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草莓味道非常不錯,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都很喜歡。」4月7日上午,在什邡市皂角街道城東村的四季東城農莊的草莓採摘園裡,來自彭州的王先生帶著家人正在採摘草莓,「我家附近也有草莓採摘,但沒有這邊的品種多,這兩年我們經常過來。」王先生說。
城東村位於什邡市東大門,京什東路、德什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屬於典型的川西壩子。近年來,城東村立足區位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創新「新村建設+特色產業+鄉村旅遊」的發展模式,依託四季東城農莊和相鄰孝楠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五色油菜花」,構建集生態農業生產、農業科技展示、生態觀光休閒度假、親子體驗、特色美食等多個產業同頻共振的城郊型現代生態農業主題公園,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日前,2019年四川鄉村振興先進名單正式出爐,城東村榜上有名。
農旅結合擦亮鄉村振興「名片」
「每年春節期間,我們農莊花園裡的鬱金香是最受歡迎的,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園區關閉,我們就把花園裡的鬱金香送給了德陽、什邡的一線醫務人員。」四季東城農莊副總經理吳昭才說。
2013年四季東城農莊落戶城東村,如今建設了觀光採摘、特色美食、休閒運動、親子體驗四大功能區,採取與龍門山帶旅遊產品「組團推廣」、「網際網路+」、「體驗採摘」等多種模式,構建特色化、規模化、可持續化的特色產業,並且以春季花卉觀賞為著力點,連續舉辦六屆「花樣年華」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吸引廣大遊客前來遊玩。短短幾年時間,四季東城農莊已經在什邡市乃至周邊小有名氣,並吸納了當地100餘人就業。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吳昭才沒有氣餒,他已經為農莊下一步發展做好了規劃。「現在的賞花區域比較小,我們計劃再租地150—200畝建設一個主題公園,新的主題公園不僅能賞花,還有花卉繁育以及當地特色農產品和旅遊產品集中展示,預計明年春節就能開園。
另外,我們還將把現有的葡萄酒莊擴產10倍,建一個藝術酒莊,屆時,遊客可以參觀體驗葡萄酒釀造的過程。」吳昭才還有一個身份,即四季東城種植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他告訴記者,為了讓當地貧困戶脫貧增收,四季東城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了貧困戶入資分紅,每年保底最低收益10%,2019年6戶入股的貧困戶分到了6000多元。
三產融合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回想起幾年前回鄉創辦農家樂,今年34歲的什邡人邱大松認為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我大學就是學習旅遊酒店管理的,在成都工作了幾年後,想回鄉創業。」邱大松創辦的這個名為「三合園」的農家樂同樣位於城東村,佔地面積4畝,投資500餘萬元,2019年實現收入800餘萬元,就近解決當地村民務工20餘人,實現務工收入80餘萬元。「受到疫情影響,我們4月1日才復工,目前的接客量不大,但我有信心能儘快恢復,因為村子非常有活力!」邱大松說。
「城東村成立了什邡市富盛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通過租賃、轉包、承包、入股的方式,引導農戶『依法、自願、有償』合理流轉土地承包權,積極培育和引進業主成片開發,大力培育本地業主,把農戶培育成大戶,把大戶培育成專業業主,堅持走大戶經營、業主開發、規模發展的路子,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城東村黨支部書記袁德成介紹,城東村共有耕地2100餘畝,2019年已適度規模流轉1200餘畝,主要種植葡萄、草莓、沃柑等特色水果以及蔬菜種植等,共有專業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12個,職業農民12人,適度規模種植戶12家,其中省級示範合作社1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個,特色餐飲企業30家。
「我們還建立了『街道+村+經營主體』的農產品質量監管制度和農產品隨機抽查制度,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農產品均納入農產品質量追溯監管體系。」袁德成說。
除此之外,按照「政府引導配設施,村民自主建農房,舊房拆除給補助」的原則,城東村有序改善村民住房,不斷完善公共設施,夯實發展的基石。2014年3月,城東村1、5組344套住房作為試點首期啟動,2015年6月底全部交付使用。現已啟動城東村二期聚居點建設,計劃建設住房700餘套,將解決城東村剩餘村民住房問題。目前,該村77戶貧困戶已經全面脫貧。
春意盎然的四月,城東村這個生態宜居的小村莊,處處都能感受到現代休閒農業發展帶來的可喜變化,鄉村田野正煥發出新活力。(記者曾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