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山古墓群位於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筆架山村青家灣組,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筆架山古墓群三個組成墓群之一。十字山墓群位於湘江支流撇洪河上遊東側,墓群所在地為低矮丘陵地貌。經以往考古工作確認,十字山墓群可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多為連續分布山丘,墓葬較為密集;南區山丘間斷分布,墓葬較為稀疏。因伍市至益陽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規劃主線及筆架山互通穿過十字山墓群南區。2020年4月中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益陽市考古研究所對項目建設紅線範圍內涉及的十字山墓群南區進行搶救性發掘工作。由於工程方徵地、清表分批次進行,考古發掘工作亦分階段進行,因地制宜使用鑽探、開挖探溝、整體揭露等多種方法尋找墓葬,12月初徹底完成紅線內墓葬清理工作。本次發現、清理墓葬共計95座,均為豎穴土坑墓,集中分布於兩處獨立山丘頂部,將其劃分為Ⅰ、Ⅱ兩區。除1座為宋代墓葬外,其餘墓葬年代均集中在戰國晚期(個別墓葬年代下限晚至西漢初期)。以下對本次發掘的戰國墓葬作簡單介紹。
按照墓底寬度分為A型(寬坑墓)、B型(窄坑墓)、C型(狹長形墓)三類,以下各舉例介紹。
25座。一般長大於寬,部分墓長寬尺寸差別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寬度一般為140釐米以上(不含140釐米),其中帶斜坡墓道的墓葬2座。有葬具,單棺或一槨一棺。
M92,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175°。墓壙上部被破壞,墓口長2.64-2.68、寬1.86-1.94米,墓底長2.38-2.54、寬1.66-1.74、殘深4.8米。墓葬口大底小,墓壁上部較粗糙,下端光滑。墓底見橫向枕木溝。隨葬器物有2套鼎、敦、壺、豆的組合,銅劍、戈(帶戈鐏)各1件,漆器保存較差,形制難辨;另有一玻璃璧豎立置於棺內南端偏東。
M116,帶斜坡墓道的豎穴土坑墓,墓向280°。墓壙上部被破壞,墓口長3.1、寬2.98米,西端墓道長340、寬102釐米,坡度27°;南端有一小斜坡墓道,長86、寬44釐米,坡度35°。墓底長2.68-2.7、寬2.5-2.54米,殘深3.44米,西端墓道底距墓底1.9米,南端墓道距墓底3.04米。墓葬口大底小,墓壁斜直、光滑經修整。墓內填紅褐色花土,填土經夯築,夯窩直徑0.08-0.1米,夯層均勻,厚0.1-0.2米。葬具為「Ⅱ」字型單棺,棺內未見明顯分廂。墓底見大量白膏泥、橫向分布的枕木溝。隨葬品均為陶器,置於棺內北側,為4套鼎、敦、壺、豆、匕的組合,另有燻爐1件。
41座。長度均大於寬度,墓底寬度一般大於86釐米,小於或等於140釐米。部分有葬具,帶頭龕特徵墓葬13座,頭龕均為距墓底較高的吊龕。
M75,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180°。墓壙上部被破壞,墓口長2.6、寬0.96-1.12米,墓底長2.46、寬0.86-0.98、殘深1.24米。口大底小,南端墓壁中部有一近長方形壁龕,龕底距墓底0.72米。龕內置陶盂1件、豆2件、長頸罐1件。
28座。墓底寬度小於或等於85釐米,墓坑較狹長,無葬具、普遍帶並列、三側、封閉生土二層臺,部分無頭龕,有頭龕者頭龕底均與墓底平齊。
M101,狹長形豎穴土坑墓,墓向0°。墓壙上部被破壞,墓口長2.02-2.04、寬0.88米,墓底長2.22、寬0.66-0.7、殘深1.86米。距墓口1.4米處東、西、南墓收成不封閉式生土二層臺,北壁底端有一頭龕,龕與墓底平齊且同寬,龕高0.38、進深0.34米。龕內置陶鼎、敦、壺、豆組合1套,另有一銅鏡。
本次發現的十字山墓群戰國至西漢初期墓葬共計94座,其中15座未見隨葬器物出土。出土青銅、陶、鐵、玉石、玻璃、滑石、漆木器等各類器物計450餘件(套),隨葬器物均表現為楚文化因素特色,少見其它文化因素。
陶器組合較為單一,仿銅陶禮器組合以鼎、敦、壺為主,少見鼎、盒、壺的組合;日用器以盂、豆、罐為主,罐以長頸罐和高領罐為主,豆以矮柄豆佔多數;銅器主要以兵器為主,有銅劍、矛、戈等,另有蟠螭紋鏡3件;鐵器均為鐵鍤,鏽蝕嚴重;玻璃器均為谷紋或雲紋玻璃璧;玉石器均為M118內隨葬玉珠、環飾;漆木器保存較差,僅存漆皮,器型難辨。
圖一二 M90隨葬器物(鼎4、敦2、壺4、豆4、勺2、銅劍1、戈1、戈鐏1件)
1.本次發現的戰國晚期至西漢初期墓葬均為中小型墓葬,隨葬器物組合較為固定,以仿銅陶禮器鼎、敦、壺組合和日用器盂、豆、罐的組合為主,A型墓中隨葬器物均以鼎、敦、壺組合為主,B、C型墓隨葬器物多為完整或不完整的日用器盂、豆、罐的組合;墓葬年代較為集中,文化內涵較為統一,均為楚墓;從墓葬布局和墓地規劃上來看,墓葬形制和墓向的選擇上有一定的規律,Ⅰ區以A、B型墓葬為主,未見C型墓;Ⅱ區以A、C型墓為主,B型墓較少,且未見吊龕墓;墓向以西向、南向為主,墓向選擇與墓葬形制未見明顯關聯;部分墓葬位置關係、墓葬形制、墓向、隨葬品表現出高度一致性,表明其內部可進行細緻分組。更多信息需器物修復及後期整理工作的跟進後,再進行詳細公布和深入研究。
2.十字山墓群經多次考古發掘,確認其為益陽市區外圍一處東周至漢代的大型公共墓地。2018年配合長沙至益陽高速公路擴容工程和本次伍市至益陽高速公路建設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已清理戰國至西漢初期墓葬共計132座。規劃中益陽至常德高速公路及筆架山互通等工程建設,還會繼續對十字山墓群南部受影響墓葬區域進行發掘。隨著發掘資料的增多,對十字山古墓群墓葬形制、整體布局及背後的人群流動、社會變遷等方面研究會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