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營下關、昆明、勐海3大茶廠的經典之作,你不得不了解

2020-12-18 武漢普洱藏家館

計劃經濟時代,雲南的茶廠形態,主要分為國營茶廠、省屬茶廠和地方茶廠。其中,國營茶廠包括昆明、勐海、下關等茶廠,歷史上很多知名茶品就產於國營茶廠。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為茶友們盤點國營茶廠生產的經典茶品,隨不同階段發生的一些變化。

▲「普洱藏家」掌柜魯文鋒

魯文鋒先生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成為白水清先生嫡傳弟子,歷年收藏了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圓茶、60年代藍印等古董茶,如今將多年收藏老茶經驗,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一、下關茶廠

下關茶廠出品的中茶牌鐵餅,全為青餅,無熟餅或生熟配之做法,所以又被稱為「下關青餅」,而筒包改以牛皮紙包。

▲包裝

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期所用牛皮紙材質及印刷均無太大變化,80年代中期紙質變得較為粗糙。

餅包紙材及印刷,70年代初與七子鐵餅(鐵模壓制)同為簡體字,故俗稱為「簡體中茶」,紙材厚薄有三種,不論紙材與印刷均同七子鐵餅。

▲中茶牌鐵餅繁體字的包裝變化

70年代中至80年代朷,紙材變化不大,印刷茶字油墨色澤不同,80年代中後,紙材也隨筒包變差了。

▲鐵餅包裝

二、昆明茶廠

昆明茶廠出品的編號7581熟茶磚,被稱為最具代表性的普洱熟茶。

此時期外包辨識可分四階段:

1、 70年代初:有內飛的棗香磚茶,內飛在磚茶內。

2、70年代中:市稱「73磚、文革磚」,因生產初期形制未定,所以印刷、紙材、字型、尺寸大小等多樣,各具特色,辨認容易,目前在臺灣應有完整的收藏。

▲茶磚

3、 70年代末:市稱「70年代磚茶」,白紙,尺寸與文革磚同,字體有二種。

▲茶磚

4、 80年代:市稱「80年代磚茶」,形 制固定,包裝紙材、印刷、字型、尺寸大小一致(厚薄乃長期疊放所致),要辨識年代前後只能以品比分辨了。

80年代以前的茶品,如茶材佳、製作好又經專業倉存、長期陳化,熟味已轉化為陳熟香(俗稱棗香、參香),且湯色 酒紅、清澈油亮,決非一般色黑混濁的劣品可比擬。

▲80年代7581茶磚

90年代以後,印刷、字型大小仍延襲80年代,但紙材改為模造紙,故辨識不難。

三、勐海茶廠

▲勐海茶廠

1、8582青餅

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8582青餅,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均有此茶品。

80年代中,初制此茶,茶材精良,製作、存藏皆依傳統,所以好東西不少,此時期餅包紙材有四種,辨識不難,餅身大而厚。

▲8582包裝變化

2、7582青餅

80年代末以後,因時代因緣佳品不多見,若同好能品到80年初期以前的茶品,應為70年代中期以後的7582,此茶內飛有摻用美術字內飛的,內票也摻用了小票的,紙材不論厚薄與8582的初期餅紙材,小有差異,須以現品比對較易分別。

▲7582普洱茶

3、7532青餅

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7532青餅,自70年代中至90年代一直被延用,除餅包紙材隨年代用紙而變化外,制茶工序固定,餅面較一般茶餅略小。

4、7542青餅

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7542青餅,自70年代中至90年代一直被延用,餅包紙材隨年代用紙而變化。

▲73青餅

餅面較7532略大而厚,有二種較特別的茶品,為70年代中期之大口中(又稱73青餅),以及80年代初之牛皮紙筒包之小口中小綠印,餅包紙材及印刷均與同期之7542不同,而餅面大小與條索也較似7532。

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7572青餅與熟餅。前者在70年代中期僅只一批,餅包印刷近似七子餅大藍印,紙材與餅身大小同7582。

▲大藍印

而7572熟餅,不知為何80年代末再用此編號,卻非青餅,且延續至90年代均為熟茶,90年代中以前市面所見熟茶,配茶較細者,多為此茶。

勐海茶廠出品的編號8592熟餅,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之粗葉厚餅熟茶多為此品。

歡迎喜愛普洱茶的茶友來「普洱藏家」,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7581昆明磚,國營昆明茶廠的拳頭產品,開啟熟茶新時代!
    國營時期,雲南有三個聞名的茶廠,分別是昆明茶廠、勐海茶廠和下關茶廠,這個三個茶廠分別在雲南的三個不同區域內,肩負這不同的生產任務,並且都有自己的代表產品,比如說,昆明磚、勐海餅和下關沱。▲勐海茶廠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昆明磚的前世今生。
  • 詳解7581熟茶磚歷史,國營昆明茶廠招牌產品!
    國營時期,雲南有三個著名的茶廠,分別是昆明茶廠、勐海茶廠和下關茶廠,這三個茶廠都有自己的代表產品,如昆明磚、勐海餅和下關沱。▲早期7581昆明磚今天,就和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先生,一起來談談國營昆明茶廠的代表產品,7581熟茶磚。
  • 下關茶廠:2003年下關小飛鐵(內附鐵餅由來,下關的歷史)
    今天講解的是在老茶骨裡面知名度很高的一款茶,下關後期的代表作產品!茶品名稱: 2003年小飛鐵餅茶品規格:357克*7餅茶品出處:下關茶廠為什麼叫小飛鐵?鐵餅是什麼?下關茶廠餅茶中的鐵餅即是下關茶廠的代表作。下關鐵餅以其堅如鐵,狀如餅而得名,壓制緊結,餅形圓實,後有乳釘,相對後有北窩的傳統七子餅來說,獨具特色,也有茶人將下關特定批次用布袋輔助成型,壓制緊結的泡餅稱為「鐵餅」。鐵餅是早在上世紀50年代甚至更早,下關茶廠就具備了壓制鐵餅的技術和設備。
  • 盤點下關茶廠的百年歷史!走進你不知道的普洱茶發展史!
    喝普洱茶的朋友,都繞不開以沱茶聞名的「下關」。 下關沱茶,一直是雲南省下關茶廠的主導產品,也是我國沱茶產品的標誌。 在這裡發明了沱茶,下關成了沱茶之都,大量的藏銷緊茶葉在這裡生產。 1941年3月,蒙藏委員會委員格桑澤仁來到下關,與雲南中茶公司會商枉下關設立康藏茶廠經營藏銷緊茶事宜,雙方商定,對等出資,並吸收商股,成立康藏茶廠(下關茶廠前身)。首任廠長周庚昌,啟用寶焰牌商標。
  • 老徐談茶209:了解普洱茶几個重要時間節點,一般老茶坑不了你
    第一個時間節點是1996年1996年昆明茶廠停產,沒有倒閉是停產了,如果你買到了1996年以後昆明茶廠出產的產品,那麼極有可能是中招了。96年後中茶品牌的產品就比較亂了,有不少當時取得中茶授權的廠家生產中茶,正規軍中有勐海、下關、當時的國營黎明,當然也有不少的小廠家。
  • 盤點:改制前國營勐海茶廠3個巔峰時期,致敬紅印、88青、大白菜
    紅印是勐海茶廠的開山之作,至今仍活躍在各大拍賣場上,被壕情滿滿的收藏家們收入囊中,不僅是可以喝的古董,更是具有投資收藏價值的產品,堪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存在。7542和7572,作為普洱生、熟茶的標杆,可謂是勐海茶廠的當家花旦。不管後來有多少人想要超越甚至顛覆它們,7542和7572都如泰山崩於前不倒,巋然屹立於普洱茶界。
  • 勐海味的秘密丨尋訪南糯山的水之源
    有人說,喜歡喝茶的人如果沒喝過勐海茶,簡直就是人生一大遺憾!你若喝過3種普洱茶,至少有一種來自勐海。因為,勐海是茶的故鄉,普洱茶的發源地,擁有全世界最純正的勐海味和最地道的普洱茶!勐海,被譽為中國普洱茶第一縣!所以,要探尋真正的普洱茶,了解神奇的勐海味,必須去勐海!勐海味的秘密1、什麼是勐海味?
  • 福海茶廠:源自國營勐海茶廠,它是99易武綠星星之母
    福海茶廠源自於勐海茶廠,地理位置與勐海茶廠相當接近,製作出的茶品風格也頗為相似,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99易武綠星星了。1983年,勐海茶廠抽調了部分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建勐海縣星火茶廠,專門生產紅茶產品。1998年,為了因應廣大市場對普洱茶的需要,星火茶廠正式改名為「福海茶廠」,開始專門經營、製作普洱茶。
  • 細說下關沱茶的分類,下關茶迷一定要收藏
    [導讀]:下關茶廠素以沱茶聞名。建國後,其沱茶產品一直持續生產,花色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據香港茶史學者何景成先生研究,在國營下關茶廠五十餘年的歷史中,生產的沱茶計有7大系列11種口感。下關並不產茶,作為雲南主要的茶葉集散地,大理市下關匯集了來自雲南省內各地最好的制茶原料,所以,這裡才誕生了採用多種雲南優質大葉種曬青茶作為下關沱茶原料的沱茶製作工藝。
  • 看看多少茶人及普洱品牌來自勐海茶廠?
    1999年,兩位老先生聯合四個投資人,合作組建了安寧海灣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公司佔地面積13畝,並於當年10月份建成投產。  2、雲南六大茶山茶業有限公司(六大茶山),成立於2002年。總部設在雲南昆明,現有員工總數為1009人。公司以純天然、高品質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葉原料為依託,以分布於鳳慶、勐海、宜良的三個高標準、現代化的生產加工基地為基礎。
  • 簡述景谷第一批文革實驗磚的由來,回顧景谷茶廠發展史!
    隨後景谷相繼出品的磚茶在市場上很少看到該廠字樣,據當時曾任景谷文管所的黃桂樞先生文章指出:「景谷茶廠六、七十年代生產景谷茶磚,而寶焰牌緊茶,內飛為下關茶廠,實際在景谷茶廠生產,專銷西藏…。」這可以推論出的,景谷是縣級地方茶廠,並不是一級茶廠(如下關茶廠、勐海茶廠、昆明茶廠),負責的支援,及原料的調撥。
  • 勐海茶廠的發展歷史:2004年改之前大益茶
    作為喜愛普洱茶的人,都知道2004年是勐海茶廠改制為現在的大益集團,而普洱茶也是從2004年以後開始迅速的發展,而那個時期的普洱茶大多也成為如今的經典傳奇!勐海茶廠已做好準備,迎接益友們回家。78年的風雨歷程,大益茶業集團在勐海茶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從始於1940的一座西南邊陲小鎮的茶廠,成長為現代普洱茶的領軍企業以及如今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產型茶業企業,擁有「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諸多榮譽……一路走來,堪稱傳奇。
  • 99綠大樹:勐海茶廠出品,引領易武正山純料茶風氣
    99綠大樹來由葉先生當年請人收了春秋兩季的易武料,委託勐海茶廠拼配壓餅,總產量2噸共約90件,每件84片竹筐裝。成品後大部分運往臺灣。當時定製此批綠大樹採用的外包的棉紙,是手工未裁邊的特大棉紙,厚而不均勻。廠裡各個方面的要求也不算太仔細,至於內飛背面的印章顏色有紫紅、黑藍票兩色,是因為當時廠裡就有這樣兩種顏色的印油,所以造成了後來一整件裡面可能有兩種顏色的印章。
  • 盤點國營勐海茶廠熟茶代表7572的歷史,經典勐海味!
    7572作為勐海茶廠產量最大、生產時間最長的普洱熟茶,與生茶標杆7542珠聯璧合,為普洱茶的發展作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為大家談談勐海茶廠熟茶經典7572。
  • 普洱茶行業有哪些實力雄厚的知名茶廠?
    普洱茶的歷史上,出現過公認的四大茶廠,它們甚至有自己的數字代號(即外銷出口編號)。它們分別是數字代號為1的昆明茶廠,數字代號為2的勐海茶廠,數字代號為3的下關茶廠,數字代號為4的普洱茶廠。這些大廠曾為普洱茶的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七十年代,昆明茶廠和勐海茶廠對熟茶工藝的鑽研,才讓渥堆工藝真正走向爐火純青的純熟之境。如今,昆明茶廠曾經推出的熟茶7581仍是很多茶企都在模仿與致敬的經典熟茶。
  • 下關沱茶控必看,詳解百年下關!
    說起下關沱茶來,似乎在普洱茶行業,幾乎沒有人不認識的,因為它不僅歷史悠久,還是曾經的四大國營茶廠之一。而四大茶廠在生產上各自突出的特點「昆明磚,勐海餅,下關沱,普洱散」也造就了自身的同時,也在成就他人,就比如像下關茶廠則以沱茶見長,因沱而興,因沱而盛,在近現代普洱茶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 勐海茶廠大益全集系列講解!(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建議收藏)
    餅茶用4位數,前兩位為該款茶的生產年份,第3位為毛茶原料的等級,第4位為茶廠編號(昆明茶廠 1,勐海茶廠 2,下關茶廠 3,瀾倉茶廠 4)。如7542、7572等。一片普洱茶餅,根據用料等級的數目分為單級茶和拼配茶。單級茶即用一種等級的毛茶製作,通常都用高級別的。拼配茶主要用數種不同級別的毛茶製作,通常相對低級的放裡面,外層放高級的嫩茶芽撒面。
  • 普洱茶之印級茶的含義和歷史,你了解多少
    上個世紀50,60年代,中國四大國營茶廠分別是指中國茶葉公司旗下的昆明茶廠,勐海茶廠,下關茶廠和普洱茶廠,編號依序為1,2,3,4。四大茶廠當年都使用「中茶牌圓茶」商標,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八中茶",當年的昆明茶廠主要生產茶磚,下關茶廠主要生產茶坨,勐海茶廠主要生產茶餅,所以印級茶主要為勐海茶廠所生產。印級普洱茶餅包裝上中間印著"八中茶"字樣,上方書繁體字: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下方中茶牌圓茶,字體自右往左。
  • 茶城逛「茶山」,「看得見、喝得著」的多彩雲茶魅力,昆明這個茶城太有「玩場」了
    ·下關沱茶公司前身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有限公司和蒙藏委員會合資興辦創建於1941年的康藏茶廠。「中茶」經典之作層出不窮。,這些你好奇的少數民族茶俗你都能近距離觀看、體驗到。今年上半年,全省茶葉出口創匯4522萬美元,同比增長128.3%,雲茶興盛可謂是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