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撞機18年 中國海空軍發展的18年

2020-12-25 網易新聞

2001年4月1日,美國一架EP-3「白羊座」電子偵察機入侵中國南海專屬經濟區上空,中國海軍航空兵迅速派出兩架殲-8Ⅱ戰機進行攔截,在攔截驅離過程中,由於美方飛行員違反飛行規則,突然駕駛EP-3偵察機減速並大角度轉向,隨即中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駕駛的81192號殲-8Ⅱ戰機和美軍EP-3偵察機發生撞擊,飛行員王偉在殲-8Ⅱ受損失控後,被迫彈射跳傘逃生。

王偉在彈射跳傘前還和長機飛行員進行清楚的通話,彈射後長機飛行員也看到白色降落傘成功打開,並記錄下跳傘位置。事故發生後,海南、廣東兩個省份立即出動艦船、飛機進行搜索救援,參加此次救援行動的軍民超過萬人。

事件發生前,美軍拍攝的視頻截圖,王偉駕駛的殲-8II戰機在南海上空與美軍偵察機近距離齊飛。查看南海接機事件CG圖請點《勿忘國恥!中美南海撞機紀念,這一天,我們都不該忘卻》

不過,由於海域廣闊,加上當時氣象複雜,上萬名軍民在進行長達14天的大規模搜索後仍然一無所獲,最終在4月14日,中國方面確認飛行員王偉犧牲,並授予其革命烈士的稱號,當時王偉還不到33歲,令人非常惋惜。

此外,美軍EP-3偵察機在和中國戰機相撞後進入中國領空,強行迫降在海南島的陵水機場。直到4月5日,美國才向中方發布公開信,對中方飛行員的失蹤表示遺憾,對美方軍用飛機進入中國領空一事表示歉意。

2001年4月26日,祭奠「海空衛士」王偉烈士活動在海南三亞臨近海域隆重舉行,解放軍海軍領導,海南省政府、浙江湖州市政府官員和王偉的妻子、姐姐等乘海軍某部509艦參加了海上祭奠活動。

在經過多次交涉、道歉和賠償之後,最終在4月12日,中方釋放了24名美軍機組人員,由於中方一直拒絕美方派出技術人員對其EP-3電子偵察機進行維護,美國只能派遣人員將這架EP-3電子偵察機拆為零件,在7月3日,美國派出從俄羅斯租借的安-124巨型運輸機把這架EP-3電子偵察機的部件運走。

事件發生之後,經過中美雙方交涉,中方同意在美方表示道歉後釋放美方機組人員,交回飛機。美方先提出派人到陵水將飛機修復後飛回美國,被中方拒絕。後中方允許美方將飛機拆卸後運回。圖為EP-3拆解過程。

時代召喚一隻強大的中國海空軍

美國之所以逼近中國領海,主要是因為中國海空軍從21世紀初,便開始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從逐步解密和公開的資料可以知道,美軍EP3偵察機抵達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偵察中國海軍南海基地,以及當初剛剛服役不久的俄制基洛級潛艇和國產093核潛艇。

相比大量服役的P3系列反潛巡邏機,EP-3最主要的作用是進行電子偵察,據稱,當時中國海軍基洛級潛艇和093核潛艇在中國南海附近海域不僅實施例行演訓,還試圖建立一套新的戰術準則而引起美軍關注,因為這兩型潛艇均對美國航母編隊構成巨大壓力。

2018年4月12日,南海大閱兵中空前雄壯的海上分列式,展示了當前中國海軍最精銳的水下作戰力量。在海上分列式中,組成矛頭的是4艘攻擊型核潛艇,坊間猜測它們屬於093型。

為了監聽中國這兩款潛艇和南海艦隊指揮中心的電子通訊信號,美國不得不把電子偵察能力極強的EP3派往這一海域,這也是中國為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阻止EP3偵察機抵近中國近海的原因。

確切的說,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是從美國轟炸中國南聯盟大使館開始的,緊隨其後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再一次深深刺激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作為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初,擁有一支強大的中國海空軍,是有強烈的現實需求的。

1999年2月,167艦正式加入海軍南海艦隊並成為旗艦,標準排水量為6100噸,噸位較之先前051型驅逐艦有極大地提高。如今,中國海軍已經有了更先進的航母、055型驅逐艦、新一代核潛艇等,戰力早已今非昔比。

中美撞機後刺激中國加速裝備建設

不難看出,中國在這次撞機事故中損失最大,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軍隊實力相對較弱,例如當初中國在海南島上部署的最先進戰機,還是國產殲-8II系列戰機,而南海艦隊當時最先進的戰艦是一艘051B驅逐艦、兩艘051G驅逐艦,要知道,051B飛彈驅逐艦當時只裝備了海紅旗-7艦空飛彈,南海艦隊的防空能力堪憂,只能說是聊勝於無罷了。

就是因為當時中國戰機和軍艦的相對落後,空防和防空能力低下,才使得美機可以肆無忌憚,毫無顧忌的侵入中國領空,甚至是降落在中國境內機場。不過,這一事件對中國軍隊的刺激還是很大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讓中國加速了自身武器裝備的研製速度。

圖為美軍發言人用模型演示攔截現場。美軍發言人稱,中國戰機周二在對美國P8偵察機進行攔截的過程中,兩機最近時相距僅6米。從美方人員拍攝的畫面顯示中方出動的戰機為國產殲11戰機,該機機翼外側掛攜帶2枚PL-8紅外格鬥飛彈,內側掛2枚PL-12中程對空飛彈。

如今18年過去了,中國軍隊的實力已經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海空軍的空防和防空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早在2014年,王偉烈士原在的海航部隊,就開始換裝國產殲-11BH/BSH重型戰機,目前中國在海南島上已經部署了70餘架殲-11BH/BSH重型戰機,並在相關島礁機場的支持下,殲-11BH/BSH重型戰機能夠飛抵南海絕大部分海域,隨時進行警告、攔截和作戰任務。

2014年8月,海航部隊一架殲-11BH在奉命攔截一架抵近中國近海偵察的美軍P-8A反潛巡邏機時,多次對美方P-8A進行近距離飛掠,最近時兩機距離只有6米,隨後中國殲-11BH對P-8A進行了一次翻轉,在P-8A上空10餘米的地方進行倒飛,並強勢展示了機翼下掛載的兩枚PL-8和PL-12空空飛彈。

特種飛機是現代空戰的戰力倍增器,目前,中國空軍裝備的預警機有3款,分別是第一代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和空警200,第二代中型預警機空警500。

此外,目前海南島上還部署了轟-6G轟炸機、空警-200和空警-500預警機以及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等眾多新型作戰飛機,在這些戰機的支援下,外國軍機顯然很難從中國身上佔到便宜了。

另外,南海艦隊的崛起也尤為迅速,目前南海艦隊已裝備5艘052D飛彈驅逐艦、2艘052C飛彈驅逐艦,10艘054A型、10餘艘056/056A型護衛艦以及039系列常規潛艇。特別是它擁有先進盾艦的數量已經超過很多國家海軍盾艦的總量,憑藉著射程達200公裡的海紅旗-9防空飛彈,加上海紅旗-16飛彈,紅旗-10飛彈的輔助補充,南海艦隊已經擁有強大的多層防空攔截能力。

此前,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了海上大閱兵,總計有48艘戰艦、76架戰機和10000餘名官兵接受檢閱!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閱兵,是新時代人民海軍的豪邁亮相。

如今中國的海空實力已經有巨大躍升,足以有效保衛自己的領海和領空,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18年,也是中國軍隊跨越式發展的18年。

今天,中國海軍不僅裝備了遼寧號航母,國產航母也即將加入海軍服役,一大批國產052D、055驅逐艦相繼服役,新一代核潛艇、航母、驅逐艦也早已提上研製日程,這些高精尖武器的相繼問世並服役,將逐步滿足中國軍隊保家衛國的作戰需要。

本文來源:網易談兵 責任編輯:佔良_NBJS8145

相關焦點

  • 南海撞機18周年,中國海軍搜救能力大增,堅決不再重蹈當年覆轍
    2001年4月1日的南海撞機事件中,中方飛行員王偉不幸犧牲。但是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王偉成功跳傘,但是卻沒有被成功搜救。南海撞機事件事實上暴露了當時我國海域控制能力貧弱的困境。王偉沒有找到18年後,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活動範圍急速擴大,遠海飛行日漸增多,西太平洋和南海方向都有中國海空軍軍機活動的身影。因此,相關的遠海搜救能力需求在顯著提高。飛行員是最為貴重的資產,如何在遠離海岸的地區實現人員搜救,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 視頻|南海撞機事件18年:81192請返航
    視頻|南海撞機事件18年:81192請返航 2019-04-01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恥而後勇,砥礪中前行——南海撞機十六年
    16年前的4月1日,中美兩國軍機在南海上空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碰撞,王偉烈士英勇犧牲。2016年,中美在南海再次發生嚴重的對峙事件。在這一背景下,不能不讓人回憶起那段往事。然而,在16年前的那次事件中,除了烈士的犧牲精神,也出現了許多令今天回憶起來仍感到耿耿於懷的事情。本文作者在文章中提起這些往事,不是為了「揭秘」或獵奇,恰是讓烈士不白白犧牲的最好紀念。
  •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15年祭:緬懷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王偉烈士 (2/26) "← →"翻頁
  • 南海事件已過去17年,中國空軍的發展情況如何?
    王偉駕駛的殲8建國初期,我們的空軍還是比較弱的。於是,我們開始迅速仿製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1951年12月,周總理親自主持會議研究決定,要在3到5年的時間裡試製成功雅克-18和米格-15。後來經過我們自己各方面的改進,在1956年,我國成功研製出了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殲5。
  • 2001年,南海撞機王偉跳傘,我們為何最後沒有找到王偉
    看著我國不斷發展,一些國家也不會讓我們發展得太過於順利,往往會挑事和阻礙。雖然是中國不畏懼一些挑事的國家,但是出於長遠考慮,還是選擇了忍耐。從建國到現在,我國很很多次戰爭擦肩而過,正是忍耐沒有讓敵人的計謀得逞。現如今看看我們的祖國已經站起來了,再也不用忍受他國的欺辱和挑釁。
  • 美日印加強軍事滲透南中國海
    一年過去了,實際情況卻把愁雲布滿心頭:有關國家為維護在南沙的既得利益,繼續在南海「主權」問題上向中國展開政治、外交攻勢,強化對已佔島礁和海域的軍事管控,加快了對南海資源的開發和掠奪。  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印度等大國加強了向南海的軍事滲透。南海問題繼續朝著複雜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 19年後再憶南海撞機事件
    19年後再憶南海撞機事件 2020-04-01 11:13:26 環球網
  • 南海撞機後緊急裝備!
    中國空軍近幾年廣受公眾關注,特別是因為遠海戰巡訓練的廣泛展開,我軍戰鬥機、轟炸機時常出現在南海和東海上空,而如果仔細觀察我軍飛行員的裝具就會發現,他們總是在跨入座艙前就在腋下夾著兩個小挎包,這小挎包究竟是什麼?
  • 印尼空軍南海舉行最大軍演 稱並非挑釁中國
    據外媒報導,印度尼西亞10月6日在靠近南海「九段線」的納土納群島附近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軍演習,意在宣誓主權。印尼官方稱,演習是為潛在威脅和挑戰做準備,並非挑釁中國。空軍發言人特利頌賈稱:「我們希望顯示我們在那一片海域的存在,我們有足夠好的空軍力量發揮震懾作用。」參演的F-16D,隸屬印尼空軍第16中隊參演的蘇-30戰鬥機,隸屬印尼空軍第11中隊納土納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加裡曼丹島之間的南海,由272個島嶼組成,島上常住人口約9萬。
  • 王偉南海撞機犧牲已有19年,如今他的妻兒怎樣?妻子上校兒子軍官
    ——《臨江王節士歌》唐代李白的這首詩寫盡了守衛祖國烈士的壯懷激切,千年之後讀來,仍覺熱血沸騰,而那句跨海斬長鯨,似乎又應合了後世一位英雄的經歷,近20年過去了,人們依然為他所感動。 他就是在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中喪生的烈士——王偉。
  • 19年前南海撞機時,飛行員趙宇為何不開火?如今才看懂其中的無奈
    圖為海空衛士王偉生前的照片時至今日,我們都無法忘卻19年前南海撞機時為祖國尊嚴而犧牲的烈士王偉,有很多人會有疑問,當時長機飛行員趙宇目睹了全程,可是當撞機發生時為何不開火?直到19年後祖國實力日益強大,我們才看懂其中的無奈和真正原因:當時趙宇曾經向地面指揮員請示開火,但考慮到不能把事態擴大化、嚴重化,最終趙宇在記錄了撞擊發生地點後一路嚴密監視美機返航。
  • 南海撞機事件兩大當事名機再聚中國,事件罪魁幾乎接近大陸領空
    很多國人都清楚記得2001年發生在南海空域的中美軍機相撞事件,那架肇事的美軍EP3電子偵察機導致王偉烈士墜機後因自身損害嚴重而降落在中國海南陵水機場。經過雙方兩個多月的交涉,被拆解的EP3被一架美軍從俄羅斯航空公司租用的安124巨型運輸機運回了菲律賓美軍基地。
  • 南海撞機中犧牲的王偉,遺體至今沒有找到,他的妻兒後來怎麼樣了
    2001年4月1日,在愚人節的這一天,大家都沒了開玩笑的心思,因為上天給我們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可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中國南海,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我國的空軍戰士王偉,落入茫茫大海,消失得無影無蹤。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不可能,王偉還是成了烈士,遺體到今天都沒能找到,他的妻兒在無盡的思念中,度過了十九年。
  • 「娜基莉」迴旋南海仍有巨浪 通過「南海之聲」進一步了解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
    預計11月7日夜間到8日白天,南海中部、南部將出現5到8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海南東部沿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區,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請在上述海域作業的船隻注意安全,沿海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浪避浪措施。
  • 南海撞機事件的背後有美國一個巨大的戰略優勢,中國至今相差甚遠
    2001年4月1日發生的南海撞機事件可以說是中美關係在新世紀裡第一次大規模衝突,而由此引發的解放軍變革可以說餘波猶在。對於中國而言,南海撞機事件暴露了中國海軍當時的大量弊端和問題,促使了中國開始反思與改進自身。
  • 美報告稱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後美機仍有大量機密未銷毀 被中國獲取
    資料圖: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
  •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曾廣受國際社會關注。由吳健民著述的《外交案例》一書中,對此有詳盡的回顧與解釋,讓我們了解到,在面臨危機事件時,一個國家是如何運用智慧取得外交最終勝利。
  • 中美海南撞機隱情曝光: 美國付出極為悲慘代價
    事件回放:    2001年4月1日,美軍EP-3型電子偵察機一架,飛住中國南海海南島進行電子偵察。 8時36分,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發現美軍大型飛機一架,正向中國海南島三亞外海抵近偵察。 8時52分,中國空軍飛行員王偉在機載雷達上發現、鎖定左前方20度、距離50公裡處的一架大型飛機,並很快判明為美空軍EP—3型電子偵察機。 美軍偵察機當時航向240度,遭鎖中國空軍雷達鎖定後,馬上向指揮部發出「A.I Lock on(遭中國戰機鎖定)」的無線電電文,並轉航向為40度。不久美機即遭到中國空軍攔截。
  • 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後搜尋飛行員王偉紀實
    2001年4月10日,南海海域的漁船也加入到搜尋王偉的行動中。  本文摘自:《艦船知識》,作者:沙志亮 崔偉光,原題:《南中國海上搜尋王偉紀實》  4月1日上午,中美撞機事件發生後,王偉被迫跳傘,下落不明。  從那一刻起,到14日晚18時,茫茫的南中國海,展開了一場迄今我國規模最大、強度最高、範圍最廣的海陸空立體大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