生的地震次數佔到了全國地震總次數的近1/3,是我國地震次數最多的省份,不過這也是由於新疆省份面積較大的原因,但第二名的臺灣省雖然面積較小,卻由於靠著亞歐大陸和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火山地震帶,地震發生次數也相當高。而內蒙古自治區大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長白山區之外、以及南方大部分省份都沒有地震帶分布,那麼相對而言,這些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了。

地震的級別有大有小,如果把3-5級地震也算在內的話,那麼我國每一個省份都發生過地震,不過地震通常要達到六級的規模,而且震源較淺的情況下,才會形成大的破壞力,如果以發生六級地震為評判標準的話,我國只有一個省份在有記載的歷史中沒有發生過六級以及以上規模的地震,這個省份就是浙江省了。

那為什麼浙江省沒有發生過六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呢?這和其所處的板塊和地層情況構造比較特殊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大級別地震都是板塊運動碰撞導致的,是斷層應力調整的結果,浙江省所處的板塊地層情況決定了這裡的地震發生機會少,地震級別小和破壞力小的情況。

浙江位於揚子板塊和華夏板塊等的交接地帶,這兩個板塊的對衝性並不強,相對而言這裡更容易受到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作用的綜合影響,但是又由於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距離浙江省比較遠,很難使得這裡的板塊積蓄能量產生大級別地震,通常也就是和臺灣的地震活動有一點聯動作用,所以浙江省就很少會發生大地震了。

雖然浙江省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其實這裡地質構造相當複雜,我國地質學家已在這裡發現23條斷裂帶,平均長度在200到300公裡之間,好在基本都屬於活動性不強的區域斷裂帶,不存在引發大地震的構造背景,但是這裡發生中小級別地震的情況還是有的,而且並不稀少,比如2017年4月12日發生在浙江杭州臨安市的4.2級地震,2014年溫州境內曾發生4.2級地震,2004年時寧波也發生了一次4.2級地震,所以浙江雖然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發生中小級別地震的情況也並不少。

相關焦點

  • 今年我國發生3級以上地震140次 臺灣地震次數最多
    原標題: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臺灣地震次數最多(內附排名)2018年1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3.0到3.9級82次,4.0到4.9級48次,5.0到5.9級7次,6.0級到6.9級3次,7.0級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
  • 今年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臺灣地震次數最多(內附排名)
    2018年1月1日以來,我國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140次,其中3.0到3.9級82次,4.0到4.9級48次,5.0到5.9級7次,
  • 中國百年地震分布圖:北京湖南等從未有5級以上地震
    1914年-2014年百年間,5級以上(含)地震,中國一共發生3888起,其中35 .9%發生在臺灣。大陸省市區裡,西藏、新疆、雲南發生率最為靠前,合併佔比36 .6%。而北京、上海、湖南、浙江、香港、澳門,實在幸運,地震強度從未超過5級。  同樣在這百年,7級以上(含)地震,中國一共發生126起,同樣,臺灣「遭遇」最多,發生43起佔比34 .1%。大陸地區共計14個省市區發生過7級地震,新疆、雲南、西藏、四川次數排名在前。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地震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是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所以地震經常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最為可怕的自然災害之一。不過,根據地震的成因我們發現,地震多分布在板塊的碰撞邊界,也就是板塊的消亡邊界,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 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
    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今晚,湖北孝感地震後(詳情),有部分網友反映收到「未來十小時將發生四級以上餘震」的信息,並稱呼籲市民不要回家睡覺。還有網友稱「今晚10時有大型餘震」。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該局從未發布類似信息。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武漢消防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闢謠:目前尚未接到武漢市民相關地震報警。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
  • 中國百年地震分布圖:一共發生3888起(圖)
    1914年-2014年百年間,5級以上(含)地震,中國一共發生3888起,其中35 .9%發生在臺灣。大陸省市區裡,西藏、新疆、雲南發生率最為靠前,合併佔比36 .6%.而北京、上海、湖南、浙江、香港、澳門,實在幸運,地震強度從未超過5級。
  • 2018年我國大陸共發生16次5級以上地震 未造成人員死亡失蹤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8日,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2018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16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1950年以來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也是近5年來唯一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年份。其中,全年震級最高、災情最重的地震為發生於9月8日的雲南墨江5.9級地震,造成2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2.92億元。受傷人數最多的是8月13日雲南通海5.0級地震,共造成31人受傷。從區域上看,2018年大陸地震災害主要發生在新疆、雲南、四川、吉林4個省份。各省份發生5級以上地震次數分別為4次、3次、2次、1次。
  •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等為主
    全年相繼發生青海玉樹雪災、四川木裡森林火災、山西鄉寧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級地震、超強颱風「利奇馬」、主汛期南方多省暴雨洪澇、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等重大自然災害。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
  • 地震無法預測,發生地震怎麼辦?
    而在6月以來,全球總計記錄到了4次強震,分別為智利北部6.8級,斐濟群島以南6.1級,印尼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琉球群島6.7級地震,相對來說地球比較穩定,沒有大家想得那麼活躍。而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發生了27次之多,這就是6月以來的地震情況。還是那句話,只要地震不會產生影響就行,本身地震我們也無法進行精確預測,我們只能坦然面對。
  • 文昌海口地震 省地震局專家:屬正常構造地震,不必驚慌
    記者了解到,這次地震並非海南今年首次地震,根據海南省地震局公開的地震目錄,今年6月22日23時35分,文昌市海域就發生了1.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目錄中,上一次海南出現2.0級以上地震是東方於2019年12月25日14時14分發生的2.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 山東龍口附近海域發生4.0級地震 詳解地震帶分布圖
    在這個大背景下,國家地震局設立科研項目,調研臨沂發生大震的可能性。據史料記載,1668年7月25日,山東郯城8.5級特大地震,是山東乃至我國東部惟一一次8.5級地震。專家推測,在山東境內發生8級地震的時間周期約在1000年左右。然而,1668年距今僅有340餘年,近期山東不存在發生大震的可能性。
  • 中國地震帶分布和100年歷史上中國版圖內主要大地震及危害
    據統計,1949年~1981年間發生的27次7級以上地震中,西部約為20次,佔74%,東部只有7次,佔26%;而6級地震東部佔比更小。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地震活動最高的是臺灣省,7級以上地震發生率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6級以上地震發生率佔全國總數的53%以上;其他省份中,發生6級以上地震次數大於5次的還有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河北等。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並且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7月已經出現了7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強震了,其中最近幾天的活躍程度稍微較高,同時6月已經出現了兩次大地震,風機分別為7.3級和7.4級,所以至少從6月來說地震的影響力還是不小。而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記錄次數為38次,所以整體上來說也不少了,平均每天全球都1次以上的地震發生,當然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意味著什麼,但是地震短時間確實比較多,這就是地震的基本情況。
  • 中國女人最多的省份是哪個?這個省受「重男輕女」的思想最嚴重
    中國女人最多的省份是哪個?這個省受「重男輕女」的思想最嚴重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冷知識,這些知識基本上都不是我們在課堂上能學習到的,很多都是我們特意去觀察和統計才知道的,比如說中國女人最多的省份是哪個?
  • 中國3大地震區,哪些城市在地震帶?今天終於搞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在全世界的危害是有多強大的,不僅可以給城市帶來建築造成倒塌,還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摧毀了一個個完整的家庭,那些經歷過地震的人來說,在他們心裡地震永遠都是一場噩夢,而我國有3個大地震區域,到底哪些城市是在地震帶呢?
  • 10年前發生地震帶上的災難摧毀一切,哪些省份不在地震帶上?
    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地震斷裂帶分布十分廣泛,許多細小的地震帶不算,我國主要的大型地震災害分布在五個區域: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四川,雲南兩省西部,西部的新疆、甘肅和寧夏,以及青藏高原。
  • 湖北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
    今晚,湖北孝感地震後(詳情),有部分網友反映收到「未來十小時將發生四級以上餘震」的信息,並稱呼籲市民不要回家睡覺。還有網友稱「今晚10時有大型餘震」。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該局從未發布類似信息。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 由一次破壞性地震揪出背後四大「幫兇」,看中國地震帶...
    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佔世界7%的土地,佔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
  • 省地震局專家解讀浙江地震史 杭州最猛的一次地震5.25級
    浙江是唯一沒有強震過的省份  磐安地震中心位於麗水奉化和衢州天台兩大斷裂帶交匯處附近。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立即啟動局Ⅳ級應急響應,派出現場應急工作組立即趕赴震區,協助震區政府開展地震應急工作。同時啟動地震緊急會商,加強震情跟蹤監視。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省政府報告。
  • 江蘇8月21日地震了!歷史地震多嗎?是全國最安全的省份嗎?
    相對來說這次地震不是很強,但是很多人都也感覺到了地震的明顯影響。當地對於整個江蘇來說,確實在科學記錄之中還是有幾次地震的發生,並且強度也不算低。按照記錄數據來看,還是有不少5級左右的地震,不過這次2.3級地震的影響應該不大,所以外地的朋友也不用擔心,那麼我們來看看江蘇的一些基本資料和情況。江蘇歷史地震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