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1 20:03:27 來源:
噠噠 舉報很多人每天都要吃一根烤腸,但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你吃的真的是肉嗎?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噠噠》欄目(公眾號:dadatime)出品,每周五期,聚焦年輕人關心的科普話題。
中國的街邊小吃琳琅滿目,各地的口味也不盡相同。但「烤腸」這種食物,卻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大陸後,一躍成為中國人接受度最高的小吃。無論大江南北,哪裡的小學生沒在放學的時候買過一根烤腸呢?
烤腸最早出現在德國,叫「法蘭克福機場烤腸」,後傳入美國,被稱為「熱狗腸」。20世紀中葉傳入日本,再後來在中國臺灣地區流行,成為臺灣風味美食的一個代表。 因此,中國大陸的商家們往往將烤腸冠以「臺灣」的噱頭,來彰顯自己的口味純正。
正宗的臺灣烤腸是運用現代西式肉製品加工技術,生產出的具有中國傳統風味的低溫肉製品。它是近年來中國低溫肉製品中發展最快的香腸品種之一。大陸每月臺灣烤腸的需求量近萬噸,是臺灣的50倍左右。
2010年,有媒體曾調查過烤腸的市場容量。以中國大陸烤腸領頭羊雙匯為例:2008年烤腸產品銷售額16億,2009年為20億元左右,2010年則超過了30億元。整個烤腸市場的規模在100億元左右。
臺灣食品專家羅榮茂也不禁感嘆:「臺灣烤腸在大陸的發展軌跡簡直是一個奇蹟。」然而這種膨脹式發展的背後,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為什麼在豬肉瘋漲今天,烤腸還能保持2元錢的低價?濫用不合格原料肉,過期產品回爐,大量使用肉類替代品等成為了烤腸業的最大癥結。
烤腸的原料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雞肉、豬肉、澱粉、大豆蛋白、添加劑和腸衣。根據2011年的肉原料計算,每根烤腸的含稅成本價大概在0.7元左右。在今天豬肉一斤十幾塊的情況下,烤腸攤的售價卻依然「親民」,普遍價格都在1元到2元之間。
不賺錢的商人,是不會有的。事實是許多企業為了保持低價競爭,而惡意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儘管許多烤腸機上都貼著「雙匯」、「眾品」等知名品牌的標籤,但實際上卻是「掛羊頭賣狗肉」。
一方面是烤腸生產行業的準入門檻很低。一個小型的的烤腸廠,設備等硬體設施只需要10萬元左右。在原料上偷工減料,回報的利潤是非常豐厚的。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目前烤腸產品的生產並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企業一般只對部分方面進行了規定,比如澱粉的含量不大於10%,蛋白質的含量不小於10%,而對於產品的等級劃分等很多方面並沒有明確的提及。
所以想要花2元錢吃到所謂的「臺灣烤腸」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正規一點的廠商一般會用雞肉作為主要原料,並添加豬肉香精等添加劑,以及降低成本的填充劑澱粉。
還有的黑心廠商甚至會用養殖場剝皮剩下的免費狐狸肉、貂肉作為原料,以此賺取高昂的利潤。
浙江台州的一位食品生產人員曾感嘆說:「烤腸的用料太亂了。」以前他們的工作人員檢驗產品品質, 烤腸都是嚼兩下就吐出來,甚至還要漱口,因為他們清楚這是什麼做成的。
甚至有些烤腸根本不是用肉做的,而是用一些植物蛋白及色素、香精等製成的。且不說街邊的烤腸機有多不衛生,光是這些原料就已經是滿滿的不健康了。
況且即便是正規渠道製作的烤腸,也是屬於加工肉製品,不宜多吃。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加工肉製品的致癌性進行了評估發表聲明。此聲明將加工肉製品列為最高等級致癌物。
每天食用50g的加工肉製品(大約相當於一根香腸),患病的風險增加19%; 如果每天食用加工肉類達50g,患胰腺癌的危險增加38%。英國政府在2011年建議,每日加工肉製品攝入量小於等於70g。
特別是在香腸的加工中,亞硝酸鹽是肉製品在醃製過程中的常用添加劑。其一是可以防腐;其二是能夠與肌紅蛋白反應,使肉色鮮豔;最後是能夠提高肉質的口感。
然而煙硝酸鈉很容易與肉中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甲胺作用,生成二甲基亞硝胺。亞硝胺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強致癌物。
儘管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危害。但本就原料不過關的小作坊,為了保證口感而惡意加量情況的大有人在。
中國是肉類消費大國,2012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為62.7kg,是世界上肉類消費增速最快的國家。目前中國肉類消費總量達到8483萬噸,佔全球肉類消費總量的27.8%。
不過還好,中國人均加工肉製品食用量很低,人均每天遠低於致癌標線的50g。
所以說,遠離2元烤腸,少吃加工肉製品。在食用加工肉製品方面,希望你能多拖拖世界的後腿。
參考文獻:
[1] 中國食品報:肉價飛漲,一元烤腸咋還能 hold 住?[N],2011.10.6
[2] 莫運喜,覃愉:臺灣烤腸的生產工藝.肉類工業[J],2009
[3] 牛海力,孔保華: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與癌症風險關係的研究進展.肉類研究[J],2015(29)
[4] 張根生:紅肉、加工肉製品及飲食文化與癌症關係淺析.肉類研究[J],2015(29)
[5] 大象公會:烤腸為什麼紅遍中國,2016
[6] 健康時報:2元錢一根的烤腸,裡面究竟是什麼肉?看完驚掉下巴…,2017
為您推薦
界面新聞
11小時前
47887 跟貼47887
人民網
8小時前
7628 跟貼7628
環球網
2小時前
4761 跟貼4761
環球網
18小時前
39 跟貼39
中國新聞網
8小時前
3164 跟貼3164
觀察者網
7小時前
0 跟貼0
經濟日報
8小時前
0 跟貼0
環球網
3小時前
1567 跟貼1567
人民日報客戶端
5小時前
714 跟貼714
環球網
7小時前
150 跟貼150
環球網
3小時前
651 跟貼651
澎湃新聞
23小時前
36703 跟貼36703
環球網
7小時前
26 跟貼26
經濟日報
8小時前
0 跟貼0
湖北日報
7小時前
6 跟貼6
信息時報
8小時前
6317 跟貼6317
觀察者網
3小時前
2 跟貼2
黨建網微平臺
2小時前
10 跟貼10
央視新聞客戶端
2小時前
56 跟貼56
中都新聞
1天前
1782 跟貼1782
央視新聞客戶端
8小時前
557 跟貼557
中國裁判文書網
1天前
1784 跟貼1784
北青Qnews
1天前
4207 跟貼4207
中國裁判文書網
1天前
2984 跟貼2984
觀察者網
1天前
6338 跟貼6338
觀察者網
7小時前
0 跟貼0
2020-12-23 14:23:02
2020-12-23 01:15:59
2020-12-19 19:48:27
2020-12-23 09:39:32
2020-12-23 10:06:43
2020-12-22 17:57:43
2020-12-23 08:19:01
2020-12-23 17:53:16
2020-12-19 04:04:25
2020-12-23 11:43:09
2020-12-23 04:23:47
2020-12-20 21:51:25
2020-12-23 09:01:21
2020-12-20 01:25:54
2020-12-23 10:20:08
2020-12-23 15:37:03
2020-12-23 10:55:09
2020-12-22 20:57:21
2020-12-23 06:13:43
2020-12-23 09: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