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向山舉目,我們的幫助從何而來

2021-01-10 詩畫人生百味

1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生活都有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是從哪裡來的?

可能是從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事情來的。

我真的不知道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有怎樣的意義,或者有怎樣的目的,但是我感覺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不容易。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真的沒有想到我在50多歲的時候會遇到我年輕的時候看見那些五十多歲的老師遇到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大,經費越來越難拿到,年輕人一代代的湧現,那些海歸們佔據了各個位置。好像給我們這些年齡大的人留下來的空間越來越小。

即便你想要像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Goodenough教授一樣,54歲自己的人生才開始,才獲得教職,95歲還在實驗室忙碌,到了97歲才獲得諾貝爾獎。

他的事跡是鼓舞人心的,看了以後讓人奮進,讓人激動。

他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人生或者職業可以54歲才開始,即便是晚開始了,但是不是沒有成功的希望,關鍵是是你是不是願意堅持到底。

他的人生要告訴我們:讓我們這些中年人不要這麼早就認輸。

2

有時候我們不免遇到感覺神離我們很遠的時候,

有時候我們不免懷疑神是不是存在,

上帝真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嗎?還是我們迷信相信了有神?

而當我們看向大自然的時候,看向山野田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很奇妙,完全超過人手的製造和設計。

當你在淘寶買東西的時候,儘管有那些尺寸在那裡,你還是會買到不合適的東西。因為那些都是人手設計製造的東西。

而當你看向大自然的時候,你是無法否認存在這樣的一位造物主的,他設計的東西比我們人要更奇妙,讓我們能夠看到大自然中各種的東西是物從其類的,沒有一個是一樣的。

在那些小小的種子裡也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它們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發芽長大。

一粒種子的生命力似乎完全超過了我們。

有時候我都在驚詫這些種子有這樣的生命力,哪怕是很小的一粒,它都能夠發芽長大。

誰賦予它這樣的生命力?

我們這樣的血肉之軀難道不是應該比它們的生命力更大更強才對嗎?

為何我們卻對自己生命中或者生活中很多事情有這樣強的無力感。

這種無力感到底來自於那些地方?

神知道我需要的東西嗎?神知道我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嗎?神知道我的需要嗎?

3

早上在來上班的路上,忽然想到先生講起的那個房子的事情,上帝知道他侄兒做的這些事情嗎?上帝知道他在做這些事情嗎?上帝為什麼不攔住,上帝為什麼允許他這樣壞下去。

但是我能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過去他對錢的追求或者努力,那所有的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人所做的一切,如果在上帝眼裡不蒙悅納的話,那一切都是一場空。

人對物質的追求永遠都無法滿足他心靈的需要,或者他心裡內在深層次的需要。

其實有時候想起來挺難過的,你不能對俗世的一切有任何的貪戀之心,那一切都會讓你失望。讓你感到深深的失望。

我們能夠相信什麼,我們能夠對誰不感到失望?對神嗎?

神好像也在那裡靜默不語。

所以有時候你也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上帝的意志是怎樣的。

但是我們能夠很明白的一點就是俗世的一切名聲權利或者欲望或者金錢都是毫無價值的。

那一切只不過讓那些感興趣的人前僕後繼地去追逐,但對於能夠清楚地看清楚這一切的人來說,這一切毫無價值。

既然毫無價值,那麼我們在這裡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上帝讓我們待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應該如何地過好自己最後幾年的職業生涯?

總之感謝神,雖然我沒有拿到經費,但是我並不會感到很難過,因為我知道上帝在上面,我相信他知道我的需要,因為如果拿到了經費,我還沒有那麼多的學生可以來完成這些工作。

而且現在我真的沒有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了。

我感覺自己更喜歡寫作,我應該好好地去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讓我要對那些幼年的孩子們去寫去說,我覺得沒有必要,我害怕吵也害怕煩。

我感覺我更多的才能或者天賦應該是和年輕人,和那些年輕的生命打交道,帶領他們怎麼走好前面的路。

也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也許每一個人都有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意義。

我現在也在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也在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

也許神就是這樣讓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這些年輕人。

在我們五十多歲的時候我們有神,我們應該要比那些沒有神,沒有依靠的人要好。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前面有神的帶領,有神在負責,他不會不管我們的需要,不會不讓我們連飯都吃不飽。

在這裡工作23年了,應該說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曾經看到過神的帶領,看到神讓我們留下來,看到神供應我們的需要。

只是後來我們糾纏在個人的感情中,糾纏在個人的感情得失或者說利益得失中,想起來那一切真的好笑,真的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可能那些時光,上帝也都看在眼裡,讓我們痛苦失望,讓我們最終明白到底什麼才是對我們最好。

感謝神。我相信上帝的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我們信仰的這一切就毫無意義了。

神啊幫助我,讓我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自己生活的意義。

今天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消極,這麼難過,是因為早上的禱告嗎?

早上的禱告,我也只是禱告求神,讓神告訴我,那個房子到底要怎樣?

我們用他的名字去買房是不對,但是他強佔我們出錢買的房子把它據為己有就對嗎?

上帝啊,求你看顧吧,雖然我們做的不對,但是他不是錯的更離譜。求神幫助讓這件事情有個了結,至少讓我們能拿回來我們當初買房所花的那個本錢。

求神幫助吧!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你不想就不會有煩惱,你想了有煩惱,只能說明你還沒有徹底地放下,你還沒有徹底地交託。

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以及我的工作,我的家人和這些憂慮的事情完全、全部地交託在上帝手裡,讓上帝去掌權,讓上帝去做工。

我只要知道一件事情就夠了,上帝一直在看顧我們就好了,他不會讓我們遇到的一切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

求神看顧前面的一切事情!坐在那輛公共汽車上,你就放心好了,你不是開車人,從哪條路走 ,開向哪裡,你擔心無用,只要安心坐在車上,完全地交託給上帝就好!

相信上帝的安排一定會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感謝神!

相關焦點

  •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1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2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3 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4 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當他看到四周圍著耶路撒冷的眾山時,他發出了一個問題:「我的幫助從何而來?」在所羅門做王的後期,納了許多外邦的妃嬪,她們帶來各自在家鄉裡祭拜的偶像。為了討取她們的歡心,所羅門王也隨著她們去拜偶像。從那時開始,百姓就在高處和各山崗上做祭拜偶像的丘壇。在華人住的地方,在各大山小丘上也是處處有廟。
  • 《筆墨傳神》第五期:我要向山舉目
    《筆墨傳神》第五期:我要向山舉目(圖:崔馬太微博)
  • 基督徒靈修:向山舉目,仰望上帝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向山舉目,山指的是什麼?
  •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 121:1,2) 聖經沒有說我們的幫助來自君王,來自權貴,甚至都沒有說來自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也有很多不合格的,父母的幫助也是有限的。聖經極其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們的幫助來自耶和華上帝。
  • 詩歌欣賞 我要向高山舉目
    詩篇 Psa.121:1-2,7-81-2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I will lift up my eyes to the hills.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X081-我要向高山舉目我要向高山舉目,我的心哪,應當穩固,來啊,我的幫助,求禰庇護,使我堅定站住;我要在座前俯伏,像個孩子安息安撫,仰望禰的恩典溫柔眷顧,所有懼怕驅除。
  • 周日空中崇拜丨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詩篇第121篇「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我們來看第121篇,這是一個朝聖之旅的開始,而這個朝聖之旅第一句話就問到,「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這個山,英文當然把它翻成mountains,可是各位注意到,大部分的英文譯本mountain一定有加s,或者叫the hills,h-i-l-l加一個s,它是複數的,代表有很多很多的險阻,有很多很多的危險,有很多很多難爬上去的那些困難在前面。那麼,我的幫助到底要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 耶和華是我們的保護
    1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2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3他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4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5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6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7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他要保護你的性命。8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 我們從何而來?神創論?進化論?從石頭裡蹦出來?
    我們從何而來,這似乎是人類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世界上各地的神話、宗教,都盛傳著人是由神創造的傳說。直到1838年查爾斯.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進化論才慢慢進入人類的視野。之後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基因的概念,更為進化論增加了說服性。
  • 旅遊維權|「我們希望消費者去起訴我們」去哪兒網底氣從何而來?
    節目播出兩期後,最近幾天,又有不少聽友陸續向欄目組反映去哪兒網平臺退票難問題。江蘇的陳先生表示,他的情況和節目中的趙女士類似,去哪兒網一直推脫不給退票。陳先生甚至找過北京的消費者協會,最終均協調無果,最後還是說航空公司不給退。
  • 百匠訣:戴橄欖核雕手串《達摩》對我們有何幫助
    了解更多文玩手串知識,▲可以點擊關注我們戴橄欖核雕手串《達摩》對我們有何幫助?小火爐作品《盤龍達摩》相信很多核友經常聽說達摩的這個題材,卻不是很了解,不明白達摩的故事和寓意,今天百匠訣娜姐就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戴橄欖核雕手串《達摩》對我們有何幫助,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寓意
  • 牧者靈修丨詩篇:向神舉目仰望
    聖經學者取的主題是,求主憐憫;我取的主題是,向神舉目仰望。第一點是仰望的對象,第二點是仰望的例證,第三點是仰望的目的。仰望的對象是1節,「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禰舉目」。第2節的最後,他說:「直到禰憐憫我們。」我們要仰望禰。他連著提了三次仰望:僕人仰望,使女仰望,我們也要仰望。1節,「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禰舉目」。所以,我把題目就取為,向神舉目仰望。
  • 風俗文化又是從何而來,讓我們細細品味
    其實重陽節還有很多的含義,就是我們現在人很多,都已經不清楚了,今天主要給大家說一說重陽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源的,而我們關於這個節日的一些風俗文化,又是從何而來?而讓我們能夠提起興趣的,想必都是那些能夠放一些假期的節日,我們可以通過假期來休息一下。雖然現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人的情感卻是永遠不變的。
  • 和頤酒店女生遇襲,我們的不安全感從何而來?
    災難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這種感同身受的不安全感究竟從何而來?「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你的不安全感從何而來。「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監控視頻中女生被陌生男子強硬拖走,即便女生奮力呼救與反抗,但旁人卻沒有及時阻止。幸運的是,女生最後得以脫險。
  • 對《耶穌不曾要求我們「愛人如己」?》一文回應丨我們的愛從何而來?
    我想,誡命是要引導我們思考何為愛人如己,遵行而在於其次,因為我們不可能可以完全遵守誡命。假如我們明白愛為何物,還用遵守誡命嗎?還用得著在誡命約束之下去愛人嗎?愛乃自由而發,一個有愛的人由愛心發出,所做的一切就都成全了律法,就像耶穌。可是如果沒有愛心,只做一些模仿的愛人付出的舉動,上帝就滿意了嗎,那不是和無生命的機器差不多!所以,只有沒有愛心的我們才需要誡命的指引和約束。
  • 宮崎駿龍貓意有所指,狹山事件片中有所昭示?龍貓的創作從何而來
    這部影片也製作了重製版登陸了國內院線,很多觀眾都在社交平臺上喊話:「我們欠宮老的電影票終於可以還了」為《龍貓》的院線票房添磚加瓦。整部影片最經典的一個場景就是姐姐背著妹妹在公交站臺等待著還未歸家的父親,而這時的龍貓舉著遮住半身的巨大荷葉充當雨傘,陪伴著在黑暗中感到孤單的姐姐玩起了遊戲,直到父親的巴士到站。
  • 霍金談宇宙起源:我們從何而來,人類正接近答案
    這個創世紀的神話,和其它許多神話一樣,試圖回答我們大家都想詰問的問題:為何我們在此?我們從何而來?一般的答案是,人類的起源是發生在比較近期的事。人類正在知識上和技術上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樣,它不可能存在那麼久,否則的話,它應該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一點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應該很清楚了。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這就提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哲學問題——我們從何而來?電影中探討的第二個哲學問題是,是什麼讓人類成為人類?通過哈爾的自我意識,這部電影想知道人格的界限在哪裡。當哈爾的功能受到質疑時,他會表現出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當他密謀反對船員時,他會表現出一種個人代理的感覺。當戴夫要把他關起來時,他會感到痛苦和恐懼。
  • 《遊學記》第1課 山巔之思:世界從何而來?
    《遊學記》第1課山巔之思:世界從何而來?作者:周穎我是在湖南南部的資興礦務局長大的,所住的東邊山連山,山套山,最高的山峰被稱為東風嶺。那時從小就有一個願望,要登上東風嶺,一覽眾山小。因為在這裡我們也許能夠更好地體會當初洪荒時代先民們所處的環境,體會他們當初會怎樣去思考大自然、思考自身的。「世界從何而來?我是誰?」這兩個問題是作為人類的先民一定會遇到的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也是一切哲學的起源,追尋著兩個問題的答案的過程,就是人類哲學思想發展的過程。
  • 佛牌為什麼能幫助我們?
    在這期的文章裡,我幫廣大朋友進行詳細解答,希望幫助更多的朋友更好的了解佛牌。製作的師父通過不斷的誦經將自己的福報與祝願通過念經加持的形式注入佛牌中,以此形式來幫助佩戴者化險為夷,平安順利,增進我們的信心,而這樣的善念會影響到更多的人去傳播正能量,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達成心願,實現目標。
  • 【講章】幫助者
    ,每個成功者的身後都需要幫助者,神是人最大的幫助者,神也給我們每人預備幫助者,我們就來看《幫助者》。 四.神幫助我們 神是我們最大的幫助者,「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耽延(詩40:17)!」我們看神如何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