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廣州手信」發布,都有哪些新手信代表廣州上榜?
本期神探|羊城派記者 胡曉倩 甘韻儀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陳秋明
2018中華老字號博覽會在琶洲會展中心開館,9.7-9.9期間,館內舉行了新一批「廣州十大手信」產品頒牌儀式、DIY月餅製作體驗、老字號及品牌產品熱賣會等多種活動。
想不想知道給外省的朋友帶什麼廣東手信最合適?
正宗廣式白蓮蓉月餅是怎麼做成的?
趁著周末,神探迫不及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
在做月餅體驗區,小小的場館內已經坐滿了提前報名的觀眾,神探注意到有好多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參加。
其中一位媽媽偷偷告訴神探,「比起唱歌跳舞,我家孩子更喜歡傳統文化的東西,我自己小時候一到中秋節家人會一起做冰皮月餅,現在有些手藝都快要失傳了,帶她來體驗,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
神探看到每位觀眾的桌上擺了麵皮和餡料,迷你電子秤,擀麵杖,木質模具,麵粉等等。
如何利用這些工具製作月餅?
別擔心,跟著老師的講解,一定能學會!
以下是敲黑板做筆記時間:
第一步:稱重
做月餅,皮和餡的比例是很重要的,一般是皮佔1/4,餡佔3/4。比如一個重一兩的小月餅,皮14g,餡40g。
第二步:擀皮
上下,左右,搓一搓,具體可以參考擀餃子皮,或者,搓橡皮泥的感覺!
第三步:揉餡
把餡揉成一個圓球狀,放在皮上面。
第四步:收攏
左手託住餅皮,用右手虎口將餅皮邊緣向中間慢慢收攏,捏一捏頂部餅皮,直到全部包裹住餡,要的就是「皮餡合一」的交融感覺!
第五步:入模
搓點麵粉在餅皮周圍防止黏連,然後頂部朝上,放入模具,用手掌按壓,使月餅與模具貼合。
第六步:敲打
先朝外重敲兩次,再朝內重敲兩次,(神探建議敲打的時候可以想像討厭的人和事情,力度更好)
第七步:出餅
將模具倒置,把手放在模具下方合適位置,重重敲擊模具邊緣,一個完美的月餅就「落」到手上啦。
聽起來so easy是不是?神探親身體驗一番後,發現並不容易!
戳視頻就知道神探的手法有多笨拙了↓↓↓
好在現場出糗的不止神探一人,有的媽媽收攏的時候用力太大,皮弄破了造成「流餡」;
有的小朋友皮和餡用少了,模具填不滿,造成月餅不夠「豐滿」;
有的因為沒搓麵粉,造成麵皮黏連,做出來的月餅形狀很是「醜萌」......
不過,在老師一個個檢查指導下,他們都收穫了滿意的月餅。
臺上講解的老師叫伍翠嬋,是一位從業45年的制餅老師傅。
她介紹到,真正做月餅的工序比現場教的要複雜的多,光是餡料和糖漿的熬製就需要三個小時,皮料的調製、鬆弛也需要三個小時,原來一個小小的月餅,裡面包含著這麼多的匠心~
主辦方港三元貼心地準備了盒子,讓觀眾把親手做的月餅帶回家。不過現場做好的月餅可不能就這麼直接生吃,要拿回家烘烤。
「3成製作,7成加溫」,說的就是烘烤的火候,烤15分鐘左右,拿出來刷一層薄薄的雞蛋液再烤5分鐘,想像一下,都能聞到烘烤的香味,讓神探垂涎三尺!
港三元董事長顏思穎也是一個月餅愛好者,她自己鍾意食餅,從事了做餅行業,並嫁給了做餅的丈夫。
她感慨到,眼前的月餅模,許多都有著與年代相關的故事,每每看到月餅模,就想起從前做餅的日子。
「如果依靠月餅模,一個人一天難做1000個月餅,但是依靠機器,麵粉和餡料做好後,一秒鐘可以做一個,一分鐘就是60個月餅。」
她說,解決生產力還是需要機械,港三元背後的餅廠,一天可以生產30噸餅餡,除了自用還供給其他食品廠,同時一天可以生產20萬個餅,每天都有幾萬餅運輸到機場與高鐵站,在一些航線與高鐵線上,都可以品嘗到港三元的餅。
她說,十幾年前,有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朋友給她提了一個心願,希望糖尿病人也能放心吃上月餅,不用「中秋佳節有人歡喜有人愁」,從那時候開始,港三元開始用海藻糖代替普通糖制餅,從滿足一個朋友的心願,到滿足廣大市民對健康的追求。
神探在現場發現,廣府月餅文化味越來越濃鬱,港三元的月餅製作成「紅船」形狀,寓意滿載而歸,並寄託思念,而榮華樓則將百家姓融入月餅文化中。
榮華樓,創於清朝光緒年間,已經從廣州出發,傳遍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走向世界了。而且在廣州35家中華老字號中,它是唯一一家民企。所以中秋送手信,神探很推薦它家的餅哦~
它家最出名的莫過于姓氏月餅,清朝時期,哪位將軍打勝仗回來或是哪位大臣立功了,皇帝就會將印有他們姓氏的餅賞賜給這個家族,是一種至上的榮耀。
如果你想買一盒特別的月餅送人,記得提前預定,不然現場買可能就只有常見的李或陳姓月餅了~
攤位銷售的另一個爆款則是泮塘馬蹄糕,不停有街坊前來詢問,得到的回答卻是早就賣光啦。
馬蹄糕是廣州傳統茶點之一,將馬蹄磨成漿或幹馬蹄粉兌水加糖蒸製而成,爽滑有彈性,在茶餘飯後來一塊,別有一番清新滋味。
2018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還發布了新一批「廣州手信」,都有哪些新手信代表廣州上榜?
神探發現,榜單上除了熟悉的食品,還有不少新亮點。
例如利工民,長絨毛巾也成為廣州手信!
董事長李學軍介紹說,長絨棉屬於天然材質,具有環保健康等性能,舒適度和柔軟度極佳,抗皺性好、不易起球,作為伴手禮很合適!
廣州市利工民針織有限公司從獲得全國針織行業第一個國家銀質獎到成為廣東省服裝行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旗下的「利工民」、「鹿牌」、「秋蟬牌」商標分別被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廣州市著名商標」,並多次獲得國家銀質獎和部優產品稱號,以鏗鏘有力的步伐穿過了近百年的時光。
大烏龍龍船、木雕筷子、文房筆筒等,又為什麼能成為廣州手信?
廣東有兩老龍,一條南海鹽步老龍,一條番禺石樓大烏龍,後者已經有200多年歷史。
家寶紅木董事長陳成基說,企業成立61年,從傳統的紅木家具,到現在適合80、90後的紅木家具,不斷創新,例如將傳統紅木家具的雕花多、工序繁,做成年輕人喜歡的簡約家具,線條優美,而且適合人體工程學。
再如罡罘酒,據說是第一家以養生酒作為廣州手信。
罡罘酒業王來歆說,罡代表補氣血調陰陽,罘代表祛風寒排溼毒。企業創立於1999年,經過特殊工藝,配方去色去味,還原了白酒的口感。
怎麼樣,中秋節回家想好帶什麼手信了嗎?(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責編|胡曉倩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