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木西安之行(三)

2020-10-01 老李論道

紅色之旅

李子木

今天我們要去南泥灣、王家坪、棗園以及1938時代廣場(這篇文章我只描寫南泥灣及王家坪)。

天還未亮,我們就開始從宜川出發了。沿山盤旋而上,又盤旋而下,大約2小時就來到了南泥灣。

與前兩天所見黃土高原不同,南泥灣這片土地很平整,放眼望去,稻田裡青翠欲滴,還未成熟的稻穗迎風而舞。遠處,山氣氤氳,霧氣繚繞在山間,在這酷熱的季節裡,竟然還有一絲絲的涼意!也許有人會說,這南泥灣有啥看頭嘛,並沒有《南泥灣》歌曲裡所唱的那樣「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鮮花開滿山」的景象!的確,對我們成都平原而言,產水稻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是在這片貧瘠的黃色土地上,能種出水稻,足可見其土地的肥沃程度。而且聽說以前的南泥灣有一大部分都是沼澤地,資源豐富,並且空氣要比陝北很多地方溼潤。在這片土地上進行耕種,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所以最終毛主席挑選了三五九旅的旅長王震將軍,由他帶領著三五九旅的一個團,在當地軍民的齊心協力之下,在我們付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將這片荒草叢生,荒無人煙的土地,打造成了咱們「陝北的好江南」——南泥灣。

剛才也說過,南泥灣很普通,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跟全國其他良田相比,它更比不上,但是就是這些普普通通,其貌不揚的土地,說它拯救了中國革命,這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正是南泥灣種出的這些糧食,讓那些戰場上的將士們,能夠吃飽肚子與敵人作戰;也正是這片土地所產出的東西換來了我們的槍枝彈藥。所以說這片土地雖然普普通通,但是在當年作用是非常大的。

逛完了南泥灣,再來說說延安吧!

延安是我們中共中央1935年到1948年13年時間堅持革命鬥爭的一個地方。13年時光荏苒,我們中共中央在延安的這13年艱苦創業奮鬥,讓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裡開始燎原,我們來到這裡正是體會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和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無數無產階級革命家來到延安,感受當年的歲月。在返回的人群中有一位詩人,他回到延安後,非常高興。他伏下來,親吻了延安的士地還作了一詩呢!

幾回回夢裡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裡!(節選)

這就是詩歌《回延安》,它是賀敬之所作。

一路上聽著這些古老的革命故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王家坪。這裡是八路軍總司令部住址,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和中央軍委及八路軍總部所屬機關負責同志住過的地方。

一進王家坪大門,首先看到的是軍委禮堂,這是一座土木石結構的平瓦房。繞過軍委禮堂向東是毛澤東同志會客室舊址。我們參觀了毛主席的故居,最令我難忘的是他的臥室的床頭上有很多擺放整齊的書,足以看出他是一個愛書之人。 他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也可一日不睡,但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我們也要像毛主席一樣努力學習,體恤人民,心繫國家。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些故居能讓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這裡,發生過很多的故事。在這裡他們領導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又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轉戰陝北期間指揮西北戰場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同時又指揮了全國的解放戰爭。

延安,這個革命的聖地,承載著崢嶸歲月,凝結著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們會將這種革命精神永記心中!

斯人雖已逝,精神永流傳!

(李子木寫於2018.8.7晚)

相關焦點

  • 子木西安之行(二)
    尋根之旅——軒轅廟、黃帝陵及壺口瀑布 今天是西安旅行的第二天,我們開啟了尋根之旅。 第一站:中華文明始祖黃帝的陵墓。 在車上聽導遊說黃帝陵還是"天下第一陵"呢!我想它是不是規模宏大、奢華至極呢? 從西安出發大約2⃣️小時車程,我們就到了黃陵縣。一下車我們就被這裡的熱情給「招呼了」。經過一段似乎用河卵石鋪就的廣場,再跨過一座潔白如玉的石橋,一座方方正正的廟宇就矗立在石階之上,正門門額上書「軒轅廟」三個大字。導遊說軒轅廟是祭祀黃帝的主要場所。那麼祭拜皇帝的方式是什麼呢?
  • 西安三日遊攻略(自由行版)
    西安三日遊攻略(自由行版)去西安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6月4日懶覺睡醒之後和室友聊天,突然想趁著快畢業,閒下來有時間去別的地方走一趟行程安排:DAY1—6月5日(陝西省博物館、大雁塔、鐘鼓樓、回民街)DAY2—6月6日(華清池、中國最美盤山公路,兵馬俑、西安城牆
  • 大西北之行(之四)——參觀西安兵馬俑
    (三)Day3—參觀兵馬俑提到西安,我想到賈宜的《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附註:西安,古稱長安、———以上黑體字摘自百度(一稿於2019.7.15、修改於2020.8.12)
  • 西安之行·探尋陝西自然風光(旅行錄)
    大家好,我是小甘小文小強,今天很開心能參加「愛地球專場」寫作活動,抱著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今天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西安之行,一起探索陝西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呼籲大家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評論或者點讚,你的關注是我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2)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18日十六、黃土高原之殤(四)下午六點再上G30連霍高速,過寶雞至西安174公裡,經眉縣、武功縣、興平市、鹹陽市,咬牙切齒堅持不懈,西安市內轉悠了幾十公裡,疲憊不堪的我們終於在凌晨三點多鐘入住酒店。
  • 美國之行:舊金山(三)
    (三) 漁人碼頭是舊金山最熱門的去處。到這裡,看海灘、海鳥、巨輪,還能品嘗到沿海盛產鮮美的螃蟹、蝦、鮑魚等。 海洋公園博物館附近,一位老嫗牽著一隻大狗,熱情與我們打招呼。(文圖原創) 18天的美國之行,終於畫上了句號。
  • 西安世界之最,就是西安人的驕傲(一)
    (Xi'anbei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隸屬於中國鐵路局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於2008年9月19日開工建設、2011年1月11日投入使用。西安北站分別距西安市中心鐘樓12公裡、西安市行政中心3公裡、西安鹹陽國際機場20公裡,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是西安鐵路樞紐的主要客運站之一 截至2018年12月,西安北站佔地面積5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6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總高度43.6米,無站臺柱雨棚9.4萬平方米。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8)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7月1日十八、給我一天,還你一萬年(三)、尼泊爾一帶)求取真經。民間人士道:「不到大雁塔,不算到西安。」所以西安之行一定要看看大雁塔。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9)
    今日行程:西安(306公裡,G70)——十堰(125公裡,G70)——老河口(67公裡,G316國道)——襄陽(124公裡,G55)——荊門(129公裡,G42)——宜昌(225公裡,G50)——恩施,共約900公裡。
  • 陝西西安|飛的跨省度周末系列之「我在西安」(上)
    上次 西安 之行年代久遠不可測,隱約留下的印象,除了兵馬俑的氣勢恢宏,便是那讓我過口難忘的biangbiang面!從滿足口腹之慾的 陝西 美食到豐富枯竭心靈的歷史文化, 西安 樣樣不缺。西安 最不可錯過的「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作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 ,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 中國 博物館前列。
  • 坐著火車去拉薩系列之(西安永寧門)
    我騎行在西安的南二環上,看著沿路的高樓林列,我感覺西行多半是在長安大學南牆外行走,只有過了恆豐銀行才算出了大學校區,我從香港未來影院出主路北行也許會節省時間,這樣他就到了長安中路。地圖顯示的朱雀大街也在附近,我感覺是不是這個位置就是有名的朱雀門?
  • 王君琪/天路行之——坐上火車遊拉薩(三)
    西藏行(一)一步一匍匐,五體投地行;漫漫轉經路,苦中結善緣。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命由己自造,相由心生成。西藏行(二)春夏花自綠,秋冬葉飄零;三世因果緣,善惡緊相隨;心靜萬物靜,心動萬物動;菩提樹下坐,福報自己修。西藏行(三)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靈魂受震憾,心靈歸故裡;一天看四季,四季不同天;一生惟一次,信仰永不忘。
  • 西藏之行(三)八廓街、大昭寺
    後來由於各地商人和朝聖者的不斷往來,幾經修建和擴建使之不斷成了拉薩的繁華商業街。這條街上經商的人都是來自中國各地和尼泊爾、內蒙等地的人。大部分藏族人是不經商的,他們的房子租給了外地人經商,房租也是很高的。藏族人很虔誠,每天繞著轉經道摸著轉經筒走來走去,嘴裡誦念著佛經,具體念的是啥,咱也聽不懂!
  • 我的西北之旅(連載之三)——抵達西安市
    (二)Day2(抵達西安市)經過一夜的混混沌沌的睡眠,我早上被過往的人聲吵醒了,打開手機看時間,才六點多。這麼早啊!我們看見有人上車,停了二十分鐘之久。後來才明白,此趟旅遊專列是臨時加班車,遇到過路車都得讓行。藉此機會,火車要加水、補充能量之類。
  • 太原-西安-成都春節自駕遊 三(都江堰,汶川映秀之行)
    二:汶川映秀之行:汶川地震震中就是映秀,距離都江堰才20公裡,這麼近,不能不去。這個中學後來搬遷到山西長治慈善學校三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59)
    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6月14日十六、黃土高原之殤(一)昨日手機記事:青海湖,風勁,野鴨撲水,牛羊放灘。此歇,明晨早起看日出。今日行程:黑馬河(82公裡)——青海湖(100公裡)——西寧(222公裡,G30)——蘭州(340公裡,G30)——天水(260公裡,
  • 喀什之行---(三)
    大家欣然答應,於是三個維吾爾族小夥兒和兩個漢族姑娘緊緊地站在一起,真有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的味道呢三五個老藝人拿著不同的維吾爾族樂器,一起合奏,另外還有一個獨唱,組成了一個民間小樂團。高興起來,也會隨著音樂踏歌起舞。遊客中,有一位來自內蒙古的女遊客,興致很高,高亢優美的女中音開始了一首《拉茲之歌》,「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老藝人隨著女遊客的曲調,居然也彈奏出來了,奏出來了一首和諧的民族之花。欣賞之餘,那幾個維族小夥也趕來了,還帶來了兩個新朋友。
  • 大同之行(三)——九龍壁、華嚴寺
    9條飛龍氣勢磅礴,飛騰之勢躍然壁上。大同九龍壁,龍的間隙由山石、水草圖案填充,互相映照、烘託。壁頂覆蓋琉璃瓦,頂下由琉璃鬥拱支撐。壁底為須彌座,高2.09米,敦實富麗,上雕41組二龍戲珠圖案。腰部由75塊琉璃磚組成浮雕,有牛、馬、羊、狗、鹿、兔等多種動物形象,生動活潑,多彩多姿。
  •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65)
    十七、晨鐘暮鼓,風雨相伴(三以漢族和回族為主的多個民族在此生活,形成多元化的獨特文化氛圍,使之具有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未完待續)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 (原創)(原創)七彩雲南之行(二)----民族村1
    整個白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構成。南北各有一對護衛石獸,像青獅,又似麒麟,主塔23·8米,上有蓮花瓣等雕飾,周圍由40座小塔組成方型塔陣。塔剎有如一隻倒置的喇叭。塔頂共系365個銅鈴, 清風徐來,不時發出悅耳的叮噹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