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

2020-12-14 騰訊網

在深圳,客家人真的很強大!

深圳,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

全國各地的人慕名來到深圳打拼、奮鬥、紮根

走在這裡,總能遇到「老鄉」

然而準確來說

深圳的移民史

並非始於1980年創建經濟特區之初

客家人,第一批深圳人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

雖只有40多年,卻擁有著

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1700多年的郡縣史、

600多年的南頭古城史、大鵬古城史

還有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客家人各時期遷徙路線圖

都說「來了就是深圳人」

第一批來深圳拓荒的就是客家人

早在宋元時期

客家人就在福田、寶安等地建立了村莊

福田的梅林,寶安的石巖,龍華的觀瀾等地

都是客家人聚集的地方

1928年,深圳龍華浪口村客家人

而客家人大量遷入深圳地區

則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間

清康熙二十三年

清廷接納巡撫王來任力諫

下令「遷海復界」,鼓勵人民重建家園

大批客家移民響應號召,從山地環境來到濱海深圳

根據《寶安縣誌》

1979年深圳建市的時候

客家人佔了總人口的56%

意味著原居民當中有近六成都是客家人

甚至

深圳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和客家有關

深圳的「圳」字

就是客家地區中的常用字

在客家方言裡,田間水溝叫「圳「

而「深圳」則是因村莊周圍水澤密布

田間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的客家印記

在深圳

要尋找客家的蹤跡並不難

他們從山地環境,進入到南海之濱

以罕見的勤勞與堅韌,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

建起了數以百計規模宏偉的客家大圍屋

客家人見證深圳的滄海桑田

只要到龍崗、橫崗、坪山、坪地、葵湧等地

便能探尋到不少客家村落以及留存下來的圍屋

根據粗略統計,數量過百!

尤其「大萬世居」「鶴湖新居」

這兩座雙雄並立的客家大屋

堪稱200年前深圳的「京基大廈」

見證了歷史上深圳客家人艱苦創業的輝煌業績

曾氏-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區

由來自梅州五華縣的曾氏族人興建

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成

古堡式客家圍屋建築

圖/曾氏宗商聯會

羅氏-鶴湖新居

藏在龍崗線盡頭的鶴湖新居

由來自梅州興寧的開基祖羅瑞鳳興建

從乾隆年至嘉慶二十二年數十年始建成

目前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築群

佔地面積20000M

客家人,深圳的建設者

深圳的改革開放和繁榮發展

也離不開客家人

改革開放先驅:袁庚

(原名歐陽汝山)

這位老者

老深圳尤其是老蛇口人必定無人不曉

他是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實際運作第一人」

袁庚先生,大鵬鎮水壩村人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這些經典語錄都由他率先提出

他推動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的建立

在蛇口揭開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這是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濟開發區

甚至在1979年到1984年間

創造了24項全國第一

此後,總面積不足11平方公裡的蛇口工業區

還孕育了包括招商銀行、平安保險、招商地產

中集、金蝶等一批知名企業

而在袁庚等人奠定特區經濟基礎後

深圳許多本土客家人和來自各個客屬地區的精英

與潮汕、廣府、兩湖等其它地區的商人一起

繼續創造了深圳商業經濟的奇蹟

香江集團:劉志強

1990年

從深圳第一家家具商場「寶安海馬」起步

經過20多年的發展

現有產業覆蓋商貿流通、家居連鎖、

金融投資、健康養老、資源能源、房地產、

教育產業等多個領域

信立泰藥業:葉澄海

1985年

42歲的葉澄海棄政從商

當時甚至發展到美國,後來放棄美國「綠卡」

回到祖國,立志以「實業報國」

大百匯集團:溫純青

1989年9月,在深圳創業

1994年,創立深圳市大百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代表性項目為上萬平米的大百匯商業城

直接拉動了深圳華強北商圈的形成

博士眼鏡:劉曉

1993年,劉曉夫婦創立博士眼鏡行

如今成為國內銷售規模、門店數量領先的

眼鏡連鎖零售企業之一

更是國內眼鏡業首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

還有廣田創始人、廣田控股集團董事長葉遠西

青青世界觀光農場董事長林梅光......

除了經濟建設,連深圳的「大學教育」

也是從客家這裡起源

深圳歷史上第一所大學:存真學院

1855年,新安縣布吉李朗村

成為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客家村莊

在當地建起了教堂與存真學院

這是中國內地第一所用客家方言授課的神學院

也是深圳歷史上第一所大學

深圳最早的女子學校:虔貞女校

興建於1891年的教會女校

深圳最早也是最好的女子學校——虔貞女校

位於一個名為浪口的客家村落裡

客家人,就是那麼

客家風味,三天三夜吃不完

在廣東,粵菜一直以

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三足鼎立

客家菜又稱東江菜

可謂是最原始的廣東「土」菜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客家菜的特點是:

「鹹、香、肥、燒(熱)」

這種特點的形成

與客家人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

客家人早期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區

地溼霧重,食物宜溫熱, 忌寒涼

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

同時,對於經常漂泊、

生產條件艱苦的客家人來說

鹹而肥膩的菜餚

有效充飢、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鹽份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

並一代代流傳下來

在《舌尖上的中國》

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在廣東

客家美食可分為兩大類:

一為客家菜餚,一為客家小吃

客家,萬物皆可釀

說到客家菜

不得不提到一個字——

釀菜是客家菜中特有的做法

通常是用葷菜作為餡料填入素菜裡

講究葷素搭配的原汁原味

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釀春(釀蛋)、

釀豆角、釀筍、釀大蒜、釀柚皮、釀豆芽、

釀南瓜花、釀絲瓜、釀番茄、釀香芋、

釀蓮藕、釀青椒、釀香菇、釀田螺……

可以說,客家人萬物皆可釀

釀春,在生蛋中加入肉餡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客家美食不得不說的

還有「粄」(bǎn)

在客家人眼裡

變成「粄」是米的最佳歸宿之一

它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

和「粿」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一樣

都是逢年過節,祭神拜祖的必備品

碗粄和發粄 圖/葉廣傑

客家「粄」種類很多~

甜粄、老鼠粄、憶子粄、捆粄、黃粄、簸箕粄、

艾粄、仙人粄、蘿蔔粄、味酵粄、碗粄、筍粄、

薯粄、釀粄、細粄、煎粄、發粄……

總有一款,是你還沒吃過!

客家美食,可不只有「釀」和「粄」

但如果你以為客家菜只有「釀」和「粄」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簡單樸實的客家人

最擅長將簡單的美食,變得好吃極了!

豬肚雞,是客家菜

梅菜扣肉,是客家菜

醃面、三及第湯,是客家菜

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其實也是客家菜

客家美食不多,也就是

山水豆腐花

五華魚生膾

客家鹹雞

鬆口魚散粉

釀豆腐

松源豆腐乾

煎春角

石扇魚血燜飯

老鼠粄

炸腐卷

炸銅勺餅

蘿蔔丸

擂茶

炸油餈

百侯薄餅

開鍋肉丸

姜糟燜狗爪豆

苦筍煲

鴨松羹

企爐餅

算盤子

圖片by小紅書@胖十斤

布駱包子豆腐

客家娘酒

客家菜的香氣是一條記憶線

是客家人才能心領神會的暗號

背井離鄉的遊子吃到客家味,才算是回家了

客人,到客居,到客商,甚至反客為主

他們在深圳這片熱土默默耕耘

他們秉持著特有的「客家精神」

硬頸精神

吃苦耐勞、勇於開拓

「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

溯本思源、精誠團結……

客家人的精神

也影響了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拼搏進取

在深圳,我真的很服客家人!

相關焦點

  • 在深圳,客家人讓人心服口服!
    歷史上,深圳前身寶安縣原有四個民系雜處,客家、廣府、福佬與疍家人,其中以客家人居多。 而且深圳之所以創造了近代以來世界城市發展的奇蹟,客家人的貢獻可謂是居功至偉。
  • 麒麟舞深圳客家人的精神圖騰
    (鍾偉榮 攝)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祥瑞之獸,客家人視之為精神圖騰,象徵著祥瑞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以麒麟形象為主題的舞蹈,源於上古時期人們的擬獸類舞蹈,這類舞蹈到唐代日益成熟,在客家人歷次南遷過程中保留並逐漸與當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如今豐富多彩的麒麟舞,表達著客家人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 村落裡的移民史:客家人與深圳的緣分
    「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歷來就是遷徙之地。深圳人,歷來就是遷徙之民。在本次自然村落普查中可發現,很多姓氏是從中原地區輾轉福建、江西、安徽以及廣東其他地區,最後在深圳落地生根。 村落裡的遷移史,老村民的遷徙故事,在與普查員話語間,一卷卷輝煌的外來拓荒史就此打開。這其中,客家人與深圳的緣分,尤為令人津津樂道。
  • 深圳東莞惠州的土著到底是不是客家人
    在東莞一些鎮,深圳東部,惠州惠城仲愷惠陽大亞灣等地經常會遇到講客家話的。但是在廣州等地就比較少見了。下圖是廣東客家人分布圖,這個圖根據筆者是了解是非常符合實際的。地圖標出惠州老城區其實客家人數量比惠東 惠陽少的事實,的確那裡主要是講惠州話的。一看就明白的地圖也可以知道深圳土著客家人數量不少,東莞就不多主要是廣府人講粵語。但客家話其實有很多變音,河源梅州與惠州深圳客家話差異很大。
  • 深圳龍華大浪客家之家,感受龍華客家人風情
    深圳大浪客家位於深圳春華路與龍華路交匯處,這個以大浪客家為主題的教育公園也成為了解客家習俗的當地宣傳公園,在龍華大浪是客家人聚集在一起,在改革開放之前,深圳很多地方的當地居民是客家人,主要是廣東話和客家,但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在深圳當地人更分散,這裡的大部分居民是外國人來自全國各地
  • 深圳最出名的5個客家菜,本地客家人最愛,很少人知道的深圳味道
    客家人分布很廣,廣東、江西、福建、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都有,客家菜在歷史的進程中被客家人帶去了世界各地,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深圳客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客家美食。深圳原住民才知道的,5個最具特色客家菜,逢年過節必吃美食,這才是當初深圳這個小漁村,各家最經典的菜品,很少人才知道的深圳本地味道。
  • 鹽焗雞、番薯葉、釀豆腐……客家人真真真系有料
    我是一個客家人,身邊很多潮汕朋友。 他們叫我客家仔,我叫他們潮汕佬。 我們經常一起吃飯喝酒~ 我也會帶他們去吃很多客家菜, 我最喜歡的鹹菜炒豬腸,醃面。
  • 客家人:我們真的不是少數民族
    筆者從小在江西西北部的一個農村長大,村裡的大部分是客家人,所以從小的日常交流都是講客家話,據說村裡的客家人都是一百多年前從廣東和福建四處遷徙,最後選擇定居此處。小時候總聽見父母會跟不認識的人介紹說我們「系客籍人」,當時並不了解客家人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 「客家人」和「潮汕人」之間的小秘密
    一批在更早的年代奔赴南洋取得成功的商人回到廣東投資,其中有很多是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到了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將自己的山民身份變成了現代商人。其中一個叫李柏恆的南生公司老闆,在汕頭集資興建7層高的百貨大樓,使用了第一條電梯,創造了現代商業文化和都市雛形,成為汕頭人最重要的歷史記憶之一。
  • 沙巴州客家人的發展史
    客家人無處不在,只要有地方,就有客家人。在海外華人中,客家人佔的比重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00萬餘人。主要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臺灣等地區。據上期小編所寫的圖文,海外客家人中,除了印尼之外,馬來西亞的客家人數最多。在馬來西亞有一句留言:"客家人開埠、廣府人旺埠、福建人佔埠」(埠即是中國的「城市」)。
  • 深圳市資訊|深圳羊臺山森林公園,健身休閒好去處。客家人較多,純樸...
    深圳羊臺山森林公園,健身休閒好去處。客家人較多,純樸熱情羊臺山,地處深圳市龍華區大浪、寶安區石巖以及南山區西麗的三區交界處。主峰海拔587米,為深圳西部最高峰。羊臺山為粵東南眾多山脈中最著名的蓮花山脈之餘脈,屬於海岸山脈高丘陵地形,山勢平緩,山脊迴轉,間或分布有大小溪谷,植被茂盛,空氣清新。2005年掛牌成立陽臺山森林公園,成為深圳市首個市級森林公園。
  • 廣東三大民系之客家人來源(上)
    客家人分布廣泛,並且不以地域來區分。人口數量也十分的多,目前有兩種說法:國內有5000萬,還有3000萬分布海外,共計8000萬。另一個說法是,國內有8000萬,海外有1500萬。不論是哪一組數據,都證明,客家人都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我從深圳來啊。」「你是深圳人,為什麼來我們湖南呢?」「因為湖南是我媽媽的老家啊,我們跟媽媽回老家的。」「湖南是你媽媽的老家,那你的老家在哪裡啊?」「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你是客家人啊,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嗎?客家話就是廣東話嗎?」然後Cathy便答不上來了。Cathy姐妹倆都出生在梅州,生長在深圳。阿公阿婆常叫她們客家妹,有時會跟她們講客家話,但家裡和幼兒園都是普通話環境,她們不會講客家話,也不了解客家的文化和習俗。
  • 客家人的由來
    在我國的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地,生活著大量的客家人,客家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客家文化也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客家人形成的原由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廣東梅州、河源、惠陽等縣,江西的贛州地區18個縣市區、福建西部,四川、廣西、湖南、臺灣、海南、香港部分地區,分布約120餘縣。
  • 住在深圳的客家人,家鄉味道在這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深圳,ID:tcsz07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小編已經逐漸感覺到年味了今日推薦5家地道的客家菜餐廳不管是不是客家人或許能在忙碌的時候感受到溫暖的家鄉情懷#1漁村·鵬城飯館一進門就能感受到店內古香古色的氛圍被綠植環繞的庭院
  • 客家人熱衷當官,潮汕人精通生意,廣府人享受生活!你認同嗎?
    很多人喜歡廣東,廣東有中國四大一線城市的廣州和深圳,又毗鄰香港和澳門,經濟富裕發達。更有甚者,想了解廣東經濟之後的文化,當接觸到廣東的三大民系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之後,就困惑了,很多人傻傻的分不清楚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三大主流民系之間的區別。你肯定會說,說話不一樣。
  • 說說客家人蓋「陰城」的習俗
    陰城其實,這小房子名字叫「陰城」,也叫「陰臺」,它屬於客家人的一種習俗,也和客家人的傳統喪葬文化及時代變遷緊密相關。客家人是一個頗具個性的群體,他們的祖先是北方漢人,自秦漢開始,千百年來,陸續南遷,客居南方,所以叫客家人。現在的江西贛州一帶,還有福建、廣西、廣東的諸多地方都有客家人。正因為他們是客居,所以其先人和土著存在隔閡和矛盾,他們多選擇偏遠、貧瘠的山區居住,如粵東,而且也缺乏歸屬感,畢竟戰亂頻頻,不是南遷就是在南遷的路上。
  • 你對客家人的認知可能是錯的!
    圖片源於網絡前段時間跟一朋友喝茶,聊起家鄉的些許故事,他問我:你老家是哪裡的呀?我:贛州。南遷客人在漫長的遷徙徵途中,逐漸形成了聚集群落,由於是外來人,所以他們把自己稱作客家人,意為做客他鄉之人。客家人的聚集形成了著名的客家四州:梅州、贛州、汀州和惠州。為了減少與當地居民的摩擦,提高安全係數,客家人開始慢慢的融入到當地土著居民中,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逐步的同化了土著也被土著同化。這就形成了大家熟知的一鄉一話,一村一音的複雜的客家話。
  • 客家人—客家人的由來!你知道嗎?
    客家源流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南、再往閩、粵、贛邊,與畲峒民族融合,最遲在宋明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 ,清代初年客家人從以梅州為中心的閩粵邊區,又往南方各省乃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據有關學者估計,全世界約有幾千萬客家人。
  • 【客家傳統】柳州客家人的性格
    客家人秉承一種平民主義文化心態,其趣味更具人性化。在這種趣味下,民間商業活動就比較活躍。由於客商的商業需要很大的包容性,是不斷流動的、開放的,需要交往、妥協,在這個過程中,客家人就變得精明務實、低調誠信。  客家女人善於勤儉持家。前幾日我應約到一位女友家做客,她和丈夫都是客家人,一家三口居住的是市中心一套260平方米的複式樓,裝修樸素不張揚。