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20年前熱鬧無比的農村喜宴,為何成了眾人躲避的「冷宴」?
前幾天回老家參加了一個親戚的婚宴,算起來真的有好多年沒有參加農村婚宴了,本來想重溫一下兒時記憶中的熱鬧場面,結果去了才發現,現在的農村婚宴早已不是當年的農村婚宴,成了眾人躲避,禮不到人不到的「冷宴」!
小時候老家有娶媳婦的,全村老少都早早地跑來站滿院子,都希望沾沾主家的喜氣,小孩子們更是比誰都歡,因為又有喜糖可以搶了。旁邊的嬸子大娘還會時不時的問你:這新媳婦好不好看?將來你娶媳婦找個這樣的如何?
新婚典禮結束以後,農村大廚早就做好了一大鍋菜,裡面有五花肉、丸子、炸肉、炸豆腐、白菜等等,每個人都要一大碗,比星級飯店做的菜餚都香,所有人都搶著吃,你要是想再去盛一碗,不好意思這就看你吃飯的速度了,慢了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吃完早飯到中午正式婚宴有一個間歇期,這時候親朋好友都會聚在各個早已擺好的酒桌上,打牌是最常見的娛樂方式。那時候不像現在,結婚娶媳婦辦婚宴都在家裡舉行,婚席太多的,周圍的鄰居家和本家的院子、堂屋都會被徵用,鄰居不但沒有不開心,反而會精心的布置收拾一番,決不能給鄰居家抹黑,讓娘家客人挑出禮來。
在這個時間段也是後廚最忙的時候,每個農村都有一個婚宴大廚掌勺,地位非常高,因為動輒十幾桌、二十幾桌的宴席可不是那麼好擺弄的。總之想要宴席辦得漂亮,一個好的大廚是必不可少的。
等到大廚準備就緒,時間也差不多了,親朋好友全部落座,重頭戲「婚宴」就可以開席了,上菜的人員都是本家的親人,不管你有錢沒錢,在外身份多麼高貴,來到這裡輩分說了算,該在旁邊等著端盤子就得端盤子。
看著各桌的男席女席,親戚朋友圍坐在一起推杯換盞,嘰嘰喳喳的也不知道說啥,反正是熱火朝天,各種歡聲笑語不斷,此時置身其中才明白原來這不僅是兩個人的喜事,凡是來的朋友都能沾到喜氣。
這次去一看根本沒有當年的感覺了,院子裡只有零星的幾個至愛親朋,典禮結束之後就把我們安排去了飯店,在這裡還要進行一次結婚典禮,這也是當下的流行做法,中西結合。
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儀式開始前和進行中,還會有不少的客人陸陸續續入席,甚至有的來露個面,隨上分子,轉身就走了。典禮結束後,飯店開始上菜,很多熱菜都成了涼菜。
更寒心的還不是菜,原本熱鬧無比的喜宴,不一會兒大家就都吃好了,手機和沉默是主旋律,此時只要看見有人起身離場,接二連三的就都走了,整個喜宴持續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給人一種匆匆忙忙、冷冷清清的感覺。
大家覺得當下農村婚宴變「冷宴」是為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大反轉!20年前熱鬧無比的農村喜宴,為何成了眾人躲避的「冷宴」?我是譚小廚子每天分享地方美食、美食教程、廚房小知識,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