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老司機一出馬,立刻放倒倆」,喝酒時難免都能看到所謂的「見真情」。
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雖說喝酒的危害我們也知道,但還是難免在某個特定場合下招架不住勸酒。
長期的酗酒會導致身體受到傷害的,過量飲酒的代價也不僅僅是宿醉那麼簡單了。
Nature重磅:酒精會對身體幹細胞造成不可逆的遺傳損傷!
今年年初,《Nature》上一項關於飲酒與癌症關聯的研究表明:酒精會對身體幹細胞造成不可逆轉的遺傳損傷。
在這項使用轉基因小鼠的研究中,發現酒精能夠通過擾亂細胞中的DNA而誘發癌症,最終引發致命性的突變。
通過實驗研究表明,當小老鼠缺乏第一層防禦機制時,DNA就會損傷加劇,就會損傷一種名為醛脫氫酶(ALDH2)的保護性酶。
這種能夠防止乙醛毒性不斷積累,但全球大約有8%的人口因遺傳原因而缺少ALDH2,尤其是東亞人,這就為什麼我國在內的很多東亞國家食道癌發病率如此之高。
若身體發出這兩個求救信號,是在提醒你趕緊戒酒!
喝酒傷身,特別是肝臟受損早期,身體無明顯不適,人們更是難以停止喝酒。
但若身體發出這兩個求救信號,那就要求你不要再喝酒了,為了身體更加健康,一定記得儘量的還是應該少喝酒才行。
第一、經常感到疲憊
這些疲憊往往可通過睡眠和休息進行改善,但如果得到充足的休息睡眠後,仍然感覺身體疲憊,再加上自己有喝酒的習慣,這時候就一定要警醒了,是不是肝臟出了問題。
當肝臟出現問題時,肝臟的代謝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食欲不振、熱量攝入不足等情況,這些最終都會導致身體出現疲憊感。
因此,如果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時常出現疲憊感,此時就不宜再喝酒了,否則肝臟就會受損得越來越厲害,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第二、面色暗沉
對於飲酒人群來說,如果肝臟出現問題,膽道內膽紅素的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膽黃素升高,表現在皮膚上就是面色暗沉。
因此,飲酒人群出現面色暗沉就不要再喝酒,儘早到醫院檢查為宜。
除此之外,已醉,以及不明原因的出血等情況,也不宜再喝酒,建議儘早到醫院進行肝功能的相關檢查。
對於脂肪肝患者而言,真正可怕是肝損傷
長期飲酒習慣的人會感覺全身倦怠、疲勞、肝區隱痛等症狀,出現脂肪肝,說明肝細胞受損。
肝細胞長期受損的主要表現在轉氨酶等肝功能等指標升高,內在表現為肝細胞纖維化,日積月累,當纖維化的肝細胞數量多於正常肝細胞時,肝臟功能逐漸喪失並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對肝癌的發生存在一個推動作用,會增加癌變的概率。
因此,對脂肪肝患者來說,真正可怕的不是脂肪肝本身,而是肝損傷。
喝酒有害健康,人人都得以皆知。
但問題是,這酒並不是那麼「好喝」,為什麼大家都還要「愛喝」呢?
事實上,如今國人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不愛酒,而是不得不喝酒。
這樣從「餐桌文化」引伸出來的「酒文化」,早已經不再是愉悅,更多是「夠意思會、「陪好喝好」。
在這樣面子文化趨勢下,喝酒喝到難受、發瘋甚至死亡,這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環境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