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給宋江的謝禮,原先是兩隻金釵,施耐庵為什麼要換成金條

2020-12-17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晁蓋等一行七人劫走了生辰綱,本以為做的天衣無縫,沒成想還是被人發覺了。幸虧宋江早知道了消息,擔著血海的干係給晁蓋他們送信,讓他們免去了牢獄之災,一起投向了梁山。

晁蓋為了感謝宋江,在梁山上穩定下來之後,就派劉唐給宋江送去了一百兩金條和一封書信,可沒成想,這金條和書信,竟引發出了宋江一生命運的拐點。

一根金條和一封書信引發的血案

宋江的家裡本來就比較有錢,而且他還做了這麼多年的衙門工作,「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極有可能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根本就不會缺錢花。

再說,宋江雖然喜愛結交天下的好漢,但他也實在不願意與梁山的匪徒扯上什麼關係,他們現在可是正在被官府通緝的要犯。

在劉唐的一再要求下,宋江最後只收下了書信和其中的一根金條。

宋江收下的書信和金條,不小心被他的外宅閻婆惜發現了。這閻婆惜早就相中了宋江的同事,一個年輕小生張文遠,現在她正好以這封書信為要挾,要宋江同意她和張文遠在一起,並且,還想要來宋江剛收下的一百兩金條。

別的都好說,唯獨這一百兩金條是個難題。不是因為宋江捨不得,而是他壓根就沒收下啊!這大半夜的,要宋江到哪裡去湊這麼多的金條啊!

宋江和閻婆惜商量,希望能寬限他三天的時間,通過變賣家產來湊夠這一百兩金條,只要閻婆惜能還給他那封書信。弄不好那可是殺頭的罪過啊。

閻婆惜雞賊著呢,「你這黑三倒乖!把我一似小孩般捉弄。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我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

宋江被逼到絕路上了,情急之下就殺了閻婆惜,開始了逃亡江湖的另一種人生。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晁蓋給宋江的謝禮是兩隻金釵

梁山泊的故事發生在宋朝,小說《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在這期間,梁山好漢的故事早已經在坊間的茶樓酒肆中流傳很久了。

施耐庵在創作小說《水滸傳》時,大量採用了流傳於民間的梁山故事,比如「李逵負荊」、「黑旋風雙獻功」、「林衝夜奔」等等,加以綜合整理、加工潤色,再以《大宋宣和遺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贊》為藍本進行創作而成的。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晁蓋派劉唐送給宋江的謝禮,並不是一百兩金條,而是兩隻金釵。這兩者之間能有多大的區別,為什麼施耐庵要把金釵換成金條呢?

其實,金釵比金條更加的合理

金釵的來源就不言而喻了,肯定是生辰綱裡的財物,它的材質固然是值錢的,但應該更是一個工藝品,包含著更多的附加值。梁中書的夫人最後不是還添加了一箱子的生日禮物,是專送給蔡太師的家眷們的麼。

這樣,金釵的出現就變得更加的合理了。

梁中書和他的嶽父蔡太師可都是見過世面的人物,是不會在生日禮物中出現金條的,忒俗。那麼,這些金條會不會是晁蓋帶到梁山上去的財物呢?

晁蓋在上梁山之前,因為宋江提前來送信的緣故,就有了一些時間來收拾家裡的金銀細軟,但他的家裡也未必能立即拿得出一百兩金條來,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晁蓋的祖上是鄆城縣東溪村的富戶,一個村子裡的富戶,可見家底並不是十分的豐厚。再加上晁蓋本人「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有投奔他的,就留在莊子上住著,想走了,還要再送上一些銀兩,這可都是錢啊。這樣的一個生活狀況,應該很難積攢下一百兩金子。

所以說,就謝禮的合理性來說,兩隻金釵,是要比一百兩金條強上許多的。

但是,金條更有利於宋江的人物塑造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施耐庵還要把金釵換成金條呢?這與作者對宋江這個人物的塑造有關。

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把這兩個金釵送給了閻婆惜,後來,他又見到了閻婆惜和另一個男人吳偉在一起纏綿,冷落了他,宋江於是「一條忿氣,怒髮衝冠」,殺了閻婆惜和吳偉兩個人。

很明顯,宋江這是在為了女人爭風吃醋。

而小說《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除了「矮腳虎」王英是個特例以外,再也沒有什麼好色之徒了,好色可不是好漢的行徑,更何況他們的大哥宋江呢?

當《水滸傳》中的宋江發現閻婆惜喜歡上了張文遠之後,根本就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

這樣的一個好漢,怎能讓他把金釵送給閻婆惜呢!可金釵對於宋江來說,自己留著又沒用,送給別人還不合適,簡直就成了一個雞肋,遠不如金條處理起來方便。

而且,當作者把金釵換成金條以後,還有了更大的好處。

宋江是一個喜歡施捨的人,「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這不,從閻婆惜那裡受到了冷落之後,宋江在凌晨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路上正好碰見賣湯藥的王公在趕早市。宋江早就向他許下了一副棺材錢,自己剛收下的這根金條正好送給他,也不枉了自己「孝義黑三郎」的稱號。

這時,宋江才突然發現自己的金條和書信都忘在了閻婆惜那裡,於是趕緊又返了回去,而這個空擋,恰好給了閻婆惜一個發現信件和金條的時間段。

故事的情節安排,進行各種活動的時間差,都被作者安排的妥妥噹噹的。

作者將晁蓋送給宋江的謝禮做了一個小小的改動,由兩隻金釵變成了一百兩金條,不但避免了宋江好色的嫌疑,還藉機塑造了他樂善好施的形象。藉此,作者還用它推進了故事的進一步發展,簡直是一舉三得。

相關焦點

  • 宋江與晁蓋誰更適合做梁山統領?一個是真領導,一個是真土匪!
    在擴大梁山隊伍方面晁蓋顯然遠遠不如宋江會玩攻心計,晁天王更偏向於江湖俠客的風格,你若跟我我便歡迎,你若不跟我也好生送你離開,人不犯我我不一定不犯人,人若犯我那真的是雖遠必誅。與晁蓋有過節的人你再有本事我也不要了,不願與晁蓋共謀的人晁蓋也不為難人家。但宋江不一樣,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三十六計都快用絕了,不願跟我,我就讓你家破人亡。
  • 水滸中,宋江、朱仝三人爭先恐後地去放走晁蓋真的是出於義氣嗎?
    但是晁蓋這個人平時就喜歡結交好漢。 整個鄆城縣上到知縣、都頭、押司下到販夫走卒,都有人與晁蓋交厚。這不在得知晁蓋大難臨頭的時候,這些人都儘自己所能來幫助晁蓋逃脫大難。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呼保義宋江,說來也巧,濟州府前來下公文的何濤到鄆城這一天,正趕上縣令坐衙後休息,他正好碰到了從府衙裡出來的宋江。
  • 晁蓋和宋江的較量,晁蓋到底輸在哪裡?
    宋江上梁山後,晁蓋沒想到自己一步步的被架空。簡直快變成傀儡了,在很多好漢的眼中只有宋江沒有他了。為了挽回這種被動的局面,建立起自己的威望,不顧眾兄弟的阻攔,下定決心要去攻打曾頭市,不料暗遭毒箭,一命嗚呼。
  • 晁蓋臨終遺言是21個字,卻被宋江改成16個字,於是宋江成功上位
    一說起水滸中的晁蓋晁天王,讀者都不禁為他惋惜,為什麼他會蹊蹺地被一支毒箭射死了?晁蓋臨終前留下了21個字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裡的賢弟就是指宋江,晁蓋的意思也很明確,誰抓住了殺我的兇手,誰就可以當梁山寨主。
  • 晁蓋的命真的是宋江派人暗箭取下的?答案就在書裡面!
    比如說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晁蓋的死就是其中一個。很多小夥伴都覺得是宋江為了奪取寨主的位置,用計要了晁蓋的命,用暗箭毒死了他。而這樣的說法也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們還從書當中找到了很多的證據。另外,在林衝提出要把中箭的晁蓋帶回去的時候,呼延灼卻表示要等宋江明確下令後才行。而且宋江沒有及時的去找醫生給晁蓋醫治,以錯過了搶救的時間。雖然這些原因說的也是事實,不過細細想來也漏洞百出。
  • 宋江為什麼要請盧俊義來當「二把手」?
    很多讀者都很奇怪,晁蓋死後眾位好漢都推舉宋江做寨主。宋江一再推辭,甚至還要讓位於盧俊義。山上有那麼多的好漢,為什麼不惜餘力的讓盧俊義上山呢?宋江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01晁蓋臨死之前都不想讓宋江坐上寨主之位宋江從江州上梁山後,晁蓋主動讓出寨主之位,宋江一口拒絕了。
  • 施耐庵送宋江三個外號,體現「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卻獨缺這一個
    其實作者施耐庵給宋江的這三個外號別有用心,這三個外號正對應著中國人最講的「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字,而「忠孝仁義」四個字中的另外一個,宋江卻永遠也沒有。首先我們先看一下宋江的第一個外號「呼保義」。呼保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 《水滸傳》千古之謎:到底是誰射死了晁蓋?此人嫌疑最大
    有的山頭實力強,有的山頭人多,在進入梁山這個股份制企業後,原先的老股權必然被稀釋,在梁山座次還不固定的時候,軍功和人脈實力是最好的籌碼。晁蓋作為梁山第二代掌門人,可謂是中興梁山的重要人物,在火併了王倫之後,在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和吳用公孫勝的輔助之下迅速進行了正規化,建立了聚義廳以義為形式規則的新梁山。
  • 水滸傳:宋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晁蓋臨終前一語道破玄機
    那麼,宋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這個從宋江和晁蓋這兩位新老寨主之間撲朔迷離的複雜關係,可以看出端倪來。首先,來看宋江和晁蓋之間的「蜜月期」。宋江和晁蓋因為都是當地鼎鼎有名的英雄人物,因此,兩人惺惺相惜,相互仰慕對方。
  • 晁蓋剛死,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裡面隱藏著宋江不敢說的秘密
    一梁山的首領已知的先後有白衣秀士王倫、託塔天王晁蓋和及時雨宋公明。王倫雖然上山最早,但因為他本事地位,不要林衝來梁山落草,被作為反面人物進行了書寫,所以此文不予討論,單講晁蓋和宋江兩人。晁蓋原是東溪村保正,因為劫取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十萬貫生辰綱,被迫無奈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 宋江將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傳遞了宋江的什麼秘密
    宋江在水泊梁山的晁蓋時期,那廳叫做聚義廳,聚義聚義,就是弟兄們聚義一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就是這個招牌,讓不少江湖豪傑,都去了梁山。宋江在晁蓋前腳剛被毒死,宋江後腳就把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忠義忠義,忠誰的義,這就是看起來模糊,實際上是宋江別有用心的改名。
  • 不是宋江晁蓋
    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後來人們才發現,原來那白光不是白勝,更像是晁蓋,忽一下就沒了。晁蓋原來並不在天罡地煞之列,只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白光。有晁蓋在,梁山就無法真正壯大,因為他格局非常小,沒有容人之量,見石秀楊雄時遷偷雞被捉,就要殺石秀楊雄二人,這種人肯定成不了北鬥。
  • 宋江「吏道純熟」,他究竟有多聰明?你看他是怎麼給晁蓋送信的
    即便不看這些大的方面,只看小的方面,宋江給晁蓋送信之事,也能發現宋江是很有頭腦的人。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和阮氏三兄弟以及白勝,聯合劫取了生辰綱之後,白勝走了,三阮回家,吳用等人就一直在晁蓋的莊子裡,幾個人一直以為無人知曉這件事。但是,何濤很快根據弟弟何清的幫助,捉了白勝,查到了晁蓋。
  • 梁山好漢5次轉折大事,都與動物有關,晁蓋宋江武松李逵燕青親歷
    李逵在江州認識了心中的偶像宋江大哥,和宋江戴宗一起吃飯時,見宋江喜歡吃鮮魚,就自告奮勇去搞魚,當然李逵沒錢,辦法就是搶,李逵搶了張順的魚,還不小心把人家辛苦打來的魚放跑了,又動手打了幾十號漁民,與張順交手,在陸地上李逵佔了便宜,可到了水裡,張順狠狠教訓了李逵。這一架,讓李逵由一個普通牢子成為了宋江的心腹,宋江看到了李逵的勇和忠,奠定他未來在梁山的地位。
  • 謀殺晁蓋的主謀是宋江,幫手是誰?有人說林衝有兩個動機一個疑點
    晁蓋之死,撲朔迷離,金聖歎點評水滸的時候,一口咬定宋江是主謀,但是究竟是誰動的手,金聖歎沒有指明,這就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有人提出:林衝有兩個下手的動機,他的行為中也有一個很大的疑點。
  • 施耐庵:興化人的驕傲
    水滸傳為什麼叫水滸傳?為什麼不叫水泊梁山英雄傳?皆因興化無山,地勢平遠所以叫水滸傳。
  • 晁蓋: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晁蓋出場時,書裡是這樣說的: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宋江出場時,書裡是這樣說的:為人仗義疏財,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有什麼區別嗎?
  • 水滸傳有4位朱姓好漢,名字連起來讀,你會發現施耐庵最大的秘密
    眾所周知,《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其出生於公元1296年,卒於公元1370年,正是元末明初,政權交迭的時代。因此,《水滸傳》想必在明朝還沒建立時,便已經被創作出來了。
  • 《水滸傳》中,晁蓋贈給宋江百兩黃金,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話說當初晁蓋吳用等人在酒裡下巧下蒙汗藥,迷了楊志,盜走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十萬生辰綱。這劫了當朝太師的生辰禮物,自然是不會如此了解。晁蓋一行人雖說做得隱密,但最終還是東窗事發。團夥成員之一的白勝用贓款賭錢,結果一時大意,導致事情敗露。官府的人就要來了,而晁蓋等人此時在莊上還毫不知情。
  • 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把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他是不是朝廷的臥底
    看過水滸傳的同志們,對於宋江可謂是非常熟悉吧,在水滸傳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在晁蓋死後,眾人推選宋江為大頭領,宋江在上位後把原來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那麼他為什麼要把聚義廳更名為忠義堂呢,下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