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良娟)8月20日-21日,來自韓國釜山安東市河回假面舞保存會的藝術家們在四川省川劇院連演兩場,為四川觀眾帶來韓國原汁原味的假面舞表演。
伴隨著音樂,戴著木質面具,身著韓國傳統服飾的兩班(編者註:一種官員的名稱)、書生、童女、白丁、老嫗、僧侶等角色輪番登場,以諷刺的手法揭露了貴族與書生的道貌岸然,用詼諧的語言和表演將平民百姓的喜怒哀樂娓娓道來。在劇中飾演兩班的林衡奎是河回假面舞保存會會長,他向記者介紹,整個假面舞表演中所佩戴的河回假面,是從高麗中葉流傳下來的木質面具,目前已經被指定為韓國第121號國寶,也是迄今韓國唯一一種被指定為國寶的面具。
據四川省川劇院院長陳淳介紹,此次河回假面舞來四川表演,是受到四川省文化廳及四川省川劇院的邀請前來進行交流演出。從2014年至今,安東國際假面舞節都會邀請川劇前往表演。「我對川劇的翎子、水袖和變臉等表演都印象深刻。」林衡奎說,川劇臉譜和河回假面有很多相同也有不同,希望以後能夠加強交流和研究。
安東節慶旅遊財團是安東國際假面舞節的主辦方,其執行委員院院長李秉燦告訴記者,河回假面舞是一種祈求村子安寧與豐收的民間習俗,在韓國已經流傳了800多年,是韓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1997年開始,安東國際假面舞節每年定期在安東舉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假面舞表演團體在安東交流表演,以此來吸引國內外遊客,關注傳統文化。「也希望能邀請川劇以及更多的中國表演團隊前往安東國際假面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