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綠大樹:勐海茶廠出品,引領易武正山純料茶風氣

2021-03-01 佳葉梵間茶修空間

勐海茶廠,是1999年開始由茶商葉柄懷訂製茶易武正山的俗稱,其獨特風格茶餅封面有一棵綠色茶樹,因此得名「」傳承至今。

99綠大樹來由葉先生當年請人收了春秋兩季的易武料,委託勐海茶廠拼配壓餅,總產量2噸共約90件,每件84片竹筐裝。成品後大部分運往臺灣。當時定製此批綠大樹採用的外包的棉紙,是手工未裁邊的特大棉紙,厚而不均勻。

廠裡各個方面的要求也不算太仔細,至於內飛背面的印章顏色有紫紅、黑藍票兩色,是因為當時廠裡就有這樣兩種顏色的印油,所以造成了後來一整件裡面可能有兩種顏色的印章。

而且兩種印油,才加印油時蓋出來的顏色深就偏紫或黑,蓋到後面淡了就偏紅或藍,所以造成了後來一件或一筒裡,都可能有兩種不同顏色的印章內飛。

這款命名為99綠大樹易武正山,實際上這批茶在2000年後才出廠面市。在當時的國營茶廠,即使同一批茶,會分不同班組的工人來壓。有的班組壓得緊,有的松,有的蓋章蓋得清楚,有的蓋得不那麼清楚,有的蓋成了紅色印泥,有的蓋成了藍黑色印泥。在同一批茶裡,都完全可能。

此後,勐海茶廠又出過多個批次的具有「綠大樹」特徵的易武正山,被後人統一俗稱為綠大樹。

99綠大樹的由來

一、葉炳懷「江湖救急」勐海茶廠


葉炳懷很確切地說「喝普洱茶的風潮最初也是由廣東人帶起來,繼而傳播出去的」。

他記得約在80年代末,喝普洱茶的廣東人就慢慢多起來了。也因為這樣,葉先生也做起了普洱茶生意,而這一做 就是十數年。

1999年,雲南勐海茶廠經濟面臨問題,陷入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去的困境,剛上任的阮殿蓉廠長經人介紹找到了葉先生,請求幫助!他親自到勐海茶廠了解到真實情況後,留下一筆預付貨款,讓勐海茶廠得以暫解燃眉之急。

▲勐海茶廠


二、99綠大樹的由來


留下大筆的預付款後,葉先生卻沒有在勐海茶廠裡找到非常滿意的茶,唯有親自去雲南的各大茶山找茶料。

憑著他86年就開始在雲南的山頭收茶料,緬甸、景洪、德宏等都跑遍了,當他來到易武時,了解易武貢茶的故事,並經過實在的考察和品飲後,葉先生萌發了要把遺失的歷史重拾回來的想法。

當他把這一個念頭轉化為行動後便開始尋找人手,一開始找了勐海茶廠供銷課課長蘇品學先生,是位制茶選料的行家。

當時他有兩噸多茶料已經收好了,葉先生去試茶,大概是落水洞一帶的茶品,後來再去看茶樹,茶樹相當雄偉。因此就決定外包裝就使用易武大樹茶的模樣當標誌,就出現了綠大樹包裝的雛形。

▲99綠大樹薄紙


三、乘飛機而來的包裝紙、內飛

包裝紙是在廣州訂購的,因為當時勐海茶廠廠內的棉紙太薄,一動就破,而這種手工棉紙比較厚但比較貴,因此葉先生從廣州自行運包裝紙、內飛送到廠內印刷。

▲99綠大樹的八中茶內飛

當時,為了防止有人仿冒,就特別刻了二個木頭印章,在內飛背部都刻上印章防偽,因此,內飛背面有一個橢圓章,蓋有「易武正山-大樹喬木精工揉造」字樣。

由於並未對印油顏色作特別說明,因此紅泥、藍泥兩個印章交替蓋,也就有了紫紅票和藍黑票的區別。

也有一種說法,當時廠裡僅有這兩種顏色的印油,所以就有藍黑票和紅紫票的區別。而且剛蓋章時,顏色就偏紫或黑,蓋到後面淡了就偏紅或藍。


四、綠大樹的成名之路


這批茶一批做好就運送到廣州,整批貨從1999年開始交第一批貨,到2000年整批茶才全部交貨。一批批茶回到廣州根本無法區分全堆在一起,當時由於屬於訂製茶,廠裡並不給大票和竹簍。

「綠大樹」其實只是一個別稱,品名為「易武正山野生茶」,因為包裝紙的中間有棵綠色的大茶樹,「綠大樹」的名稱就此隨著易武茶醇和鮮爽的滋味傳播開去,成為茶人眼中的經典茶品。


五、茶貴皆因茶質好


「茶界很多人都說我的茶比較貴,確實也是,因為我對於茶的質量要求較高。」葉先生笑著說,就像1999年「綠大樹」當時賣40元人民幣一餅,而同年的7542才8元多一餅,因為光紙張、運輸成本就相當高,何況是精挑過的茶菁,皆是萬中選一。

「綠大樹」系列一炮而紅之後,2001年葉先生設計了另一系列「一片葉」,其標示是包裝紙中間有一片綠葉的圖案,也是質量相當優良的茶品,廣為市場認同。

因此自從當年對包裝紙上那棵綠色的大樹「一見鍾情」後,葉先生每收到一批自己認可的易武野生茶,都會以這個設計作為包裝標誌。


衝泡品鑑

餅面灑有茶芽,已金黃顯露,茶葉也變得非常深墨綠,況且茶品屬幹倉,有油亮的感覺,而餅底則條索粗壯。

幹茶香氣清甜,優雅多種的感覺,當中帶有好茶的優美,甜香,而且厚潤,確實引人入勝。

茶香帶微甜,而且有一種優雅和諧的甜潤香,像糖果的,略有輕輕陳木香味,使人明白到此茶的迷人之處。

茶湯橙黃明亮,通透、晶瑩,是幹倉好茶的茶色。

茶湯入口水厚不在話下,清新具爽朗感,也富有相當的甜潤感。

喝後生津,是那種滋潤的甜潤感,一直留在口腔,久久不散。

相關焦點

  • 福海茶廠:源自國營勐海茶廠,它是99易武綠星星之母
    福海茶廠源自於勐海茶廠,地理位置與勐海茶廠相當接近,製作出的茶品風格也頗為相似,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99易武綠星星了。1983年,勐海茶廠抽調了部分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建勐海縣星火茶廠,專門生產紅茶產品。1998年,為了因應廣大市場對普洱茶的需要,星火茶廠正式改名為「福海茶廠」,開始專門經營、製作普洱茶。
  • 大益分享之勐海茶廠2000年易武正山典藏陸遊一首詩
    2000年勐海茶廠 易武正山 陸遊一首詩【品名】2000年 易武正山典藏一首詩【生產工藝】普洱餅茶 生茶>【規格】357克/片 7片/提 12提/件【生產日期】2000年(備註:普洱茶無保質期,越陳越香)【出品商】大益(雲南勐海茶廠)【儲藏方式】在通風、乾燥無異味、常溫環境下存儲
  • 福海茶廠:源自國營勐海茶廠,它是99易武綠星星之母
    福海茶廠源自於勐海茶廠,地理位置與勐海茶廠相當接近,製作出的茶品風格也頗為相似,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99易武綠星星了。1983年,勐海茶廠抽調了部分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建勐海縣星火茶廠,專門生產紅茶產品。1998年,為了因應廣大市場對普洱茶的需要,星火茶廠正式改名為「福海茶廠」,開始專門經營、製作普洱茶。
  • 99綠大樹與99易昌號往事
    傣文內飛、分別為「紫紅票」、(據說有幾百件)「藍黑票」(90件),內飛反面橢圓章蓋有「易武正山-大樹喬木精工揉造」。紫紅票外包裝下方的「雲南省勐海茶廠出品」字體偏小,同一批內可能有厚棉紙和格紋紙,藍黑票外包裝厚紙,字體相對較大,有紅色汙漬暗記,(印刷問題不是唯一標準)90年代中期是大樹茶的起源,純料茶的開始,99綠大樹符合了這一潮流,以易武純料為茶青,故而成為普洱愛好者眼中的明星,被茶友們紛紛追捧
  • 普洱茶界99年四大名茶:99易昌號、99大渡崗、99綠星星、99綠大樹
    它繼承了號級茶以易武原料為主的優良製作,打破了四大國營茶廠長期以茶園拼配茶為主的生產模式,讓世人重新關注名山大樹純料茶。 99易昌號之後,昌泰茶行雄心勃勃推出「昌泰號」系列茶品,廣受市場追捧,一時風頭無兩。「昌泰號」系列早期代表作,為2001年綠昌泰與2003年棕昌泰。
  • 普洱茶界1999四大名茶:99易昌號、99大渡崗、99綠星星、99綠大樹
    它繼承了號級茶以易武原料為主的優良製作,打破了四大國營茶廠長期以茶園拼配茶為主的生產模式,讓世人重新關注名山大樹純料茶。99易昌號之後,昌泰茶行雄心勃勃推出「昌泰號」系列茶品,廣受市場追捧,一時風頭無兩。「昌泰號」系列早期代表作,為2001年綠昌泰與2003年棕昌泰。
  • 普洱茶概念革新:古樹茶、大樹茶定位被再次釐清
    所有人都沒有認識到,這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不僅打開了塵封多年的易武茶區,也開始了當代普洱茶的茶樹之爭。在「真淳雅號」之前,沒有人去注意普洱茶的產地特徵,也沒有人去嚴格區分普洱茶的原料出自哪片茶園。但是,在此之後,野生茶的概念誕生了。在公元1998年,勐海茶廠接受香港茶商的訂單,生產了一批名為「野生喬木」的普洱生茶。
  • 勐海茶廠| 大益茶04年紫大益7542·94事業熟1994年勐海出品
    2004年紫大益7542共有四個批次(406-409批),本文將講解勐海茶廠改制前最後一批紫大益7542——409批紫大益7542。logo的 「 益 」 字比較修長,與常規版紅大益的logo有所不同;2、棉質包裝上代表註冊商標的 「 R 」 字比常規紅大益的要大一些,我們稱之為 「 大R 」 ;「R」較大而且字細"R"較小而且字粗3、產品出處有別於紅大益,紫大益為 「 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勐海茶廠大益全集系列講解!(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建議收藏)
    勐海茶廠所在勐海縣正是屬於勐海傣族自治州。傣文內飛是勐海茶廠自1999年開始到2003年的部分茶品內飛中都使用的一種標記。在普洱茶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勐海茶廠於2004年下半年完成改制,也就是從國營茶廠轉變為私營茶廠。2005年勐海茶廠改制後的第一批501批7542一共有兩批,最明顯的區別就在包裝紙裡面的內票(說明書)上,一批是印著【勐海茶廠出品】,而有一批是印刷著(責任公司說明書)的501批白布條7542。在每件的竹簍的麻繩上都綁有一條(白布條),上面寫有(責任公司說明書)。
  • 陳掌柜普洱茶: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
    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易武·野生勐海茶廠是普洱茶火爆的開拓者,其出品的茶質無論是品質還是口感都是十分好的,可以說,勐海茶廠這四個字,本身就是一種保障。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357克/餅、7餅/提。
  • 勐海茶廠| 大益茶04年紫大益7542·94事業熟1994年勐海出品
    2004年紫大益7542共有四個批次(406-409批),本文將講解勐海茶廠改制前最後一批紫大益7542——409批紫大益7542。logo的 「 益 」 字比較修長,與常規版紅大益的logo有所不同;2、棉質包裝上代表註冊商標的 「 R 」 字比常規紅大益的要大一些,我們稱之為 「 大R 」 ;「R」較大而且字細"R"較小而且字粗3、產品出處有別於紅大益,紫大益為 「 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勐海茶廠,生產了哪些經典普洱茶?這13款都喝過的沒幾個
    提到普洱茶,就不得不提佛海茶廠(今勐海茶廠),當年法國巴黎大學的範和鈞先生與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石城先生帶領90多位茶葉技術工作者赴勐海縣籌建。在普洱茶界,勐海茶廠出現了無數的經典普洱茶,多年來一直受到廣大茶客的追捧,以及收藏。現在我們就來細數一下當年的經典普洱。
  • 勐海茶廠大益全集系列講解!(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建議收藏)
    勐海茶廠所在勐海縣正是屬於勐海傣族自治州。傣文內飛是勐海茶廠自1999年開始到2003年的部分茶品內飛中都使用的一種標記。在普洱茶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勐海茶廠於2004年下半年完成改制,也就是從國營茶廠轉變為私營茶廠。2005年勐海茶廠改制後的第一批501批7542一共有兩批,最明顯的區別就在包裝紙裡面的內票(說明書)上,一批是印著【勐海茶廠出品】,而有一批是印刷著(責任公司說明書)的501批白布條7542。在每件的竹簍的麻繩上都綁有一條(白布條),上面寫有(責任公司說明書)。
  • 勐海茶廠,生產了哪些經典普洱茶?這13款都喝過的沒幾個
    提到普洱茶,就不得不提佛海茶廠(今勐海茶廠),當年法國巴黎大學的範和鈞先生與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石城先生帶領90多位茶葉技術工作者赴勐海縣籌建。在普洱茶界,勐海茶廠出現了無數的經典普洱茶,多年來一直受到廣大茶客的追捧,以及收藏。現在我們就來細數一下當年的經典普洱。
  • 關於國營下關、昆明、勐海3大茶廠的經典之作,你不得不了解
    三、勐海茶廠▲勐海茶廠1、8582青餅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8582青餅,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均有此茶品4、7542青餅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7542青餅,自70年代中至90年代一直被延用,餅包紙材隨年代用紙而變化。
  • 「史料補給」大益標、中茶標與勐海茶廠的那些事
    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必須去找尋下勐海茶廠的發展史,從一次次的變故與改革舉措中才能了解。這麼一個繁雜的事情,小子不才,在下文自己整理了下,時間線由遠及近,各位茶友可閒暇時品茗細看。1954年,中茶牌牽手勐海茶廠1940年勐海茶廠建成,2020年是它的80周年慶典。
  • 盤點:改制前國營勐海茶廠3個巔峰時期,致敬紅印、88青、大白菜
    1940年,佛海實驗茶廠正式創立,它就是勐海茶廠的前身。佛海茶廠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機械制茶企業。紅印圓茶採用勐臘最好的茶菁製成,統購統銷的方式為其品質穩定性奠定了基礎,作為勐海茶廠建廠第一批茶,品質優良理所當然,從此開創了中國印級茶的傳奇。綠印圓茶與紅印圓茶一樣,因為「八中茶」商標的「茶」字為綠色而得名。綠印圓茶精選勐海附近上好茶菁製成,與紅印圓茶為姊妹產品。
  • 盤點國營勐海茶廠熟茶代表7572的歷史,經典勐海味!
    7572作為勐海茶廠產量最大、生產時間最長的普洱熟茶,與生茶標杆7542珠聯璧合,為普洱茶的發展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為大家談談勐海茶廠熟茶經典7572。
  • 勐海茶廠的熟茶之路,從7572開始!
    7572作為勐海茶廠產量最大、生產時間最長的普洱熟茶,與生茶標杆7542珠聯璧合,為普洱茶的發展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一、7572的嘜號意義和配方來源7572是勐海茶廠產量最大的熟茶產品,從70年代中期生產至今,總產量至少10萬噸以上,可以說,勐海茶廠的熟茶之路,就是從7572開始的。7572的嘜號含義如下:於1975年研製成功的配方,採用7級茶菁為主,末位2是指由勐海茶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