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江波對話安格斯·迪頓:誰來主導中國的供給側改革

2020-12-24 參考消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論道浙江杭州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杭州5月21日電 (方堃 徐翰文)「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目前也存在產能過剩、供需錯位這些比較嚴重的問題。供給側改革,到底應該是讓市場來主導,還是以政府來主導?」21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論道浙江杭州,浙商青年企業家、新光控股集團總裁虞江波向安格斯·迪頓拋出了這個問題。

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面對中國經濟當下的困局,僅從需求側著手已經很難有所突破,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側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中長期視野的宏觀調控,才是結構性改革。

「過去十年當中,我們看到整體西方的一個經濟的下行,或者說放緩增長,非洲也是。但是其他國家做得還可以,所以在這樣一個不太良好背景之下,中國要在製造業方面像之前一樣增長是比較困難的。」安格斯·迪頓首先從世界整體經濟形勢著手,分析了當下中國的困境。

記者了解到,虞江波的新光控股集團以製造業起家,在供給側改革中,他和其他傳統企業主一樣,面對著到底應該是以市場來主導,還是以政府來主導的疑惑。安格斯·迪頓略帶俏皮地表示:「如果我在製造業,我希望政府能夠站在我的一邊,而不是讓市場來主導,因為市場是殘酷的。」

「浙江杭州是中國的矽谷,近幾年中,中國的整個電子商務幾乎佔整個國民消費的10%左右,這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破壞了很多傳統經濟原有的結構與體系。」虞江波認為,這與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異曲同工。

安格斯·迪頓認為,從過去二三十年開始,電子商務確實給出了不少啟示。「所有的創新都是一把雙刃劍。電子經濟把我們的世界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同時影響了整個人類的購買結構,也不可避免會影響一些實體經濟。」

「如果沒有這種雙刃劍式的創新,我們不可能說比幾百年前的人們活得更好,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創新,即便他是一個雙刃劍。」安格斯·迪頓如是說。(完)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湘鄉市「東山大講堂」:吳金明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湘鄉市「東山大講堂」:吳金明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來源:紅網 作者:安玲娜 編輯:曾小穎 實習編輯 於佳麗 2016-06-29 14:08:45
  • 五分鐘讀懂供給側改革的方方面面(雙語)
    從2015年底開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一詞不斷被各大媒體重複,那麼到底什麼是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為何如此重要?推進供給側改革要注意哪些問題?就這些話題,周報君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撰文。雙語摘編如下:
  • 11月13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凱恩斯主義"說再見
    這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首提「供給側改革」,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國家經濟調控的著力點將從由需求端入手引導消費,轉向從供給端著力推動產品品質提升,以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升級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社會需求側的疲態盡顯,恰恰源於供給側的結構不良。因此,推動「供給側改革」,正是對症下藥,抓住了當前經濟增長的核心問題。【詳細】  向結構性改革要新優勢  但如果長期、過度使用,則會出現生產要素錯配、投資回報遞減、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活力下降等副作用,最終給經濟帶來結構性破壞。
  • 玻璃供給側改革,信義vs福萊特,誰更強?
    你或許聽過或者看過這部電影,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在中國河北省,也有一座「玻璃城」。不如電影來的浪漫,「中國玻璃城」是因為玻璃產量高而得名,但是它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也是舉足輕重的,因為,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正在這裡拉開序幕...▌一、玻璃2018:供給端持續收縮1.
  • 習近平都沒有再提供給側 熱炒供給側改革有意思嗎?
    作者: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來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報告已經嚴重供給過剩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供給側的文章真是鋪天蓋地,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難道是經濟改革理論的重大突破?
  •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中國教育新聞網
    從供給側改革視角審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綜合考慮政府、單位和個人之間的供需關係,認為政府應著眼宏觀戰略需求,發揮主導榜樣示範作用;單位應著眼中觀發展需求,發揮承上啟下主體作用;個人應著眼個體能力提高,發揮聰明才智忠心為國效力。
  •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從供給側改革視角審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綜合考慮政府、單位和個人之間的供需關係,認為政府應著眼宏觀戰略需求,發揮主導榜樣示範作用;單位應著眼中觀發展需求,發揮承上啟下主體作用;個人應著眼個體能力提高,發揮聰明才智忠心為國效力。[關鍵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供給側改革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是國家提高綜合國力、提升經濟、政治與文化水平的基本政策之一,應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
  •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持續給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機聲隆隆,工人們也正忙碌地搬磚砌牆……  這是高新區在推進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中發力前行的縮影。圍繞「淘汰低端、提升中端、突破高端」,慈湖高新區堅持創新引領,加快產業升級和企業兼併重組,不斷給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高消費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目標
    文/黎珏伶10月31日,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微觀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在2018第三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發表了題為《The global economy:New prospects, new problems》的主題演講,他肯定了中國在改革開放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中國扶貧的經驗是穩定的政府和穩定的...
    此次國際傳播論壇大咖雲集,有一位重量級的嘉賓不得不提——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安格斯·迪頓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劍橋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與國際事務教授、美國經濟學會前主席,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研究消費、貧窮和福利的專家之一。目前,他已經發表的著作包括《福利經濟學》《富裕與貧窮》等。
  • 華泰:供給側改革發力 首推煤炭股
    華泰證券認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在供給端,以煤鋼為代表的傳統行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庫存高企、基本面惡化問題,為此中央提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供給端的矛盾是結構性資源錯配的現象,而供給側改革就是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調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新等要素優化配置,強調通過供給側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
  •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
    3年多的實踐充分證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是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發展質量的治本之策。在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
  • 三大變化折射中國旅遊供給側改革發力
    原標題 我國居民出遊帶熱全球「春節時間」——三大變化折射中國旅遊供給側改革發力  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 題:我國居民出遊帶熱全球「春節時間」——三大變化折射中國旅遊供給側改革發力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許曉青  在2017年春節假期,中國居民通過旅遊過年,在境內外旅遊目的地享受團圓的氣氛和休閒度假的舒爽
  • 城裡人都愛吃「笨菜」 代表熱議農業供給側改革
    城裡人都愛吃「笨菜」之後……——代表熱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城裡人都愛吃「笨菜」之後……——代表熱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華社記者甘泉、鄔慧穎、袁軍寶  「現在城裡人待客有了新講究,喜歡笨雞、笨豬肉等笨菜,越笨越喜歡。」
  • 高校供給側改革如何樹「三觀」
    但同時,在多年的高速增長中也出現了高等教育結構不合理、供給與需求脫節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高校可採用類似於經濟領域的做法,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實現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的均衡協調持續發展。首先,在宏觀層面,高等學校的布局結構未能很好地對接社會需求。長期以來,對於各類高校和學科的評價基本上都採用學科導向,並據此配置各種有形或無形的學術資源。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十個問題看懂其前世今生
    供給側改革的前世與今生:  「供給側改革」橫空出世,成為近期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究竟何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專訪間 | 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鍾期:從供給側改革與金融改革中...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宋傑 | 論壇現場報導(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8期)這是廣東百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鍾期連續第五年出席中國經濟論壇,「每年都大有收穫。」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評價說,中國經濟論壇很專業、有深度,在業界影響非常大。
  • 應對疫情衝擊,還需深化供給側改革
    應對疫情,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韓和元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全球經濟形成巨大衝擊,那麼,如何應對這種衝擊?我們認為,根本措施在於,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聚焦包括「緊貨幣、少幹預、順周期、降成本、寬管制、松財政」在內的十八字方略。
  • 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蒿慧傑在廣東招商並考察第二十二屆高交會時強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持續提升供給體系對市場需求的適配性  11月11日至13日,市委書記蒿慧傑帶隊赴廣東招商並考察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
  • 中財辦副主任解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內涵
    17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2016-2017中國經濟年會」上發表演講,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重點闡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內涵。內涵擴至四大重點 把握兩個邏輯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楊偉民看來,還存在一些對改革模糊的、膚淺的、片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