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與日本友好交往30餘載:兩湖見證 深情厚誼

2020-12-12 華聲在線

以湖為「媒」,以湖為友,湖南與日本友好交往30餘載——

兩湖見證 深情厚誼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黃禮

11月的長沙寒意漸起,但率團來湘出席「湘滋結好35周年慶典」的日本滋賀縣知事三日月大造卻感暖意融融:

「35年前,我們以湖水為紐帶,牽手成為朋友;35年來,彼此相知相許,結下了深厚友誼;願這份友誼源遠流長,持續造福兩地人民。」

湖南的「母親湖」洞庭湖與日本的「生命之湖」琵琶湖,共同見證了湖南與日本滋賀30餘載的友好交往。這份因湖結緣的深厚友情,仍在延續。

以湖為「媒」,開啟湖南與日本友好交往新篇章

中國湖南省有湖,名曰洞庭: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容納四水,吞吐長江。日本滋賀縣有湖,形似琵琶:靜如平鏡,動若落珠,田園相依,市町相擁。同樣擁有一方黃金水域的湖南、滋賀兩省縣,成為了相伴走過30餘載的「老友」。

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家名為滋賀貿易的日本企業在洞庭湖周邊地區採購薴麻做原材料。企業負責人細谷卓爾參觀了湖南的「瀟湘八景」後,發現與家鄉琵琶湖的「近江八景」有共通之處。於是,細谷卓爾向滋賀縣政府部門提出「與湖南交朋友」的建議。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穿針引線下,湖南外事部門積極推動,1981年下半年,湖南省與滋賀縣開始「談戀愛」。

「談戀愛」期間,兩省縣的人員往來十分密切。湖南派出22名研修生赴日本研修學習,滋賀縣的政界、經濟界和日中民間友好團體等也經常來湖南參觀訪問。

走動得越頻繁,了解得越深入。

滋賀這片土地跟湖南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同樣是內陸省份,交通便利,通江達海,貫通南北;同樣有著悠久璀璨的歷史文明,人才輩出;同樣有著雄厚的農業基礎、崛起的工業和服務業……

最重要的是,作為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汙染嚴重,經綜合治理水質明顯改善。而滋賀縣在琵琶湖的治理過程中,總結出的關於公民環保教育、汙染治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湖南學習借鑑。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溝通和對接,1983年3月,雙方正式籤署締結友好關係議定書。

因為雙方「聯姻」是以湖為「媒」,日方便別出心裁地將籤字儀式安排在了琵琶湖中一艘名叫「密西根」號的遊覽船上。3月25日,雙方籤署締結友好關係議定書,開啟了兩省縣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以湖為友,水資源保護利用領域找到「共同語言」

以湖為友,兩省縣在水資源的研究與利用和環保領域有著許多「共同語言」。

作為全球水生態治理的範本,日本在治理琵琶湖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的綜合治理措施,如在上遊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遊疏浚河道,減少汙染;下遊重點節約用水;湖周圍加強水質檢測,防止環境汙染,治山、治水與造林相結合,讓湖泊得以休養生息。尤其在汙水治理方面,早在1972年,滋賀縣就制定了琵琶湖綜合開發計劃,全縣409個村落也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實現農業灌溉排水的循環利用。

這些經驗都是湖南「取經」的樣本。2013年湘滋兩省縣結好30周年之時,湖南與日本籤署了「湖南省和滋賀縣環保領域合作協議書」,相關部門籤署兩省縣汙水處理領域技術合作備忘錄。2015年,湖南與滋賀籤訂友好交流與水環境領域產業振興的合作備忘錄。亞歐水資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提出,將洞庭湖區生態村鎮及環保農業的相關技術作為中日合作的項目內容,得到了滋賀縣方面的積極響應。

2015年4月,滋賀縣琵琶湖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副中心長青木幸一等6名環保型農業、水土保持、魚類、農村規劃領域日本專家造訪湖南,中日專家一同深入湖區,為洞庭湖治理「把脈問診」。

雨水用來灌溉、衝廁所,生活汙水就地生態處理,利用無人機、無人船監測水質……如今,借鑑日本專家開出的治湖「藥方」,我省已在嶽陽、益陽和常德等地選擇了3個示範點,分別進行就地淨化農田面源汙染、雨水綜合資源化利用、湖區精準農業的試點工作。項目示範點——沅江三眼塘村在全村集中居住工程的規劃設計初期階段引入生態村鎮概念,將日本的生態村鎮建設技術吸收、消化、再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以湖為橋,友誼的種子遍地開花結果

35年裡,湘滋高層互訪不斷,民間往來日益頻繁。洞庭湖邊、琵琶湖畔,友誼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1988年,湖南省與日本滋賀縣結好5周年之際,經雙方商定,兩省縣深化研修生互派工作。迄今為止,滋賀縣共接收我省技術研修生200餘人,涉及機械、醫療衛生、環保、農林、旅遊、IT等多個領域。同樣,20餘名來自滋賀的研修生在湖南潛心研學。

1998年,滋賀縣平和堂株式會社投資的湖南平和堂商場正式開業,入湘20年逐漸成長為湖南人民最喜歡的百貨商場之一,也是湖南和滋賀友好交往的結晶。

2003年至2008年間,湖南與滋賀共同實施了「小淵基金」——「吉首市峒河生態造林示範工程」項目。該項目共申請小淵基金無償援助約4000萬日元,造林面積達400多公頃。

在今年的湘滋結好35周年慶典開幕式上,雙方共同籤署了《湖南省與滋賀縣友好交流備忘錄》,明確將推動經貿、科技、教育、文化、旅遊、環保等多領域交流。

湖南不僅與滋賀「甜蜜交往」,也吸引了其他日本「小夥伴」與湖南交朋友。從1982年起,湖南已與日本締結了11對友好城市關係。其中,湖南省先後於1983年與滋賀縣、2011年與德島縣結為省級友好城市關係,此外,還有長沙市與鹿兒島市、嶽陽市與沼津市、湘潭市與彥根市、常德市與東近江市等9對市(縣)級友好城市關係。滋賀縣日中友好協會等一批促進兩省縣交往的民間團體也相繼成立,民間交往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多年來,花鼓戲、武術、民族舞等「湖南元素」也一次次跨越友誼之橋,讓更多日本人感受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

一次次牽手,讓彼此的心越靠越近。2017年,湖南對日本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7.8億美元,同比增長38.13%。同時,湘企積極赴日投資,截至今年9月,共有12家湘企在日本開展境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貿易等領域。

農業、科技、經濟、教育、文化……湘滋結好35周年是一個新起點,相信未來,湖南與滋賀、與日本將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湖南與日本滋賀以「湖」為媒友好交往32周年
    )  紅網長沙8月1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廖潔 黎鑫 鄭濤 戴科 見習記者 陳美淇 通訊員 鄧高紅 黃禮) 8月10日至12日,滋賀縣知事三日月大造、縣議會議長西村久子率團訪問湖南。1983年湖南省與滋賀縣因洞庭湖與琵琶湖「兩湖」交流而結緣,籤訂友好省縣關係協定。
  • 青島友好城市共植國際友誼林 將成青島與國際友城深情厚誼永久見證
    半島記者 李曉哲10月17日上午,作為青島國際友城工作40周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李滄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青島友好城市共植國際友誼林」活動在李滄區綠城中心公園舉行。來自柬埔寨、塞席爾、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紐西蘭、美國、挪威、烏拉圭、喬治亞等國家的14個青島國際友城的市長及代表出席活動。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市人大副主任劉聖珍、市政協副主席劉贊松與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長郭宗朗、塞席爾維多利亞市市長大衛·安德烈、韓國群山市副市長尹浵旭、日本下關市副市長芳田直樹、德國曼海姆市議員安德烈亞·薩費琳等中外嘉賓共同種植友誼之樹,現場歡聲笑語、氣氛熱烈。
  • 湖南省與日本滋賀縣各界共慶友好交往35周年
    劉著之 攝中新網長沙11月13日電(劉著之 黃禮)11月12日,約200名日本滋賀縣各界人士到訪長沙,出席湖南省與滋賀縣結好35周年慶典。與會者一致表示,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將致力於把兩地友好交往的經驗打造成兩國地方交流合作的範本。1983年3月25日,湖南省與日本滋賀縣正式締結為國際友好城市。
  • 中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30周年:打開交流之窗 共譜友好之歌
    與此同步,中山對外友好交往也不斷擴大。1989 年7月,中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中山友協」)應運而生,代表中山人民與世界各地廣交深交朋友,秉持開放自信的姿態,積極拓寬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友好交流渠道。《論語》曰:「三十而立。」今年恰逢中山友協成立30周年。
  • 中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30周年:打開交流之窗 共譜友好之歌
    與此同步,中山對外友好交往也不斷擴大。1989 年7月,中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中山友協」)應運而生,代表中山人民與世界各地廣交深交朋友,秉持開放自信的姿態,積極拓寬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友好交流渠道。《論語》曰:「三十而立。」今年恰逢中山友協成立30周年。
  • 湖北與日本關西建立長期友好交往與合作機制
    日本關西友好周」系列活動在武漢舉行。湖北省省長李鴻忠與日本關西廣域機構會長秋山喜九共同籤署發表了《中國湖北日本關西廣友好周共同宣言》,以建立長期友好交往與合作機制。  據介紹,本次「日本關西周」活動,以紀念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締結30周年為契機,以進一步擴大湖北省與日本關西地區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增進雙邊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為主要目的。
  • 日本佐賀縣國際課課長松村美由紀:20多年的友好交往,讓貴州與佐賀...
    3月24日,中國貴州省向友好交流地日本佐賀縣捐贈了2萬5千隻醫用外科口罩、6千隻醫用N95口罩,以及1萬雙醫用一次性手套。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佐賀縣地域交流部國際課長松村美由紀感慨地說。   日本《西日本新聞》對貴州向佐賀縣捐贈醫療物資報導截圖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佐賀縣積極支援貴州疫情防控工作,先後向貴州省捐贈了2萬餘只口罩等急需物資。
  • 日本佐賀縣國際課課長松村美由紀:20多年的友好交往,讓貴州與佐賀...
    3月24日,中國貴州省向友好交流地日本佐賀縣捐贈了2萬5千隻醫用外科口罩、6千隻醫用N95口罩,以及1萬雙醫用一次性手套。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佐賀縣地域交流部國際課長松村美由紀感慨地說。   日本《西日本新聞》對貴州向佐賀縣捐贈醫療物資報導截圖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佐賀縣積極支援貴州疫情防控工作,先後向貴州省捐贈了2萬餘只口罩等急需物資。
  • 中山市友好代表團到訪日本荒尾市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中山外事僑務網消息,10月2-3日,由中山市政協副主席李武彪率領的中山市友好代表團一行到訪孫中山生前至交宮崎滔天故鄉——日本荒尾市,受到荒尾市市長前畑淳治、副市長山下慶一郎、教育長丸山秀人等的熱情接待,雙方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並在加強教師互訪、青少年學生文化交流等領域達成共識。
  • 洞庭湖琵琶湖共見證 湖南與日滋賀結好25周年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30周年,也是我省與日本滋賀縣結好25周年。3月26日,來湘交流的日本滋賀縣日野少年少女合唱團成員與長沙市第十一中學學生一起,在省森林植物園栽種友誼樹。日本滋賀縣有湖,形似琵琶:靜如平鏡,動若落珠,田園相依,市町相擁。同樣擁有一方黃金水域的湖南、滋賀兩省縣,於1983年3月締結友好省縣關係。從此,兩省縣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10月29日,日本滋賀縣嘉田知事、上野議長來湘出席湘滋結好25周年慶典系列活動。在洞庭湖與琵琶湖的見證下,兩省縣人民將繼續書寫傳統友誼的新篇章。
  • 荊州兩湖市場儲備30萬餘噸糧油蔬果保供春節
    日前,兩湖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集散功能,廣闢貨源,已儲備糧油蔬果等各種農副產品30餘萬噸。隨著春節臨近,兩湖市場呈現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滿載著蘋果、香蕉、大米和乾貨的車輛川流不息,提前來打年貨的市民以及周邊縣市的商販絡繹不絕。
  • 中非政黨友好交往故事之一:跨越萬水千山的中坦情誼
    中坦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兩國傳統友誼由毛澤東主席、尼雷爾總統等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親手締造和培育。坦國父尼雷爾一生訪華10餘次,與中國結下了深情厚誼。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任國家主席後首訪非洲,就將坦尚尼亞作為首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中坦關係的高度重視,開啟了中坦友好新篇章。
  • 探訪「邘新社親」:兩村何以友好交往500餘年?
    邘新兩村何以友好交往500餘年?近日,記者一行赴當地進行了探訪。「友誼紀念碑、民族大團結雕塑、友誼之樹白皮松,村中的文化廣場一次次見證了邘新兩村的深情厚誼。」邘邰村黨委書記曹海波介紹,不僅如此,邘邰村還投資15萬元建起一條70米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長廊」,展示著詳實的「邘新社親」歷史文化。邘邰村村民說,每逢春節,邘新兩村的書畫高手都會共同為村民免費書寫春聯。
  • 同日本皇室的友好交往(外交官親歷)
    同日本皇室的友好交往(外交官親歷) ,實現了中日兩國兩千年交往史上的日本天皇首次訪華。在這前後,我作為駐日大使同日本皇室保持較多的友好交往。  天皇統治在日本有悠久歷史,天皇在戰前曾被捧為「神的化身」,有「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權力,但戰後,按「新憲法」規定,天皇無權過問政治,只參加有關國事的禮賓和儀典活動,是「日本國的象徵,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儘管天皇地位發生重大變化,但由於歷史傳統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天皇在日本國民特別是上層社會和中老年層中仍擁有相當影響。
  • 紀念中山市與日本守口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30周年活動舉行
    &nbsp&nbsp&nbsp&nbsp紅色幕布拉開,兩座城市友好交往30年的情景在光影間一幕幕再現;一棵鳳凰木栽下,城市間的友誼將隨之綿延、長青。今年是中山市與日本守口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30周年。
  • 【開放崛起新湖南·湖南國際友城篇】長沙-鹿兒島:歷史之城「結緣...
    編者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在北京舉行,湖南一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方政府結為友好城市關係。目前,湖南正式締結國際友城關係77對,未來將把友城建設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相結合。5月15日,紅網推出「開放崛起新湖南·湖南國際友城篇」系列報導,講述湖南的友城「朋友圈」以及紅網記者走過的國際友城。
  • 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日本與福建友好交往淵源深厚
    3月4日,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交流團受邀到訪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受到石塚英樹總領事歡迎。 鄭松波供圖 攝中新網福建福清3月5日電 (鄭松波)「日本與福建的友好交往淵源深厚。日本駐廣州總領事石塚英樹4日在其官邸對來訪的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長林文清一行如是說。當天,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交流團受邀到訪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雙方進行友好座談交流,共話中日文化友好交流歷史。唐代,日本空海大師、圓珍大師從日本出發,隨遣唐使船在福建登陸,後落腳福州開元寺學法。
  • 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締結友好城市35周年側記
    光陰如梭,自1982年10月30日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正式締結友好城市以來,兩座城市已牽手「結緣」整整35年。  在長沙的曉園公園,矗立著鹿兒島市贈送的「友好和平」青銅群像。在鹿兒島市的天保山公園,有著長沙仿照愛晚亭捐建的「共月亭」。無聲卻有情,它們成為兩市友好交往、市民淳厚友誼的深刻見證。
  • ——甘肅省與日本秋田縣締結友好省縣37年紀實
    在蘭州,有秋田會館,也有秋田友誼亭;在秋田縣,有甘肅友誼亭……  自1982年8月甘肅省與日本秋田縣正式締結友好省縣以來,已牽手走過整整37年。37年來,它們無聲卻有情,成為甘肅省與秋田縣友好交往、友誼淳厚的深刻見證;37年來,甘肅省與秋田縣友好關係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中日兩國地方政府交流的典範。
  • 1983年「聯姻」滋賀:湖南有了第一對省級友好城市
    >【事件】1983年3月24日,以時任省長孫國治為團長、時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萬達為副團長的湖南省友好代表團一行7人,應邀赴日本滋賀縣參加兩省縣締結友好關係籤字儀式。期間,兩省縣正式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和日本國滋賀縣締結友好關係議定書》。湖南省與滋賀縣的友好關係,是湖南省級第一對友好城市關係。締結友好關係後,兩省縣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藥、環保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