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舌戰禪宗高僧,宣揚淨土宗眾生皆可成佛,此舉令對方折服

2021-02-08 吳學華看天下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研修淨土宗,發願要讓識字不多的俗家人也懂得佛學精要,得到方丈大和尚的讚許,不料廟裡來了一個人,聲稱禪宗才是正宗,要進行一場辯論。

印光見來人神態倨傲,口稱「討教」,顯然有備而來,目的是蓄意貶低淨土抬高禪宗,儘管自己不願捲入門戶之爭,可如果不能辯倒他,自己遭受羞辱事小,淨土一門必將名聲掃地,於是不慌不忙遞上精心抄注的《彌陀要解》請他指教。

那禪宗上座隨手將《彌陀要解》放在一邊,冷冷一笑說:「這部《彌陀要解》我早就看過,裡面說什麼『《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與此』,簡直是抑制別的教派,專門抬高淨土,貽誤天下眾生。想不到藕益大師枉為高僧,居然寫出這樣的要解來,給了愚夫愚婦一道護身符!長此以往,天下緇素必誤入淨土歧途,實在是斷滅佛種,罪過滔天!你如果真的想要報答佛祖恩典,就應該將這樣的書毀滅淨盡,何必抄注出來,反而助長它流通呢!」

印光見他越說越激憤,似乎這本《彌陀要解》是他不共戴天之仇人,心裡暗暗驚奇,待他心氣平靜下來,才慢慢地說:「法師認為藕益大師罪過滔天,其實還沒有找到罪過的根源。其實根源不在藕益大師,而在於釋迦牟尼、彌陀菩薩,在於《華嚴》、《法華》各家經典。你如果能宣布他們的罪過,也許你的言論會被世人遵守奉行,否則,就是山野愚夫自稱皇帝,自製法律背叛朝廷律法,頃刻間便會招致滅門誅族的滔天大禍!你這種說法,實實在在就是謗佛、謗法、謗僧,應當打入阿鼻地獄永不超生!三世諸佛所說的『可憐憫者』,正就是你這樣的人!」

那禪宗上座大驚失色,好半天才說:「阿彌陀佛,你既然虔心禮佛,怎麼反而說罪過在於釋迦牟尼,在於彌陀?我也知道,你這是正話反說,想要自命佛經衛道士而已。也罷,只要你說的道理能夠勝過我,自然心悅誠服!」

那禪宗上座反覆辯駁,無奈印光說的無一不是佛家經典,還能確鑿指出禪宗引用的謬誤,肯定那是佛教界公認的各代滅佛期間蓄意編造的偽經,直至他啞口無言。方丈大和尚只知印光平日裡埋頭鑽研佛家經典,似乎不善言辭,沒想到他一開口就言辭犀利佔了上風,接著,只聽得印光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從佛教自東漢傳到中國之始,說到玄奘法師不遠萬裡從天竺取回三藏經典,再說到晉代佛教花開三枝,分為禪、淨、密三個門派之沿革變遷,其實是萬法同歸一途。末了又補充說:密宗講究密修,尋常百姓難以修煉;禪宗講究頓悟,資質不高的僧人尚且難以頓悟;唯有淨土一門,提倡「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能成為愚夫愚婦的護身符並非壞事,恰好證明了淨土最能適合一切虔心向佛的天下緇素信奉修行,最能符合佛祖「眾生皆可成佛」的宗旨,實在不愧「超脫苦海的玄門,眾生成佛的捷徑」!——一番侃侃而談之後,尖銳地指出道:「你身為禪宗上座,就應該懂得《華嚴經》乃是諸經之王,為什麼天天修習佛經,居然說出毀謗佛典的話來?正就是儒家所說的『習而不察,日用不知』的謬人。我一心離開苦海求生淨土,你卻身陷苦海毀謗《華嚴》,道不同不相與謀,你去吧!」

那禪宗上座滿面羞愧,不得不垂頭喪氣離開。臨走的時候,恭恭敬敬對著印光稽首:「上座學識淵博,在下茅塞頓開,才知天外有天。山僧回去之後,倒要好好鑽研一番淨土經典,若他日有緣,還當再來請教!」

印光見他態度轉變,也不忍讓他過於難堪,連忙向他施禮,稱讚他佛學淵博,實在讓自己增長了不少知識,只是不該過於偏執,然後誠摯地說:以師父的淵博,倘若能破除門戶之見,必定能光大佛門,懇請師父三思!那禪宗上座躊躇良久,帶著印光贈送的《彌陀要解》告辭而去。

方丈大和尚看在眼裡,感慨地對印光說:「當年林文襄公則徐曾說:『壁高百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用在你印光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你年紀輕輕,竟能將佛家經典融會貫通到如此精深的程度,如此折服禪宗上座,提高我淨土宗聲譽,著實可敬!」

寺裡僧眾得知印光舌戰禪宗大師大獲全勝,紛紛要求方丈大和尚讓他給大家講解經書疑難。印光連忙說自知學識淺薄,只求深研佛法,堅決推辭。

知客師悄悄建議提升印光職務,讓他長久留在資福寺以壯聲威。方丈大和尚沉思說:「此人不遠千裡而來紅螺山,為的是虔心鑽研淨土佛經,並非區區職務所能打動。如今已經三年過去,若老衲所料不差,待他閱讀了寺院經書,還會遠走高飛,轉向別的寺院訪求經典的。聚散都是緣,只要他能光大淨土,也是我資福寺的榮幸!」

資福寺方丈大和尚的預言分毫不差,光緒13(公元1887)年春天,印光再次朝拜五臺山之後,就轉向了北京龍泉寺,當了專門伺候僧人茶水飯食的「行堂」僧。十月初冬,漫天風雪呼嘯,鄉村農民都窩在房子裡熬冬,印光居然又辭別了龍泉寺,手託缽盂走向東三省。

龍泉寺裡和尚雖然跟他接觸時間不長,交情也不深,還是再三挽留:「印光師,雖然我們佛門有個冬參夏學的規矩,但還得根據天時地利行事。眼下大雪紛飛,此去關外有千裡之遙,你孤身一人沒個照應,何必這麼性急呢?還是過了冬季,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走。」

印光感謝他們的關心,堅毅地說:「佛門規矩,印光不敢違背。如果等到春暖花開,定準錯過時機。天下善男信女甚多,風雪雖大,我沿途化緣投宿,用不著一月就到了。」說罷依依惜別,走向風雪之中。

印光到東三省各寺院參學直至第二年的初冬,方才回到北京,這回入住圓廣寺。圓廣寺在北京是個默默無聞的小寺院,寺裡僧人對他很熱情。有一天,一個出家人隨同印光到西直門散步,忽然有一個少年走過來向他們乞討:「師父,給兩個錢買饅頭吧!」

印光見他大約十五六歲了,衣不遮體面黃肌瘦的在寒風中顫抖,覺得很是可憐。這些年來,他橫跨數省行程萬裡沿途化緣,見過很多流離失所討飯的乞丐,常常為自己無力施捨而感到深深慚愧。這一天恰好身上帶著錢,便停住腳步,對這個乞丐說:「好吧!我是出家人,信奉佛祖普度眾生,你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就給你一個錢,讓你跟我佛結緣!」

那少年乞丐抬頭看著印光,咬著嘴唇不肯念佛。印光以為他嫌少,就說念十句便給十個錢,誰知那少年乞丐還是不肯念。印光忽然省悟:這少年準是以為自己開玩笑才不願受騙上當不肯念,於是打開錢袋,叮噹叮噹全部倒出來,約摸有四百多個銅錢,然後和顏悅色地說:「你看好了,只要你念一句,我就給你一個錢。你儘管念,直到我的錢給完為止。」

那些過路的人覺得好奇,待等明白了怎麼回事,皆極力慫恿少年乞丐:「小乞丐,這是天上掉餡餅,別人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你就放心大膽念下去,把這和尚的錢念到手!和尚都是信佛的誠信之人,我們給你作個見證,不怕你念了他不給錢!」

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少年乞丐放聲大哭,還是執意不肯念佛。看熱鬧的人頓時洩了氣慢慢散去,惋惜地說:「這個傻乞丐,可惜了好機會!」

印光看著少年乞丐長長一嘆:「你缺乏善根,我也可惜啊!相見便是有緣,我也不能讓你空手而去!以後你餓了,可取廟裡吃齋!」說罷給了他幾個錢,嗟嘆著走開了。

一路上,印光不斷長籲短嘆。同行的圓廣寺那個出家人知道,他還在為那個少年乞丐拒絕念佛的事情惋惜,便開玩笑說:「印光師,他不肯念佛得錢,足見他和佛祖無緣,反而讓你保全了錢袋子裡面的銅錢,這樣各得其所豈不更好?」(預知印光大師會說出什麼樣的話來,請關注我,繼續往下看。有需要收藏下圖兩本佛學高僧傳記的朋友,請私信我,布施結個善緣)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在禪宗道場,受邀講解淨土宗的經文,僧俗聽完後敬服不已
    南無阿彌陀佛上一節說到方丈大和尚讓印光大師給僧眾講解《彌陀便蒙鈔》,印光覺得很奇怪,在禪宗道場講淨土宗的經文,似乎有班門弄斧之嫌,但是方丈堅持如此,印光只得答應。可普陀山號稱海天佛國,極少舉行面對廣大公眾的講經,法雨寺居然傳出消息開壇講經,那是何等鄭重的大事?他們相互傳說,此次主講的是寺院德高望重的化聞老法師,能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點頭,都想一睹高僧口若懸河的風採。可立刻有消息靈通的知情者糾正說:「錯啦!此次講經的是來自陝西的印光法師,今年才三十八歲。
  • 續篇:淨土宗的發展與傳承。《印光法師嘉言錄》16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一、贊淨土超勝】白話文:16.等到佛法自東漢傳到中國,東晉時期遠公大師就以淨土為宗。清涼大師註疏《普賢菩薩行願品》,發揮究竟成佛之道。永明大師宣說《四料簡》,直指即生了脫之法。從前各各宗派的高人無不是歸心淨土。只有禪宗諸大師專門從事秘密修行,很少明確闡揚淨土宗旨。自從永明大師倡導之後,全部都公開地開示淨土法門,悲切地勸導眾生修持。所以死心新禪師在《勸修淨土文》中說:「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豈夙世惡業所使,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覿面錯過,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輪迴中人乎。哀哉!
  • 諸佛一理,萬法皆通。我們六祖慧能大師宣講的念佛法門同樣殊勝!
    某些人何故如此見短心窄而不容萬法萬宗焉?我們偉大的六祖慧能大師乃禪宗一代祖師,秉佛門之心印,傳見性成佛之正法。豈有六祖慧能大師不懂念佛的道理?我深信!我們的佛弟子如真能領悟六祖慧能大師所宣講的有關念佛生西方的妙義,必然對我們修學淨業助益甚大!
  • 福慧雙修,定慧等持,禪宗與淨土宗有什麼區別?
    福慧雙修,定慧等持,禪宗與淨土宗有什麼區別?歷史上,禪宗的發展,中國寺院以禪院為名比比皆是,禪宗發展到宋元以後,逐漸的與淨土宗相應合流,各大禪師開悟之後,最後都棲心淨土。這就有禪宗究竟與淨土宗究竟的問題。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四人分別是虛雲老和尚、太虛法師、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
  • 印光法師——弘揚淨土 密護諸宗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法相  生老病死是人類永恆的問題,任何一個思索人生根本與究竟的人都始終不能擺脫它對自己靈魂的纏繞。現代高僧印光法師的出家正是基於自己在病榻上輾轉數載而對人生究竟發出的穎悟,從此「覺今是而昨非」,回心向佛。  印光法師,法名聖量,陝西郃陽縣趙陳村人,名紹伊,字子任。法師弟兄三個,他排行最小。小時候隨長兄讀儒書,穎悟非常,曾考中秀才。15歲那年,在床上一病不起,如此有好幾年。於是,在1881年21歲時,於陝西終南山五臺蓮花洞寺,從道純和尚出家。
  • 印光大師說:海納百川,淨土法門是上成佛道,下度眾生的最佳法門
    佛法大海深廣難測,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度眾生。有五乘大道讓我們選擇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及佛菩薩乘。若將此五乘回向菩提,都可以成佛。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為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
  • 印祖:佛陀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讓若聖若凡於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仗佛慈力往生極樂世界,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
  •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圓寂日,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今日2018年12月10日(農曆十一月初四)是近代高僧、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圓寂紀念日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 佛教淨土有許多種,修行佛法的你,知道禪宗所說的淨土在哪裡嗎?
    網圖在佛祖的智慧之中,淨土有許多種,有人間淨土、天上淨土、極樂淨土、唯心淨土、華嚴淨土、琉璃淨土等許多種,一般都是因淨土創建者的願力所成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淨土宗極力宣揚的西方極樂淨土。網圖淨土宗所極力推崇的西方極樂淨土,因為其宗門的興盛而廣為人知,似乎成了所有學佛之人所追求的一個通達之處,但其實,各個宗門因其信願的不同,其所追求的淨土也有所不同,比如說禪宗,一說到禪,似乎很神秘高深,與眾不同,那麼影響同樣深遠的禪宗
  • 這3方面,看中國「淨土宗」祖統,其師承、立祖未必直接師徒制?
    受法者是入室弟子,要通達本宗的教理,尤其是相承的法脈及祖師有關論著,並且篤行本宗規範的修持方法,統領大眾,方可繼為「一代宗師」。例如天台宗的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等大師都有直接的師徒關係;又如華嚴宗的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等五大師的關係亦然。
  • 「古今佛門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
    【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鄰居有一位老婦人,每日念佛號數千,袾宏問她是何緣故,老婦人說:『我的先生持佛名號,臨命終毫無病苦,與人拱手作別而往生,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 淨土宗十三祖師贊
    淨宗初祖慧遠大師贊宏開淨土禹城流,結社蓮開念佛優。儒道秕糠皆未盡,彌陀觀想自當求。善師:淨土宗第二代袓師善導大師。2. 得錢財:少康大師將乞食所得之錢,教兒童念一聲佛號即與一錢。3. 烏龍:睦州烏龍山。4. 見佛來:少康大師每念佛一聲,口隨出一佛,念十聲出十佛,時稱之為「後善導」。(善導大師也有此光明之相)。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簡介)之——淨土宗
    淨土宗創始人:慧遠大師祖 庭:江西廬山東林寺和陝西西安香積寺代表人物:慧遠、善導、際醒、法照、藕益、印光、聖嚴、昌臻......眾多佛經記載,佛在很多法會中均無問自說,宣講了淨土法門。在大藏經中,專談淨土以及帶說淨土的經論,有數百種之多。印度著名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均有淨土論著,解釋與弘揚淨土法門。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淨土宗獨尊念佛,以之為一代佛教歸宗結頂之法,所謂「《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淨土宗。
  • 近100年來,中國有哪些得道高僧?這6位大師影響深遠
    虛雲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15個道場,重興6大祖庭,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脈(指禪宗5大支派),信徒達數百萬之眾。培養了大量佛教頂級人才,門下著名弟子包括:本煥、宣化、海燈法師、佛源等,其弟子一誠、傳印先後擔任中國佛教界最高領袖。星雲大師:現92歲星雲大師生於1927年,至今仍健在,是當代知名度和影響力極為卓著的高僧。
  • 明學長老:印光大師五條規約 我們至今嚴格遵行
    明學長老繼承印光大師遺風,制訂《靈巖山寺共住規約》,得到中佛協趙樸初會長充分肯定,以身作則,恪守規矩,幾十年如一日,德高望重,深受大眾敬重,現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佛協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及棲霞山分院院長、蘇州靈巖山寺方丈。2015年4月8日,明學長老接受國家宗教局宗教雜誌社「佛教勝地行」採訪組採訪,並就所提問題作出簡要回答。
  • 民國四高僧之一——印光法師的書法成就
    印光法師(1861年—1940年),即釋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印光法師(1861~1940),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民國四大高僧之一(虛雲,太虛,印光,弘一)。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 為什麼高僧大德離開人世,有的稱為往生,有的稱為圓寂?
    在一般佛教徒的信仰裡,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生命最後的歸宿,在佛教的傳統裡,淨土宗的高僧大德離開人世一般說是往生去了極樂世界,還會乘願再來度眾生,而禪宗的高僧大德離開人世不說往生極樂世界,說圓寂了。圓寂和往生有什麼不同?圓寂是去了哪裡?
  • 近代淨土祖師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於淨土法門,可謂讚譽有加:「如來說法,求其凡聖共修,大小一致;即淺即深,下手易而成功高;至圓至頓,用力少而得效速;等覺菩薩,依之以圓成佛道;逆惡眾生,仗之以出離輪迴者,無如淨土一法之殊勝超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