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六宮怎麼住得下三千佳麗?嬪妃多人擠一宮

2020-12-12 江蘇頻道

連續劇《延禧攻略》爆紅,在當下這些影視文學作品裡,後宮的小主們是最活躍的一批人,她們今天宮鬥爭寵,明天勵志晉升,仿佛是一群性情各異、活力十足的女人。可惜當大家抱著十萬分的好奇,準備在史書中還原她們形象的時候,卻發現這其實是歷史的一群靜默者。與帝王將相不同,這些女子在歷史中幾乎聽不到一點兒聲音,除了個別位置極高的后妃,這些後宮佳麗好像就是一個個不同的封號而已。那麼今天,讓我們回到紫禁城,回到後宮,看看這些女子曾經真實居住和生活過的地方。

西六宮鳥瞰圖(摘自王璞子《三宮六院》)

令妃畫像(《心寫治平圖》)

乾隆皇帝畫像(《心寫治平圖》)

《乾隆帝妃古裝像》

幼年嘉慶皇帝像(旁邊女子推測為照顧他的慶妃)

東西六宮建築格局基本相同

延禧宮裡的「水晶樓」,最後成了爛尾樓

我們經常為皇帝操心的一件事兒,就是他後宮嬪妃這麼多,東西六宮加起來只有十二個院落,她們都住在哪裡呢?

紫禁城的設計,巧妙地遵從了風水陰陽的理論,中軸線前三殿與後三宮,仿佛六條陽爻,正合六十四卦中的乾卦。而在其兩邊分列的東西六宮,則如兩象坤卦,象徵著乾坤和諧,陰陽調和。而從六宮的命名中,也多少都透露出了這個意思,如「承乾宮」「翊坤宮」等。

東西六宮建築格局基本相同,都是在廣、深各50米的正方形基地上,各院佔地面積2500㎡,採取一門兩廂,前後兩進的三合院格局。大面在前,四圍院牆,大門居中,沒有倒座房。庭園中雖然有些樹木點綴,但不能稱為景致。有趣的是,前後殿之間的空當會單獨圍起來,當中多種有果樹。院落前殿後寢,前殿兩山設卡牆便門,後殿兩側建有侍從值房,兩廂後身留有更道。院內一般有水井,可以供一般生活、消防用水。

「庭院深深深幾許」,高牆深院,門戶扃嚴是六宮突出的一個特點。內廷範圍廣大,四圍宮牆有一千五百餘米,但是初制也只有四座主要出入門道。六宮建築格局主次位序,區劃嚴明。前殿正座,用於日常起居,體制高於後寢。除兩所例外,其餘均採用五開間歇山殿,黃琉璃瓦覆頂。但東北角的景陽宮,與西北角的鹹福宮的前殿則為三間廡殿頂,間數減少,但規格上升。

六宮明代通用內廊做法,清代多有改做明出廊,或在前院添建遊廊,這讓使用更加方便也更加活潑。後殿寢居,間數和前殿相同,級別降為硬山帶鬥拱做法,體制略小。兩廂配殿,前後院均為三間硬山。門窗裝修,明代除前後殿正座使用菱花窗,其餘多為方格窗,保留了宋元風格。清代有的改為支摘窗,加裝風門,清代皇帝的審美很飄忽,所以後宮的裝修,也被改動的比較花俏。

今天我們參觀東西六宮時,會發現其中一些很不同,這主要是清末改造的結果。例如現在西六宮儲秀宮至翊坤宮一線,被慈禧太后完全打通。而延禧宮於宣統元年(1909年)在端康太妃的主持下,準備修建一座三層水晶宮。此殿名曰「靈沼軒」,位於一座三米多深的池子中,「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牆,牆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製成,池中遊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可惜未幾清朝覆亡,此處就變成了一座爛尾樓。

地位較高或受寵妃嬪多居西六宮

儲秀宮自令貴妃居住後,一直是歷任皇后的寢宮

后妃們分封的院落,通常是晉封時皇帝規定的,有一定隨機性。不過大體而言,地位較高或者是比較受寵的妃嬪多居住在西六宮區,可能因為此處離皇帝的寢宮養心殿較近。皇后、皇貴妃、貴妃是單獨居住一個院落的,是不折不扣的一宮之主。

離養心殿較遠的東六宮則略為冷清,特別是延禧宮一處。延禧宮因緊鄰蒼震門,不僅過往人員較多,環境嘈雜,也是後宮中最容易失火的一處。因此居於此宮的嬪妃,多少地位較低或者境遇較差的。西六宮中的翊坤宮、長春宮和儲秀宮是比較好的院落。翊坤宮是乾隆兩任皇后的居所,儲秀宮自乾隆皇帝的令貴妃居住後,一直是後面歷任皇后的寢宮。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皇帝的孝慎成皇后、同治皇帝的孝哲毅皇后和光緒皇帝的孝定景皇后、包括溥儀小朝廷所納的皇后婉容,都住在儲秀宮。乾隆時的順嬪,乾隆四十一年晉封為妃,在儲秀宮居住,後來因故皇帝又將其遷往永壽宮,雖然級別未變,但實際上待遇是降低。

東西六宮的院落,並不會同時啟用為后妃居所。比如康熙皇帝繼位後,他出生的景仁宮則不令嬪妃居住,雍正皇帝曾居住於永壽宮,而孝賢純皇后去世後,長春宮被乾隆皇帝常年作為影堂使用,都是嬪妃無法居住的。

在清代,皇帝的多位妃嬪居於一宮的情況,是時有發生的。因為同時在位的妃最多有四位,加上如果有在位的皇貴妃、貴妃,後宮的主位是夠用的。在這一宮當中,按照地位高低,主位的妃、嬪居於正殿或者後殿,而從居的貴人、答應等人則要住在東西兩廂。級別更低的值房和耳房則給當值的宮女、太監等人使用。六宮院落雖然看起來是兩進院落,但是從功能上講,是不能被分割的,也就是說嬪妃多人居住時,不是按前後進居住,而是像普通大家戶中那樣,按等級分正殿、配殿居住,日常都會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我們對妃嬪的居住情況,可以從某一時期的宮廷檔案中予以對應。比如如果比照乾隆四十一年檔案中六宮位置排序與出席典禮時的妃位排序,我們可以知道,當時舒妃居永壽宮、愉妃居承乾宮、穎妃居景仁宮、容妃居鍾粹宮、敦妃居翊坤宮、婉嬪居延禧宮,而此時宮中低等的貴人、答應、常在等沒有特別標出,實際上則附居於各宮。

在一些特殊時期,皇帝會把后妃接到自己的養心殿後殿中居住,例如乾隆的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在病篤之時就被皇帝接到了自己寢宮後殿靜養。一方面這裡的居住條件好於後宮,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隨時探視。戊戌維新時,光緒皇帝也將珍妃接入養心殿燕禧堂常居過一段時間,但這是一種特殊的優待,並不是嬪妃日常居住的常態。

清代后妃等級待遇明確

皇后每天的膳食標準,可享用豬肉25斤

皇后妃嬪中有嚴格的主奴區分,皇后是君,其他則為臣;嬪以上為主,貴人、答應、常在地位較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地位最低的常在,在後宮也是居主位,配有宮女、太監、日常用度,與雜使宮女有很大的區別。清代可考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宮女轉正」的例子,就連答應、常在後來升到主位的也很少。

據乾隆朝頒布的《宮中現行則例》所載,清代后妃、宮人的等級待遇非常明確,包括名號、玉碟、冊寶、服色、宮分、鋪宮、遇喜七類。皇后地位最高,節慶之日及朝廷慶典,皇貴妃及以下的妃殯等人都要向皇后行禮祝賀。

定例每年給皇后黃金20兩,銀1000兩,各種綢緞綾紗90匹,布60匹,貂皮90張,還有金銀錢、各式綾羅、絨線、棉線、棉花等物品。而最末等的答應,年例銀50兩,除必要的紗、綾、棉花外,沒有絨線、貂皮、高麗布等物品。皇后每天的膳食標準是:豬肉25斤、羊肉一盤、雞鴨各一隻;各種米4升餘,各種面9斤餘,還有水果、食油、蔬菜等。每逢節慶及皇后誕辰,皇后的開支比平時大得多,這都不算在宮分之中。皇貴妃以下的宮分則依次遞減,至最後一級答應。每年給白銀30兩,絲織品8匹,每天的膳食是豬肉1斤8兩及若干白米、蔬菜等。皇后生子,則於嬰兒滿月時獲得賞銀1000兩,衣料100匹。而答應生子,嬰兒滿月只得賞銀50兩,衣料10匹。

就使用下人來說,皇后位下內管領輪流承應差務,聽差蘇拉15名;皇貴妃位下專派內管領2員承應差務,聽差蘇拉12名。以下遞減,到貴人位下,只有聽差蘇拉3名;常在位下,聽差蘇拉2名。使喚人等各朝均有不同,以乾隆二十一年為例,皇后有官女子13人;純貴妃、嘉貴妃有官女子8人;愉妃、令妃有官女子6人;舒妃有官女子7人;各嬪有官女子6人;慎貴人、林貴人有官女子4人;柏常在等三個常在有3人。可見貴人以下地位雖然不高,但是在後宮都是主,配有下人伺候,與宮女身份完全不同。

皇后與妃嬪在等級和禮儀上都存在嚴格的區別,總體來說,她們之間既是妻妾之別,又是君臣之別。妃嬪見皇后和見皇帝一樣必須行臣妾之禮。「皇帝駕臨內宮,本宮居住內廷等位鹹迎於本宮門外,立,俟駕至隨行進宮。駕回,仍送於本宮門外,若皇后駕臨,各宮迎送之禮亦如之。」像影視劇中那樣,大家聊著閒天進來個人,打個招呼又坐下了,根本沒有可能,更不要說隨意對皇后有不敬的言辭和舉動了。

比起宮廷奇案迭起的明代,終清一代,後宮都在穩步運行,像一臺轉動有序的機器。后妃們是一個等級分明,整肅安定的大家庭,皇帝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雖然有自己的好惡,但絕不會像尋常夫妻一般,沉溺於家庭關係和嬪妃鬥爭當中。今日信步宮中,雕欄玉砌猶在,但早已物是人非,與她們叱吒風雲的男人不同,對於這些後宮女子,我們只能從檔案中略窺些當時的情況。而她們心裡的悲歡,人生的跌宕,便交給大家自己去想像和揣度吧。

文並供圖/王盼盼

相關焦點

  • 唐朝時期的嬪妃制度:後宮佳麗三千人,寂寞空庭春欲晚
    唐朝時期的嬪妃制度:後宮佳麗三千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我們都知道,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以及李世民,都與隋朝的皇室有著很深厚的關係,唐朝在剛剛建國的時候,對於後宮的嬪妃等級,也是參照隋朝的後宮等級而設立的。在九嬪之下,則是二十七世婦:有正三品的婕妤九人,正四品的美人九人,正五品的才人九人。在二十七世婦之下,則是八十一御妻:有正六品寶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的採女二十七人。
  • 佳麗三千的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人
    佳麗三千的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人古代的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不管在哪個方面,皇帝說的話覺得是權威。誰違反了聖意誰就會被無情的砍頭。不僅在國家層面上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生活也一樣,古代皇帝後宮一般都有三千多人。
  • 清朝後宮只有東西六宮,妃子們只能睡大通鋪,後宮生活其實很悲慘
    其實每個妃子爭鬥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得到皇上的寵愛,為皇上生下皇子,好在後宮爭得一席之地。看到每一位妃子每天是住著偌大的宮殿,過著雍容華貴,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一群太監和宮女伺候著。坐在電視機前面的小姐姐們是不是非常的羨慕呢!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這些有想法的小姐姐們,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歷史上真正的清宮妃子們的生活環境會讓你們大失所望的!
  • 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究竟有哪些講究?哪個最好?曾經住過哪些嬪妃
    如:從清雍正皇帝開始,皇帝便住在了養心殿,不再居住於中軸線,而是偏向了西半邊兒,因此西六宮離養心殿顯然比東六宮要近很多,所以西六宮更佔優勢一些,因此在實際情況中,真實情況又是如何的呢?作為紫禁城中嬪妃們的宮殿,這十二個宮殿名字的寓意自不必說,畢竟是皇帝所起的名字,而且是給後宮妃嬪們所住的居所,肯定都是極好的。
  • 紫禁城宮殿太多,後宮嬪妃怎麼都住不滿,空下來的竟放這些東西
    在明清兩代,國力非常強盛,宮殿也是建造的越來越多,而且都非常奢華,主要以黃紅色調來體現帝王和嬪妃們的高貴,面對這麼多的宮殿,大家也非常困惑該怎麼區分,都有誰住過哪些地方呢?要分別從東西六宮和外朝、內廷來說。
  • 後宮妃嬪住的到底有多慘?都是大通鋪,根本不是宮殿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後宮妃嬪,他們住的真的像電視劇裡那麼好嗎?那麼大的院子,就她一個人住嗎?大家都知道,後宮總共有東西十二宮,可後宮可是有佳麗三千啊,雖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宮女,可是妃嬪們也不止12個,那麼,宮殿到底應該怎麼分配呢?
  • 甄嬛傳:其他妃嬪住的都是「宮」,怎麼只有甄嬛的叫碎玉軒?
    每一位剛入宮的新人都會被安排到每一位宮的偏殿居住,華妃住在翊坤宮,每一個小主和嬪妃們住的地方都是「xx宮」,唯獨甄嬛是個例外,住在碎玉軒。後來沈眉莊在甄嬛離開宮後也搬到了碎玉軒,後來懷孕時因為皇后誣陷溫實初和甄嬛有染,難產而死。有網友戲稱碎玉軒是個不詳之地。
  • 古代皇帝的妃子的出身地位不同,他們又是怎麼劃分等級的
    文/大料姐【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古代皇帝的妃子的出身地位不同,他們又是怎麼劃分等級的。經常看電影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古代的皇帝有很多的妃子,古人有一句話,叫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後宮佳麗三千人。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呢?事實上有沒有那麼多人呢?他們又是怎麼劃分等級的呢?
  • 老照片:光緒帝沒有三千佳麗,皇后駝背,嬪妃肥胖
    光緒帝的後宮沒有傳說中的三千佳麗,他只有一後二妃,即皇后靜芬和珍妃、瑾妃。其中,靜芬是他本人的表姐。在大家印象中,皇帝身邊肯定是美女如雲,后妃們個個傾國傾城、花容月貌。但是晚清的光緒帝,他就沒這個福分了。光緒帝的后妃之中,在民間名氣最大的當數珍妃。有記載說她漂亮聰慧,工翰墨,善棋,深受光緒帝喜愛,但是不招慈禧太后待見。1900年,慈禧命令太監將珍妃投井殺害。正是這一段悲劇,讓人們對她充滿同情。
  • 後宮佳麗三千,太后自稱「哀家」,皇后為何只能自稱「本宮」
    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眾。那麼究竟該怎麼自稱呢?哀家是子孫後代中國戲曲小說集中應用,並不會有於古時候與人相處中。「哀家」的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是古時中國戲曲中去世老公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稱,並並不是歷史名人常用的稱呼。
  • 三宮六院到底指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都是皇帝的老婆麼
    「三宮」是內廷三大殿: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是清宮劇中的常見打卡地點。不過,皇帝一般不住乾清宮,皇后也一般不住坤寧宮。像雍正帝酷愛養心殿,其他像東西暖閣,三希堂、隨安室也都有皇帝住過。東六院是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和延禧宮,西六院是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這些地方就是皇帝各種媳婦們住的地方。最有名的便是延禧宮,隨《延禧攻略》的播出而升為頂級流量。裡面有一個沒建完的西洋風格建築,號稱清朝最牛的爛尾樓。
  • 他真有那麼多老婆嗎?
    都說古代皇帝老婆多,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之說,當然還有更誇張的"後宮佳麗三千"的說法。三千個老婆那明顯是不太現實,就算有那心,腎還不答應呢。既然"三千佳麗"不可能,那麼"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呢?並且皇帝作為古代的一國之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多幾個老婆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 皇宮中有9999間宮室,妃子們能一人住一間嗎?這樣認為太天真了!
    皇宮中有9999間宮室,妃子們能一人住一間嗎?這樣認為太天真了!大部分的清宮影視作品給了我們這樣的印象——清朝後宮,每一個妃子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品階高一點的,有個大院子多幾個隔間,就差有個遊泳池。
  • 清朝皇帝的嬪妃們是每人都有獨自的宮殿嗎?有的還得住宿舍!
    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找出幾個前提條件:首先,有多少資源可供分配,也就是說,故宮有多少宮殿是可以讓妃嬪住的;第二是有多少人在等待分配,也就是說,有多少妃嬪皇帝需要安排住房。因為宮殿是死的,我們常說皇帝有三宮六院,所有這些說的都是指內廷。
  • 清代等級森嚴的嬪妃制度:貴人升為嬪,才是真正的大轉變
    正因如此,歷朝歷代對後宮的管理制度都非常嚴格,以此告誡後宮嬪妃必須得遵守禮節,不可胡亂作出越矩的舉動。不僅如此,清朝後宮在編的妃嬪是有規定人數的。每一個級別的妃子都有嚴格的人數規定,絕對不是由皇上主觀決定的。清朝后妃雖然被劃分為八個等級,但實際上能被作為妃子的,只有前五種。也就是皇后以及貴妃位還有妃位和嬪妃位。
  • 北京故宮嬪妃後宮探秘,紫禁城皇帝和嬪妃的寢宮大盤點
    探秘北京故宮嬪妃後宮,紫禁城寢宮都是皇帝的哪些嬪妃住著的,就小編來為您作個盤點吧。故宮後宮,即紫禁城內廷。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
  • 康熙在位61年到底有多少嬪妃?看完後你會哈哈大笑
    封建王朝帝王基本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後宮佳麗三千更是每個帝王的標配。有些荒淫無度的皇帝,甚至遠比三千還多的嬪妃,而古代皇朝更是將皇帝傳宗接代看的無比重要。即使在民間,普通平民百姓都不能無後,更別說皇室。
  • 清代東六宮居住的歷代妃嬪 令妃魏佳氏並不住在延禧宮(上)
    但是這些理念歸理念,皇家在實際居住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開始調整居住的布局,以致到了後期完全不按風水理論來了,怎麼舒服怎麼方便怎麼來。按照理想的狀態,應該是皇帝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在坤寧宮,後宮在東西六宮按照前後順序、先左後右,鱗次櫛比,嚴格居住。
  • 六宮粉黛無顏色 淺談年度最佳RPG《上古捲軸5》
    當年楊玉環進宮,人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隆基老兒有佳麗三千,儘是人間精粹,被一個女子比的全無顏色,這也夠誇張(這話來自文藝青年白居易的《長恨歌》,我們姑且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