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演示地貌及地質構造(冰川地貌、海洋地質、斷層……)

2020-12-13 園長先生

1.地質構造及相關 石鐘乳形成示意

火山構造

地球內部構造

變化的地殼

▲ 地殼受各種應力的作用會發生各種複雜變化。 圖示巖層原始狀態是一系列水平層狀的沉積巖; 受到擠壓應力作用,發生褶皺作用; 發生褶皺之後,巖層上部被剝蝕; 巖層被帶到海平面以下, 沉積物不整合地覆蓋在巖層之上,並發生巖化作用; 地殼受到拉張應力作用,形成正斷層和地塹構造; 新沉積物沉澱並巖化。

斷層

地塹與地壘

滑塌

壺穴形成示意圖

U型谷

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山谷呈 U 型。 河流形成的山谷呈 V 型。

冰川地貌

2.河流地貌相關動圖 牛軛湖形成示意圖

河流襲奪

河谷橫剖面示意圖

河谷形態

心灘與邊灘形成示意圖

波浪波動過程

河流搬運方式示意圖

層流與紊流

瀑布向源侵蝕作用

洋洋流和現代磷酸鹽沉積物的分布圖

3、海洋地質

1、盤古大陸分裂和大陸漂移

2、大陸 - 海洋俯衝帶

3、印度 - 亞洲大陸碰撞

4、南大西洋的形成

5、海底擴張和海洋磁異常

6、加拿大冰蓋和海岸線移動

7、沿海侵蝕與海洋梯田的形成

8、通過海底擴張形成的南大西洋

9、北太平洋板塊構造史

10、南太平洋板塊構造史

11、1.7億年至今, 非洲板塊和北美洲板塊間的 大洋中脊的生長過程

12、石油沿斷裂和多孔介質 向上運移的過程

13、聖芭芭拉海峽擠壓縮短過程中, 油氣向上運移 和在背斜轉折端富集的過程

14、聖芭芭拉海峽南北 向褶皺和斷裂的形成過程

15、加利福尼亞更新世橫斷山脈的 擠壓縮短過程

16、加利福尼亞河流衝積平原的形成過程

17、加利福尼亞橫斷山脈演化的過程

18、切薩皮克灣地區, 中新世化石層的形成

19、切薩皮克灣地區, 中新世海岸線移動 (12-16百萬年)

來源:地礦人、大慶石油人、桔燈勘探、地質防災等

相關焦點

  • 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都是什麼意思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引起地質作用的自然力稱為地質營力。地質作用可以是物理作用,或是化學作用,也可以是生物作用。它們既發生於地表,也發生於地球內部。
  • 古冰川地貌保存完整 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圖)
    (圖片由徐興永提供)  嶗山  連日來,近百名地質專家匯聚嶗山,對嶗山的古冰川地貌進行了考證,專家認為,嶗山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有著巨大的科研價值,其條件足以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目前,嶗山風景區正準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
  • 39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貌景觀大賞
    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山地和燕山山脈七老圖山脈的交匯地帶,由阿斯哈圖、平頂山、西拉木倫、青山、黃崗梁、熱水、達裡諾爾、渾善達克和烏蘭布統9個園區組成,主要地質景觀包括第四紀冰川遺蹟、花崗巖地貌、高原湖泊、河流、火山地貌、沙地、草原、溫泉及高原溼地等。
  • 嶗山深藏冰川地貌 專家:遺蹟宜建地質公園(圖)
    但是嶗山確實有很多地形只能用冰川來解釋。堅持這種觀點的還有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韓同林研究員,他對記者說:「冰臼是第四紀古冰川運動存在的重要標誌,是冰川地貌的DNA,有冰臼的地方就有冰川運動的存在,否則沒有什麼力量能讓嶗山堅硬的花崗巖巖石被穿透,像那羅延窟如此之大的大冰臼,如果沒有冰川夾帶的巖石碎屑,只依靠水能衝得出來嗎?
  • 《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第二章 構造、火山地貌及火山堆積物
    第二章 構造、火山地貌及火山堆積物一、構造地貌(內動力地貌)1、定義:反映內動力地質作用為主所形成的地表形態,
  • 搞地質這麼多年,這14種典型地質地貌景觀都能認清嗎?
    其中又以層疊成列的楔狀地貌和突起其間的寨峰地貌顯目。崀山丹霞地貌從青(幼)年期、壯年期至老年期的遺蹟均有發育。 龍虎山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鷹潭市,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地貌類。龍虎山丹霞地貌類型多樣,擁有幼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尤以壯年期地貌為主體。同時,園內分布著奇特的火山巖地貌及典型地層剖面。
  • 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河北地質公園
    河北承德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承德市周邊,行政區劃屬於雙橋區、雙灤區及承德縣。
  • 西樵山火山地質地貌考察
    西樵山火山巖體形成之後,遭受長期的雨淋日曬、風化剝蝕,特別是西樵山火山巖體節理裂隙發育,構成「米」字狀多組斷層、節理,受後期斷裂切割,形成陡崖。火山巖空隙多、節理裂隙發育形成了貯水空間,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充沛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流水長年累月沿節理裂隙面衝刷侵蝕和下切、較大落差的適宜地形、及巖塊沿陡立的斷裂面崩塌,最終形成了西樵山美麗的奇谷、怪石、瀑泉飛瀉地貌景觀。
  • 漢中人看世界,地質與旅遊知識科普之神奇的地貌景觀
    在地球上,由於地質構造、地形、氣候等諸多原因的疊加,地球表面的形態和地貌千姿百態。地貌學就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特徵、成因、分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 地質作用造就了地貌。塑造地貌的地質作用一般是外動力地質作用,它包括風化作用,下坡運動,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等。
  • 史上最經典的三維地質模型!(超高清,超實用)
    從水源處的冰川、再到辮狀河、曲流河、網狀河、三角洲,最後匯入海洋,也會相應形成一系列碎屑沉積。05冰川地貌冰川運動對地球表面進行侵蝕、搬運、堆積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塑造冰川地貌的動力包括冰川、寒凍、雪蝕、雪崩和流水等作用。冰川地貌有冰鬥、角峰、冰磧物、漂石等。
  • 莎車阿爾塔什地質公園:這裡有獨特的風蝕雅丹地貌
    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南部,沿著莎塔古道向崑崙山方向出發,沿途可以看到由鵝卵石和戈壁沙土混合而成的小山丘,它們保留著海底地貌,置身其中,仿佛看到黃色、紅色的「海洋」,這裡便是阿爾塔什地質公園。歷史時期,新疆還是海洋時,在海水的衝刷下,大量的石頭稜角被抹掉,在海底形成了鵝卵石,後期由於地殼運動,大量的泥土與鵝卵石混合在一起,同時伴隨地面的提升、海水的退去,逐步形成了現今的小山丘。在阿爾塔什地質公園,可以看到崑崙山脈的雅丹地貌,由於經過長期的風蝕,形成一種獨特的風蝕雅丹地貌。在山風常年侵蝕下,山丘上形成了很多小孔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體,有的像松林,有的像動物園。
  • 東北大學考察組來我縣考察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地貌
    7月28日,東北大學校長趙繼帶領考察組來我縣,對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形成演化的地質地貌情況進行考察。市委常委、副市長徐峰,縣委書記李作璧,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河石林大景區管委會主任周楊陪同考察。、地質構造、形成時間等情況。
  • 地理先生應知曉的45種經典地貌模型!
    撼龍風水洪國珍/文 收錄此圖45例,為配合學習風水者了解地質結構之用,有經驗的風水師,通過觀察山形水勢,即知地下是否有礦藏溶洞暗河等地質狀況
  • 45種經典地貌模型,太全了!
    收錄45例經典地貌模型,了解地質結構。有經驗的地理人,通過觀察山形水勢,即知地下是否有礦藏、溶洞、暗河等地質狀況。1背斜成谷地貌2冰川地貌10板塊構造模型19斷層褶皺模型22構造地貌同類型地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徵,不同類型間有明顯的特徵差異。按成因分為構造類型、侵蝕類型、堆積類型等。其中侵蝕類型和堆積類型又可分為河流的、湖泊的、海洋的、冰川的、風成的等類型,依次還可分成更次一級類型。按形態特徵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大類。其中山地的主要特徵是起伏大,峰谷明顯,高程在500m以上,相對高程在100m以上,地表有不同程度的切割。
  • 赤城地質文化遊!
    圖 | 赤城地質公園內的恐龍足跡 在赤城樣田至後城、延慶一帶,以中生代燕山運動地質遺蹟為核心,集構造、沉積、古生物、巖漿活動及北方巖溶地貌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結構特徵明顯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佔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臺。大洋中脊。
  • 118張圖,這才是真正的地質奇蹟!絕對大開眼界!
    6中國甘肅,張掖丹霞地貌地質公園的彩丘地貌。彩丘屬於多種因素形成的丘陵狀雜色巖石地貌,因為其繽紛的色彩而被稱為彩色丘陵。實際上,張掖丹霞地貌地質公園是丹霞地貌和彩丘地貌的地質景觀複合區。49南極洲南喬治亞島的地質構造(攝影:吉姆祖克曼)。
  • 克什克騰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燕山奇峰峽谷地貌
    走進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克什克騰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保護面積為5000平方公裡,以第四紀冰臼群和花崗巖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主要特色。園區內具有10種類型的地質地貌景觀,即冰川地貌、花崗巖地貌、火山地貌、泉類地貌、峽谷地貌、湖泊景觀、河流景觀、溼地景觀、典型礦床及採礦遺蹟景觀和沙地景觀,具有典型的地學意義。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周邊地區,主要包括青山巖臼、沙漠、草原、火山、冰川、溫泉等各種地貌。
  • 地勘人必備:閱讀地質圖基本功!
    ;構造巖;牽引現象;    地貌標誌:斷層崖、斷層三角面、串珠狀泉、低洼地形等。如果是不帶等高線的小比例尺地質圖,一般只能根據水系的分布來分析地形的特點,如巨大河流的主流總是流經地勢較低的地方,支流則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地勢越來越低,逆流而上越來越高;位於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地區總是比河谷地區要高,等等。了解地形特徵,可以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律、地貌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係等。
  • 圖解地質|野外地質現象圖解(斷層)
    13、愛荷華州肖肖尼火山附近,斷層所形成的牽引構造:    17、挪威卑爾根的斷層褶皺:    29、猶他州的莫阿布(Moab)地區的兩條斷層對比圖:    30、上圖中的莫阿布地區斷層大圖:    猜你喜歡:  地質|圖解地質:野外常見的褶皺類型  地質|圖解地質:礦物礦石集錦(一)金、銀、鉑、錳、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