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提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經訓,可見專修的重要。至於「專」,前面說過,就是身口意全部攝在阿彌陀佛的境界上。
而發菩提心呢?蕅益大師在要解中告訴我們說:「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因為「無上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求生西方淨土,就是「一生成佛」,也是名副其實的「即身成佛」。
可以說,西方淨土所成的是圓教「無上正等正覺」,可見蕅益大師的話恰到好處,一絲毫都沒有疑惑。
從前的人、社會比我們現在單純太多了,還得五年遵守老師的教誡,現在我們身在這個花花世界,要加十倍的功力。
你看,染汙超過十倍,我們時間也要拖長十倍,從前五年,現在要五十年了,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
五十年?算了,不要學了,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廣學多聞呢?見到阿彌陀佛再說,在我們娑婆世界我不學了。所以我只修前二願,我要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再作後二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安全保險啊,這不會錯誤。後頭二願現在學,一定把你念佛的功夫障礙掉,要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
上上根人執持一句「阿彌陀佛」,什麼經都不要看,要不要懂?不要懂。我心定下來,相信就行了,這一句佛號就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上上根人!比這次一等的,再念念《無量壽經》,念念《阿彌陀經》,淨土三經、五經,這是次一等的人。
再次一等的人就再多念一點,淨土十要、印光大師文鈔、淨宗經典,念個幾十部,這是第三等人。如果覺得這個還不夠,還要念念《金剛經》、《地藏經》,那往生沒指望了,太雜太多了。
佛法講精純不雜,我這頭腦裡頭除阿彌陀佛之外,不生第二個念頭,這種人決定往生。分別、執著、妄想裡絕對得不到真實法門,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我們以念佛為主,講經為輔助,這個道場解行並重。講經的目的是堅定信心、願心,你若有真信切願,就不必聽經了,真正的功夫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過去祖師道場沒有講經,只有念佛,現在因為大家對於佛教認識不清楚,對於淨宗不能了解,信願不是真實的,不夠踏實,因此每天兩個小時講經,是為了讓大家認識佛法、認識大乘、認識淨土,認識得愈深、愈真切,信心、願心就愈強烈。所以,講經是接引。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