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地貌:四川海螺溝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應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

地球上的冰川,幾乎全部存在於遠離人類聚居的南極地區。其餘極少部分,雖分布於各個緯度,但又大多處於高寒、高海拔地區,使一般人難以到達。位於四川境內阿壩地區的海螺溝冰川, 其最下端的海拔高度僅為2850米,低於貢嘎山雪線1850米, 使具有一般體力的旅遊者都可以親身登上寬達二公裡、冰體厚度達100-300米的冰川,領略它獨有的魅力.

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位於我國著名山峰貢嘎山東坡,是一條長30.7公裡的冰川峽谷,瀏覽區面積約為200平方公裡。海螺溝冰川生成於大約1600年前,地質學稱其為現代冰川。它是貢嘎山最大的一條冰川,長14.2公裡,末端落入森林帶內6公裡,又形成冰川與原始森林共生的絕景。更妙的卻是溝中這樣接近冰川的地方,卻有大流量的溫泉、熱泉甚至沸泉。光是想想看在冰天雪地之中泡溫泉是多麼令人神往啊。黃焱紅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發布時間:2017-04-13 11:29:41 【編輯:楊彥宇】

冰川地貌:四川海螺溝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專題探究】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備考十餘年,篇篇皆考點  冰川地貌  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並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冰川地貌。
  • 崔之久的地貌人生:布滿了冰川「傷痕」—新聞—科學網
    他邊登山邊進行地貌考察,並於次年在《地理學報》發表論文「貢嘎山現代冰川的初步研究」。 這篇論文成為我國第一篇研究現代冰川的專題論文。崔之久說,貢嘎山也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此他的研究方向由黃河轉向冰川。 接下來的一年,他轉戰祁連山,成為祁連山冰川考察隊的一員。1958年,中國才開始組織團隊進入祁連山對現代冰川進行大規模考察。
  • 四川試驗為冰川「蓋被子」
    張伏攝「達古冰川蓋被子了!」8月6日,達古冰川景區發布的一則消息引發遊客廣泛關注。三伏天蓋被子,這是什麼神奇操作?記者致電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該局科研處處長黃仕海介紹說,達古冰川正在進行一場重要的科學試驗——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四川是冰雪資源大省,每年夏季是冰雪融化最快的季節。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1)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由第四紀冰期的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崗巖「浮雕」等冰川地貌引人入勝。試敘述花崗巖「浮雕」地貌的形成過程。(2)簡述加利福尼亞一帶是震級高、破壞性強的大地震「潛伏」地區的原因。(3)美國有龐大的綜合運輸系統,其中鐵路仍佔有重要地位。
  • 千米厚冰川造就嶗山地貌科考團進山探古冰川遺蹟
    千米厚冰川造就嶗山地貌科考團進山探古冰川遺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22 星期二 」    可看著華嚴寺裡的巨石有的重達幾百噸,不少學生好奇地問,到底要多麼厚的冰川才能搬動如此大的巨石呢?徐興永回答說,從目前的調查研究來看,嶗山古冰川至少厚達500-1000米,當時的冰川規模非常壯觀。同安路小學六年級二班的崔丞凱疑惑道:徐老師,冰川那麼大的壓力,會不會是把這幾塊石頭擠碎呢?
  • 古冰川地貌保存完整 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圖)
    (圖片由徐興永提供)  嶗山  連日來,近百名地質專家匯聚嶗山,對嶗山的古冰川地貌進行了考證,專家認為,嶗山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有著巨大的科研價值,其條件足以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目前,嶗山風景區正準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
  • 關於冰川地貌,你一定要了解這幾點!
    (雪線的高度是寒冷氣候地貌的一條重要界線,冰川形成在雪線以上,一個地方的高度如果低於該區的雪線高度,就不能形成冰川。)決定雪線高度的主要因素:溫度形成多年積雪,首先取決於近地面空氣層的溫度是否長期保持在0℃以下。
  • 嶗山深藏冰川地貌 專家:遺蹟宜建地質公園(圖)
    徐興永告訴記者,目前關於第四紀冰川學說學術界還是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大部分學者支持我國東部中低緯度地區曾經出現過冰川運動,以嶗山為例,那些上千噸重的巨石只有冰川運動才能解釋;另一方則堅持這片區域從未發生過冰川活動,形成這種地貌的還有可能是崩塌或者洪水衝擊。
  • 公共基礎知識:特殊地貌
    本篇文章為考生整理了有關於常見地貌相關的知識,希望能對考生備考帶來幫助。一、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與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侵蝕、沉積、重力崩塌、坍塌從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中國是世界上對喀斯特地貌現象記述和研究最早的國家,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遊記》中對喀斯特地貌的記載最為詳盡。形成原因: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
  • 動圖演示地貌及地質構造(冰川地貌、海洋地質、斷層……)
    >斷層地塹與地壘滑塌壺穴形成示意圖U型谷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山谷呈冰川地貌2.河流地貌相關動圖 牛軛湖形成示意圖河流襲奪河谷橫剖面示意圖
  • 青島嶗山保存第四紀冰川地貌 嶗頂仰口等處可欣賞
    24日,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在嶗山閉幕。與會大部分專家認為嶗山保存了系統的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是迄今為止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第四紀冰川遺蹟最為完整的地區。這意味著嶗山旅遊增添了新景觀,遊客們可在華嚴寺、仰口、嶗頂、北九水等處欣賞到第四紀冰川地貌,還可領略到冰川擦痕和冰臼等景象。  據介紹,自80多年前,地質學家李四光首次提出嶗山為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以來,針對嶗山地質特點的爭論不斷。
  • 四川一火爆景區,內有罕見的冰川博物館,與峨眉山「姊妹」相稱
    四川省的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前往四川遊玩,各種風景名勝都深受遊客喜愛。要說四川境內的山,想必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峨眉山。從古至今,峨眉山在我國都是名氣極佳,備受世人讚譽。如今的峨眉山,景區資源開發也做得非常好,一些景色優美的景點也極具特色,可以帶給遊客不一樣的體驗。
  • 認識冰川地貌→_→珠穆朗瑪女神的冰雪奇緣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認識冰川地貌→_→珠穆朗瑪女神的冰雪奇緣 2020-05-28 0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冰川地貌廣布的歐洲歐洲沒有陸地位於熱帶地區,所以歐洲無法種植橡膠、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在大航海時代,當新航路開闢後,大量歐洲殖民者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建立殖民地,開闢熱帶種植園,奴役當地民眾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 景中之旅:空中鳥瞰奇麗壯觀的祁連山冰川地貌
    面積超過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體都被稱為冰川。祁連山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裡。冰川總儲水量約為1145.0億立方米,大體相當於河西地區年徑流量的15倍。冰雪融水主要補給山北的河西走廊和山南的大通河。
  • 陝西太白山的旅行,獨特的古冰川地貌自然景觀,猶如人間仙境風景
    在地貌方面具有高山深谷和冰川地形,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旅遊自然保護區之一。太白山在地質構造上包括秦嶺皺褶帶和海西皺褶兩個部分,嶺北全屬於秦嶺皺褶帶,是一條具有大斷層的山地,山巒重疊,壁峭谷險;嶺南多屬海西皺褶地帶,由一系列南北延伸的並列山系構成。經長期的侵蝕作用,一般沉積巖遭到強烈的風化,而受影響較小的花崗巖在各山脊上構成了獨特的奇峰,在地質上呈現出古冰川侵蝕地貌的特徵。
  • 四川達古冰川白雪皚皚 宛如仙境
    10月20日,達古冰川景區開始下雪,目之所及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宛如仙境。(圖/張世妨)中國天氣網訊 達古冰山位於四川阿壩州黑水縣境內,屬於罕見的現代山地冰川。10月20日,達古冰川景區開始下雪,目之所及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宛如仙境。(圖/張世妨)中國天氣網訊 達古冰山位於四川阿壩州黑水縣境內,屬於罕見的現代山地冰川。
  • 「上帝的自留地」:國內原始景區,或有野人出沒,或現古冰川地貌
    四川九寨溝九寨溝是不少遊客心嚮往之的旅遊景點,是國內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而設立的自然保護區。九寨溝景區的森林覆蓋面積達到八成,有三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森林中覆蓋著超過兩千種的原始植物。在這裡你還可以看到國寶大熊貓的足跡,野生金絲猴在嬉戲。九寨溝景區地下蘊藏著不少古生物礦石,數百萬年前的古冰川地貌在這裡也可以邂逅。
  • 探訪「離都市最近的冰川」——四川達古冰川
    聯通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97009 探訪「離都市最近的冰川」——四川達古冰川
  • 四川阿壩州的極地冰川,達古冰川風景區,人間又一世外仙境
    四川阿壩州的黑水縣有一個人間仙境,它就是達古冰川風景區,雪白的冰川與山峰,雲與地連成一片,達古冰川最美的就是純潔無瑕的白色,美到讓所有絕色佳麗都自慚形愧。開放時間:待定地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蘆花鎮大河票務APP南方的人總是很難看到雪,在熒幕裡看到的雪景是無法滿足人的,只有親眼到雪地冰川裡感受一番,才能體會到那種震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