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湖南省滋賀縣結好35周年慶典活動在長沙開幕。 劉著之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13日電(劉著之 黃禮)11月12日,約200名日本滋賀縣各界人士到訪長沙,出席湖南省與滋賀縣結好35周年慶典。與會者一致表示,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將致力於把兩地友好交往的經驗打造成兩國地方交流合作的範本。
1983年3月25日,湖南省與日本滋賀縣正式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35年間,雙方在經貿、環保、文化、教育、旅遊、體育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慶典活動上,雙方籤訂了系列交流合作協議,以平和堂(中國)有限公司為主的日本滋賀縣各界向湖南省贈送1000萬日元教育扶貧基金。
湘滋友好代表在長沙松雅湖國際友誼林植樹。 黃汝琳 攝
以「湖」為媒 友誼走過35載
滋賀縣位於日本列島中部,是連接日本東西的走廊和連接太平洋與日本海的通道。位於該縣境內的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與富士山一樣被視為日本的象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琵琶湖水患泛濫、汙染嚴重。經過堅持不懈的治理,該湖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其治水經驗也因此被廣泛借鑑。
20世紀80年代初,滋賀縣一家企業的負責人細谷卓爾赴湘採購,發現當時洞庭湖面臨的種種弊病與琵琶湖曾經的「傷痛」如出一轍。於是,他向滋賀縣政府提出「與湖南交朋友」的建議,開啟了兩省縣35年「熱戀」的大門。
結好期間,兩地互派研修生200餘人;開展系列水資源保護和科技合作項目;「小淵基金」無償援助4000多萬日元在湘造林400多公頃;滋賀縣企業平和堂成為湖南首家外資商貿企業;不定期開展青少年足球、音樂等友誼賽,每五年舉行紀念結好慶典……友好交流覆蓋經貿、環保、文教、衛生、體育、旅遊、青少年等各領域。
交往「升級」 煥發更大活力
在友好省縣關係的框架下,湖南省的常德市、衡陽市、湘潭市分別與滋賀縣東近江市、慄東市、彥根市結為友城。活動期間舉辦了湘滋結好35周年友城市長論壇,上述城市的市長有如「老朋友」見面,熱情地分享了歷年來友城交往的具體項目和經驗。
當天,張家界市與甲賀市籤署了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的協議書,成為續寫湘滋友誼、擴大合作交往的新生力量。湖南省與滋賀縣共同籤署友好交流備忘錄,以及《湖南省與滋賀縣就將湖泊可持續管理提升為世界水資源中心議題合作備忘錄》。以平和堂(中國)有限公司為主的滋賀縣各界向湖南省捐贈教育扶貧基金。
「35年的時間裡,雙方培養起了深厚的友誼。我們要繼承這一傳統和財富,推動滋賀與湖南的友好交往模式走向世界。」第三次造訪湖南省的滋賀縣知事三日月大造對該省近年來的發展速度表示驚訝。他呼籲更多層面的地方政府和人士參與到這項友好事業中,實現民眾、企業與政府的「三贏」。
「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地的紐帶關係,這種友好合作在50乃至100年後仍然持續是我的願望。」滋賀縣議長川島隆二認為,年輕人是未來繼續推動兩地友好事業的希望。在湘期間,他將與部分當地中學生會面,並在湖南農業大學演講。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農,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出席活動。據悉,湘滋結好35周年慶典還包含藝術展、洞庭湖-琵琶湖水生態可持續發展對話會等系列議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