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紅樹林 「南海人」一直在行動

2020-12-10 中國青年網

  紅樹林被譽為 「海岸衛士」「防浪先鋒」,對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以及科研、教育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紅樹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四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之一,同時也是地球上受到威脅最大的生態系統之一。

  為保護好紅樹林,自2009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組建了一批專業能力強、技術能力過硬的紅樹林調查團隊,搭配高清衛星遙感和無人機等先進技術裝備,相繼對廣西山口紅樹林、廣西北崙河口紅樹林、珠海淇澳島紅樹林和橫門水道紅樹林等紅樹林區開展了紅樹林生態系統試點調查,並在南海區開展了紅樹林生態損害狀況和互花米草入侵現狀的現場核查工作,通過制定紅樹林生態系統評價方法、優化紅樹林監測方案、研究外來物種入侵,濱海溼地試點監測、核查紅樹林生態損害、生態系統預警監測等系列措施,全面提升紅樹林調查監測水平,同時提出紅樹林保護措施及建議,為我國開展紅樹林調查保護工作及海洋空間規劃等提供有力的支撐。

  下一步,南海局將按照自然資源部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對紅樹林的調查和研究,掌握南海區紅樹林生態系統現狀及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完善科學有效的保護和管理策略,為區域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生態預警、海洋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修復提供數據支撐。

  保護紅樹林之路任重道遠,讓我們與「南海人」一道,不改初心,持續努力。(總臺央視記者 鄭天皓 李卉)

相關焦點

  • 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發布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2020年~202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和任務安排。對此,《行動計劃》堅持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思路實施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維護紅樹林生境連通性和生物多樣性,實現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遵循紅樹林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採用自然恢復和適度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生態修復;針對紅樹林保護修復的突出問題,明確優先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內開展修復,逐步擴大到其他適宜恢復區域;健全紅樹林保護修復的責任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護修復工作。
  • 關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都在這裡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此次出臺的《行動計劃》強調要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我省開展七大重點行動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
    近日,省自然資源廳與省林業局共同印發《福建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開展七大重點行動,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其中明確將現有紅樹林和經科學評估確定的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到2025年,我省營造紅樹林675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550公頃。
  • 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內容是什麼?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紅樹林保護修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有序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制定本行動計劃。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二、重點行動行動1:實施紅樹林整體保護——優先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中,按照應劃盡劃、應保盡保的要求,依據相關基礎性調查及科學評估成果,將紅樹林相關自然保護地,以及自然保護地外的紅樹林、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嚴格紅樹林地用途管制。
  • 自然資源部介紹《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有關...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該《行動計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的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 南海博物館直播解密「海岸衛士」紅樹林生態價值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8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 通訊員 李婧瑜)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當天,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官方微博平臺推出「走進南海 走進紅樹林」直播活動,兩位講解員在直播間通過鏡頭,帶領觀眾們參觀該館紅樹林實景長廊,並輔以紅樹林標本展示,向網友介紹南海海岸典型的紅樹林生態系統、紅樹林生存環境特點、生態適應機制及其生態價值。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官方微博平臺推出「走進南海 走進紅樹林」直播活動。
  • 共建生態文明 廈門各界志願者參與保護紅樹林行動
    2018年紅樹林生態恢復項目啟動5月8日上午,2018年紅樹林生態恢復項目在福建省漳州市海門島正式啟動。來自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阿美亞洲、美麗心靈志願服務隊、海滄兩岸義工聯盟、廈門航空等廈門各界志願者近50人,在沿海灘涂種下上千株紅樹林苗。小蝦、跳跳魚、螃蟹……一下灘涂,紅樹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物種多樣性吸引志願者的目光。在隨後的種植過程中,在灘涂中如何植樹以及保持身體平衡卻成為了此次志願行動中的奇妙樂趣。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提起紅樹林,許多人並不了解其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 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
    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B類) 吳亞瑛、陳明澤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 關於退塘還林   近幾年,
  • 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8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
  • 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操秀英)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具體規劃和路線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紅樹林生態保護納入「一張圖」
    近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升,紅樹林生態狀況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臨嚴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為破壞等都對紅樹林的生存造成威脅。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按照《行動計劃》要求,除了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外,我國紅樹林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 2萬人次參與 全民行動保護海洋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
    ,並在孩子心中播下保護海洋的種子。  360°玩轉公園領略海洋生態之美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位於翔安區同安灣核心地帶,預計於明年6月全部建成,屆時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而目前公園內鬱鬱蔥蔥的紅樹林連綿成片,白鷺等海鳥棲息覓食,魚兒水中嬉戲,已成為景色宜人的「海上森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公園展示館」「紅樹植物館」「紅樹林生態館」「紅樹林攝影館」也已於11月21日正式開館。
  • 南海環境監測中心:淇澳島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完成
    本報訊 4月28日,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所屬的南海環境監測中心完成珠海淇澳島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此次調查是南海環境監測中心2020年開展大灣區典型生態系統調查的第一個航次。淇澳島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廣東省珠海市淇澳島的西北部,是中國人工修復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由於互花米草的入侵,淇澳島紅樹林外圍的大片紅樹林灘涂被佔據,天然林難以向外擴散,甚至退化。入侵物種嚴重影響淇澳島紅樹林的生態環境,導致保護區溼地的物種多樣性不斷減少,可持續發展情況堪憂。
  • 保護「淡水紅樹林」,嶽陽市林科所在行動
    2020年3月24-25日,嶽陽市林科所科研人員深入洞庭湖中小島和洲灘開展川三蕊柳資源調查和搜集工作,全面調查川三蕊柳資源的動態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採集擴繁用穗條,為有效保護、可持續利用川三蕊柳提供基礎數據和種質資源。
  • 「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從成為認知者開始……
    近年來,我國非法圍填海仍時有發生,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濱海溼地等資源遭受嚴重損害,近海水質與目標仍有差距,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與挑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個全國人大代表關注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呼籲為保護紅樹林立法,構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戰略體系。
  • 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
    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將嚴格保護與科學修復相結合,劃定了未來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
  • 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 - 政協提案 -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B類) 吳亞瑛、陳明澤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海南紅樹林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一、 關於退塘還林   近幾年,
  • 自然資源部:中國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8月28日,自然資源部官網消息,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稱,對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
  • 大學生志願者齊聚海南 為紅樹林保護注入力量
    活動現場(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人民網海口8月10日電(樊歡迪)「我宣誓,以最積極的心態,最飽滿的熱情,全心全意投入保護紅樹林的工作中……」8月10日,在海南紅樹林溼地生態宣傳教育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藍色營啟動儀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