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等人,淨土十要、印光大師文鈔、淨宗經典,念個幾十部

2021-01-07 順章0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提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經訓,可見專修的重要。至於「專」,前面說過,就是身口意全部攝在阿彌陀佛的境界上。

而發菩提心呢?蕅益大師在要解中告訴我們說:「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因為「無上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求生西方淨土,就是「一生成佛」,也是名副其實的「即身成佛」。

可以說,西方淨土所成的是圓教「無上正等正覺」,可見蕅益大師的話恰到好處,一絲毫都沒有疑惑。

從前的人、社會比我們現在單純太多了,還得五年遵守老師的教誡,現在我們身在這個花花世界,要加十倍的功力。

你看,染汙超過十倍,我們時間也要拖長十倍,從前五年,現在要五十年了,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

五十年?算了,不要學了,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廣學多聞呢?見到阿彌陀佛再說,在我們娑婆世界我不學了。所以我只修前二願,我要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作後二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安全保險啊,這不會錯誤。後頭二願現在學,一定把你念佛的功夫障礙掉,要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

上上根人執持一句「阿彌陀佛」,什麼經都不要看,要不要懂?不要懂。我心定下來,相信就行了,這一句佛號就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上上根人!比這次一等的,再念念《無量壽經》,念念《阿彌陀經》,淨土三經、五經,這是次一等的人。

再次一等的人就再多念一點,淨土十要、印光大師文鈔、淨宗經典,念個幾十部,這是第三等人。如果覺得這個還不夠,還要念念《金剛經》、《地藏經》,那往生沒指望了,太雜太多了。

佛法講精純不雜,我這頭腦裡頭除阿彌陀佛之外,不生第二個念頭,這種人決定往生。分別、執著、妄想裡絕對得不到真實法門,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我們以念佛為主,講經為輔助,這個道場解行並重。講經的目的是堅定信心、願心,你若有真信切願,就不必聽經了,真正的功夫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過去祖師道場沒有講經,只有念佛,現在因為大家對於佛教認識不清楚,對於淨宗不能了解,信願不是真實的,不夠踏實,因此每天兩個小時講經,是為了讓大家認識佛法、認識大乘、認識淨土,認識得愈深、愈真切,信心、願心就愈強烈。所以,講經是接引。

(淨空法師)

相關焦點

  • 今日恭迎淨宗十三祖印光法師誕辰紀念日!
    印光大師在見濁波湧的時代,力挽狂瀾,傳承儒佛聖學於來哲;以正法眼,弘揚淨宗念佛法門,為火宅國人,直指離苦得樂之大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十一月初四,印光大師示寂於靈巖山寺,世壽八十,僧臘六十。茶毗後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無數,奉靈骨塔於靈巖山石鼓東南印光大師塔院內。大師一生操守弘毅,學行俱優,感化甚廣,被譽為民國以來淨土宗第一尊宿。大師創弘化社,印贈經書數百萬部;維護法門,中興淨土,功難思議,故被尊為淨土宗十三祖。後世佛門弟子都稱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
  • 淨土宗十三祖師贊
    善師:淨土宗第二代袓師善導大師。2. 得錢財:少康大師將乞食所得之錢,教兒童念一聲佛號即與一錢。3. 烏龍:睦州烏龍山。4. 見佛來:少康大師每念佛一聲,口隨出一佛,念十聲出十佛,時稱之為「後善導」。(善導大師也有此光明之相)。
  •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大師慧眼獨具,揭示持名乃淨宗之心要。大師念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號,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大師圓寂於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享壽六十九歲。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1]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
  • 印光法師:相傳是菩薩的化身,文字三昧,群盲之眼
    印光法師,民國一代高僧,其振興佛教,弘揚淨土,密護諸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法師留給後世的無上法寶《印光法師文鈔》,前後三編共計一百餘萬字,是淨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燈,被譽為「小藏經」。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傳奇人生!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四人分別是虛雲老和尚、太虛法師、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
  •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圓寂日,南無阿彌陀佛!
    三載之中,念佛正行而外,研讀大乘經典,妙契佛心,淨業大進。三十三歲時,應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請,護藏經南下,住法雨寺藏經樓閒寮近二十載,勵志精修,深入經藏。間或受寺眾堅請,乃為講淨土經典,講畢,旋即閉關。齋房書「念佛待死」以自勉,學行倍進。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深入剖析「萬惡淫為首」的真相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種種惡業,從此而起。(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嗔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種種惡業,從此而起,故曰:『萬惡淫為首。』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始截斷病根。」
  • 印光大師說: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智慧超群之人皆應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每個淨土行人都會發現身邊有很多親朋好友千說萬說就是不肯念佛,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一個愚人念不了佛,有的人慢心很重,看不起念佛法門。為了讓這兩類人都念佛,今天我們請印光大師給我們解惑答疑。印光大師說:「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矣。
  • 印光大師舌戰禪宗高僧,宣揚淨土宗眾生皆可成佛,此舉令對方折服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研修淨土宗,發願要讓識字不多的俗家人也懂得佛學精要,得到方丈大和尚的讚許,不料廟裡來了一個人,聲稱禪宗才是正宗,要進行一場辯論。印光見來人神態倨傲,口稱「討教」,顯然有備而來,目的是蓄意貶低淨土抬高禪宗,儘管自己不願捲入門戶之爭,可如果不能辯倒他,自己遭受羞辱事小,淨土一門必將名聲掃地,於是不慌不忙遞上精心抄注的《彌陀要解》請他指教。
  • 印光大師:念念對治自身習氣毛病的才是真念佛人
    核心提示: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生於1861年。幼時讀程朱儒書,對佛法持批判態度,後因病閱佛經,方知佛法廣博精深。21歲時前往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出家,專修淨土。22歲依印海定公律師受具足戒。
  • 印光大師往生淨土,留言後事從簡,數十萬皈依弟子含淚祭拜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
  • 《無量壽經》為什麼是淨宗第一經
    我們看第六,這第六解,「更以淨土諸經之中」,在第四行,「唯此經備攝圓妙」。淨土有三經一論,前清魏源居士將《普賢行願品》最後的一卷,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附在三經的後面,稱為淨土四經。這個本子我過去看過,好像還有一本收藏在澳洲,淨土四經。
  • 印光法師——弘揚淨土 密護諸宗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法相  生老病死是人類永恆的問題,任何一個思索人生根本與究竟的人都始終不能擺脫它對自己靈魂的纏繞。現代高僧印光法師的出家正是基於自己在病榻上輾轉數載而對人生究竟發出的穎悟,從此「覺今是而昨非」,回心向佛。  印光法師,法名聖量,陝西郃陽縣趙陳村人,名紹伊,字子任。法師弟兄三個,他排行最小。小時候隨長兄讀儒書,穎悟非常,曾考中秀才。15歲那年,在床上一病不起,如此有好幾年。於是,在1881年21歲時,於陝西終南山五臺蓮花洞寺,從道純和尚出家。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告訴你怎樣才能斷絕邪淫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
  • 佛教:該念「阿彌陀佛」還是「南無阿彌陀佛」?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是,最近又發現念六字不像過去那樣清淨,結果自己一直糾結在四字佛號與六字洪名之間,念佛的歡喜心也減退了,功課做得斷斷續續。其實,關於法門的揀擇,祖師大德多有開示,文章下方的專欄中,也對此進行過歸納闡釋。既然講淨土法門,我們不妨看淨宗蓮池大師對於念佛的開示。典故見於《竹窗隨筆》,也就是蓮池大師記錄個人修行心得的「筆記」。
  • 圖說淨土宗十三代祖師,建議收藏!
    到了清朝中葉,才將宗曉法師、志磐法師的蓮社七祖和淨土宗的名稱相提並論,增加了明代的蓮池大師為八祖。清道光間,悟開法師增推蕅益大師為九祖,省庵大師為十祖,徹悟大師為十一祖。民國年間,印光大師又改推截流大師為十祖,省庵大師、徹悟大師遞降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大師往生後,四眾弟子加推其為十三祖。這樣,淨宗十三祖的譜系方告圓成。
  • 閒話朋友的牢騷:為啥越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還會煩惱
    大意是:他真誠又虔誠的茹素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怎麼壞習氣不見少反而見長了呢?還說,沒體會出清涼心安的那份欣喜什麼的……呵呵!想起了前人的一首詩。要想言語清楚地說明白,就不太容易了。佛法不離因果,又以善惡有報勸戒行人。明理明利的人,竭力善因善行。不以為然的人,則依然不屑一顧!佛法!法法圓融法門無量!為的是來者心悅!生大歡喜!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豈夙世惡業所使,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覿面錯過,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輪迴中人乎。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