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旅行中最美的風景不是駐足在原地欣賞,
而是一直在路上。
雖然飛機和高鐵因為其方便快捷漸漸成為了很多人選擇的出行方式,但火車卻是一種慢生活的回歸,一種可以在靜靜的車廂裡享受獨樂樂或者眾樂樂的心情。
旅行途中,搖搖晃晃的經過每一個城市、每一片樹林、每一座大山,都能把人們從焦慮中解脫出來。
在即將迎來的8天國慶小長假,或許這些軌道線路,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出行靈感。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2
嘉陽小火車
「國寶」級蒸汽列車
況且況且 翻山越嶺
-
嘉陽小火車,是運行在四川南部的小縣城——犍為縣城西20公裡處的一條只有19.84千米的窄軌鐵路上的「老爺火車」,它被稱為有「工業革命的活化石」「工業革命的絕版景觀」,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
這輛蒸汽火車的軌道距離僅762毫米,比國家標準列車的軌距少了近一半,鐵路全線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個小時,每節列車只能坐20個人。
由於小火車鐵路所在的芭溝鎮地處地勢陡峭的山區,加上沒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鐵路1959年建成通車至今45年來,就一直是這裡村民運送生產生活物資的主要交通工具。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小火車的客運量累計已超過1100萬人次。
「況且況且」—— 每到春天,蒸汽小火車一路駛過繁花似海的菜子壩、觀賞視角極佳的C形彎,帶著大家穿梭在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之間,像極了偶像劇中的場景。窄軌的小火車,看上去就像一個碩大的玩具,分分鐘讓你回憶童年。
小火車機頭裡有司機和司爐2個工作人員,司機負責手動開車、司爐負責鏟煤架煤,火車來回一趟需要燒1噸多的煤炭,全靠司爐師傅一鏟一鏟的往鍋爐裡加煤,全手工操作的匠人精神,真是不得不佩服啊。
列車的終點芭溝站便是依山而建的芭蕉溝工業古鎮,這個隱藏在山谷之中的小鎮,見證了嘉陽煤礦曾經的輝煌,而英式風格的生活住宅、蘇式居民建築群落與川西南的小青瓦建築包容並存。
這座小鎮與這趟列車一樣,蘊藏著無限歷史的光芒,卻又低調的隱藏。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86998B; --tt-darkmode-color: 4
5633慢火車
大涼山深處的「綠皮公交」
「校車」 「公交」
-
在四川大涼山,有這麼一趟綠皮火車火車,成為了當地群眾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就是從普雄往返攀枝花的5633/5634次列車。
這趟車沒有空調、沒有餐車、沒有臥鋪,是目前四川境內最後的慢火車之一,自1970年7月成昆鐵路開通後,已經運營了半個世紀。
全程353公裡,共停靠26個站,票價最高25.5元、最低2元,雖然列車覆蓋的裡程不遠,票價也不高,但它儼然已經成為周邊群眾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了。
每到周末,這趟慢車就會成為涼山州最大的「校車」,搭乘著超過600名學生,在學校和家之間往返。這趟列車,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而它,也不僅僅充當了「校車」的作用。
每當城裡趕集時,沿途的居民們就會馱著土豆、背著農作物趕上這趟列車,進城趕集。由於這裡深處大山、交通不便,鐵路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的交通工具。
47年間,它更像是人們的綠皮公交,速度沒變,價格依舊,它不是風馳電掣將旅客運往遙遠的他鄉,而是將方圓百裡的一個個村莊如念珠般串起來,它代表著希望,也代表著美好。
//
一段有意義的火車旅行,比什麼都奢侈。
列車上可以感受喧囂,也可以感受寧靜,它有生活的百態,更有詩和遠方。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收聽每晚7點至8點的《川廣悅生活》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