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客機:因華而不實而被淘汰的超音速商業飛行

2021-02-15 冷炮歷史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歷史上的超音速商業飛行?


上圖是20世紀70年代的標誌性攝影作品。一架緩緩升空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用那微微下垂的鼻部、現代感十足的銀色塗裝和拉風的三角翼外形,成為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標誌。

協和客機在70年代 被宣傳為步入未來的技術結晶

其實,協和客機並非是大眾航空的代表機型。相反,它完全是充滿貴族情調的高級航班服務。從進入候機室到整個航班旅程結束,都堪稱高檔豪華。當飛機以超音速在20000米高空前進,你可以享受到極品的俄羅斯魚子醬、香檳和瑞士奶酪。連飛機上的空乘,都是航空公司精選出的最優秀人員。

緊張工作中的協和客機生產線


從技術角度來看,協和客機也使用了各種在當時看來屬於前沿的科技。比如同樣是在60-70年代,許多超音速戰鬥機就會採用類似協和的三角梯形機翼。這被認為是符合流線型設計,並幫助人類不斷拔高飛行速度的必由之路。為了提供強大的動力,選用的4臺奧林巴斯發動機,也和皇家空軍的火神式轟炸機是同款。所有發動機的進氣道坡度系統,都有專門設計的計算機控制。為了保證駕駛員視野,還專門設計下垂式機鼻以及當時在普通客機上還沒有使用的碳纖維線控系統。

協和客機的發動機 之前被運用於火神轟炸機

通過這種罕見的超音速商業飛行,協和客機成功將飛躍大西洋的時間縮減一半。其2.02馬赫的巡航飛行速度,也是普通亞音速客機速度的兩倍。更妙的是,由於普通客機幾乎不在17000米高度上做巡航飛行,協和客機便可以獨享18000米以上的飛行空間 ,為規劃航線提供了不少便利。

總而言之,能在20世紀70年代就製造出這樣的商用飛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都是種偉大的飛機。

協和的飛行高度 也高於其他亞音速客機

當人們談及起協和客機的黯然退出,總是會把2000年的法航4509航班空難作為主因。在那次可怕的事故中,飛機輪胎被一塊從DC-10客機身上脫落的金屬碎片刺破。輪胎碎片又撞擊油箱,進而引發客機的墜毀。機上109人全部遇難,還造成4名地勤人員犧牲。

協和客機的主起落架


但正像一位航空愛好者講的那樣:4509航班空難,只是釘死棺材板的最後一根釘子。在空難發生之前,協和客機就已經被認為是前途暗淡。甚至在最初的項目確立時,這個大膽而前衛的設計就已飽受質疑。

只要是超音速飛行 就會帶來巨大的噪聲汙染

首先,協和客機的起降噪聲和突破音障時產生的音爆,都對地面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由於擔心擾民問題,美國航空管理局(FDA)就禁止任何橫越北美大陸的超音速商業飛行。這就直接砍掉了協和客機的最大潛在市場。歐洲人卻始終認為,這是美國人出於貿易保護主義才製造出的無聊藉口。

協和客機的特殊設計 也限制其提升舒適性

其次,協和客機為了實現超音速飛行,不得不在舒適性方面做出妥協。飛機所採用的細長機身設計,導致頭等艙沒有足夠的高度,也沒有讓人舒服的伸腿空間,甚至後傾座椅都無法應用。偏偏在不久之後的80年代初,亞音速客機開始升級內部舒適性。頭等艙普遍採用先進的搖籃座椅,給予客人一定的私密空間。但在機內空間狹窄的協和,想要提升舒適性都困難重重。

80年代 協和客機就在舒適性與效費比方面被擊敗


最後,這種飛機的運營成本讓航空公司都望而卻步。每架協和客機飛行1小時,消耗的燃料就有25629升。如果從倫敦飛往紐約,總消耗數將達到89708升。飛同樣航線的波音747,則總共只消耗燃料59500升燃料。以1972年美元價值計算,運營1架波音707的每小時成本為1800美元, 波音747是3500美元,而運營協和的成本會是每小時3800美元!

石油危機 讓西方世界對燃料價格非常敏感


高昂的成本,必然帶來營銷環境的逐步惡化。由於飛得太貴,在歐洲大陸的短程航線都不會使用協式客。只有橫跨大西洋航線才會獲得一定盈利。但想要勉強達到收支平衡,就必須為單程的跨大西洋旅程支付最少8000美元、平均11000美元的機票錢。對於少數熱衷超音速酷炫的有錢人來說,這當然是無所謂的事情,但對於普通商務旅客而言,這麼貴的機票也是有點下不了手。

協和飛機的高昂機票 讓普通人難以下手

其實,從協和飛機立項開始,就是一個彰顯老歐洲影響力的政治正確選項。飛機的研發、製造和運營,都可以受到本國政府的財政支持。這麼做的最大目的,就是用來和所謂的美國資本主義入侵相抗衡。對於深陷美蘇兩大陣營包圍的歐洲人而言,創新的超音速客機投入使用,多少可以讓自己看上去更靠近未來世界。

由紅旗飛行表演隊伴飛的協和客機

但在石油危機發生後,各航空公司都對燃料成本異常敏感。超音速航班帶來的種種好處,都敵不過對燃料價格上漲的恐慌情緒。如果不是英法兩國政府使用行政手段扭曲了正常支出模式,那麼方案早在70年代就被放棄。雖然類似的手段,在二戰後導致經濟發展的長期疲軟,卻架不住各種美好的許諾和很難真實存在的利誘。

殘酷的事實 註定了協和飛機的暗淡結局

那超音速客機在未來還有市場前景嗎?答案是有的!當今世界,包括阿聯、卡達和其他一些新興國家的土豪,並不在意航空飛行的具體支出,更希望獲得一種頂級的航空旅行體驗。在新的客戶面前,超音速飛行仍舊是很有吸引力的選擇。何況,此類技術早在上世紀就已經在獲得實踐認證。

總有國家會存在大量熱衷豪華消費的無人性土豪,本身又不太在意音爆汙染給居民造成的生活影響。又或是單純為了炫耀自己的航空工業實力,絲毫不在意運營成本與收支平衡間的必然關係。所以,在技術沒有得到重大改進的情況下,超音速客機依然會在歐美之外的地方死灰復燃。如果你一定逼著我問: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我必然明確告訴你:沙烏地阿拉伯!

被擊落兩次的副總理—魯茨科伊小傳


相關焦點

  • 45年前 圖-144超音速客機首次商業飛行 輝煌背後的真相慘不忍睹
    45年前,即1975年12月26日,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機圖-144完成了莫斯科-阿拉木圖的首次商業飛行。毫無疑問,這架美麗的超音速飛機的研製和試飛工作,是蘇聯航空業最高成就之一。然而不幸的是,這個成就只具有純粹的宣傳意義。
  • 「協和」停飛近20年後 全新超音速客機「浮出水面」
    圖:Boom公司超音速客機 來源:Boom官網   法媒稱,「協和」飛機停飛近20年後,繼任者已駛入起飛跑道。  據法國《快報》周刊網站7月18日報導,航空界一直在期待出現「白鳥」(「協和」飛機的綽號)的繼任者。有很多相關項目,不過美國布姆公司的超音速客機項目是進展最快的。
  • 超音速客機時速可達2.2馬赫,從舊金山到中國只需6小時,預計2029年開始商業飛行
    協和號是英法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和蘇聯圖-144同為世界上少數曾投入商業使用的超音速客機。
  • 美國公布最新超音速客機,比協和更先進,北京飛舊金山只需3小時
    據新聞中介紹,這一種飛機仍處於概念階段,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本周三在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會議上提出的這一計劃一經公布,就已經清楚地表明目前世界很可能即將迎來新一輪的超高速飛行的黃金時代。據悉,這一超音速先進客機通體光滑,由兩部噴氣式引擎提供動力,可以搭載40名乘客,並以2.5馬赫(大約每小時3100公裡)的速度飛行。
  • 超音速客機的王者之爭:「協和」號VS圖-144,狹路相逢,結局卻讓人始料未及
    美好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讓這兩位歐洲大佬緊緊地走在了一起:兩國決定共同聯合研發超音速客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1年的苦心研發,1967年12月11日,第一架超音速客機應運而生(正式試飛在1969年),它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Concorde」——「協和」號客機。
  • 倫敦到紐約有多遠,客機三個小時抵達可能嗎?「協和」了解一下
    在民航領域有兩種該類型飛機,一種是英國和法國合力研發製造的協和飛機,另一種則是蘇聯所製造的圖-144。兩款飛機幾乎都同時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而這兩款飛機當中要屬協和飛機商業模式發展順暢。
  • 北京日報:超音速客機捲土重來?
    客機其實完全有理由飛得更快。早在1947年,人類就已經把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提高到了音速以上,但超音速飛行的技術在很長時間裡局限在軍事航空領域。在噴氣式推進技術應用於民用飛機後,飛行速度已經幾乎實現翻番,短期內超音速飛行的需求並不明顯。直到上世紀70年代,在民航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英法美蘇等國家才開始嚴肅地考慮超音速客機問題。
  • 協和後繼有人!維珍銀河加入賽道,超音速客機有望重現昔日輝煌?
    採用向後傾斜的機翼可以延緩或消除音障現象的出現,減少飛行阻力。後來的亞音速和超音速飛機大都採用有向後傾斜角度的後掠翼、三角翼或梯形機翼。超音速飛行會使得飛機摩擦生熱,和機外環境形成溫差。協和飛機超音速飛行期間,由於熱脹冷縮,機身會膨脹延長達300毫米,飛行工程師的儀錶板與客艙隔板間的距離會在飛行途中增加並形成一條縫隙。
  • 飛行 超音速飛機飛行速度是多少?
    超音速飛機飛行速度是多少?   天專家做客央視解析超音速飛機已超地球自轉速度   本報訊(記者周繼堅)超音速飛機的飛行速度超過了地球自轉速度,而乘高超音速飛機,北京飛澳大利亞的11小時時間將被縮短成67分鐘。
  • 美國超音速飛機製造商Boom正在研發更廉價的超音速客機Overture
    Boom正在研發更廉價的超音速客機——Overture。這款飛機據說可容納55名乘客,全商務艙設計,最高時速可達2716千米(2.2馬赫),乘坐超音速飛機從倫敦到紐約只需3個小時。單程定價與當前客機商務艙價格相當。
  • Boom Supersonic的XB-1測試飛機有望開啟超音速商業飛行新紀元
    據外媒報導,17年前,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Concorde)最後一次降落。這是一個工程壯舉,但它從未盈利。那麼,旨在建造經濟上可行的超音速客機的創企Boom Supersonic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呢?
  • 總師承認國產超音速大飛機上馬,外形或超乎想像
    我們知道,冷戰時期的歐洲"協和"式與蘇聯的圖-144,是人類歷史上唯二投入商業運行的超音速客機,但二者的服役經歷都算不上很成功。只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各國社會民生水平,超音速客機的概念顯得有些超前了,或者說是華而不實,這才使得上述兩款超音速客機的"服役經歷"都只是曇花一現。 而今,隨著航空工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新型航空發動機、飛控系統和更多種類氣動布局的出現,超音速客機原有的種種問題與矛盾,似乎也不再無解的。
  • 美國公布最新超音速客機,比協和更先進,北京飛舊金山只需3小時
    據新聞中介紹,這一種飛機仍處於概念階段,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本周三在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會議上提出的這一計劃一經公布,就已經清楚地表明目前世界很可能即將迎來新一輪的超高速飛行的黃金時代。據悉,這一超音速先進客機通體光滑,由兩部噴氣式引擎提供動力,可以搭載40名乘客,並以2.5馬赫(大約每小時3100公裡)的速度飛行。
  • 超音速飛行那些事——序,越飛越慢的現代航空
    01未及預期的協和協和這類的超音速客機在許多航空製造商和航司眼裡是未來飛行的趨勢協和立項的時候,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訂單,從美國的泛美到中國的CAAC都曾有過它的訂單。波音把747的駕駛艙放在2層就是讓它能成為貨機,給超音速客機讓路。雖然協和的座艙和現代的經濟艙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但仍被視為「奢華的體驗」。但隨著油價的上漲,人們擔心音爆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影響,航司們開始一個接著一個得扔掉自己的協和訂單。到了上世紀70年代,幾乎所有航司都扔掉了協和訂單,除了負責製造的英法兩國。
  • 協和客機的悲劇與沉沒成本(上)|經濟心理學(第7期)
    各大飛機製造公司就開始思考,能不能把超音速技術應用到民用航空領域呢?這個市場顯然更大,更有潛力。所以,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家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用於研製超音速商業客機。英國在這方面的動作非常快。1956年,英國政府就成立了超音速運輸飛機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聯合了皇家飛機研究院和布里斯托飛機公司共同開展研究。
  • 科技日曆 | 協和式超音速客機首飛成功 巴黎到紐約僅需3.5小時
    最多可搭載128人飛行,從巴黎到紐約的飛行時間僅需3.5小時,相比之下,其他普通客機的飛行時間需要8小時。因此,協和與波音747、阿波羅登月被稱作1969年人類三大奇蹟。當然,協和號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超音速客機。1968年12月31日,前蘇聯研製的圖144成功首飛,搶到了全球第一的寶座。
  • 淚奔,協和客機最後一次從紐約甘迺迪機場起飛盤旋良久不願離去
    飛機能夠在15000米的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從巴黎飛到紐約只需約3小時20分鐘,比普通民航客機節省超過一半時間,所以雖然票價昂貴但仍然深受商務旅客的歡迎。1996年2月7日,協和式飛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59秒,創下了航班飛行的最快紀錄。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商用超音速客機,協和式飛機開創了商業運輸的新天地。
  • 知否|要減排還要低噪聲,超音速客機離我們又遠了
    上世紀70年代,客機飛行速度超過音速的夢想催生了協和飛機(Concorde),但不到30年後,人們卻陷入了為了謀利而扼殺協和飛機的噩夢。在競相打造該標誌性飛機的繼任者的過程中,公司們可能會發現,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和經濟成本,而是這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所造成的巨大碳排放量——主流的飛機和發動機製造商們表示,電動客機可能很快就能實現。
  •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有超音速客機!
    「協和」超音速飛機(Concorde)是一款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最大巡航速度為2.04馬赫,海平面爬升率25.4米/秒,最大載重時、航程5110千米,起飛距離3410米,著陸距離2220米。
  • 夢回超音速_三聯生活周刊
    英法聯合研製的著名超音速客機「協和」雖然也能持續超音速飛行,但高昂的成本使其長期局限於小規模高端市場,同時因為噪音問題在航線和機場方面受到諸多限制。現有的民航飛機無一例外地採用亞音速飛行。就在3年前的2002年7月14日,日本在伍麥拉試驗場進行了首次超音速客機模型試驗。因為過早與助推火箭分離,模型升空13秒就轟然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