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用筷子來吃茄汁肉醬面!之前在北京待一個月,除了川菜和餃子館,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新疆小館子了,烤串香(羊肉串)、其他菜色便宜又大碗,例如大盤雞,分量都是不怕人吃似的豪邁。有次點了「茄汁拉條子」,酸酸甜甜的醬汁配著「有嚼頭」的拉條子,看似平凡,但還真耐吃!
所謂「拉條子」就是拉麵,不過北方那邊可是很講究一定要手工拉出來的才能叫拉條子喔,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是我帶老婆去王府井吃麻辣火鍋時,看到的現場拉麵條表演。只要客人點一份拉麵,師傅就拿著麵團來到客桌邊,當場拉起來,把麵條拉到客人喜歡的粗細,才交給客人下鍋燙煮,雖是噱頭,但也有趣。
言歸正傳,因為冰箱有包肉餡,兩顆牛番茄也熟透了,本想煮意式肉醬面,但腦子閃過在北京吃的茄汁拉條子,馬上改變主意來做中式的茄汁肉醬面。還好住家附近就有傳統市場,去買點拉麵條回來(當然是機器做的啦,聊勝於無),三兩下就解決一餐了。茄汁拉麵簡單又好吃的做法,把醬汁比例告訴你,在家就能做超簡單!
茄汁拉麵
材料(3~4人份):
洋蔥半顆約100g、青椒1顆約150g、番茄2顆約350g、肉餡350g(肥50g、瘦300g)、新鮮拉麵條350~400g。
調味:
幹辣椒幾根、月桂葉1~2片、丁香3~5根、八角2粒、番茄醬1/2杯左右、高湯或清水1杯約240c.c.、鹽巴與糖各少許。
做法:
Step1.洋蔥去皮後切片、青椒洗淨切去蒂頭,處去白筋與籽後切片、番茄去皮後切成小丁,連同番茄裡的湯汁收近缽裡備用。
說明:傳統番茄去皮方式是先在番茄底部劃十字刀,放入滾水中燙過,再浸入冷水,利用溫差使番茄皮與肉分離,但現在市面上販售一種刀鋒是鋸齒狀的削皮刀,可直接用來削番茄和奇異果這類軟質的水果。
Step2.鍋裡放2小匙油,小火爆香乾辣椒(喜歡辣味多的人可把幹辣椒剪開)、丁香、掰開的八角。
Step3.不喜歡吃的時候誤咬到香料,爆香完成後可先取出香料,轉中大火,再放入肉餡炒到粒粒分明。
Step4.再下洋蔥片與番茄丁翻炒。
Step5.下月桂葉、番茄醬與高湯(或清水),以中火燒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15分鐘。
Step6.燒開半鍋水,先稍微燙過青椒片,在煮麵條到八分熟。
Step7.將麵條與青椒片倒入肉醬中拌勻,並下適量的鹽巴與糖調整鹹淡,若湯汁稍多,改大火收一下就完成囉!
一般講到茄汁肉醬面都是直覺想到用叉子吃的義大利麵,不過這次的肉醬面用筷子吃就好囉!茄汁的顏色令人食指大動,茄汁裡隱隱約約的辣好開胃,QQ有嚼頭的拉麵條吸了酸甜醬汁入口滑順,發懶不想做一桌菜的時候,煮上這樣一鍋,全家都吃得歡喜。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您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