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支付公司受罰過百萬 易票聯居首杉德支付三接罰單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7家支付公司受罰過百萬 易票聯居首杉德支付三接罰單)

今年雖未出現去年的千萬級別罰單,但總罰款過百萬元的公司數量卻在增多,顯示出行業的規範管理更著眼於細節,相關法規執行的更為嚴格。即便如此,相關機構對參與第三方支付業務仍舊熱情不減

《投資者報》記者 佔昕

懲處一個、警示一片。近來央行對違規第三方支付機構頻開罰單的舉動將這一行業推向了臺前。在監管的頻繁「亮劍」中,如今想要找出一家未被處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然不易。今年雖未出現去年的千萬級別罰單,但總罰款過百萬元的公司數量卻在增多。

《投資者報》根據公開資料統計,截至10月初,今年已有逾70家支付機構因違規遭罰,數量之多,範圍之廣為近年少見。其中7家機構受罰總額超過了百萬元,多次受罰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同時,從公示的央行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可見,在已註銷的24張支付業務許可證中,有約20張牌照在今年完成註銷。

雖然市場對第三方支付背後的亂象和風險更加關注,但罰單並未澆滅投資者參與的熱情。艾瑞諮詢《2017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監測報告》顯示,去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近80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00%。一次次「曝光」中,市場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名字越來越熟悉,該行業將何去何從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

7家公司受罰過百萬 易票聯最多 杉德三次受罰

從去年轟動一時的易寶支付、通聯支付、銀聯商務3家上千萬額度的處罰,到今年較大的7家百萬級罰單,第三方支付規範監管由極少幾家大戶為代表慢慢擴散到越來越多的中小戶,其中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今年以來人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處罰範圍不斷拓寬,力度也在加強。

與去年相比,今年罰額較大的在百萬級別,當中有數次受罰的,也有第一次被罰的。罰金最多的易票聯支付總額最大,總計近534萬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今年2月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易票聯支付主要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177.95萬元,並處違法所得2倍355.9萬元罰款。

而總部集中在上海地區的杉德支付、大千商務、便利通、潤通實業、盛付通、迅付信息的罰款額從102萬元到178.57萬元不等。其中,大千商務、便利通、潤通實業主要從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而杉德支付、盛付通、迅付信息的牌照相對多元。盛付通的業務包含全國性線上/線下支付和預付費卡、人民幣外匯結算牌照和小貸,杉德支付的業務包含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而迅付信息包含網際網路支付(全國)、行動電話支付(全國)、固定電話支付(全國)、銀行卡收單(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福建省、天津市)。

公開信息顯示,杉德支付今年已三度受罰。除了9月初公布的被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約34.91萬元,並處以罰款人民幣85萬元,共計人民幣約119.91萬元的最大一筆罰款外,3月15日,央行給杉德的福建分公司也開出了罰單,原因是其「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對其予以警告,並沒收違法所得4000元,處罰款59萬元。此前1月18日,杉德的大連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身份交易報告」被人民銀行大連市中心支行給予行政處罰。今年5月17日,據中國支付網報導,杉德支付因違反央行公告,相關支付業務承接工作已逾期3個月。

記者一一採訪上述7家被罰公司,杉德支付明確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其他公司或無回復或無法取得聯繫。

業內猜測,被罰公司的違規行為可能多與銀行卡收單和預付卡業務有關。華東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者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統稱第三方支付公司,但由於業務範圍不同,個體的實際運營情況差異還是很大,有的願意公示說明,有的則非常閉塞。」

據悉,央行自2011年5月起,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即支付業務許可證,先後分8批發放270張牌照,包括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受理、預付卡發行、固定電話支付和數位電視支付等7個類別(圖一)。但由於同一個支付業務許可證可能包括幾個細分類別,所以把細分類別加總後,許可證數量遠遠超過270張。

「自去年宣布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後,除了P2P是重點外,第三方支付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業態之一,也比較受央行重視。由央行牽頭的第三方支付專項整治的出發點還是出於對風險的考慮,根據各公司問題的多少和輕重,處罰金額有所不同。」在上述第三方支付管理者看來,行業專項整治主要針對「客戶備付金風險和跨機構清算業務」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來開展,目的在於規範支付機構經營模式、清理整治無證機構、遏制市場亂象、優化市場環境。

從嚴規範 警示意義大過處罰

經歷了之前的蠻荒生長時代,非銀行支付業勢必日益規範。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已進入存量監管時期,央行一般不再受理新機構的設立申請,重點是做好對已獲牌機構的監管引導。從吊銷牌照的原因看,不同於以往主要針對網際網路金融蘊藏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如今央行出手吊銷牌照的理由多與業務操作違規有關。如多次違規轉讓、存在大量虛假商戶、未實質開展支付業務、支付業務不符合標準要求、擅自轉讓以及違規挪用、佔用客戶備用金、侵害消費者權益等。

在央行對四批牌照做出續展決定後,有24家機構失去了支付牌照,市場上支付牌照的數量還剩下247張。央行將以續展工作為契機,對機構是否繼續具備支付業務經營資質、所從事支付業務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等進行審查。

另一方面,從處罰事由看,大多數罰款額度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以小額居多,上述行業管理者表示,這顯示出行業的規範管理更著眼於細節。例如北京雅酷時空信息交換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繁星山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於未按規定報送業務數據,於今年6月被罰款1萬元。

多數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金額數都不大,但其警示意義遠大於處罰意義,預示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受到的監管日趨嚴格。」

實際上,很多政策先前已陸續頒布,現在只是執行得更加嚴格了。例如,2015年央行曾發布過《非金融支付機構支付業務報告管理辦法》(試行),要求支付機構和銀行機構向央行某地中心支行報送與支付機構支付業務相關的報告,包括重大事項報告、月報、季報和年報。此外,支付機構發生與客戶、商戶從事與欺詐、套現、洗錢、恐怖融資或其他犯罪有關的可疑交易或實際交易等重大事項,應於事件發生後兩個工作日內向某地中心支行報告。

而回顧近年一系列處罰動作,業內表示,主要緣起去年的網際網路專項整治行動。從去年年初拉開大幕,到去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期間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17個部門相繼出臺多個相關配套政策,以問題為導向明確具體整治重點,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迎來「史上最強監管」,各相關行業悉數進入洗牌期。

同一年裡,3家公司被罰超千萬元。央行先對通聯支付、銀聯商務開展了銀行卡收單業務檢查,發現其存在未落實商戶實名制、變造銀行卡交易信息等嚴重違規行為,依法沒收兩家企業違法所得合計超900萬元,罰款合計超3700萬元。緊接著,易寶支付被沒收其違法所得約為1059萬元,並處以違法所得4倍的罰款約4237萬元,處罰金額之大轟動一時。

銀聯商務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採訪時稱,作為業內領先的大型綜合性支付機構,銀聯商務對央行的處罰決定堅決支持,痛定思痛,吸取教訓,會帶頭嚴格執行監管機構的各項監管要求。在人民銀行進場檢查結束後,公司針對檢查中現場反饋的問題,及時召開了全轄視頻會議,成立專項整改小組,根據檢查中暴露出的問題,逐條制定具體整改方案,並部署全轄整改落實。

今年8月底,銀聯商務雖然再次收到監管罰單,但罰款只有1萬元。

市場熱度不減 中小支付盯著巨頭「撿漏」

今年7月底到9月初,繼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頻罰屬地第三方支付企業後,央行長沙中心支行「接棒」發力,接連對中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上海德頤(付臨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3家支付機構出具了罰單。但《投資者報》記者發現,雖然監管層整肅嚴厲,但中小第三方支付的管理者對參與市場仍很積極。

今年一季度,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8萬億元,其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佔據了行動支付市場約93%的份額。這意味著,其他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在分食剩餘7%的市場份額。

不論外在包裝如何變,盯著巨頭「撿漏」成為一種發展思路。某三方支付人士表示:「支付寶做了,但它還未做完的其他人可以做;支付寶還未做的,其他人有能力做的還可以做。這些業務一年即便只有1%的量也足以養活那麼多人。」

據了解,目前已有公司在嘗試支付寶未涉足的網際網路金融支付,以及仍有空間的跨境支付。這位從業人員表示:「第三方支付的商業模式有點像二房東,最原始通道是銀行,銀行把通道租給我們,我們組合加一點費率再租給商戶。」

根據艾瑞諮詢研究,在2016年第三方支付高速增長的交易規模中,行動支付佔第三方支付總交易規模的74.7%。其中,第三方支付轉帳規模同比增長235%,同期銀行卡的轉帳增速僅15.3%,第三方支付轉帳開始成為個人轉帳首選。而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行動支付業務970億筆,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95%。

與此同時,被稱為「網聯平臺」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的建設進展超過市場預期。按央行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將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未來進一步得到規範的市場競爭格局有望更加明朗化。

本文來源:投資者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杉德支付再收百萬級罰單,母公司遭5家機構「拋棄」
    杉德支付再收百萬級罰單。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杉德支付」)山西分公司因五項違規被罰226.5萬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杉德支付已被處罰9次,有三次罰沒金額超過百萬。
  • 易票聯支付被罰533萬 監管機構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
    央行廣州分行官網近日披露,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為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處罰約533萬元。這張「百萬級」罰單是2017年央行廣州分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此外,其他地區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陸續收到了央行開出的罰單。專家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日趨規範化已然成為共識,面對監管趨嚴,支付機構調整業務方向、尋求新的增長點成為探索重點。
  • 杉德支付多項違規被罰227萬元 此前收巨額罰單曾刷新記錄
    中國網財經10月9日訊 (記者 常實 楊暢)近日,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下簡稱「杉德支付」)山西分公司收226.5萬元罰單。公開資料顯示,杉德支付此前曾收千萬罰單,刷新央行上海分行對支付機構處罰金額的最高紀錄。該公司在投訴網站上涉訴總量超1400條。屢遭重罰、投訴量高企的杉德支付2021年將面臨牌照續展。
  • 杉德支付母公司近70%股權處於質押狀態
    支付之家網(ZFZJ.CN)梳理後發現,目前杉德支付母公司杉德銀卡通有7.6億元股權數額處於質押狀態,質押比例約69%。也就是說,杉德的股權能質押的幾乎都被質押了。業內人士分析,質押股權或意味著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對公司控制權也可能產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杉德巍康、上海杉德金卡、上海中葉、杉德巍康、上海森昊、寧波杉瑞這幾家公司,杉德支付法人代表沈樹康皆持有較大比例股份。
  • 新浪支付 裕福支付等六家機構違規 商銀信「吃」億元罰單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聶國春)為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央行營業管理部近日對6家支付機構處以逾1.78億元罰款。其中,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近1.16億元。
  • 千萬罰單後連續被罰 杉德怎麼又是你?
    已是第8次被罰杉德被罰備受關注,一是因為近年來杉德屢屢被罰,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至少是第8次處罰;二是因為在2018年央行開出的6張千萬級別罰單中,杉德佔得其中一張。2018年9月4日,杉德支付湖南分公司便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人行長沙中支行罰款人民幣5萬元;2017年12月7日,杉德支付黑龍江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被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2萬元罰款;2017年9月5日,杉德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
  • 揭秘易票聯支付的無卡錢包海豚號
    海豚號宣稱在代理推廣方面,自身優勢突出,主打銀聯快捷支付,單筆限額5萬,不風控,快捷支付結算費率低,非常容易推廣。此外還能通過推薦分享升級降費率,分享越多等級越高,分潤收益比例越高。為了讓各位代理推廣得更加高效,海豚號還專門制定了推廣策略,列出前期推廣渠道、身邊拓客渠道和推廣案例展示,一共有36條,覆蓋線上線下場景,如掃高端寫字樓、加有關信用卡和POS機的微信群等。
  • 諾付寶參與者非法經營案一審判決,付臨門、杉德、銀盛支付等為合作方
    近日,隨著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對羅玉丹等人非法經營案一審判決,包括杉德支付、銀盛支付、付臨門支付等多家「諾付寶」POS機合作方也浮出水面,其中「諾付寶」通過杉德支付進行交易的金額高達36億元。據審計,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諾漫斯在杉德支付的交易金額為36.3億元,杉德支付清算給諾漫斯32.7億元;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諾漫斯在銀盛支付的交易金額為6.6億元,銀盛支付清算給諾漫斯7.5億元;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諾漫斯在付臨門支付的交易金額為2.1億元,付臨門支付清算給諾漫斯2.03億元。
  • 2019年支付機構罰單分析報告:處罰金額歷年之最
    近年來,人民銀行罰單對機構、人員採取「雙處罰」措施,但對個人處罰比例不高,畢竟支付機構違法所得利益的大部分仍歸公司所有。三、其他本次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人民銀行共對65家不同支付機構開出罰單。受罰機構業務覆蓋所有第三方支付業態,幾乎遍布全國,也貫穿整個2019年。1、業務分布
  • 嘉聯支付、快付通等三家支付公司被罰
    嘉聯支付被央行罰款941萬元新國都9月1日公告,公司於2018年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嘉聯支付,在8月31日收到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人行深圳中心支行」)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金額為941萬元,計入2020年當期損益。公司表示,處罰不會對公司及嘉聯支付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 「手機支付被盜付」有回音 易聯支付先行賠付
    「由於易聯支付有限公司(下稱「易聯支付」)從未保存有客戶銀行卡的密碼信息,僅按監管機構規定存留銀行卡交易的相關記錄,故客戶銀行卡信息洩露來源並非在易聯支付平臺。易聯支付平臺從2007年開展支付業務始終未出現過洩露任何客戶銀行卡信息的情況。」易聯支付在回復導報記者的採訪函中如是表示。
  • 中信銀行又收323餘萬元罰單 受罰罰金排今年行業內第一名!
    原標題:中信銀行又收323餘萬元罰單 深圳支行因10項違法遭央行警告 受罰罰金排今年行業內第一名! 摘要 【中信銀行又收323餘萬元罰單 受罰罰金排今年行業內第一名!】繼上個月中信銀行南京中心支行收央行罰單後,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再領央行罰單。
  • 央行新發61張支付牌照 超過半數為預付卡業務
    據了解,截止31日晚17點10分,本次共發放61張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牌照總數也達到101張。在本次發放的61張支付牌照中,業務範圍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企業共有34家。  此前5月26日和8月31日,央行已經發放了兩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 易聯整體估值8-10億左右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 易聯整體估值8-10億左右
  • 戰略合作|杉德支付與中侖網絡成功籤署合作協議!
    2020 年 8 月 27 日,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德支付)聚合支付業務部總經理翟曉雄、技術經理何嬌龍,與蘇州中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侖網絡)總經理吳海洋、服務經理黃勇等人,在蘇州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杉德攜手中移動推出NFC手機支付 宣告進軍NFC預付卡領域
    近日,杉德攜手中國移動推出了基於杉德預付卡的NFC手機支付,用戶只需持帶有NFC手機並安裝加載杉德卡功能的移動SIM卡,就能在杉德終端上實現快捷支付。  與此同時,杉德也推出了一款具有NFC讀卡功能的「生活杉德APP」。據記者了解,具備NFC功能的手機下載「生活杉德APP」後,可以通過它的NFC讀取功能進行杉德卡、新斯瑪特卡的移資、圈存、查詢等功能。
  • 兩家支付公司被Visa除名
    來源:新流財經來源 | 出海記近日,Visa更新網上收單服務提供商認證項目(「QSP」)資質認證,將先鋒支付、環迅支付兩家支付公司移出名單。不過隨著國內支付機構對跨境支付的重視,這一名單其實在不斷擴大。2019年10月,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PNR)獲得QSP資質,成為第18家獲認證支付公司。
  • 傳化支付、便利通等支付機構吃罰單 有公司違規變更信息未獲批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近10家支付機構被央行公開處罰,合計罰沒超5000萬元又一批第三方支付機構被罰。日前,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發布的罰單顯示,傳化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傳化支付」)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央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3.2萬元,處罰款70萬元。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支付機構最大罰單,Facebook被罰50億,澳大利亞...
    被罰沒近6000萬元 支付機構最大罰單誕生日前,央行上海分行發布的信息顯示,環迅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給予警告處分,併合計罰沒近6000萬元。在刷新支付行業罰單金額的同時,這也是央行開出的今年首張千萬支付罰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罰單54張,累計罰沒總額約為4518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以上巨額罰單。
  • 再遭處罰的「開店寶」:亞聯發展持股45%,關聯多家支付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店寶被處罰的同時,時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姚順因對其未按規定開展客戶身份持續識別的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被罰款2.5萬元。企查查顯示,姚順從2018年7月6日起擔任開店寶江蘇分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柒財經了解到,在更名前,點佰趣的支付業務還經歷了一次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