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竟然私藏了這麼多美景

2020-09-05 攝影師麼麼銳MMI

說到安徽,人們總會想到皖南的黑瓦白牆徽派山水,但你知道嗎?在皖鄂兩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脈,在瓜片之鄉皖西六安私藏著許多人都不曾見過的絕美自然景觀。此時此刻美食正好,春日好景正賞,青山綠水峽谷有奇觀,茶谷茶山瓜片產地探,吊鍋吊酒鮮濃魚湯,瓜片石斛養生農家菜,好吃好喝四天帶你玩遍畫裡六安!

Day 1 人間氧吧天堂寨+瓜片產地西茶谷+山中饕餮吊鍋宴

天堂寨

我們的六安之行第一站,便是位於六安金寨縣的天堂寨,作為省內的網紅景點,它可是大別山脈的第二高峰。這裡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處,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臨之境。據說,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第一座烽火臺的歷史可追尋到楚國

天堂寨地理位置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雄踞於皖鄂大別山主峰接壤處,有一處皖鄂交界地的石碑。因此,在這裡你可體會到一腳跨兩省的神奇感受。

春光大好,正是天堂寨裡觀瀑、觀溪的好時節。這裡奇峰異巖,飛瀑碧潭,到處可見,溪流紛爭,朝晴暮雨,氣象萬千。「踏遍黃峨岱與廬,唯有天堂水最佳」天堂寨的瀑布群我是怎麼也拍不夠,相信一定也會是你一見傾心的打卡點。在龍井河溪有一線相連的五道瀑布:九影瀑(高71米)、情人瀑(高44米)、瀉玉瀑(高62米)、淑女瀑(高57米)、銀弓瀑(高88米)。

上山可以選擇乘坐亞洲最大轉角脫掛式索道—多雲山索道。隨著索道慢慢上升,天堂寨的美也愈發的讓人驚嘆,滿眼都是茂盛的綠植,整個人都快要迷醉在這壯闊的自然之美中。作為「吳楚東南第一關」,它給我帶來的美好可不只是雄偉壯觀的自然風貌,更有作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爆棚的負氧離子帶來的絕佳的原生態SPA體驗。

除了享受爬山的快樂,你還可以體驗天堂寨滑索「凌空飛渡」至白馬峰棧道,站在懸崖峭壁之上感受它的壯美景色。棧道倚山勢懸空而建,全部採用特質木板鋪就而成,路很好走,只要你沒有恐高症,一點也不會覺得險。

享受著春日裡的好山好水,整個人也變得慢了下來。遠離工作的繁忙與城市的喧囂,在這裡,你大可放下一切塵世煩惱,讓心靈得以徹底的平靜和放鬆。呼吸著高含量的負氧離子空氣,從頭到腳,都能來一次徹底的淨化。

天堂寨吊鍋

來到六安天堂寨,晚上三五好友一起點一個吊鍋,才是今日份美食的正確打開方式。為啥叫吊鍋,顧名思義,是因為吃的時候,將有鐵絆的鐵鍋套在掛勾上,蓋著火苗。待鍋燒熱後,再依次放入做好的食材。

濃白的吊鍋魚湯那叫一個鮮美,還有鮮筍五花肉、葛粉圓子,全部是來自山間的美味。在山裡熱熱乎乎吃上這麼一頓,再抿一口特色小吊酒,神仙日子沒錯了~

西茶谷

愛喝茶的小夥伴們一定都聽說過六安瓜片,作為中華傳統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明朝為上品、極品茶,清朝的時候更是一舉成為朝廷貢茶。以前都只是喝過,而這一次,我們來到了六安金寨縣油坊店鄉面衝村的西茶谷景區,終於可以親自感受一下瓜片原產地的魅力。

6000畝佔地,3500畝茶園,飛起無人機才能體會它滿山茶綠是有多震撼。依山傍水的茶葉在這裡充分吸收了天地日月的精華,享受著皖西卓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滋養,沐浴著和煦的日光,吹著來自響洪甸水庫的風,你說這茶,喝起來,能不美嘛~

比起天堂寨激蕩的瀑布溪流,西茶谷的氣質更像是一位溫婉的女子,安靜又不失內涵。遠遠望去,幾位採茶人穿梭在一片綠色中辛勤採茶,藍衣鬥笠,這樣的眼前,真就如畫一般了。

有山,有水,有亭,有橋。來到這裡,真的就不想走,呼吸著空氣中淡淡的茶香,整個人都要被春日裡的六安給融化了。聽講解員介紹,谷內居民世代以種茶、採茶、制茶、售茶為生,茶文化氣息濃厚,愛茶的小夥伴們,不妨前來感受一下。

Day2 驚心動魄大裂谷+奇石險崖燕子河+臥虎山莊農家菜

皖西大裂谷

有一種地質奇觀叫做「裂谷」,他有一個動人的名字叫做「地球上美麗的傷痕」,在巍巍八百裡大別山中,也藏著一條神秘的大裂谷。它被稱為中國版的「東非大裂谷」——皖西大裂谷。1.6億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孕育,它是由流水沿斷裂構造長期侵蝕下切所形成,其西側洞穴也是因流水沿巖石構造軟弱部位選擇性溶蝕所致,是國內罕見的山裂奇觀。

還沒進入裂谷深部,便已經為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讚嘆,裂谷長約1500米,寬數十米,峽谷從谷底到谷頂最高處可達近百米。仿佛是一刀劈開了山體,谷坡陡峭,最陡處四座直立,為一陡立的「V」字形谷,最窄處僅容一人通行!

因為大別山脈山勢本就陡峭崎嶇,這裡的山勢集中了大別山的陡峭和險峻。所以這裡才能一直處於原始狀態,並沒有過度的開發。想要走上去,只有中間一條2公裡長的蜿蜒崎嶇的小道,是由小木板搭成的,為了方便遊人攀爬,沿著山體還安裝了鐵鏈。除了小木板搭成的小道,還有部分路段是放倒的梯子形狀。這時,你就不得不手腳並用,才能是順利上山。

青山綠水,春日畫裡六安,滿眼都是青蔥的綠意,身心都是舒適的暢然。走在這裡,看身側峽谷遮天蔽日,頭頂鬱鬱蔥蔥,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大口呼吸的著山間清爽溼潤的空氣,腳下泉水歡快流淌,整個人都被這秀奇的皖西山水滋養。靜謐的時空,只能聽得自己的腳步與山間水滴的聲響,一步一景,好似飛簷走壁,徒步穿越的樂趣,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的滿足。(PS: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攝影愛好者,想來這裡拍攝裂谷風光,那一定要帶上相機包,不用時把相機裝進包裡,千萬別因為不小心的滑倒磕碰,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燕子河大峽谷

旅程進行到第二天,不得不感嘆六安真的是一處寶藏旅遊地,各種各樣的自然風光讓人好不過癮。爬過了驚險刺激的皖西大峽谷,再來鬼斧神工的燕子河大峽谷瞧一瞧,各種天然奇石、石紋、石穴千姿百態,又是讓人眼前又是一亮。

緊挨著的天堂寨的燕子河大峽谷,位於全國著名將軍縣金寨縣的燕子河鎮境內,峽谷長度約4800米的步道遊覽空間,集中分布著鬼斧神工、險不可攀的天坑絕景。要說這麼大的燕子河大峽谷怎麼玩,看&34;、&34;、&34;、&34;、&34;這五趣,才是打卡這裡最全的方式。

這裡有奇形怪狀,萬態千姿的石塊;這裡潭水清澈,碧透見底;這裡有看似無路,實則有路的&34;;有演繹悽婉動人故事的&34;;更有百轉千回的峽道。關於峽谷的美好想像,這裡都有了。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細細品,慢慢看,每一處景色的氣質與模樣都是那麼與眾不同。

爬了驚心動魄大裂谷,看了奇石險崖燕子河,這時必須得好好的來一頓美食犒勞一下自己。好吃又實惠的臥虎山莊農家菜,自然就成了我的First選擇。大別山裡少不了的吊鍋,再加上來自山野間原生態的美味,兩個字,太贊!

Day3 大別山中石窟洞+煙波浩渺萬佛湖+欲罷不能魚頭湯

大別山石窟

李白當年漫遊,看到現在地跨鄂皖、氣勢磅礴的大山,脫口贊道:此山大別於他山也。於是這條山脈被正式定名為大別山。從此,關於這裡的美麗傳說便一直延續著。我們六安春行的第三天,便來到了大別山石窟。

一踏入大別山石窟景區,不由得又發出了一聲讚嘆,這是怎樣的鬼斧神工,才雕琢出如此這般奇特的景象。只見灰黃的山體上大大小小數個石窟,據說最小的石窟只可容納一個兒童彎曲著身子,最大的可同時容納數千人。

據說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窟群,面積最大,跨度最長,數量最多,造型最美。而且還是皖西第一巖洞敞巖。距今已有一億六千萬年的歷史!幾處禪寺幽靜的坐落於深山之中,總體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萬佛湖

六安春行爬春山,自然也少不了要看春水。素有「安徽北戴河,合肥後花園」之稱的萬佛湖,則是我們今日的重頭戲。萬佛湖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安徽十大水庫之一。這裡60多個大小不一的島嶼,也讓它有了「安徽千島湖」之美譽。

關於萬佛湖名字的由來,相傳湖畔石壁之上有一奇石神似觀音臨湖,湖中漂動眾多小島栩栩如佛子,宛若「諸佛拜觀音」,萬佛湖由此得名。不過傳說是傳說,事實上萬佛湖的前身是龍河口水庫,這個水庫不一般,它是舉世聞名的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庫之一 。1958年動工興建,1960年建成受益,以後陸續興建配套設施,1969年最後竣工,歷時十一個春秋。因水庫所在地是舒城縣萬佛湖鎮,所以在後期旅遊開發時命名為「萬佛湖」。

春天裡的萬佛湖,微風和煦,平靜的水面瀲灩如藍。或感受穿越湖面的滑索,或在湖上漫步,身旁環湖皆山,水繞俱美,山色競秀,鳥語花香,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來萬佛湖不止是觀好山好水,還有一處必打卡的特別建築——龍河口水庫紀念館。紀念館仿照了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榴輝巖地貌進行裝飾的,它把山、室外空間、室內空間、園林景觀融為了一體,走進這裡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巨大的沙盤上為我們展示了當時修建水庫的全過程,或打地基,或運送土石材料。感恩勞動者們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如今我們根本無法看到萬佛湖這樣的美景。

人們都說:如果來萬佛湖遊玩,卻沒嘗到萬佛湖的魚,那就不能算是來過!萬佛湖魚頭早在3000年前,就號稱「天下第一」!這可不是憑空捏造,而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見慣「酒池肉林」的紂王所封。即使是生活奢靡的帝王,也對萬佛湖魚頭讚不絕口,足見其品質的優秀!這不,我們就來到了萬佛湖第一鍋,來嘗嘗這天下第一的魅力~

果不其然一口下肚,整個人都被滿足。除了魚頭湯,這裡還有各種美食等你來品嘗。先看圖解解饞,只有當你親自品嘗一口溫熱鮮濃的萬佛湖魚頭湯時,你才會明白什麼才叫「鮮而不腥,肥而不膩」。一口湯,一口肉,一口脆鍋巴,曼妙的口感在口腔裡層出不窮,嫩滑的肉在口腔與舌尖來回撫摸,沒有什麼在春天吃上這樣的美食更幸福的事了~

Day4 一峰獨秀白馬尖+食養身心山野味+石斛寶地九仙尊+九月山莊農家樂

白馬尖

每年四月中下旬,當整個大別山還體現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景象時,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的映山紅便已次第開放,輝映山谷。如今,正值映山紅盛開期,漫山遍野,到處是盛開的花朵和待放的花苞,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紫的,紅的,讓人心醉無比。

沿著山間棧道一路走來,一簇簇火紅的映山紅拍的我是停不下快門。身旁的奇峰怪松也是看的目不暇接,虎頭巖形似餓虎撲食,飛來石拔地而起,蛤蟆石巋然不動,拱狀石似動非動……隨手一拍都是大片,春日裡的大別山真的是處處是景,處處如畫。

下了山,又到了愉快的美食環節。這一頓就來點滋補的山珍美味,慣例的鍋子,還有燉雞,白嫩的豆腐,營養又好吃,小酌一口白馬尖特色,舒爽!

春遊六安,不止是遇見大別山,更是遇見了山間的瀑布流水,山尖望不盡的花;

既遇見了登山的愜意悠閒,徒步的驚險,也遇見了如詩如畫的茶谷茶園;

忘不掉那一晚天堂寨熱騰騰的吊鍋,也忘不掉萬佛湖那一口鮮香濃鬱的魚頭湯;

忘不了那一杯石斛的清甜,更忘不了那一口山中香脆的大鍋巴;

此刻大別山春意盎然,六安好景美食等你來!

相關焦點

  • 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獨寵一座城 但城市名卻常被叫錯 這是為何
    也因為山脈綿延數百公裡,會橫跨多個不同的省份,所以不同的風光也會坐落在不同的城市。不過,在國內有一座山脈,它綿延數百公裡,橫跨鄂、豫、皖三省,但是它卻獨寵一座城,把太多的自然風光留在了這裡,但是卻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很多外地人都會喊錯這座城市的名字,甚至連省內的人都常會喊錯,這究竟是為何呢?
  • 橫跨鄂豫皖三省,家喻戶曉的大別山,獨寵一座城賦予它最好的風景
    導讀:關於大別山,我們都知道它橫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綿延數百公裡,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名山。如果問你是怎樣認識大別山的,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認識大別山,就是因為自己剛好生活在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腹地;有的人認識大別山,是因為在上學時期,地理課本上的知識點,綿延數百公裡,橫跨三省的大別山是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有的人認識大別山,是通過一些歷史文獻或者影視資料,因為它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是當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重要的地理前提。
  • 橫跨鄂豫皖三省的一座山,擁有數十個景點卻被說偏心,這是為啥
    對喜歡旅行的人來說,經常會出現一個旅遊景點位於兩個地方,或者兩個城市,甚至兩個省的邊界上的問題。特別是爬山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從一個省跳到另一個省。在那個手機有漫遊的時代,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明顯,我們從該省的一個旅遊景點偶然穿越到另一個省,手機簡訊立刻提醒我們已經進入另一個省,漫遊已經打開。事實上,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這種情況仍然很常見。安徽、湖北和河南省三省的交界處有一條山脈,尤其是這樣。我們經常在一個名勝,一不小心就會從一個省跳到另一個省。這座山脈是橫跨安徽、湖北和河南三省的大別山。
  • 坐落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 家喻戶曉的大別山 獨一省佔領風景最多
    導讀:家喻戶曉的大別山,我們最為熟悉的是它綿延數百公裡,橫跨鄂豫皖三省。關於大別山,我們之所所以能夠家喻戶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它的重要地理位置,也正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歷史上也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 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其主峰究竟在哪?它又有什麼值得稱道?
    關於大別山給很多人的印象,似乎都是來自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上,當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開啟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偉大戰略轉折。大別山作為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它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可謂是家喻戶曉。不過既然作為名山,那自然要把其主峰拿出來說一說。
  • 鄂豫皖最偏心的一座山,擁有數十個景點,卻把2個5A留在一個省
    在景區裡,我們常常會不小心從一個省跨到另一個省。山脈就是大別山,橫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家喻戶曉。對於大別山我們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於在中學的教材中多次提到。從地理學書籍中,我們學到了大別山的地理學,具有獨特地理條件的大別山脈連綿數百裡,是中國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其山南有水流入長江,北有淮河,所以大別山南北氣候環境迥異,植物種類也有很大差異。
  • 【國家發改委在信陽主持召開座談會 鄂豫皖三省共謀大別山革命老區...
    【國家發改委在信陽主持召開座談會 鄂豫皖三省共謀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近日,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座談會在信陽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以及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加快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展開深入交流。會議指出,要科學謀劃好「十四五」規劃,推動老區加快發展。
  • 橫跨三省的大別山,卻把兩個國家5A景區都留在了這,網友:太偏心
    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大別山在地理位置上橫跨鄂豫皖三省現在的大別山更多的是作為旅遊風景名勝區,在鄂豫皖三省留下了眾多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不過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似乎就有點偏心了,其創造出來的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和一個國家地質公園,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國家5A景區都留在了安徽省境內。
  • 「頭條」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
    、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信陽市委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幕。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徐小巖,原濟南軍區副政委黃學祿,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小寧,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通訊指揮學院教授牛力,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喬新江,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紀曉華,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修振環,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院長程中才,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宏蘭,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和市領導孫巍峰、曹新博、謝天學等出席活動。
  • 「大別山」主峰引人猜測,知道答案後,遊客肯定意外
    不管是哪座山,不管海拔多高,都有主峰,也有最高峰,只是有些山出名,有些山不出名。但是也有一些山,因為跨越了地理位置,所以很多人都無法正確識別哪個是它的主峰。當然也有一些山因為偏僻險峻,沒有人能直接登頂。此外,每年的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海拔不斷變化,所以這些山脈的主峰有多高總是未知的。
  • 鄂豫皖最偏心的一座山,擁有數十個景點,卻把2個5A留在一個省
    這座山脈便是橫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家喻戶曉的大別山。關於大別山,我們都太熟悉了,在中學課本上就多次被提及過。在地理書上,我們就學習過關於大別山的地理知識,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的大別山脈連綿數百裡,是中國長江和淮河的分水嶺,其山南麓的水流入長江,北麓的水流入淮河,因此大別山南北的氣候環境截然不同,植物也差異也很大。
  • 大別山腹地一座快被遺忘的縣城,境內旅遊資源眾多,卻鮮為人知
    導讀:綿延百數公裡的大別山,橫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橫跨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處,所以在大別山腹地也有很多知名的縣城,當然也因為大別山橫跨地域太廣泛,如果一些縣城沒有一些值得拿得出手的地方,知道它們名字的人也不會很多,甚至幾乎到了快被遺忘的狀態。
  • 都知道大別山坐落於三省交界處,卻少有人知它的主峰多高?在哪?
    尤其是名山大嶽景區,因為綿延數百公裡,所以經常是跨越兩不同的城市或者區域,甚至是橫跨不同的省份,其中還有橫跨的不止一個省份的。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處有一座山,它綿延數百公裡,橫跨於鄂、豫、皖三省,它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別山。
  • 大別山的最高峰海拔1777米,知道它名字的不多皆是因為太難爬
    導讀: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可謂是家喻戶曉。暫且不說它的風景,先來說說它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也是從我國革命老區開始,我們更加熟悉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但是,我們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別山的主峰是誰,它有多高,它在哪裡?
  • 大別山石窟景區,堪稱皖西第一巖洞似月球表面,知道它的人卻不多
    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橫款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綿延數百公裡,每到一處都會有新的發現,會有不同的感慨。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到大別山,去尋覓這裡的「奇珍異寶」。這一次來到六安市境內,打卡的是大別山石窟景區。
  • 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的最高峰,知道它名字的不多皆是因為太難爬
    導讀:橫跨鄂豫皖三省,綿延數百公裡的大別山,可謂是家喻戶曉。暫且不說它的風景,先來說說它的地理位置在抗戰時期的重要戰略意義。大別山,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登陸大別山主峰,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獨特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也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全國性大進攻序幕的地理前提。是的,對於大別山,我們大多數了解它都是從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開始的。也是從我國革命老區開始,我們更加熟悉橫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別山。
  • 穿越大別山之金寨行,這次我們看到怎樣的風景?
    穿越大別山是我們「見山野」旅行團隊的傳統項目,「見山野」經常組隊到外地自駕遊,比如「西藏」、「新疆」、「雲貴川」等等,有人提議「探索一下大別山」,這個提議立即得到響應,千裡大別山,橫跨鄂豫皖三省,十幾個縣,是革命老區,革命故事非常多,更是自然風景迷人的旅遊區,A級以上的景區上百個,有許多古村古寨,古樹名木,風光旖旎,野性大別山還有很多奇妙的風景等待我們去發現呢?
  • 大別山「最紅」的地方
    每年的三四月間,是大別山最美的季節。最美莫過映山紅。映山紅又稱為杜鵑花。大別山是中國杜鵑花最美最紅的地方。春風徐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如同一團團火焰,燃燒在山野,映紅了大別山。為什麼大別山的杜鵑花這麼紅?有人說,是因為無數先烈的鮮血染紅了它,澆灌了它。的確,英雄的大別山可謂是「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在戰爭年代為中國革命、為新中國的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 橫跨三省的大別山,把2個5A景區都留在了安徽,你去過嗎?
    眾所周知,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大大小小的山脈數不勝數,著名的就有崑崙山山脈、天山山脈、秦嶺等,每一座山脈都有它的地理意義以及歷史意義。而坐落於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綿延數百公裡,無論在地理意義上,還是歷史意義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
  • 橫跨三省的大別山,把2個5A景區都留在了安徽,你去過嗎?
    眾所周知,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大大小小的山脈數不勝數,著名的就有崑崙山山脈、天山山脈、秦嶺等,每一座山脈都有它的地理意義以及歷史意義。而坐落於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綿延數百公裡,無論在地理意義上,還是歷史意義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