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質構造及相關 石鐘乳形成示意
火山構造
地球內部構造
變化的地殼
▲ 地殼受各種應力的作用會發生各種複雜變化。 圖示巖層原始狀態是一系列水平層狀的沉積巖; 受到擠壓應力作用,發生褶皺作用; 發生褶皺之後,巖層上部被剝蝕; 巖層被帶到海平面以下, 沉積物不整合地覆蓋在巖層之上,並發生巖化作用; 地殼受到拉張應力作用,形成正斷層和地塹構造; 新沉積物沉澱並巖化。
斷層
地塹與地壘
滑塌
壺穴形成示意圖
U型谷
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山谷呈 U 型。 河流形成的山谷呈 V 型。
冰川地貌
2.河流地貌相關動圖 牛軛湖形成示意圖
河流襲奪
河谷橫剖面示意圖
河谷形態
心灘與邊灘形成示意圖
波浪波動過程
河流搬運方式示意圖
層流與紊流
瀑布向源侵蝕作用
大洋洋流和現代磷酸鹽沉積物的分布圖
3、海洋地質
1、盤古大陸分裂和大陸漂移
2、大陸 - 海洋俯衝帶
3、印度 - 亞洲大陸碰撞
4、南大西洋的形成
5、海底擴張和海洋磁異常
6、加拿大冰蓋和海岸線移動
7、沿海侵蝕與海洋梯田的形成
8、通過海底擴張形成的南大西洋
9、北太平洋板塊構造史
10、南太平洋板塊構造史
11、1.7億年至今, 非洲板塊和北美洲板塊間的 大洋中脊的生長過程
12、石油沿斷裂和多孔介質 向上運移的過程
13、聖芭芭拉海峽擠壓縮短過程中, 油氣向上運移 和在背斜轉折端富集的過程
14、聖芭芭拉海峽南北 向褶皺和斷裂的形成過程
15、加利福尼亞更新世橫斷山脈的 擠壓縮短過程
16、加利福尼亞河流衝積平原的形成過程
17、加利福尼亞橫斷山脈演化的過程
18、切薩皮克灣地區, 中新世化石層的形成
19、切薩皮克灣地區, 中新世海岸線移動 (12-16百萬年)
來源:地礦人、大慶石油人、桔燈勘探、地質防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