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紫晴小仙子

大家好我是小師妹。在過去,人們對於婚姻大事特別看重,不但要求門當戶對,還要要求年齡相當,這麼從下面這句俗語,就可以看出當時人的思想是怎樣的: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男生比女生大七歲,這樣挺好的,至少他會哄著你,不會有事沒事就和你發脾氣。

女的比男的大一歲,這樣不像是夫妻,更像是他的姐姐。我不喜歡比自己小的,感覺找個心智不成熟的,在一起肯定累個半死,你和他講什麼的,估計都聽不懂,自己生病了,他也不懂得怎麼去照顧。和自己小的男生結婚,就是一場人間悲劇就對了,不過有個別的,人家就過得特別好。

我嫂子,就比我大哥大一歲,在我嫂子面前他依舊像個沒有長大的孩子,衣服鞋子什麼的,都要人家洗,就連我嫂子生病,他也是一笑了之,曾經,問過我嫂子,你和他在一起,圖的什麼?我嫂子說:兩個人在一起,年齡什麼的都不是問題,只要他能對你好,能一起白頭到老就行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男的比女的大,都是好處多多。而假如在過去,女的比男的大,那就悲劇了。男的本來就比同齡女生,心智成熟的晚,如果嫁給一個小自己一歲的,那感覺多麼彆扭,到時候一定會發生爭吵,他比你小一定不會,謙讓於你,後果就是越吵越兇,最後導致以離婚而終結。

現在也是如此,很少有女的,會和比自己小的人結婚,女性都比較脆弱,都想找個依靠,不想每天都為別人洗衣服做飯,她也有累的時候,有時候她們真的希望,有個人會對自己說,你什麼都不管,累了就歇歇,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吧!保證完成任務,女的難道就是天生的保姆命?

如今的婚姻,講究自由戀愛,不再是包辦婚姻了。我覺得婚姻,能不能白頭偕老。在於自己對婚姻的忠誠度,付出的努力,當然和年齡也是有一些關係的,成熟的人,知道怎麼對待自己的愛情,孩子氣的,只知道惹自己的老婆生氣,假如是你,你怎麼選擇?是選擇大自己一歲的女人結婚?還是找同齡人結婚?還是找比自己小的結婚?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現在應怎麼看呢?
    當然關於結婚,老一輩人也留下了很多忠告,例如有這樣一句「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那這樣的話,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到底還有沒有價值呢。「男大七,抱金雞,女大一,不成妻」,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其中七和一隻是指代。這句話主要指的是選擇結婚對象時,男士比女士年齡大一些,生活很美滿,女士年齡比男士大一點,不容易成為夫妻。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農村人簡單純樸,也喜歡總結生活經驗,所以生出了很多發人深省的俗語和老話。其中不乏很多富含哲理的經典。當然,很多農村老話也一直流傳至今。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人們普通認為,男大女小,婚姻才更長久,女人才更旺男人。其次是從家庭關係的角度考慮。在農村,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男人要保持在家中的地位。男比女大,這樣的地位更易保持;女比男大,就有可能出現妻管嚴的情況。另外,在農村男女一般都早婚,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年紀大點,就更有責任和擔當,婚姻和家庭也就更幸福。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在以前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在村子裡面閒暇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家常,有時候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有了不同的看法,還會把這個發生的事情變成一些俗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五抱老虎,說的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俗語的意思是和婚姻有關係,在我們國家是一個比較注重禮儀的國家。在古代的時候,兩個人結婚是會比較麻煩,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一般都是聽從父母的意見。這時候,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這時候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需要看兩人的生辰八字,如果準備結婚的兩個人生辰八字不合適的話就不能結婚。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到底是什麼意思?結婚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能隨隨便便。尤其在古代,結婚是十分講究的。對於有錢家戶,娶親需要用八抬大轎將新娘抬回家。中國在傳統節日上有很多禮儀,包括葬禮以及娶親生子等。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有道理嗎?
    俗語包含了: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業氣象、生活狀況、婚嫁習俗等等。「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就描述了當代農村人,對婚姻習俗的一些忌諱。女大一,不是妻古代,人們普遍結婚較早,還沒成年就結婚了。那麼為什麼「女大一,不是妻」呢?1、古人認為:女的比男的大一歲,生肖上,命格上會克夫。導致丈夫早死或者破產等等。2、雖然女人比男人早熟,但是只是大一歲,差別不會很大。
  • 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只要是有在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就對習俗不陌生,各式各樣關於習俗的俗語出現在日常的生活裡,不斷在民間流傳,稱得上是專屬於農村的一種特殊文化。在這些俗語當中,幾乎全部都是由農民自己去總結出來的,而能夠得到流傳,自然就是表達出來的意思非常有道理。可是隨著農民發展起來,城鎮化的速度加快了之後,發現農村的俗語出現的機率變小了,甚至很多都已經被現在的年輕人給遺忘掉。
  • 俗語:「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有科學道理嗎?
    在民間,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男人找一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就像撿了一塊金磚一樣,婚後會很幸福;而找一個比自己大一歲的女人,就很難成為一生的夫妻,也很難白頭偕老。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也有些俗語是矛盾的,比如「女大三抱金磚」和「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兩句都是表示婚姻關係的,但是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自古以來,我國家庭關係都被看得很重,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往往也決定著這個家庭能否人丁興旺,而夫妻關係是否和諧,又決定了整個家庭的氛圍。所以在過去結婚擇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今天我們就說說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是,女孩嫁人要嫁比自己大的,不要嫁比自己小的男人。
  • 農村俗話說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很多人看這句話時會產生茫然心理,這個女大三抱金磚大多人都聽過,可這個女大一怎麼就不是妻了?難道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就不行?其實,這主要是源自以前的一種婚姻方式,究竟是什麼樣的婚姻方式導致出現了這類俗話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放到現在還有沒有道理了呢?
  • 俗語:「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的涵蓋面十分廣泛,它包括了生活,農業,學習,習俗,忌諱警示,婚喪嫁娶等等。
  • 古人云:「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老祖宗的說法有道理嗎
    但是在某一天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一想到這,我突然明白了什麼,唉!究竟是小女朋友好啊,還是大女朋友好!我雖然沒有大女朋友,但是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又該如何理解呢?李子來回答一下:為什麼說「女大一、不是妻」: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了解的,意思是說如果在結婚的時候女人比男人大一歲,就不是妻子。對此有人也是比較納悶,這婚都結了,不是妻子又是什麼呢?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女人比男人大多少歲比較合適
    農村俗語在勞動人民的口中可以說是流傳已廣,因為俗語確實是非常接地氣的東西,很多時候大人也都喜歡將這些俗話說給小孩聽。對於他們來說俗語也算是一種教育方式,但是受到舊社會的一些封建思想影響,可能也會出現一些迷信成分,大家理性看待即可。
  • 農村俗語,「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最明顯表現出來的方式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而這些俗語不只是說說而已,一些落後發展比較慢的地區,老人還是堅定的相信並且融入到生活中,影響著自己及身邊人的人生。「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這句俗語就不知影響了多少人?那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春,啥意思?為啥這麼說?
    在農村,有很多古老的俗語,可以說是很有道理,讓人值得深思!例如,「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告訴我們要學會入鄉隨俗!雖然這些俗語句短,用詞可能會粗糙,但它可以使抽象的哲學簡單描述,所以有強大的表現力,而且單詞也不考究,符合在過去現狀的農民文化水平低,更適合農村的流傳,這也是一個喜歡的理由,今天說的三則俗語關於男女的,看看大家都了解不。
  •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你是哪種情況?
    導語: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你是哪種情況?中華文化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數千年的傳承中,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東西都被流傳了下來。在這些文化中,俗語作為民間藝術的一種也一直廣為流傳,結合了數輩祖先的生活經驗,不僅記錄一些歷史,也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不過有些俗語是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也帶有那個時代的特色,我們看待這些俗語的時候就要辯證一點,就比如農村老人們常說的「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就是古人們的結婚傳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很多俗語都是關於天氣、環境、禁忌。人情世故。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口中津津有味地念叨著俗語,這也是我們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文化,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不會陌生。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
  • 古代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有啥講究?
    因此這些話傳的多了,就演變為了俗語。比如古代的時候就有一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明顯是指的男女婚配。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男女婚配,選擇另一半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呢?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的一點是,這是古代傳下來的一句俗語,因此就跟人們當時的觀念有關。古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因此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所以這句話很有可能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來說的。
  • 農村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啥意思?老輩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俗語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被流傳至今,俗語叫俗話、老話、常言、老人言等,它是一種特殊民間語言,字語間並沒有華麗的的詞語也沒有古詩詞中那些難以理解的語句,俗語簡單易懂,更容易讓人熟知,對於農村文化不高的農村人來說,這些俗語要比那些古詩詞更適合他們。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婚禮向來講究,兩個人要走到最後,要看生辰八字,就連年齡都要有所講究,一般男方年齡要大一點,女方要是稍有年長還勉強過得去,差別太大就遭人議論了。於是這就有了「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的說法。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女方年齡不要比男方大的意思。根據我身邊長輩們的說法,要是跟這句話唱反調,那就要做好被人指指點點的準備了。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想法?原因跟以下幾點有關,聽老邪一一道來。
  • 農村俗話說「寧要男大一輪,不要女大一辰」,是什麼意思?
    關於「寧要男大一輪,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話,有些朋友一看就明白,而有些朋友則不是很理解,這句話其實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在現在來看,已不太適用,不過還是為大家說說是什麼意思,挺有意思的。單從字面意思分析,一輪代表12歲,也就是一個屬性的輪迴,一辰,指的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合起來看,寧願男的大女的12歲,也不要女的大男的2個小時,其實說的就是估計男女結婚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